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1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病率达10.3%,高的田块丛病率达100%,株病率达16.5%.发病区产量损失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2.
水稻强化栽培适宜栽植密度探讨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2003年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稀植有利于个体生长优势的发挥.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少,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提高,每穗粒数增加,纹枯病减轻.不同栽植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单产有明显的影响,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实现高产.产量以栽植12.0万丛/hm2处理最高,达10.050 t/hm2,分别比7.5万丛/hm2、21.0万丛/hm2、25.5万丛/hm2处理增产11.0%、11.0%和19.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传毒媒介昆虫(白背飞虱)控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防效果研究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加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及25%吡蚜.噻嗪酮微乳剂1 500倍液对白背飞虱防效优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减退率效果明显,尤其是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无论从对白背飞虱防效及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丛减退率来看,效果均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4.
<正> 一、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和危害小麦丛矮病在安阳地区早有零星发生,没有造成大的危害,未能引起重视。近年来,出于耕作制度的改革—棉麦套种和三种三收的推广,以及1977年麦播偏早等原因,1978年小麦丛矮病在某些社队严重发生。据安阳地区12个县、市的90个公社统计,发病面积达50万亩,其中基本绝收的近400宙,发病株率达50%左右的近3000亩。安阳县辛店公社齐庄大队,有20亩棉麦套种田,病株率达95%以上,麦收平均亩产7.5斤;曲沟公社洪岩大队,有20亩小麦因丛矮病危害,平均亩产只20斤左右,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水稻白叶枯病病丛,病株和病叶的空间格局及其田间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病株和病叶在田间的分布均呈聚集格局,其中前者属于一般的负二项分布,后者属于具有共通k值的负二项分布;病丛的分布在所测密度范围内(2.7176-5.9041病丛/样方,即病丛率为45.29%~98.40%) 呈均匀格局;田间抽样效果以Z字形取样法最佳,而目前测报上在本田期所采用的3点取样法最差;取样54丛的调查效果也较常用的27丛显著为优.据此,作者建议,大田调查时最好采用Z字形抽样法取样54丛,以提高调查测报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防病先治虫     
<正> 小麦丛矮病是近几年来对小麦产量影响较重的病害。其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如石家庄地区1974年小麦丛矮病发病面积为8万亩,1976年扩展到30万亩,1977年再度增加到121万亩,因病重而毁的小麦达20万亩1992年春邯郸地区永年县台庄、苗庄、施庄、河北铺、朱庄、小北旺、小龙马、李固等地4500亩麦田,发病面积2500亩,占调查面积的55%以上,其中有300亩小麦因丛矮病严重而绝收,损失小麦200多吨。  相似文献   

7.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1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病率达10.3%,高的田块丛病率达100%,株病率达16.5%。发病区产量损失达15%左右。1为害症状在该县发病症状表现为心腐型。病菌侵害刚伸长露尖的心叶,使幼嫩心叶发生水渍状腐烂,并迅速向下扩展至生长点,致使心腐。在心叶已伸出而尚未展开以前,病菌多自叶枕处侵入,向上沿中…  相似文献   

8.
<正> 小麦丛矮病是近几年新发展的一种危险性病害.我区1980年冬和1981年春发病面积突然扩大,为害加重,给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失,己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当前,认识发病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消灭为害,是小麦生产上的一项迫切任务.发生和危害全区九个县已有七个县(沈丘、淮阳、太康、商水、西华、扶沟、鹿邑)发生小麦丛矮病,发病面积达3万余亩.轻者减产20%左右,重者减产80%以上,个别地块颗粒无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品种“两优616”的合理种植密度,进行每667 m2插0.8万丛、1.0万丛、1.2万丛、1.4万丛、1.6万丛等5种不同插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插1.2万丛处理产量最高,与每667 m2插0.8万丛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西瓜蔓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砀山县西瓜种植面积年约1万公顷左右.但由于西瓜重茬面积较大、抗菌病品种较少等原因,使西瓜蔓枯病发生与为害呈加重的趋势.据调查,常年西瓜蔓枯病发病株率为15%~25%,重发病年发病株率高达60%~80%,严重影响西瓜的高产、稳产和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八十年代初曾在本地流行,后一直间歇发生.近年来该病再度回升,发病面积达28.6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9.6%,一般田块病穴率9.4%左右,重发田病穴率68%以上,产量损失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俗称"坐坡",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病害.发病株雌雄穗发育不良,重病株不结实或籽粒极少,严重影响玉米产量.植株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有玉米"癌症"之称.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在河南省开封市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往年该病零星、点片发生,虽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发病程度仍在心理承受范围之内.2010年则不同,几乎以爆发的态势显现,以兰考县、杞县最为严重,不少农民在心理上产生了恐慌.2010年开封市玉米播种面积328.4万亩,粗缩病发病面积达33.3万亩,其中病株率5%~10%的一般发病地块有28.7万亩,病株率在60%以上的有4.6万亩.  相似文献   

