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部分地区的奶牛养殖场冬季受暴风雪的影响较大.奶牛场应及时清扫积雪,加固棚舍,防止牛舍或牛棚倒塌;加强饲养管理和挤奶厅管理,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加强养殖场环境的清洁及消毒;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2.
贾萃 《兽医导刊》2022,(2):145-146
冬季的东北地区具有温度低、气候多变等特点,这也给畜禽饲养带来一定的挑战与难度.本文将重点探究冬季气候畜禽饲养管理工作要点,研究冬季气候畜禽防病工作要点,以期保持畜禽的健康良好状态,充分挖掘养殖场的生产潜力,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持续期长,光照时间短,气候寒冷.作好鸵鸟冬季的饲养管理,对降低饲养成本,维持鸵鸟正常生长发育速度及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和保证鸵鸟次年生产力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就此问题对黑龙江、辽宁等鸵鸟养殖场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咨询,现将有关技术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现阶段不同地区的养殖业发展情况,发现有小型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多及大型养殖场鸡群数量不断增多的现象,而且部分养殖场因为缺少完善的技术保障及专业的培训指导,体现出饲养管理的滞后性。在气温较低的冬季,鸡群会出现抵抗力降低,不仅增加了鸡患病及死亡的概率,还给养殖场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此,当地畜牧业主管部门应该提高对冬季养殖的重视,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对养殖户进行指导,不断提升产蛋鸡群饲养管理水平,推动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7年3月,哈尔盖地区某奶牛养殖场,由于饲养员饲喂不当,发生一起奶牛瘤胃酸中毒,该养殖场饲养奶牛120头,发病7头,死亡1头,这说明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加强本乡养殖场的日常监管及饲养、疾病诊治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是很有必要的.也力争使通过对饲养管理的技术指导,能使该地区规模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本文技术措施,经实践验证,对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有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养殖场中,有一类十分常见的呼吸类鸡病为鸡传染性鼻炎,这种鸡病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在秋季以及冬季发病,和饲养管理不当存在直接联系,这种鸡病会为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鸡传染性鼻炎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为养殖者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随着季节更迭,天气逐渐转冷,部分区域气温下降10℃以上。为降低天气变化对生猪生产以及饲养管理所造成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积极加强冬季由于气温寒冷对生猪饲养的管理。本文对冬季应如何管理生猪饲养模式提出几点建议,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每年秋冬季,我国大部分的养猪区域的气温都相对比较低,猪群感染疾病的情况非常多见,导致养殖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养猪生产应该更加重视秋冬季的饲养管理措施.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冬季"干暖冬"和"干冷冬"两种气候环境条件下,养殖场应该注意的事项,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部分饲养地区在每年的冬季气温都比较低,所以养殖场户为了确保牛群体质好,应强化牛群日常的饲养管理措施,避免天气情况不良而引发牛群感染疫病。本文主要对冬季牛群的饲养管理进行分析,围绕营养供给和饲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供参考。1控制日粮的营养水平冬季应该从全方位保证牛群采食日粮的营养均衡,以提高牛群的体质和免疫力,避免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受冬季气候昼夜温差变化较大,以及养殖户饲养条件、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的欠缺等诸多因素环节的影响,目前河北北部地区部分养殖场相继发生猪高热病。现将本人近几年来对本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以及综合防控措施简要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北畜牧兽医》2009,(11):43-43
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方的冬春季节,昼夜气温温差较大,能否安全过冬成为奶牛养殖场(小区)饲养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由于河北省奶牛养殖小区的改建、扩建工作,散养奶牛的大量入驻.导致小区饲养密度增大,这势必造成疫病控制的压力增大。冬季养牛除了要做好通风换气、增加光照、保温等一系列工作外.还应时刻严防“冬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会使猪群因严重的寒冷应激影响生产性能、免疫力等.再加上冬季昼长夜短,对猪群的采光和管理带来很多不利之处.冬季由于天气寒冷猪要增加采食量已保证能量的供应,不仅增加饲养成本更增加了粪尿量.再加上冬季天气寒冷粪污处理不便,还有空气质量、通风度、防寒保暖等处理不当必然会对猪的冬季生产和疾病防控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做好猪冬季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仔猪和育肥猪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兔业的发展,家兔的饲养方式逐渐有零星散养方式向规模化饲养方式转变,一些规模化养殖场逐渐形成.由于饲养方式的改变,饲养密度的增大,饲养数量的增多,家兔疾病的防治问题也日显突出,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不容低估.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实践经验,简要介绍当地危害较大的家兔传染性疾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绥德县榆江珍禽养殖场于1994年3月从北京市特禽场引进美国七彩山鸡种蛋5 000枚。经过饲养繁殖,成为规模较大的特禽养殖场,填补了本县特禽养殖的空白。经过4年饲养,由于地场地租赁到期后转产。笔者从中掌握了一些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传统饲养模式逐渐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场模式,不仅生猪的饲养量和养殖密度增大,传染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饲养生产,其中猪冬季呼吸道疾病就是较为常见的传染病。本文将对猪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发病诱因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为养殖场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北地区的奶牛养殖场大多处在高寒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45℃,且冬季寒冷期大约为7个月。如何在冬季把奶牛养好,把握好奶牛饲养的一些重要环节,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牛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些奶牛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所  相似文献   

20.
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下面,结合笔者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冬季母猪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