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秸秆生物质水稻育秧盘进行育苗试验,结果秸秆生物质秧盘与地床接触不良,使秧苗经常处于缺水状态,秧苗生长缓慢;秸秆生物质秧盘的营养土流动性强,运输的颠簸造成营养土厚度不均,播种时种子经常直接播在秧盘上,种子根在秸秆生物质底盘上扎不下去,出苗时秧苗顶盖儿严重,造成缺苗严重;移栽前秧苗素质比较显示,与CK相比秸秆生物质培育的秧苗成苗率降低16.7个百分点,叶龄减少0.07片叶,株高降低4.76厘米,地上百株干重减少0.792克,地下百株干重减少0.13克。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秸秆基质育秧与普通土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基质育苗盘培育秧苗生根数多,最长的根长,茎基宽度宽,地上百株鲜重和干重都重,地下百株鲜重和干重都重,盘根好,移栽后发根力强,抗植伤能力强,有利于在本田健壮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育秧条件下水稻秧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营养土和有机基质两种育秧基质所育水稻秧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两种育秧方式所育水稻秧苗的植株生长受抑制,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低于非水分胁迫下的秧苗,有机基质育秧方式所育水稻秧苗降低的幅度低于营养土育秧方式所育水稻秧苗降低的幅度;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要高于非水分胁迫下的秧苗,且有机基质育秧秧苗增加的幅度低于营养土育秧秧苗增加的幅度。有机基质所育水稻秧苗比营养土所育水稻秧苗更能适应水分胁迫,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稻乐"牌水稻育秧基质板的材质较硬且保水差,造成播种不匀、出苗不齐,秧田经常缺水,导致秧苗生长量不足,与对照相比,移栽前秧苗成苗率降低16.7个百分点、叶龄减少0.07叶、株高降低4.76厘米、地上百株干重减少0.782克、地下百株干重减少0.13克;"稻乐牌"覆盖基质的珍珠岩与草炭混拌不匀,覆盖不均匀,顶盖现象严重,但通透性更好,更有利于培育壮秧,表现在秧苗的叶龄增加0.28叶、株高增加0.21厘米、根长增加0.62厘米、根条数增加3.3条、茎基部宽增加0.1毫米、地上百株干重增加0.499克、地下百株干重增加0.689克。  相似文献   

5.
水稻大棚育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大棚基质育秧、有机肥育秧、营养土育秧,小拱棚营养土育秧等不同方式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及生产成本。结果表明:水稻大棚基质育秧有利于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素质,便于机械插秧,栽培后缓苗时间短,成苗快,秧苗栽插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在机插水稻旱育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不同配比的基质开展育秧试验,重点对机插秧苗地上部性状、秧苗根系性状、秧苗根系活力和发根力、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育秧秧块重量的变化和秧苗植株形状进行分析,对有机基质育秧对水稻移栽后群体发育的影响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有机基质育秧秧苗的地上部生长速度快,其叶面积较大、苗高近15 cm、茎基部较宽、叶绿素含量也较高;不定根数、最长根长、根鲜重等根系指标要好于营养土育秧,且白根率高,根系吸收面积和活力也高于营养土育秧;其根系盘结力强,盘重是营养土的重量的1/2,比营养土育秧更符合机插秧苗的要水。综合比较以基质厚度为2.0~2.5 cm时秧苗的素质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水稻机插秧育秧取土难的问题,对沸石、稻壳灰、珍珠岩、腐熟秸秆、营养土五种育秧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基质和稻壳灰基质培育的秧苗生长速率快,叶龄、株高适宜,叶绿素含量高,不定根数多,最长根长大,地上干重和根干重大,适合水稻机插秧的需要。沸石基质和稻壳灰基质是理想的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8.
水稻泥质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秧苗根部土坨的稳定性是衡量秧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不同育秧方法的重要技术参数。采用抖落、浸泡、自由落体3种方法测定了泥质法和营养土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稳定性。结果表明,泥质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的破碎率均小于6%,而营养土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破碎率高达50%,是前者的4~10倍。从而进一步揭示了泥质法育秧的优势机制,指出了提高秧苗根部土坨稳定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育秧是机插秧的重要环节,研究育秧用土的替代材料有助于解决规模化育秧用土紧张的问题。探讨以草木灰与生活污泥为原料,研究两者不同配比对机插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混合草木灰的基质中,随着污泥比例的提高,成苗率和株高及1、2叶的叶鞘和叶片长有下降趋势;而叶绿素含量、茎基宽、地上干重、地下根重和总干重随着污泥比例的加大具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营养土、基质、基质+营养土3种育秧盘土以及盖种土为基质、营养土2种盖种方法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那种基质、那种配方作盘土,基质含量越高出苗越慢,叶龄相对较小。单株根条数、百株干重也随着基质含量增大而降低的现象。但通过基质与营养土按不同比例配比作盘土,用营养土盖种,能够培育适合水稻机插需要的健壮秧苗,同时随基质配比降低,育秧成本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重要配套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且普遍推广的机插水稻育秧技术为软盘育秧技术。软盘育秧是指在秧板上平铺软盘,再铺放2至2.5cm厚的床土,播种覆土后加盖地膜以保温保湿促齐苗的育秧方式。这项技术与工厂化育秧技术相比,具有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操作简便等特点。营养土的准备机插秧要求秧苗根部带土,根土盘结,牢固不散,因此:要  相似文献   

