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蜜蜂繁殖期,养蜂人最乐意见到的是脾面上子脾顶盖饱满、日龄一致的健康子脾,这种子脾对蜂群后续发展来说就是好趋势。假如同一脾面上出现日龄不一的子房与空房,或者工蜂未及时清除的患病子房相间排列的,则称"花子"。产生"花子"应当引起重视,有可能出现孵化率下降,形成"见子见虫不见蛹"的状况,影响蜂群群势增长。一、蜂群产生"花子"的6种原因1.粉蜜原因中蜂脾面上常分蜜、粉、子三区,少数新手注重饲  相似文献   

2.
中蜂幼虫病发生的几率较高,而且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由于中蜂幼虫病的主要症状有一定的类同性,一般以幼虫糜烂为主要特征,多数没有气味,子脾呈“花子”现象,子脾上各日龄幼虫参差不齐,封盖巢房与不封盖巢房杂乱无章。封盖巢房有的塌陷,蜂群的群势减弱,直至全群消亡。巢房外有被工蜂清理出来的死亡幼虫,从症状上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3.
欧洲幼虫腐臭病简称欧幼病,又称“烂子病”。但一些蜂农对此病不大了解,甚至误诊为冻伤幼虫病。一、发病条件 1.从外部环境看:此病多发生在气温较低的旱季,外界缺少蜜粉源时也容易发病。2.从蜂群内部看:首先发病的是抵抗力较弱的、并且缺乏蛋白饲料的蜂群。另外,还与幼虫的日龄有密切关系,一般2日龄的幼虫感病,潜伏期为2—3天。所以一般看到3—4日龄的幼虫死亡,其它日龄的幼虫不易感染,成年蜂亦不感病。二、发病症状 3—4日龄的未封盖幼虫死亡,幼虫腐烂,并能闻到酸臭味。有卵虫相间的插花子脾,幼虫尸体无粘性,不能  相似文献   

4.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传染力强,1只刚死亡的幼虫尸体内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的健康幼虫致病。成年蜂也会被病毒感染,症状表现为不护脾,工蜂在脾面上成堆状;多数被感染的工蜂不采集花粉,甚至丧失采集能力,低温条件下比健康蜂群早结团。中蜂囊状幼虫病一般6日龄大幼虫死亡,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发病初期出现“花子”,接着在脾面上出现“尖头”,挑出后可见不明显的囊状物。  相似文献   

5.
<正>蜂群正常子脾,像葵花一样,一个子挨一个子,没有中间空子现象。所谓插花子脾,就是子脾有空房现象,即有的子封盖了,有些巢房里还是卵,甚至还是很小的幼虫,出现封盖不一的现象,这就是所谓"插花子脾"。造成插花子脾的原因很多,有的插花子脾是病状,例如,蜜蜂得了白垩病,或得了其他幼虫病。一些健壮的幼虫封盖了,一些不健康幼虫烂子了,经工蜂清理死尸后,蜂王再度产卵,出现幼虫封盖推迟,结果形成插花子脾。还有些插花子脾是蜂王生理缺陷造成的,如有  相似文献   

6.
囊状幼虫病是中蜂最致命的病害之一 ,它严重制约着中蜂群和蜂场的壮大。由于中囊病恰好出现在蜂群繁殖率极高的春季和大流蜜期的秋季 ,搞不好就会使蜂产品绝收 ,甚至跨场。春季中囊病多从 2月开始 ,5月结束。患病蜂群多子烂于房 ,内勤蜂清理死子 ,于是拖子污门 ,轻者成花子脾 ,有少量出房蜂 ;重者连片烂子 ,无出房蜂。病群蜂无精打采 ,多不外出采集 ,没有蜜粉进巢 ,内勤蜂大量取巢内成熟蜜饲喂幼虫 ,而幼虫又一批批病死 ,既耗费蜜粉 ,又增大了内勤蜂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工蜂性情暴烈 ,见人畜即螫。秋季中囊病一般是从 9月开始 ,1 1月结束。…  相似文献   

