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前期对四川乡土杨树资源考查、优树选择和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开展了四川乡土杨树优树无性系培育与苗期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1年生扦插苗的生长量差异很大,杂交杨Ⅰ无性系CN0727、CN0728、CN0729、滇杨、西南杨、光果西南杨、三脉青杨长势好,生长量大,是选育适宜四川低海拔地区栽培杨树良种的优良种质,从中直接选育良种的可能性较大;贡嘎杨是一类珍稀的优良杨树种质资源,直接选育用于园林绿化使用的良种可能性较大。而其他的杨树无形性系长势弱,对四川低山海拔地区自然生态条件适应性较差,直接利用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根据雷公藤的生物学、生态学和资源学特性,提出以速生性和高药用成分含量为选育目标,以地理种源研究为基础,采取基础研究与现实应用相结合、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有性育种与无性利用相结合的育种策略,论述了雷公藤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种源试验、无性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及良种繁育等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3.
采用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收集圃的雷公藤1~2年生枝条,插条粗5~7 mm,长12~15 cm,每段带节2~3个。结果表明,不同扦插时间对雷公藤苗木成活率影响显著,但对根径、苗长、萌蘖数、根长、根粗和发根数等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是一种具有重大开发潜力的生物柴油原料林栽培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与华南地区,其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十分欠缺。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良种选育、育苗技术以及造林技术等方面对麻疯树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指出了麻疯树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玫瑰(Rosa rugosa)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具有观赏、药用、营养及化工等多重开发利用价值.目前我国玫瑰种质资源主要有野生种及栽培种,玫瑰野生种质资源在我国仅分布于山东与吉林地区,而玫瑰栽培品种数量极为有限.作为玫瑰原生种的主要分布地和玫瑰栽培种的重要种植地,我国对于玫瑰种质资源的收集及玫瑰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较少.为...  相似文献   

6.
云南怒江普通菜豆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云南怒江地区收集的18份地方品种普通菜豆种质资源和从昆明收集的2份栽培品种,对20份材料采用形态学观察和RAPD分析,研究了云南怒江地区普通菜豆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种内亲缘关系及其一些农艺性状,为普通菜豆种质资源优良基因发掘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黎贡山余甘子优良无性系选育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干热河谷地区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对云南省余甘子主要天然分布区开展资源调查,品种收集和筛选。结果表明:经过优树选择、无性系测定、区域栽培试验、种质资源评价,选育出‘高黎贡山余甘子’优良无性系。‘高黎贡山余甘子’为中等乔木,树势开张,抗旱能力强,种植当年见花,3~4年进入经济收益期,7~8年进入盛产期,具早实、丰产、稳产、果大等特性;平均单果重15.65 g,果实横径3.16 cm、纵径2.71 cm、果形指数0.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总糖8.4%,总酸1.71%,Vc 523 mg/hg,粗纤维1.88%,水分86.5%,可食率86.2%,口感酥脆、回甘性好,适宜作为余甘子鲜食品种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8.
粤东北地区石斛野生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粤东北地区石斛野生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粤东北地区石斛野生资源有3种,针对资源现状,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圃,深入开展了石斛的良种选育、杂交育种、组织培养和栽培关键技术等研究,达到保护和利用石斛野生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广西蕉类种质资源概况及其育种创新利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评价、创新利用是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条件.对广西野生蕉类种质资源的初步调查、收集情况和香蕉品种的栽培、生产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蕉类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牡1号杨引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牡 1# 杨是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1983年从中国林科院引进的美黑×青杨杂种无性系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经过 2 0a试验研究证明 ,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材质好、干形优良、扦插育苗及造林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 ;材积生长量较迎春 5 # 杨提高 2 8.6 %~ 4 4 .5 % ,气干密度为 0 .387g/cm3 ,纤维长度为 1.0 94mm ,均高于迎春 5 # 杨 ;适合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部平原地区及浅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内引种的24个雷公藤种源208株单株的1 248株扦插苗构建的雷公藤种质资源生长与生物量积累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不同地理种源雷公藤生长适宜性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种源的差异主要是由雷公藤的生物量及其主要器官如枝与根的生长决定.福建闽清、浙江江山、湖南湘乡、福建连城、福建大田、福建泰宁谢家龙、福...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市区公园绿地植物构成,分析了代表性公园绿地植物的空间结构、景观时序等应用特点,提出丽水市园林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丽水市的园林植物选择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主成分分析和投影寻踪法在雷公藤优树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主成分分析和投影寻踪法对野生雷公藤进行优良单株生长性状选择标准的探讨,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可应用于雷公藤优良单株的选择,其中主成分分析法主要选择指标为盖度、主藤长和地径,而投影寻踪法主要选择指标为主藤长、地径和盖度。对比2种选优方法优缺点,确定主藤长和地径为野生雷公藤优树选择的指标;根据综合评价,共选出20个优良单株,并发现2种方法所选出的优良单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4.