13.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一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省阜宁县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2001年发生面积为0.92万hm2,2002年为2.04万hm2,2003年发病面积已扩大到3.78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5.21%,其中中等偏重发生,病穴率达10%以上的面积为0.35万hm2,少数田块病穴率高达50%以上,几乎失收.2003年发病面积和为害程度为近三年来最高年份,现就其严重发生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更好地搞好该病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经柯赫氏法则对引起郁金香种球腐烂的主要真菌病原物进行鉴定得出,在天津地区引起郁金香种球腐烂的主要真菌性病原物有;腐霉属(Pythium)、根霉属(Rhizopus)、木霉属(Trichoderma)、丛梗孢属(Momilia)、葡萄孢属(Botrytis)、镰孢霉属(Fusarium)、座坚壳属(Rosellinia)、链格孢属(Siodesn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等9个属.其中腐霉属分离率为30.95%,根毒属分离率为7.14%,木霉属分离率为4.76%,丛梗孢属分离率为14.28%,葡萄孢属分离率为4.76%,镰孢霉属分离率为11.90%,座坚壳属分离率为7.14%,链格孢属分离率为7.14%,青霉属分离率为11.90%.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6~ 7月六安地区连阴雨天气较多 ,导致稻纵卷叶螟大量迁入及发生 ,一季水稻受害严重。平均虫口密度四 (2 )代3 2 7头 /百丛 ,五 (3 )代 894头 /百丛 ,束叶率平均为 65 .14 % ,最高达 10 0 %。分析了其特大发生原因 ,并提出了测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两种虫生真菌在黑刺粉虱种群中的侵染和流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表明,外侧链孢和顶孢霉侵染黑刺粉虱的幼虫和蛹,通常呈地方病状态。在连日雨湿(RH>90%)的天气条件下,茶丛叶面水湿,两种菌均易侵染该粉虱,常在高密度种群中造成流行病。粉虱蛹的罹病率和罹病数量与环境湿度和虫口密度密切相关,而在不同茶园生境中表现不一。阴坡茶园中蛹的罹病率高于阳坡(P<0.05),罹病个体数也较多;25年生壮龄茶园中蛹的罹病率和罹病数量皆大于3年生幼龄茶园(P<0.05);茶丛下层蛹的罹病个体数大于中层。  相似文献   

18.
甘薯是河北省易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都在10万亩以上,成为该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作物.随着甘薯连年种植,各种病害也相继发生,特别是甘薯黑痣病,自1998年以来逐年加重,一般地块病块率达5.3%以上,贮藏期病块率达10%左右,最高的达90%以上.该病虽不影响薯块食用,但影响其贮存,且商品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出售.为了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减轻该病造成损失,笔者于2000~2004年对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称普矮病),近年来在光泽县单季稻田已由次要病害发展成为主要病害之一.该病80年代未见发生,90年代初在连晚稻田零星发生,1995年后逐步在低海拔区(215~250 m)的单晚稻田发生,1999年发展到中海拔区(350 m左右)的单晚稻田,涉及光泽县的所有乡镇,发生面积0.24万hm2,占单晚总面积28%.丛发病轻的0.3%~9.4%,重的36.2%~52.0%,为近年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普矮病为水稻病毒病,其传播媒介主要是黑尾叶蝉,病毒在带毒的黑尾叶蝉体内越冬,第2年春季成虫迁飞到秧地成为初侵染源.本文就其发生规律,分析导致1999年水稻普矮病在光泽县山区单季稻田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轮台县梨树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轮台县果树面积逐年上升,其中香梨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全县香梨面积1667.5万m^2,其中腐烂病发病面积有593.63多万m^2。今年本地的气候比较反常,再加上果农对腐烂病知识的缺乏,香梨树普遍发生腐烂病,部分果园病株率达到了4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