12.
机插秧育秧一般是采用营养土,虽能正常培育秧苗,但在提高秧苗素质上有一定的制约。并且营养土的采集难度较大,资源也受到限制。基质育秧的应用既能提高秧苗素质,又能节省工本,解决资源不足等问题,还能增加单产。  相似文献   

13.
机插秧育秧一般是采用营养土,虽能正常培育秧苗,但在提高秧苗素质上有一定的制约。并且营养土的采集难度较大,资源也受到限制。基质育秧的应用既能提高秧苗素质,又能节省工本,解决资源不足等问题,还能增加单产。  相似文献   

14.
熊飞 《农技服务》1999,(12):9-10
<正> 水稻新式简化早育秧,是在传统早育秧基础上,通过使用水稻壮秧剂,免去床土调酸、消毒防病等不易掌握的繁杂工序,使其更为简单、可靠的一种育秧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育秧技术相比,具有简单易行、容易掌握、安全可靠、秧苗素质高等显著优势。其技术操作规程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解决水稻育秧取土难的问题,对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育秧基质和配套技术展开了研究,成功研制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水稻机插秧专用育苗基质。[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营养土水稻育秧对两种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两种水稻品种玉米秸秆营养土水稻育秧的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常规营养土育秧,秧苗的株高、根长、根数及鲜干重各项数据均高于常规营养土水稻育秧,表现在根系发达,分蘖多,缓苗快。[结论]玉米秸秆营养土使用方便、安全,可应用于规模化、工厂化水稻育秧。  相似文献   

16.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营养土和有机基质两种基质所育水稻秧苗移栽后受水分胁迫时植株生长和有关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两种基质所育秧苗叶片、根系的生长及植株重量均有影响,有机基质秧苗所受影响较营养土秧苗小;中度水分胁迫下两种基质所育的秧苗根冠比均有所提高,重度水分胁迫下两种基质所育秧苗的根冠比显著下降。中度水分胁迫条件下,两种基质所育秧苗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略高于对照(正常水分条件),有机基质秧苗增加的幅度大于营养土秧苗,重度水分胁迫条件下情况则与此相反;水分胁迫导致两种秧苗蛋白质含量下降,有机基质秧苗下降的幅度小于营养土秧苗;水分胁迫下,有机基质秧苗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大于营养土秧苗,而丙二醛含量则相反。有机基质秧苗较营养土秧苗更能适应水分胁迫,具有更高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培育适龄壮实大钵体毯状苗的最佳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研究了5种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A1B2处理(66.7%育秧基质+33.3%营养土)培育的大钵体毯状苗的出苗率、地上部形态、地下部形态、根系盘结力最好,秧苗素质优于其他处理;A1B2处理的水稻分蘖...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适宜长沙双季稻区机抛秧的育秧基质,以‘锦两优128’为试验品种,研究了8种不同水稻育秧基质对早稻秧苗素质、田间长势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碳化稻壳灰和营养土配比的育秧基质培育的秧苗出苗率和成秧率高、叶绿素含量高、地上部形态、地下部形态、分蘖能力均较好,且成本较低,产量表现优;其中,60%营养土+40%碳化稻壳灰处理培育的秧苗产量效益最高,适宜在长沙双季稻区机械抛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合双季早稻机插适宜的机插秧育秧基质与营养土比例。[方法]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比例的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处理(即全部营养土、1/4育秧基质+3/4营养土、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3/4育秧基质+1/4营养土和全部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叶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构成性状等的影响。[结果]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培育的秧苗成苗率较高,秧苗素质和栽秧质量较好,实测产量最高。同时,采用该配比育秧可以大幅节省用土,减小早稻育秧取土困难问题。[结论]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可成为庐江县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可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插秧软盘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化插秧对育秧技术的要求较高:从秧苗的秧龄大小、均匀度、秧苗高度、串根情况等,无不影响到机插秧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因此应首先保证育秧安全可靠和培育壮秧。软盘育秧技术主要包括:秧田选择与整地、床土制作、种子处理、播种、加盖拱棚、秧苗管理、加盖防虫网等作业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