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木槿为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中部及朝鲜、印度、叙利亚等地,为韩国国花,也是我国栽培历史久远的花木之一。春秋时期《礼记·月令》即有"仲夏之月,木槿荣"的记载,并以木槿作为仲夏的代表花卉。在晋代时,木槿栽培更为普遍。葛洪《抱朴子》有"木槿、杨柳断殖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的记载。经历代栽养与培育,南北朝时木槿已有重瓣品种。  相似文献   

2.
樗树俗名臭椿树 (AilanfhusalfissimaSwinglt) ,属苦木科 (Simarubacear) ,原产我国华北、华中一带。公元前四世纪庄子在《逍遥游》中曾写到 :“惠子谓庄子曰 :吾有大树 ,人谓之樗……”。宋嘉佑《杂志记》亦有“橄榄树 ,其花如樗”的记载 ,可见我国古时人们熟知此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白秃不生发 ,取樗叶捣汁涂之”。清孙福保在《植物近利志》(1 898)中写到“臭椿植之可养山蚕 ,其丝可作茧绸”。因此樗树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樗树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瘠薄、耐盐碱、病虫害少 ,在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中具…  相似文献   

3.
陈雯 《江苏绿化》1996,(5):34-35
桂花及其优良品种陈雯桂花产于我国。《山海经·南山经》中曾有“招遥之山多桂”的记载。招遥在今湖南彬州地区。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花卉。《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修上林苑时,群臣皆献名果异花,其中就有“掬桂10株”。历史上著名诗人亦钟爱桂花,...  相似文献   

4.
杏林漫话     
杏,蔷薇科,落叶乔木,核果类果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据古代文献记载,大约在2500多年前已开始栽培。例如,《夏小正》载有:“正月,梅、杏、桃则华。”“四月,圃有见杏。”《管子·地员篇》载:“五沃之土,宜彼群木,其梅其杏。”其后,有关古籍如《广志》、《西京杂记》等书中都有关于杏的品种记载。而《齐民要术》中更载有杏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利  相似文献   

5.
用途广泛的木槿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槿花属锦葵科庭院绿化树木,栽植历史悠久。我国《诗经》中记载:“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花,又叫美女花。木槿花不仅树枝婀娜飘逸,而且一树蓓蕾,纯白、米黄、粉红、淡紫、紫红争相斗艳,朝开幕落,天天生新、芳花不断、娇媚悦人、蔚为壮观。 木槿的花、皮、叶、根均可药用,但以花皮为常用。花以白者为佳,具有润燥凉血和导滞清热解毒的作用,并能杀虫止痒、祛风止  相似文献   

6.
乌桕(Sapium sebiferum Roxb)是我国特产的经济林木,我省普遍生长,亦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我省群众俗称乌桕为“棬子”,称桕油为“棬油”或“木油”。乌桕栽培利用历史已愈千年,《齐民要术》中著有栽培利用之法,而《农政全书》中则记载更为详细,并提倡广大百姓种植。乌桕能生产两种油脂,一为桕脂,是桕籽外种皮加工的脂,又称为皮  相似文献   

7.
话柚     
抽类原产找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据记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秦《禹贡》就右“杨州……鹰包桔油词贡”的记载;公元前周书更有“秋食护梨桔抽”的佳话,可见油类生产的历史久远,历史上对抽类的记载多夸其果大、花香,西晋《广志》有“成都有油大如斗。”’东晋《装渊广州记》中有“广州别有油,号回香油,实大如斗。”南宋(桂南皮衡志》记载有:“老果、轮子,南州名奥抽.大如瓜,人亦食之!皮甚厚。”明《闽部流》中对抽的描述为“油大…··,柑桔中之最品也,…··花亦奇大,三月开,香气甚郁。”明·《五杂咀》称“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板栗贮藏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板栗原产我国,且栽培历史悠久,春秋时的《诗经》及以后的《战国策》、《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板栗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是有名的“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分布在北起辽宁、南至海南的十几个省市。据统计[1],至1994年我国栽培面积已达50.5万hm2,...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采取一定措施,制定法令,发展林业。早在夏代,《逸周书·大聚》中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周代重视护林,《周礼·山虞》中对采伐林木做出严格规定:“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礼记》中有:“木不中伐,不鬻于市”,“禁禁其欲伐者,止止其方伐者”的记载。《通鉴辑览》中记载:周文王讨伐崇国,下令行军作战中“无伐木,……违者不赦”。《管子》中记载:“山林梁泽以时禁发”,“山泽救于火”,在非采伐季节严禁“伐大  相似文献   

10.
1500多年前南北朝时刘敬业写的《异苑》中就记载“南康有奚石山,有柑、桔、橙、柚”。在《太平御览》和《古今图书集成》等古籍中,亦有类似记载。《南康县志》中记述苏轼路过南康时写的《舟次浮石》诗篇中,有“幽人自种千树桔,远客来寻百结花”的诗句。这些都表明南康甜柚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南康甜柚品种资源丰富,有斋婆柚、江坝柚、蔡家柚、狮头柚、村头柚、毛桔红柚,还有由广西引进,经实生播种驯化并已分离成早、晚熟两个品系的沙田柚等。  相似文献   

