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是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野生食菌,在自然条件下与马尾松形成菌根关系。1980年秋季,我们采集了一批松乳菇子实体,在室内进行了组织分离,获得了成功,现将结果初报如下。材料与方法 (一)子实体的采集:雨后在马尾松林中,选择菌盖直径1~2厘米的幼嫩子实体,  相似文献   

2.
以野生松乳菇子实体为材料,分别取不同组织进行菌种分离.用PDA培养基培养纯化,筛选出8株菌株,取生长快的菌丝体用不同固体平板培养研究其人工培养特性.结果表明:菌盖与菌柄联接处间分离到的菌丝生长最快;葡萄糖为最佳碳源;乙酸铵为最佳氮源,其次是玉米浆和蛋白胨;不同培养基的最适pH分别是:配方①pH.5.0~5.5,配方②pH 5.5~6.0,配方③pH 6.0~6.5.  相似文献   

3.
松乳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松乳菇子实体预处理方式、乙醇沉淀浓度和提取次数进行比较,并选择对松乳菇多糖提取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时间、料水比、温度)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松乳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较好的条件是:干燥子实体粉碎后过40目筛,乙醇沉淀浓度为80%;提取2次可得到7.42%的粗多糖;正交试验表明,提取时间2.5h,料水比1∶25(w/v),温度85℃为松乳菇多糖提取的最佳组合。用纸层析法分析松乳菇多糖,表明其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单糖。  相似文献   

4.
血耳(Fremella sp)是一种可食的野生真菌,又能治疗一些妇科病。常见于秋季密林到木上,较易采到。1978年我们在麻栎上采到血耳的子实体和耳木,并对耳木进行了分葛和结耳试验。培养方法 (一) 分离培养基:①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即PDA培养基);②松针叶培养基——松针叶(去稍200克,水煮取汁)800毫升,葡萄糖10克,蛋白胨5克,K_2HPO_41克,MgSO_47H_2O0.5克,0.2%KMnO_4水溶液20毫升,琼脂18克,水200毫升,pH6~6.5;③黄豆饼粉培养基——黄豆饼粉40克,蔗糖20克,KH_2PO_41.5克,MgSO_4·7H_2O0.75克,琼  相似文献   

5.
野生松乳菇菌丝的分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松乳菇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对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分别接入不同配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试验,获得松乳菇试管母种,菌褶分离成功率25%,柄基分离成功率80%,柄与盖交界处分离成功率33%,并将母种扩大培养成再生母种,对所获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松乳茹孢子简易分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又称美味松乳菇。味道柔和,气味香浓,是野生菇中的珍品之一。夏秋季在松林内单生或群生,常被认为形成菌根。目前市场鲜松乳菇价格每公斤在2~4元,供不应求。为了人工培植松乳菇,我们进行了松乳菇孢子简易分离试验,现简介如下:一、培养基配方(一)黄豆——白糖——琼脂培养基:黄豆200克(煮汁),白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pH 自然。  相似文献   

7.
冬春两季气候变化大,温、湿度不易调控,如管理不当,容易产生畸形菇,影响商品质量和产量。畸形菇是怎样产生,又怎样防止呢?本文谈点粗浅看法。 (一)瘤盖菇 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这是由于菇体发育时温度过低(4~6℃),时间过长,菌盖内外细胞伸长失调而成。预防方法:是要根据不同品种加温、保温,控制好适宜温度,一般不宜低于10℃。 (二)鳞片或空心菇 这是由于菇房内的空气湿度低(<85%),使子实体生长缓慢造成的。预防办法:在子实体生长期,要将空气湿度调控在85%~95%。  相似文献   