收集了7省29县(市)生长健壮的29个雷公藤种源113个无性系,并对不同雷公藤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进行苗期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雷公藤无性系萌芽时间、叶色及初花期均存在差异,不同雷公藤无性系在不同时间内萌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雷公藤无性系苗期性状存在较大差异,1年生苗木的主径、主枝长、生长量差异极显著。以离差平方和法对生长情况较好的51个雷公藤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成粗壮伸展型、分枝长根型、中间型和普通型4个类型,并采用指数选优法选择出15个各性状表现较好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总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雷公藤叶片富含多糖及酚类物质,要获得高质量的DNA有一定难度。本研究以雷公藤植物叶片为材料,对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改进、优化,比较了4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最终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试剂盒纯化的获得高质量DNA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从雷公藤叶片中分离的DNA,纯度高、杂质少,且相对于其他方法,试验成功率明显提高,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园林植物在承德绿色矿山建设中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刘金川  安广义  杨建民  王桂霞  康雨磐  宋丹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77-15279,15292
研究通过对承德矿山环境现状、土壤、水质、气候等条件的分析,对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速度、耐酸碱度、抗污染性能等相关方面特点的了解,并结合两者的特点对园林植物在营造绿色矿山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相关资料整理,归纳总结了园林植物在矿山绿化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在矿山不同部位的具体选择和应用,展示了承德绿色矿山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强调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应用,充分发挥各种园林植物的应用功能,提高实际利用率,指出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应用在承德绿色矿山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承德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城区、工矿区及其他环境条件相似的工业城市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艳彬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31-132,135
杉木林下套种雷公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雷公藤生长发育较好,植株基径、每丛枝数和单丛干物质重量等明显优于纯雷公藤,而单位面积产量与纯雷公藤相当,经济效益更好。六年生平均基径达1.5 cm,每丛枝数平均11条,每丛干重3.71 kg,分别比纯雷公藤提高25.0%、37.5%和32.97%,产量达28 t/hm2左右。同时,林下套种还有利于提高杉木林分生产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坡位、坡向等立地环境因子对雷公藤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坡位以下坡生长最好,坡向以半阴半阳坡生长发育最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浸提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在3个光强下进行白菜种子发芽试验,并对其发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雷公藤植株的化感物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效应,在无光照条件下各处理对发芽指标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半光照和全光照,同时其鲜叶可作为白菜催芽促长的生物肥料。  相似文献   

19.
丽水竹业:社区参与的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山区发展理论探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发展模式本质上的一致性问题.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的背景条件及发展过程的简要总结,进而应用山区社会学社会发展理论,对浙南山区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的个案进行实证研究.指出,在强烈的发展愿望驱使下,以往的山区发展实践存在着一种盲目的"模仿".丽水市竹产业发展的过程,克服了"模仿"效应,立足本地资源及利用方式特点,采用了先进的参与式社区发展模式,结合产业化的市场运作机制,有效地通过外来技术与本地乡土技术的"嫁接",解决了文化转型的连续性问题,真正体现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参9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是一种良好的杀虫植物,具有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杀虫活性,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倍半萜、二萜、三萜、生物碱等,同时具有杀虫、消炎、解毒、祛风湿等多种生物活性,近几十年来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本文现对其所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作一概述,并对雷公藤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