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浙江省夏秋蚕品种薪杭,白云,丰1和54A等进行了充血复壮改良,基本稳定后的复壮系与现行生产系进行了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复壮系在各项性状都有一定的提高,其中龄期经过,各品种的复壮系与生产系之间差别不大,只有薪杭丙和白云丙稍有延长。全茧量和茧层量基本上复壮系都比生产系有所提高。生命率差异比较大,奠中薪杭的复壮系低下生产系,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白云复壮系略微低于白云甲,但高于白云乙,丰1的复壮系与生产系无明显差异,54A则是复壮系高于生产系。良卵数除薪杭丙比薪杭甲略低外,其他品种的复壮系都比生产系显著提高,有的甚至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复壮系在生产性能上有较大的改良,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夏秋蚕品种薪杭,白云,丰一,五四等进行充血复壮改良后,其复壮系的杂交一代与现行生产系杂交一代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复壮后的2对杂交种与原来的杂交种比较,在龄期发育经过、虫蛹率等性状基本持平,产量和茧丝质方面的各项性状基本相近或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家蚕夏秋用优良品种的遗传增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品种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蚕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夏秋蚕产茧量 ,改善茧丝质量及增强蚕体抗逆性起了重要作用。从 60年代到 90年代 ,我国先后 3次更换夏秋蚕品种 ,出丝率由 1 2 %提高到 1 6%以上。根据新品种的平均增产作用 ,本文采用同一蚕期饲养不同育成年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代表性品种的方法 ,估算自 60年代推广 30 6×华十以来家蚕一代杂交种的遗传增益 ,即平均产量遗传增长值占总增益的百分比[1~ 4] ,探讨蚕茧产量和质量与蚕品种性状改良的趋势 ,研究茧丝量与品种性状之间的关系 ,为家蚕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新品种“两广二号”在贵州蚕区的性状表现。研究原蚕饲养的配套技术.以“两广二号”与贵州育成的优良夏秋用品种“贵蚕一号”进行饲养比较。饲养方法与品种选育试验相同,调查项目及调查方法也与品种比较试验的原蚕性状研究相同。结果“两广二号”与“贵蚕一号”成绩各有优势。结果表明,桑蚕夏秋用品种“两广二号”是一对适宜于贵州南部蚕区应用的优良夏秋用品种,可在贵州开展一代杂交种繁育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吴水明  吴巍 《中国蚕业》2001,22(3):66-67
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应用桑树良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桑园栽种的大都为20世纪70年代推广的桑树品种,某些优良性状逐步退化,丰产性能下降,亟待有更好的桑树新品种来更换.近年来各研究单位已选育了一大批桑新品种,但这些桑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面尚不广.  相似文献   

6.
桑蚕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优质蚕茧的重要物质基础,蚕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原料茧的产量与质量。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结合河南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培育强健好养、稳产高产的新蚕品种,符合省力化饲养和养蚕环境的新变化。近10年来,利用丰富的蚕品种资源,采用自交、回交、纯系分离、杂交育种等技术手段,先后育成春秋兼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各1对。并在河南及山东等地中试、示范,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其性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华南蚕区家蚕品种选育的方向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就华南蚕区的气候环境条件、种桑养蚕历史和饲育方式,提出新蚕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是抗逆性强的夏秋蚕品种以及夏秋蚕品种的选育目标。建议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建立技术协作网络,注意推广良种良法,提高蚕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室鉴定和农村试养,对夏秋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在云南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云南省蚕业生产条件下,该品种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茧丝质较好,且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可在云南省夏、秋蚕期和部分地区春蚕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限7×平48是浙江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改良后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我国优良常规品种组成的夏秋用雄蚕杂交种,该品种于2005~2008年参加浙江省实验室和农村鉴定,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于200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将其品种性状及繁育、饲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沈小明 《江苏蚕业》1999,21(4):23-25
<正>一个蚕品种的育成是蚕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如何使一个新品种充分发挥其优良性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蚕品种育成后,保持和提高品种优良性状是育种工作者和母种生产一级要做的工作,充分发挥新品种优势和克服大生产中出现的不良性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是母种以后各级蚕种生产和推广部门要做的工作,因此原种繁育工作是新品种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室鉴定和农村试养,对夏秋用雄蚕品种秋华&#215;平30在云南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云南省蚕业生产条件下,该品种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茧丝质较好,且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可在云南省夏、秋蚕期和部分地区春蚕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优良家蚕品种的推广应用是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它们相对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为该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一个蚕品种在推广应用数年后原有的优良性状会逐渐下降,如孵化欠齐、强健性下降、茧质成绩下降、繁育系数降低等,这就是专业所称的品种退化现象。因此,蚕种繁育人员在  相似文献   

13.
