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肉牛业发展迅速,牛肉产量由1980年的27万t,在世界牛肉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仅为0.5%,快速增长到2007年的613万t,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10%,仅次于美国和巴西,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牛肉产量的良好增长态势,一方面是由于过去的役用牛转变为肉用牛,另一方面得益于多年的黄牛杂交改良结果。但随着肉牛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牛肉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黄牛群体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加工业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档牛肉生产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鲁西黄牛与利木赞肉牛杂交,科学饲养、快速肥育和适期屠宰,改善牛肉品质,生产出可供星级宾馆做高档食品的优质高档牛肉,改变我国现在高档牛肉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我国养牛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增加牛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择内蒙牧区的健康西门塔尔小公犊33头,育肥13个月。肥育期平均日增重775g,每增重1kg平均消耗精料7.14kg(玉米5.25kg,棉籽饼1.89kg);育肥1头牛平均可获纯利161.96元,而屠宰厂每头牛可获纯利254.79元。共屠宰30头,其平均活重425.8±43.7kg,屠宰率58.01%,背部脂肪厚8.44±3.63mm,净肉率为48.95±1.43%,眼肌面积63.95±9.40cm~2,肌肉剪切力值:排酸前4.51±1.29kg,排酸后下降到2.76±0.61kg。牛肉质量达到美国农业部颁布牛肉标准的“优等”等级。结果表明,应用现有技术措施,利用西门塔尔杂交牛能够生产出替代进口,为涉外饭店和高级宾馆所需的高档牛肉。  相似文献   

4.
我国牛肉市场的波动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牛肉价格波动规律及市场预测 1.1 牛肉价格波动 过去我国牛肉价格很低且质量欠佳。随着经济的发展,引进了优良肉用牛种,品种改良和进口牛肉促进了产业发展,牛肉价格不断攀升。统计1994年7月-2006年9月147个月的牛肉价格,平均每千克才14.97元,比美国低30%-50%。我国育肥杂交牛肉质也很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由于历史原因1996-2006年10年牛肉价格曲线呈S状,故盈亏界点为14.0元,依次划分为2个周期,现在正是价格波峰阶段。  相似文献   

5.
利木赞杂交黄牛后代的肉质适合怎样的牛肉市场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肉的品质与消费嗜好和价位决定牛肉的市场档次和生产效益,牛肉的档次与相应的配套牛种及相应的育肥技术模式有关。本文分析了利木赞杂交黄牛后代在不同育肥技术模式下表现出的生产性能和肉质特性,供作选择牛种和育肥技术模式以及定位牛肉市场档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肉牛业,牛肉产量已从1980年的26.9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75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但我国牛肉人均消费仅5.4千克,与世界平均水平的10千克和发达  相似文献   

7.
我国牛肉消费及其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以及世界各肉牛主产国的牛肉消费情况。我国牛肉消费增长很快,但消费的绝对量及其在肉类中占比仍然较小;且我国牛肉消费呈现出鲜明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群体差异和季节差异。猪肉是牛肉的替代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牛肉和猪肉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消费绝对数量差距大等原因,目前我国牛肉价格不会因猪肉价格波动而大幅度波动,即使出现小幅度波动,主要是由季节等因素引起。最后针对我国牛肉消费状况,提出了加强牛肉营养知识宣传、引导并宣传牛肉食用方式、研发新的牛肉加工品等刺激牛肉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德国肉牛生产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肉牛生产的年产值达28.9亿欧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是15.6%。不仅如此,近年来,德国牛肉消费比率持续上升,德国人均消费肉类89.6kg,其中牛肉和小牛肉消费量达27.5kg,牛肉消费量占总肉类消费量的30.7%。  相似文献   

9.
<正> 引用良种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国内已进行多年。不少作者报道不同组合的杂交牛,适应性强,生长快,产肉产奶多,经济效益好,但对杂交牛肉的营养成份,氨基酸含量及肌纤维的结构报道少。我们在山西潞城县西坡村开展山区西门塔尔杂一代、黑白花杂一代(下简称西杂,黑杂)和本地牛育肥经济效果对比实验,对三个不同杂交组的牛肉进行营养成分常  相似文献   