7.
(一)囊状幼虫病 又名囊雏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幼虫传染病。春末夏初多发,主要传染源为被污染的饲料。病虫一般于5~6日龄大量死亡,发病蜂群子脾中常出现不规则的空房。 防治:选育抗病蜂种,加强饲养管理。密集蜂群,加强保护、保温。断子清巢,减少传染源。备足饲料提高蜂群抗病力。 药物治疗:将市售碘酊加水配成1%~3%的溶液再加少量白糖,配成稀糖液喷脾。使用浓度要由低到高,最好在傍晚使用。按每框蜂病毒灵1片、多种维生素1片,调入糖浆内喂蜂。 (二)麻痹病 又叫黑蜂病或瘫痪病,病原体为慢性麻痹病毒和急性麻痹病毒。一般春秋季在成…  相似文献   

8.
选择 5群健康的云南东方蜜蜂蜂群 ,每群有 5脾蜂 ,分别引入受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脾 ,以后每隔2 4h检查蜂群内的幼虫脾 ,统计被东方蜜蜂清理的受感染幼虫数 ,患欧洲幼虫腐臭病的幼虫数 ,以及这些幼虫受感染后被工蜂清除的情况。另外 ,选择 3群群势健康的西方蜜蜂蜂群 ,每群有 5脾蜂 ,分别引入受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脾做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东方蜜蜂有很强的抗欧洲幼虫腐臭病的特性 ,4天后 ,基本上可以清除原引入的西方蜜蜂幼虫脾上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的幼虫。 8天后 ,在东方蜜蜂幼虫脾上也发现有少量的幼虫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 ,但在其后的 5天内 ,所有东方蜜蜂幼虫脾上染病幼虫均被清理 ,5群东方蜜蜂均保持健康状况。而做对比群的西方蜜蜂在 5天后发现其幼虫被欧洲幼虫腐臭病感染 ,此后疫情不断加重 ,并出现“爬蜂病” ,约 30天后实验对比群消亡。  相似文献   

9.
蜂螨是在封盖子房内寄生繁殖的,采用药剂驱杀只能杀死成年蜂身上的螨,而换箱换脾结合药物治疗虽然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换箱换脾的同时,损失了一部分幼虫,影响蜂群群势的正常发展。根据我在实践中的观察体会,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也能起到控制蜂螨繁殖的作用,具体办法是:一、利用分蜂或者组织交尾群换王的方法中断封盖子,进行治螨:在分蜂的时侯,将蜂群的全部封盖子和大幼虫脾连同一部分幼蜂提出,放入另一箱内。放脾时幼虫脾在中间,封盖子脾或子少的脾在两边,最外侧放2—3个蜜粉脾,诱入一只事先准备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条件 1.1群势强壮 强群的哺育蜂多能够大量分泌王浆,蜂群一般要求在8个足框以上,群内蜂龄协调,且子脾齐全、健康。  相似文献   

11.
<正>在王台未成熟仍在封盖王台内,群内多次调进各种日龄卵虫脾,不影响处女王台出和以后的出巢交尾,还能增加群内幼蜂数。在处女王交尾期间,养蜂者为了充分利用交尾群内蜜蜂哺育幼虫的潜在能力而向交尾蜂群内调进子脾或卵脾,群内断子多日后,蜂群突然出现蜂卵成片,易产生错觉误认为群内有产卵蜂王,从而  相似文献   

12.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和“囊状蜂子”病,是阻碍中蜂生产的主要病害。囊状幼虫病是由一种过滤性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传染力。蜂群一旦感染,不用药物治疗很难自愈,给养蜂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尽快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我们对患病蜂群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根据发生原因采用中草药制剂防治。现将长白山区黄色蜂种发病原因和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患囊状幼虫病的蜂群初期症状不明显,只是比健康的幼虫体表渗出液多,通过镜检可见流动的皮下渗出液。幼虫为5~6日龄,虫体前部边缘和顶部的表皮下…  相似文献   

13.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2006年春繁较早,经过1个多月的春繁,我的60群蜂达到6脾蜂群势,蜂数密集。春繁时一直喂天然花粉和糖浆,子脾成片,发育正常。从3月2日发现有几群蜂患白垩病;3月4日外界有粉源(柏树),停止饲喂花粉,蜂群出现爬蜂现象(主要是成  相似文献   