限7×平4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夏秋用雄蚕品种。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农村生产中的性状和经济效益,根据蚕品种农村区试计划安排,分别于2007年中秋和2008年晚秋在海宁市硖石街道联和村进行了雄蚕新品种限7×平48的农村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雄蚕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品种的引进与产业化推广是今后蚕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引进雄蚕品种夏华×平 8、华秋×平30在实验室对比和农村示范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雄蚕品种综合性状总体较优 ,但某些性状如产量、蚕茧解舒率等有待于进一步改良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新蚕品种经各级鉴定合格,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后,由于各省区、各地域的环境条件不同,饲养方法与选择方式的差异,使各品种逐渐形成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相对稳定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为各地的蚕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多年的繁育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品种遗传物质的遗传漂移现象,进而使品种的遗传性状发生某些改变,造成品种优良性状丢失,不良性状得到表现,即出现所谓的品种退化现象,给蚕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品种繁育过程中,努力维持品种固有特性,延长品种使用寿命,是品种繁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限7&#215;平4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夏秋用雄蚕品种。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农村生产中的性状和经济效益,根据蚕品种农村区试计划安排,分别于2007年中秋和2008年晚秋在海宁市硖石街道联和村进行了雄蚕新品种限7&#215;平48的农村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许明芬 《中国蚕业》2009,30(3):39-42
针对江苏省蚕区现行蚕品种推广情况,结合气候、环境、技术、饲养方式、生产设施、市场需求等特点,提出选育适合江苏蚕区的新蚕品种,应以强健、优质、高产、多元化为选育方向,并予以良种良法等技术体系配套,充分发挥蚕品种优良性状,促进江苏茧丝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繁育桑蚕新品种"桂蚕一号"的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广二号”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广东蚕业研究所于1992年育成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1992年至今一直是“两广”的当家品种。“桂蚕一号”是我站2000年育成并开始推广的一对强健性高产型新蚕品种,该品种比“两广二号”茧形大、产量高、茧丝长、丝质优、抗逆性强,最适宜“两广”地区春、秋季饲养。我们通过这几年农村较大面积的饲养及丝厂丝质调查,结果表明“桂蚕一号”主要经济性状已全面超过“两广二号”。因此“桂蚕一号”蚕种深受蚕农欢迎。然而200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桂蚕一号”蚕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严重制约新品种“桂蚕一号”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家蚕耐氟新品种“桂蚕F95”的主要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蚕新品种“桂蚕F95”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广西“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育成耐氟性强的强健性夏秋用新品种,具有较强的耐氟性。2007年4月,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详细介绍该品种主要性状,供蚕种生产、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明治时代生丝输出昌盛,相应在蚕品种的改良也很重视.这个时代出现的品种数达1200个以上.这些蚕品种传到明治时代维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同时保留原有的品种名,若品种内容改良则另起新的品种名,若与其它的品种杂交固定的品种又是新的品种.改良方法有一化性的地方品种划时代的改良,有二化夏秋蚕种的创造性改良,有四化性蚕种的特殊改良,中国种及欧州种的导入品种改良.这些方法都取得显著的实绩,我国的地方种的改良也达到了顶点.现将主要的蚕品种系谱分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