10.
南阳黄牛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之一,具有体格高大,役用力强、肉用性能好等优良特性。我区黄牛隶属南阳黄牛品系,过去因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和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养牛为种地,缺乏严格的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粗放,野交乱配、近亲繁殖现象严重,导致我区牛种退化,体格小,尻部尖斜,生长发育缓慢,产肉性能差,经济价值低,直接影响着我区养牛业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牛的役用价值大大降低,每年使役仅1月左右;同时,广大农民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特别是市场对牛肉需求量的日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挪威红牛与荷斯坦奶牛杂交对后代牛肉性状的影响,本实验通过选取挪威红牛杂交奶公牛与普通杂交牛牛肉进行比较,通过选取牛的半膜肌、臀中肌、背最长肌部位,测定牛肉的失水力、系水力、熟肉率、嫩度、色度等指标。结果显示,挪威红牛样品各项检测指标总体优于普通杂交牛样品,表明挪威红牛杂交奶公牛在牛肉的生产性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肉类市场上牛肉的主要销售形势是:热鲜牛肉、冷鲜牛肉和冷冻牛肉。热鲜牛肉极易受灰尘和微生物的大量污染;冷冻牛肉可以减少微生物污染,延长货架期,但这种牛肉在解冻后原有的大颗粒冰晶极易刺破细胞膜而使肉的汁液流出,影响牛肉的营养和风味;冷鲜牛肉以其细嫩营养、安全卫生以及独特的加工工艺,势必成为人们肉类消费的主流。将屠宰后的牛胴体迅速存放入温度为0~7℃,风  相似文献   

13.
世界牛肉消费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利用世界牛肉生产和消费数据以及世界牛肉主要消费国的消费数据,分析了1990—2011年世界牛肉消费情况和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牛肉消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价格水平、消费者的态度和偏好以及牛肉质量安全与品质是影响牛肉消费的主要因素。世界牛肉消费趋势给予我国较大启发,要通过发展中国特色的肉牛产业、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牛胴体分级制度、建立健全追溯制度和加强肉牛质量安全监管来促进我国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牛肉消费需求,阿将开始向中国出口牛基因,以提高中国的牛肉产量。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牛肉生产国,2007年年产牛肉785万吨,但由于国内消费出现快速增长,预计今年消费量接近800万吨,  相似文献   

15.
肉牛产业是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畜牧产业。牛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优点,日益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据统计,2018年世界牛肉总产量6048.6万t、总消费牛肉5872.8万t、人均牛肉消费9.8kg,其中美国41kg/人、韩国12kg/人。2018年中国肉牛出栏总数为5161.9万头,牛肉产量为726.1万t,人均牛肉表观消费量5.2kg,比国际平均水平相差4.6kg。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16头18月龄体重约300kg的西杂牛(10头)和夏杂牛(6头)公牛,进行为期3个月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杂交组合的牛日增重平均可达1.1kg,均适宜于高档牛肉生产。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比较大额牛和婆罗门杂交后代(GBF1)与云岭牛肉品质,评估大额牛杂交利用潜能。选择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GBF1牛和云岭牛进行育肥、屠宰,采集100个肉样冻存。以肉质较好的云岭牛肉为对照,检测GBF1牛肉的剪切力、失水率、系水力、蒸煮损失。结果表明,GBF1牛肩峰剪切力显著高于云岭牛(P< 0.05),其他部位肉剪切力两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GBF1牛10个部位肉的平均剪切力、失水率、蒸煮损失分别为3.50 kg、24.15%、27.56%,低于云岭牛;平均系水力64.60%,高于云岭牛,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由此可知,GBF1牛肉品质与云岭牛相似,且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肉食品消费方面发达国家引领消费,今天发达国家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反应我国未来的消费状况。分析肉食品消费趋向和我国肉牛发展状况,对我国与发达国家人均肉食品消费水平和结构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牛肉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期。对我国肉牛行业发预测是:今后15年以内国内牛肉市场将保持供不应求状况;牛肉价格还将上涨;牛肉与猪禽肉价格差将拉大;不同品质的牛肉之间的价格差拉大;肉牛行业即将迎来调整期;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逐步成为肉牛生产主体;良种化进程加速。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牛业科学》2011,(3):69-69
中国肉牛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继奶牛业之后又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2009年中国肉牛存栏约1.1亿头,牛肉产量约630万t,均居世界第三位;肉牛产业产值约1800亿元,占畜牧业产值近20%;人均民牛肉占有量已由1992年的1.6kg增加到了2009年的4.8kg。“中国牛肉消费需求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牛肉在肉类消费构成中的比例明显加大,而且城乡居民牛肉消费的差异存在着收敛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肉牛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肉牛生产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首先是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猪肉仍然是肉类食品中的主要消费品,牛肉仅为搭配食品,年人均牛肉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其次是人们对牛肉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等优点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牛肉价格偏低。这是限制我国肉牛发展的客观原因。笔者认为,还应从主观上即农户饲养管理技术上进行分析。下面就我国肉牛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作一分析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对肉牛养殖户有所收益,促进我国肉牛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