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海鲜菇是适合工厂化设施周年安全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形美观,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提高海鲜菇周年安全高产栽培技术水平,实现增产增效,我们在灌南县现代农业园区的连云港友和食用菌有限公司,对海鲜菇新品种和工厂化周年安全栽培工艺进行了集成创新和试验研究,系统总结出了海鲜菇周年安全高产栽培技术,对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的菇厂环境、厂房建设、原料要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及包装等方面,规范江苏地区的工厂化海鲜菇生产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推进江苏省食用菌产品与国际食用菌产品的接轨。  相似文献   

3.
海鲜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属于低温型菌类,为实现周年供应,必须实行工厂化生产。文章从培养基的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搔菌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信丰县海鲜菇设施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郑少玲 《食药用菌》2020,28(2):130-132
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海鲜菇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袋式栽培,接种后12 h菌丝萌发,24 h菌丝封面,菌包发菌培养时间比使用固体菌种提早10天左右,出菇整齐,品质优,产量高。重点介绍海鲜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与配制、接种与培养关键技术,提出液体菌种质量检测方法,给出定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5.
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灌南县食用菌栽培模式以工厂化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纯白金针菇、海鲜菇、杏鲍菇、白灵菇等高  相似文献   

6.
正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属伞菌目口蘑科玉蕈属,又名真姬菇、蟹味菇、海鲜菇,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珍稀食用菌[1]。目前,日本、韩国和我国的一些大型食用菌企业都在工厂化生产斑玉蕈。工厂化瓶栽斑玉蕈是采用先进的工业化的设备和技术,智能化的出菇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斑玉蕈的自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周年生产。现将斑玉蕈工厂化栽培的设施栽培条件、关键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8,(6)
正顺昌县具有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的条件。顺昌海鲜菇产业发展较早,工厂化程度高,依靠高品质和规模化优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了一定优势。顺昌海鲜菇外观更白更直、质地脆嫩、味鲜、口感好,市场价高于其他地方0.50~1.00元/kg。目前,顺昌县海鲜菇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7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并销往欧美和港、澳、东南亚各地。  相似文献   

8.
张雪瑶 《食用菌》2016,(3):62-63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在线实时管理为目标,建立了海鲜菇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测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的动态调控,通过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能节约人工成本、提高产量品质,满足对海鲜菇生长环境调控和工厂化栽培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产实践,从海鲜菇工厂化生产的环境要求、原料准备、菌种选择、栽培管理和采收及包装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高海拔地区海鲜菇工厂化袋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榆黄蘑栽培条件,利用海鲜菇菌糟来栽培榆黄蘑,根据食用菌生长特性、浓密程度以及生长周期等作为衡量指标,并测定其中的粗多糖、蛋白质及脂质含量,探究出海鲜菇菌糟栽培榆黄蘑的最优培养基为:海鲜菇菌糟60%、棉籽壳30%、麦麸5%、玉米芯2%、蔗糖1%、石灰粉2%、p H值7、含水量65%,为榆黄蘑的综合开发以及工厂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食用菌废料的再利用尚缺乏有力科学依据的现状,研究对工厂化栽培的4种食用菌,即海鲜菇、杏鲍菇、茶树菇、银耳的栽培原料及废料进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木质素、灰分、有机碳等多种营养成分检测分析。结果:在4种食用菌废料中,与其相应的栽培原料相比,粗纤维、木质素、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粗蛋白含量除杏鲍菇废料无显著变化以外,其他3种废料中均呈现极显著性增加;粗脂肪含量在海鲜菇、杏鲍菇废料中均有极显著性上升,在茶树菇废料中无显著变化,而在银耳废料中呈极显著下降;磷的含量在海鲜菇和银耳废料中显著上升,而在杏鲍菇和茶树菇废料中显著下降。进行食用菌栽培原料与废料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对开展废料的再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总结2019—2021年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在浙江省食用菌技术团队第三轮项目支持下取得的主要成效:创新开发产粉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香菇定向出菇工厂化墙式栽培技术,筛选出香菇优质种源4个;示范推广金针菇、海鲜菇、灵芝、黑木耳、秀珍菇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提升4条菌棒(菌料)工厂化生产流水线;示范食用菌绿色化生产技术395万袋、90.67公顷,包括林下灵芝、菌渣多级利用模式、竹荪―水稻轮作、高山香菇周年化栽培技术;优化食药两用品种结构,示范黄色金针菇、羊肚菌、红托竹荪、长根菇、猴头菇珍稀特色菌菇生产技术,示范基地5个,规模为90万袋、羊肚菌和竹荪3.3公顷;示范秀珍菇精准转潮出菇栽培技术880万袋(瓶),推广2 350万袋(瓶)。介绍顶层设计征集意向、围绕任务细化方案、建立专家联系制度等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工厂化食用菌菌渣,开发草菇栽培原料,以5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菌渣为主要原料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5种菌渣都能获得一定的草菇产量,其中以杏鲍菇、金针菇和双孢蘑菇菌渣栽培的产量较高,都在4kg/m2以上,生物转化率都达到了10%左右,且子实体性状比较好。而蟹味菇菌渣和海鲜菇菌渣由于透气性较差,容易产生菌皮,草菇产量低,不宜直接用作栽培,可添加其他大颗粒原料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李华君 《食用菌》2016,(3):47-48
正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1])。福建南平市建阳区于1999年开始栽培,2008年开始推广大球盖菇干稻草轻简栽培技术。该技术减去了原来的浸稻草环节,并以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糠替代木屑、麸皮发酵而成的栽培辅料,使得栽培更为简便,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适应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现状,一经推  相似文献   

