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别介绍了饲料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以及呕吐毒素三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有效性评价方法.认为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有效性时,检测方法应因毒素而异,体内、 体外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市售八种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进行组分分析和霉菌毒素体外吸附试验,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对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并初步归纳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成分与霉菌毒素吸附效果的规律,为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一项由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完成的研究中,大约20种霉菌毒素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进行了测试.所测试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可检测水平的霉菌毒素无吸附效果,表明用于本研究中的这些吸附剂在用于对在受污染饲料中允许范围内的隐蔽型霉菌毒素吸附剂并无用处.霉菌毒素的添加和饲料的加工方法(如制粒或膨化)并不是本研究的主体,但有可能是下一阶段研究主体.  相似文献   

4.
1利用 由于常见的霉菌毒素对猪会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引起抵抗力下降,可应用霉菌吸附剂来消除或减少霉菌毒素。选择好的霉菌吸附剂需考虑吸附能力,选择性吸附,无副作用影响等因素,一般简单的霉菌吸附剂效果并不佳,不易与霉菌毒素结合,有些霉菌毒素吸附剂的吸附力不具选择性,除了吸附毒素外也有吸附营养的能力,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或许会对母猪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如母猪产乳量减少、明显缺钙现象等。所以需选择对于毒素吸附能力佳又不会吸附营养素的吸附剂,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体外两阶段法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研究比较了市场上常见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体外吸附能力。结果显示,不同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同一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不同,同一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不同的霉菌毒素吸附效果也不同。经过特殊活化处理后的百毒清TMS(Toxfin誖S)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都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吸附效率分别为97.24%、85.68%、50.08%。Toxfin誖S与其他所试的霉菌毒素吸附剂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综合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设计吸附试验和降解试验,对市场收集的4种酵母寡糖类和酵母类为主成分的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效果予以评估。吸附试验中,通过5种霉菌毒素与吸附剂孵育前后的含量变化,表示该吸附剂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样品B对5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最佳。降解试验中,通过培养吸附剂中活性物质酵母等对5种霉菌毒素的降解,表示霉菌毒素吸附剂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4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无降解效果,对其余4种霉菌毒素的降解基本在24 h达到各自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饲料及其原料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霉菌毒素污染。霉菌毒素已经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控制霉菌毒素的方法是在饲料或饲料原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然而,并非所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都接受了充分的检验。因此,迫切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本文将对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种类及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维生素的非选择性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比较了不同成份的霉菌毒素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发现不同种类的吸附剂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吸附能力有所不同,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维生素的吸附属非选择性吸附。文章还对维生素C及维生素E干扰下霉菌毒素吸附剂申维净对赭曲霉毒素A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申维净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9.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动物霉菌毒素中毒后,会造成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使机体整个消化代谢机能紊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死亡率增加。同时毒素也会在动物体内沉积,这种沉积可能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的体内,对人的健康也造成极大的危害。研究饲料的脱霉技术,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目前常用的霉菌毒素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型脱毒剂脱毒法四大类。在处理霉变畜禽饲料时,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采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用于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主要有活性炭、铝硅酸盐类(蒙脱石、沸石粉、膨润土等)和有机物类(如酵母细胞壁多糖等)。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禽饲料、猪饲料和奶牛饲料中应用广泛。复合型霉菌毒素吸附剂可以解决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问题,但存在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饲料中营养物质及暂无统一的霉菌毒素吸附剂评价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目前最有效及最常用的控制霉菌毒素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而霉菌毒素吸附剂暂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市场上各种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为系统评估和筛选不同成分组成的霉菌毒素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及对保育-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胃液环境试验和猪场生产试验等2种方法进行论证,为更好解决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常见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大致可以分为粘土类吸附剂、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类吸附剂、酶解毒剂、菌解毒剂、中草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猪场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建议考虑如下几项指标。1流散性产品颗粒要细小,要容易和饲料混合均匀。霉菌毒素吸附剂只有在和饲料充分混匀后,才能在猪的肠道中充分接触到霉菌毒素。而霉菌毒素吸附剂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建立测定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分别在不同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为消除食糜上清液中复杂组分对目标毒素检测的干扰,本试验对毒素提取方法、液相色谱的检测波长设置和流动相组成进行了优化。利用单浓度体外吸附试验评价了4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分别在水、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反应上清液经过1次正己烷和3次二氯甲烷提取,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在0~9 min和9~14 min分别设定为360、440 nm和235、418 nm,乙腈/水流动相中乙腈比例控制在40%~60%时,本试验采用的HPLC仪对1.00~10 000.00 ng/m L黄曲霉毒素B1和20.00~5 000.00 ng/m L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良好的分离定量效果,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和0.999;检出限分别为0.16和2.00 ng/m L;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37%、4.50%;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74%、8.84%。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1%~110.3%、98.7%~104.1%。2)自制霉菌毒素吸附剂样品P3、M3和市场采购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Y1、Y2在猪胃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率依次为72.10%、84.18%、83.17%和66.01%;在猪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的吸附率依次为78.15%、88.08%、88.12%和67.34%。4种吸附剂在胃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率依次为85.35%、18.41%、16.20%和12.98%;在猪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的吸附率分别为39.75%、25.15%、21.40%和24.85%。综上,本试验建立的HPLC法可同时测定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中的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检测限和检测范围满足我国《猪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该方法可用于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猪生理体液条件下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涂威  方热军 《湖南饲料》2011,(2):32-34,45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饲料及其原料中不可避免的存在霉菌毒素污染。霉菌毒素已经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控制霉菌毒素的方法是在饲料或饲料原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然而,并非所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都接受了充分的检验。因此,迫切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本文将对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种类及霉菌...  相似文献   