11.
春节探源     
我国古代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在《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可佐证:“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早之征也。”《晋书》亦载“其时正朔旦立春。”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指整个春季,至于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则是民国初年的事,因其在立春前后,就表示春天的到来或开始,与岁首之意相合。  相似文献   

12.
大有可为的食用花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食花的历史及现状 食花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就是关于食用菊花的最早记载。唐朝以前,花食还只散见于本草学、食学和文学作品中。到了宋代,专类列谱的一些书籍已开始出现,如林洪的《山家清供》收录了梅粥、雪露羹等1O多种花馔;明代高廉的《遵生八笺》记载有黄香萱、芙蓉花等10多种可食用花卉,戴羲的《养余月令》载有食花18种,清代曹慈生的《养生随笔》记有梅花粥、菊花弼等;《养小录》中收录了牡丹、兰花、玉兰等20多种鲜花食品的制作方法。这些食花谱在推出食花的同时,还记载了可食之花的栽培、采撷、加工、烹饪等方法,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食花制作的成果。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食花之俗仍很盛行。  相似文献   

13.
话说杏树     
话说杏树白廷举杏树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极为广泛。古代就有关于杏树的记载,如:“五活之土,其木宜古”(见于《管子》);“杏子仁,可以为粥”(见于《齐民要术》)等等。杏的品种繁多,由于各地气候及环境不同,成熟有早有晚。杏的气味香甜,果肉多汁,含有...  相似文献   

14.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菊科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的花冠入药,是重要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中国栽培红花和入药历史悠久,在我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载于《开宝本草》.当前我国红花主产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和额敏县)、新疆吉木萨尔县、河南新乡县、四川简阳县、云南巍山县等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其中新疆栽培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5.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严寒的隆冬已经消逝,明媚的春天来到了人间。阳春三月,万木争荣。我国由南往北渐渐出现了绿染大地,杏花盛开的秀丽景色。杏子原产我国。我国劳动人民种植杏树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公元前685年问世的《管子》一书中,就有杏的记载:“五沃之土,共木宜杏。”我国古农书《大戴礼·夏小正》中谈到:“正月某杏、杝桃则华。”“四月,囿有见杏。”囿者,苑有垣也。可见我国在公元前,杏已成为园林中栽培的花木果树。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用杏子制作食品。《礼记》中记载供食用的一千种果树中就包括有杏。《汉书》中曾提到“教民煮杏酩”。北魏贾思勰  相似文献   

16.
扁桃     
扁桃又叫巴旦杏,属于蔷薇科植物,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新疆南部.扁桃既是油料树种,又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极适应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扁桃在我国栽培的历史久远,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记载:“巴旦杏出回回旧地,今关西诸土亦有.”可见,扁桃至少在明朝以前,就由西域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7.
养兰     
《说文》有云:“兰”,香草也,字亦作“”。《本草纲目》曰:“兰”有数种:“兰草”与“泽兰”生水旁,“山兰”即兰草之生山中者,“兰花”亦生山中与“山兰”迥别。生近处者,叶如“麦门冬”而春花,生福建者,叶如“菅茅”而秋花。在植物学中,兰科有700余属,共一万七千余种,大别为“地生兰”与“气生兰”两类,“中国兰”大多数是地生兰,“中国兰花”有“草兰”与“蕙兰”两类:(甲)“草兰”,亦称“山兰”,叶长而宽,(乙)“蕙兰”亦单称为“蕙”,叶同草兰而稍瘦。  相似文献   

18.
邓双文 《森林与人类》2001,21(12):32-32,35
“叶似新蒲绿,身为乱锦缠;任君千度剥,意气自冲天。”这首五言古诗,短短四句便把棕树的形态、特征和风格描写得活龙活现,令人叫绝。棕树,学名棕榈,属棕榈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山海经》中就有“石翠之山,其木多棕”的记载。《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说,棕片“可织衣、帽、褥、椅之属,大为时利”,棕片织绳,“入土千岁不烂”。棕榈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植物,在我国南方有“千株桐、万株棕,世代儿孙吃不穷”的说法。《本草纲目》还说,采取棕片“每岁必两三剥之,否则树死,或不长也。”群众赞扬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早在《诗经冲就记载了梅、兰、木桃(梗海棠)、芍药、荷华名等众多花卉,我国的观赏植物不仅种类和品种繁多,而且栽培历史悠久.古代劳动人民在观赏植物的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了无数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牡丹素有“花王”之称,原产我国北部,秦岭和陕北山地尚多野生。西汉《神农本草经》上已有关于丹皮(中药名,系以牡丹根部的皮制成)的记载。到隋朝,牡丹已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当时已培育出飞来红、天外红、一拂香、延安费等优秀品种。唐代时,牡丹成了皇宫中的珍贵花卉,有“国色天香”之称…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利用木本粮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天七千余年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就有成堆出土的橡子、酸枣。半坡村的遗址有残存的核桃。见之于文字记载的《诗经》有“树之榛栗”,“八月剥枣”。在《战国策》中记有苏秦游说到燕国时,对燕文侯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此所谓天府也。”我国古代著名地理著作《山海经》记有:“员木(油茶)、南方油实也。”《礼记》记载:“子事父母,妇事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