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一、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为农村经济提供多层次的信贷支持,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三农"要求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各有定位、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1.发挥农业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主要作用。农业银行应当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充裕的优势,网络优势、人才优势,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信贷管理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疆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体系对推动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仍然滞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需求.因此,应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明晰金融产权,建立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重塑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互为补充的新格局.构建农村资金可持续回流机制,完善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此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级机构的放贷权,农村资金通过信用社流向城市等使得农村发展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笔者拟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从商业银行"不为"、政策性银行"不能"、合作金融"无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农业银行的有限商业化、重构农业政策性金融、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调研"项目组经过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了目前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及融资情况的基本结论;并在对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好地满足京郊农户金融与保险需求的政策建议。一是针对农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二是针对农户混合融资特点,培育竞争型的农村金融市场;三是针对农户"贷款难",保险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加快建设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四是针对正规金融机构农村"难贷款"的情况,要关注农户金融风险,建立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五是针对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外部环境因素,着力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组织,农村金融机构运行好坏关系到"三农"前途。分析了新形式下农村金融需求特点,通过村镇银行对农村信贷的支持作用、农村信用社的创新模式、完善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农村各类金融的功能互补及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优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模式、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发展和服务"三农"的基本保障。系统分析了新形式下农村金融机构环境现状,构建了现代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生态环境模式,包括打造现代化农村金融产品、建立农村金融产品与农村资源兑换机制、加强农村金融重要阶段的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人才、完善农村网上金融手段。  相似文献   

7.
宋梅 《甘肃农业》2005,(11):55-55
国有商业银行基于成本效益考虑,目前正逐步从县域经济退出,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没有充分展开,农村信用社已严重异化。因此,加快农村金融发展与改革,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不同改造,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利益、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已成为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重建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正在逐步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但是不管是转型前还是转型后都本着服务"三农",从满足县域金融需求入手,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强化自身支农责任,逐步形成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机构,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农村的经济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现有的信贷管理方式、信贷创新品种和服务难以满足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本文从加强农信社信贷产品创新对于支持三农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萎缩状况堪忧 农村金融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我国金融资产的分布结构来看,农村金融资产的90%以上都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中。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逐步深化,各大银行纷纷大量撤并、收缩农村金融网点;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又一直进展缓慢,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日益迫切的需求,农村金融萎缩的问题日益突显。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撤并了3.1万个县及县以下机构,农村信用社撤销乡镇以下的代办站11.6万个;同时商业银行严格执行统一授信制度,上收信贷审批权,县级分支机构就形同一个“储蓄所”,农村地区存贷差日益加大,农村市场的资金被大量抽入城市,“虹吸”现象十分严重,广大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边缘化,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乏力,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掣肘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中共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应为:在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下,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规范化的市场竞争,以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为翼,改革土地制度,发展小额信贷和保险制度,构筑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上,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增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支持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近年来,在"普惠金融"服务的倡导下,要求重点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反哺"三农",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的积极作用,实现农村经发展和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村正规金融可以也应该成为农村发展的一大资金源、动力源,尤其是在当今建设新农村战略大环境中应当发挥出自己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农村正规金融所起的作用却不大。本文从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开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约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田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53-3655,3696
基于安徽省1990~2006年间的农村金融数据和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负面影响也不是太显著;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应构造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长期以来存在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不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及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本文在新时期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前提下,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探讨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机制及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机构单一、金融品种少、服务手段落后、资金支持不够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尽快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状况出现了新的特点。调查发现,江苏省张家港市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储多贷少,农村资金外流;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作用受限;商业保险需求不足等问题。为此,张家港市应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刺激农户消费需求;农村商业银行要发挥专业优势,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要细化商业保险种类,弥补政策性农业保险,共同构建农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下,通过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规范化的市场竞争,以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和民间金融为辅助,发展小额信贷和保险制度,构筑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制约农村信贷资金投入的障碍分析 (一)供给方--金融机构 1、金融体系缺陷.从理论上讲,目前已构造了一套较为齐全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然而实践中,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正处于调整、探索阶段、金融支持"三农"力度远不够.农业银行已转向商业化运作,重视经营效益,并撤销所有乡镇网点.  相似文献   

19.
汪勤峰  张锋 《农业考古》2007,(3):115-117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农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诸多矛盾。本文建议,要从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分类指导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等方面着手,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农村金融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笔者试图从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现状以及非正式金融相对于正式金融所具有的优势,及其在农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探析农村非正式金融存在的必然性。并指出不可一味打压农村非正式金融,要采取措施引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