14.
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来阻止毒素在霉菌毒素动物肠道中的吸收已成为实际生产中的一种常规方法,这种方法也促成了市场上许多不同产品的诞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霉菌毒素吸附剂都同样有效,同时许多吸附剂的吸附功效还缺乏证据或根本就无效。  相似文献   

15.
吴海 《北方牧业》2010,(15):16-16
<正>正确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正确认识霉菌毒素的危害是控制霉菌毒素的前提条件,选择正确的霉菌毒素吸附剂是控制霉菌毒素的根本保证。一般应从如下六条入手选择毒素吸附剂:(1)必须具备高吸附能力:高吸附能力来源于巨大的吸附表面积,沸石粉平均比表面积为18平方米/克,高岭土平均比表面积是23平方米/克,远征脱霉剂比表面积为848平方米/克。  相似文献   

16.
全球约25%的粮食和谷物被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地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因此,有效地清除霉菌毒素是重要的课题。一种新型的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抑制霉菌生长或吸附霉菌毒素来降低霉菌毒素带来的危害。研究表明,活性乳酸菌以及灭活乳酸菌均能吸附霉菌毒素,并排出体外,且灭活乳酸菌的吸附能力更强、结合更稳定。同时,生物类吸附剂特异性强、不会吸附营养物质和对食品、饲料无污染,而且避免了毒素的二次污染,使其成了吸附霉菌毒素的研究热点。文章比较了活性乳酸菌以及灭活乳酸菌吸附霉菌毒素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吸附剂是一种能有效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物质.本文研究了13种不同市售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体外吸附的效果,发现不同处理时间,吸附率有所不同.某些硅铝酸盐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有非常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到95%以上;某些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也有较好的吸附脱毒能力,但与处理时间关系密切;某些吸附剂对呕吐毒素的吸附率比较低,且处理时间变长,脱毒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子伟  万晶 《动物营养学报》2019,(12):5391-5398
霉菌毒素污染是危害畜牧业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产品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尤为严重,与饲料污染关系密切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霉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A等。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毒方法。本文综述了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重点围绕污染情况严重且吸附难度较大的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吸附剂种类、作用机理与效果的探讨,结合本团队通过对蒙脱石的改性提高吸附剂效率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展示了解决饲料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晓蒙  刘娜  杨琳 《中国猪业》2020,15(1):50-52
霉菌毒素为霉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会对动物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而物理吸附蒙脱石为市场上常见的吸附霉菌毒素物质之一,能高效吸附霉菌毒素。本文阐述了饲料霉菌毒素的种类、动物采食后的临床表现,介绍了吸附剂蒙脱石的类型、作用机理及猪场应用后的情况,以期为养殖场在预防饲料霉菌毒素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