8.
松乳菇的纯种分离和驯化栽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别名叫松菌、寒菌,岳阳的群众俗称为茅柴菌,在马尾松林地上群生、傲生。可食、味美。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出现。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纯种分离和驯化栽培,1992年秋得到了少量子实体,1993年又获得了较多的小子实体,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种菇来源 松山林采集和集市上采购。 (二)斜面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MS基本培养基,除去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补充3g/l蛋白胨、2g/l酵母浸膏,琼脂2%,作为分离菌丝、母种培养和保藏培养基。 (三)原种培养基 小麦粒在冷水中浸泡24~48小时,淘洗干净、晾干装瓶,高压灭菌2小时。另外也用牛粪粉(约15%)与大米混匀,装瓶加水适量(从瓶口加水前沿达瓶底,面上不积水)。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5,(6)
以广西恭城、兴安两地采到的红汁乳菇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成功得到23个菌株。结果显示从菌盖、菌柄、菌盖和菌柄交界处采样培养均能分离到菌株。选择其中菌丝形态特征典型而且长势较好的编号为GG4-2和GX3-2的菌株经ITS序列同源性比对确认为红菇科乳菇属红汁乳菇。红汁乳菇是一种外生菌根菌,目前还不能进行人工栽培,从子实体分离菌株进行生理和营养方面的研究,对未来实施人工栽培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8株长根菇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拮抗试验和分子鉴定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4株菌株进行子实体形态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各长根菇菌株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其中菌盖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16%.菌株HYE子实体形状好、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颜色好,适合在吉林省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湖南松菌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子实体及孢子的形态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对湖南省松林中分布最多的4种松菌进行分类鉴定.样品CSUFTHH1、CSUFTHH2、CSUFTZJ和CSUFTHY分别鉴定为乳菇属未知种(Lactarius sp.)、松乳菇(L.deliciosus)、橙红乳菇(L.akahatsu)以及红汁乳菇(L.hatsudake).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达州当地野生乳菇子实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纯化方式,研究了不同配方对鲜艳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达州地区鲜艳乳菇菌丝生长最适配方是马铃薯200g、琼脂18g、酵母膏4g、蛋白胨5g、葡萄糖20g、MgSO_4·7H_2O 1.5g、KH_2PO_41.5g、维生素B110mg、松针水1 000mL,为达州地区鲜艳乳菇菌种扩繁及人工驯化栽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平菇不同规格子实体对品质的影响,以平菇650、新科106和新科108为材料,测定并分析比较了第1茬菇和第2茬菇5种规格子实体的含水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第1茬菇子实体含水量总体高于第2茬菇;第1茬菇和第2茬菇子实体规格不同,含水量存在差异,即随着菌盖直径增大,含水量有增大趋势。不同品种子实体粗蛋白含量略有差异,3个品种第1茬菇和第2茬菇粗蛋白含量均呈现出随菌盖直径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菌盖直径3~5 cm时,粗蛋白含量较高。3个品种均是谷氨酸含量最高,新科108在菌盖直径为4 cm时谷氨酸含量(w,后同)最高,为25.3 mg·g-1。综上可知,平菇菌盖直径3~5 cm,鲜菇含水量≤90%,粗蛋白含量≥25%,谷氨酸含量≥24.0 mg·g-1可作为优质平菇的品质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3个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季的增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以催菇剂对褐环粘盖牛肝菌菌塘进行诱导出菇,可以增加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数量,但产量提高不明显;而使用菌塘复壮或催菇与菌塘复壮结合处理,可以使褐环粘盖牛肝菌子实体发生时间提早、潮次增加2~3潮、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在培养基中添加木质素及其前体(Precursor)能促进香菇营养生长以及子实体形成的研究结果。材料与方法 (二)菌株采用静冈大学植物病理学研究室保存的No.2、No.4、No.22及No.68菌株,除No.68菌株为野生种外,其余均为人工栽培种。 (二)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为蛋白胨6克,葡萄糖30克,KH_2PO_4 0.5克,MgSO_4·7H_2O 0.5克,CaCl_2·2H_2O 0.1克,FeSO_4·7H_2O 10毫克,MoO_3·H_2O 3毫克,CuSO_4·5H_2O 1毫克,MnCl_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松菇母种培养基碳氮源的研究,发现葡萄糖和蔗糖的使用效果一致,适宜浓度水平为20 g/L(克/升);最佳氮源为酵母粉,在PDA基础上添加10 g/L~15 g/L(克/升)酵母粉,菌丝可提前4 d~5 d(天)满管,且浓白旺盛,蛋白胨则对松菇菌丝生长有抑制.试验还证实菌丝长速和长势不一定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简化栽培手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自1984年开展了以麦秆糠为主要原料的香菇生料栽培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导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L84-002。 (二)培养基制备 1.母种培养基: 马铃薯2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20克,蛋白陈4克,磷酸二氢钾0.5克,磷酸氢二钾0.5克,硫酸镁0.5克,加水至1000毫升。常规制备。 2.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 木屑73.0%,麦麸25.0%,白糖1.0%,石膏粉0.5%,蛋白胨0.4%,磷酸二氢钾0.05%,磷酸氢二钾0.05%,水9000毫升。拌匀、装瓶(袋)后  相似文献   

18.
乳菇与红菇是两大类菇,共同归属于红菇目(Russulales)中。在粤北山区的森林地上,也常发生乳菇,但种类不及红菇。我们现已发现的仅15种,它们的分种检索如下: 1.乳汁流出时红色,或流出时黄色后转绿色……2 1.乳汁颜色非如上述……3 2.菌盖具同心环纹,幼时土黄色;菌盖、菌肉及菌褶伤变绿色…1.红汁乳菇L.hatsudake(可食) 2.菌盖不具同心环纹,乳白色;菌盖、菌肉及菌褶  相似文献   

19.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5,(1)
<正>香乳菇(Lactarius camphoratum)。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5 cm,初期扁球形,后渐下凹,中部往往有小突起,深肉桂色至棠梨色。菌肉色浅于菌盖。夏秋季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分布于江苏、云南、海南、甘肃、四川等省。  相似文献   

20.
三、盐腌适宜盐腌的菇类有松乳菇、香乳菇、毛头乳菇、绒乳菇、红菇和臭黄菇等。过熟菇、蛆菇、不新鲜菇不宜盐腌,不同种类的野生食用菌不能混腌,干法腌菇获得优质的产品。采用三种方法加工盐菇:干腌法(松乳菇),冷腌法(香乳菇、短柄红菇、毛头乳菇、绒乳菇、波缘乳菇、臭黄菇),热腌法(所有菇类皆宜)。 (一)干腌法。干法腌松乳菇时,预先需分级、精选、去杂、细洗、淋干。在桶底先撒一薄层盐,菌盖向下放置,菇层厚不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