15.
韩菊学 《食用菌》2021,(1):44-46
对引进的两个海鲜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培养料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海鲜菇菌株最佳栽培料配方为玉米芯28%,棉籽壳30%,木屑20%,麸皮15%,玉米面5%,石灰1%,石膏1%;最佳配方栽培海鲜菇菌丝后熟期以40 d为宜。试验为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由江西星火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主要建设以油茶壳、衣作物秸秆、谷壳等农林产品下脚料为原料日生产8万瓶食用菌(海鲜菇)的工厂化瓶栽栽培基地。基地分三期建成,达产达标后,将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油荼加工下脚料油茶壳为主要栽培原料的食用菌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7.
采用荷兰智能食用菌仿生态种植系统,开发了适合地方特点的褐菇工厂化生产工艺枝术。主要包含厂房建设、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品标准化和培养料处理,确保了褐菇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所需的劳动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称斑玉蕈、真姬菇,其工厂化栽培生产原料多为棉籽壳、杂木屑、麸皮、玉米粉等,但棉籽壳通常来源于棉花主产区,受棉花产量、运费等因素影响,价格居高不下,使工厂化生产海鲜菇的成本不断上升。本试验根据海鲜菇营养需求,开展采用当地资源丰富的烟秆、杨梅枝条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  相似文献   

19.
张引芳 《食用菌》2004,26(6):11-12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食用菌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家庭作坊式操作、季节性生产的模式,逐渐向设施化、工厂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了食用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近年来,采用深层培养工艺制备食用菌液体菌种用于生产成为研发热点,涌现出了许多液体发酵设备生产厂家及诸多在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平菇、灰树花生产中采用液体菌种的报道。液体菌种在食用菌工厂化、周年化、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日本、韩国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已普遍采用液体菌种。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是我国内地首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通过研发,已成功地将液体菌种生产工艺应用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液体菌种生产工艺过程涉及到菌种筛选、发酵设备的配置、发酵工艺参数控制及液体菌种应用众多环节,控制好主要生产环节是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与应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鲜菇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高粱粉、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用量的培养基对海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体产量高、品质优、菇型好的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为棉籽壳1.00kg、麸皮4.00kg、高粱粉0.55kg、玉米芯1.50kg、干木屑2.50kg、添加剂0.20kg;在含水量65%时,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可达8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