14.
蜜蜂疾病众多,最难对付的是幼虫病,如中囊病、欧幼病和白垩病等,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蜂农一直以抗生素防治为主,由于抗生素造成蜂产品残留而被禁止使用,目前没有找到一种好的防治方法和药物。2017年长江中下游地区蜜蜂幼虫病暴发,下面简要介绍不用抗生素药物防治幼虫病的方法:—、查蜂蜜蜂幼虫病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幼虫病的症状是封盖子脾不整齐,出现“花子”。特征为蜂群处于积极工作状态,一旦发现染病幼虫.工蜂会马上清除;蜂王又重新产上卵,所以巢脾出现“插花”子脾,这在欧幼病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市定地养蜂多数是老式养蜂,用木桶或挖墙洞饲养,以饲养中蜂为主,少数用活框蜂箱饲养。但总的来说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不高,蜂群发生病虫害后,90%以上的蜂农不知道怎么办,也不清楚是什么病,更不知道用什么药物治疗,最终导致蜂群死亡或整群飞逃,造成严重损失。危害中蜂严重的病害,主要有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其次是下痢病,还有敌害。现就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害1.1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经试验查明,中囊病病毒,可使1~2日龄幼虫感染,潜伏期5~6天,感病幼虫在5~6日龄时大量死亡。有的子脾,挑开刚封盖的巢房,可以看…  相似文献   

16.
中蜂白头蛹解析及其对策咸宁市畜牧业局何传学在饲养中蜂的子脾里,常常出现单个及成片的大幼虫揭盖成船形尖头死虫,封盖子脾揭盖成白头蛹的现象,大批的子脾遭到破坏,见子不见蜂。导致蜂群群势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轻则蜂群衰弱,重则引起蜂群逃亡。中蜂出现白头蛹,对...  相似文献   

17.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所引起。患病蜂群在子脾表面上,常常形成空房相间的花子脾和穿孔子脾,死亡幼虫呈黄褐色,尸体不腐烂,无粘性,无臭味,用镊子夹出时成"囊状"。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汤治中囊病有效果。一、断子清巢蜂群发病时,一定要断子清脾。通过幽禁蜂王或换王的方法,人为造成一段时间断子,让工蜂清扫巢脾,减少幼虫重复感染。在断子时,要对蜂箱和巢脾进行消毒。蜂箱和巢脾的消毒,可用漂白粉、次氯酸钠或在卫生防疫站购买消毒药  相似文献   

18.
据笔者观察 :大小蜂螨在蜜蜂成为大幼虫后 ,潜入其巢房进行繁殖和危害。蜂螨在蜜蜂子脾巢房里孵化并生长发育成熟后 ,随着新蜂的出房而离开巢房。离开巢房后 ,大蜂螨寄生在成蜂体上危害成蜂 ,小蜂螨在封盖子脾上继续危害蜂儿 ,并都再潜入大幼虫巢房 ,再繁殖 ,再危害。如此周而复始。小蜂螨的危害远大于大蜂螨。蜂群遭到螨害后 ,轻者群势下降 ,产量减少 ,重者甚至“全军覆没”。因此一年之中 ,治螨就成了防治蜂群病敌害中的头等大事。每一群蜂在正常情况下 ,只有 1只发育完全的雌蜂 (即蜂王 )产卵 ,而雌螨却都能“生儿育女” ;前者的繁殖是有…  相似文献   

19.
<正>蜂群的群势与蜂群的生存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群势有着不同的生态优势,也同时存在相应的不足。就繁育而言,一只蜂王9脾蜂21天可以繁育7张子脾,一只蜂王15脾蜂21天同样也只能繁育7张子脾,而同样数量的子脾孵出的蜂群是相同的。由此可见,用中等群势繁蜂比大群繁蜂有更高的效率。但是对于突击采蜜而言,一个15脾群势的蜂群的采集量,往  相似文献   

20.
小蜡螟是为害蜂群的一种常见虫害,中蜂比意蜂受害严重。小蜡螟的幼虫蛀食巢脾,潜入蜜蜂子脾底部,穿成隧道,吐丝作茧,毁坏巢脾,杀害蜜蜂的幼虫和蛹,常使蜂蛹封盖被咬开,出现“白头蛹”。受害严重的蜂群,群势下降,有的由于内勤蜂清巢不及,受扰弃巢逃亡。小蜡螟的发生与蜂群的饲养管理、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