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云中 《种子世界》2021,(10):0120-0122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地区农业的需求,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农业合作社是现阶段各地区农村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形式,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经营模式。本文结合金沙县实际情况,简要阐述了金沙县农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与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究了农业机械在农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以期进一步提升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模式的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及生产模式等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与改革,在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及质量的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产能提升及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积极作用。主要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业结构模式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受到很多地区的重视。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产量。通过对农业病虫害的深入了解及技术分析,在种植过程中加以控制,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农业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农业生产产量,有效促进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河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循环农业意义重大,本文对康尔徕"五位一体"典型循环农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模式技术要点、模式特点和功能效益。该模式以沼气建设为核心,在农业种植区的农户田园内,建设日光温室,温室内一侧建设圈舍和厕所,地下建沼气池,温室附近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构成"五位一体",该模式将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集约、高效的田园设施高效生态经营方式,实现生产与生活同步,种植与养殖同步,节约与增收同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绿肥生产是农田循环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是我国江南丘陵区一个重要农业省份,绿肥生产具有历史久、面积大、发展快的特点,绿肥生产尤其是冬季绿肥生产对培肥农田土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概述了江西绿肥资源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种植绿肥在农田土壤培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讨论了江西绿肥生产的发展及其模式、技术与成效;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肥生产、不断培肥农田土壤的若干对策和措施.全文对当前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稻渔综合种养可使农业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从平面生产转变为立体生产,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综述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发展概况,阐明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增产增效作用及与之配套的稻田工程技术、安全植保技术、安全施肥技术、鱼病防治技术、水质管理技术的实施过程,指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展望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郭总总 《种子世界》2021,(9):0135-0137
现代化农业生产以及管理技术的推广能够改善当前农村经济活动的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调动农村资源实现产业整合,最终完成农业生产的目标,深化农业技术改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改善农业生产现状的关键,因此相关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应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立足于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发展需求,深化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认知与了解,落实农业技术推广与宣传工作,组织有效技术培训与农业示范活动,发挥农业企业的带头作用,进一步普及现代化农业技术与机械的应用。本文将分析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价值,同时提出解决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促进推广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育种家为美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农民的经济条件,推动了农村社区的结构调整和发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通过鼓励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和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育种家为农业开发新技术,提供适宜的品种,其主要贡献在于培育适应环境变化和机械化收割、运输的高产作物新品种。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变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演化,农村人口不断向外转移。与此同时,多种社会、经济因素促使本土膳食主义、社区农业等新型食品系统模式产生。可持续发展指数反映了大型零售商希望消费者与食品生产之间关系更透明的愿望。这些因素,连同美国对农村生活质量的关注,为育种家解决新的客户需要、开发符合其价值观的技术以及以新的方式服务传统客户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9.
开展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有助于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将农机与农业生产技术合理融合,能实现农机与农业生产的全面融合发展,确保所推广应用的农机设备能更加适应基层区域农业生产需求,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但现阶段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相关工作者结合农机技术推广现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更好地助推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产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传统的水稻生产中主要有2种植保作业方式,分别是背负式和单价式植保机械。与水稻生产中耕整地环节与收获环节的全面机械化相比,植保作业技术形式较为单一,装备较为落后,技术质量不高。伴随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生产经营模式的更新与发展,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逐渐老化,传统植保作业机械化模式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用工量多等问题逐渐突出。因此,低毒、高效的机械化植保技术工作模式在未来应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黑龙港属华北缺水低平原区,也是典型的中低产地区,水资源不足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挖掘咸水利用潜力,以咸补淡对解决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有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基本实现了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但在咸水的农业资源化高效利用方面还远不能满足对技术的需求,表现在咸水利用节水灌溉制度的系统性研究很少,咸水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单项技术有所突破,集成创新欠缺,影响咸水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本文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粮棉果蔬咸水高效利用的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形成的小麦咸水利用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节水技术模式。从生产、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价。得到的结论是:咸水直灌模式最优,旱地模式次优,淡水模式最差。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技术作为工业4.0的核心,成为全球的热点词汇。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上,我们需要引用新型的技术,在有限的资源构造出消耗少、避污染、成本低、可量产的生产模式。本文介绍了物联网IOT技术结合西门子S7-1500控制器、Node-RED等物联网工具,连接传感器与PC站组成一套PLC控制的鱼菜共生系统。以TIA Portal作为编程组态软件,对传感器和被控对象进行组态、测试,对系统进行电气设计,组装外部控制系统电气柜,实现对鱼菜共生系统的自动控制。该设计改变了传统高密度养殖模式,是新型仿自然的种养一体复合农业模式,具有低能耗、高产出、高利润、产品好、无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刘庆 《种子科技》2016,(12):63-64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使得农业产量与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大蒜与辣椒栽培与种植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套种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复种指数。通过对选择合理的品种与套种模式、大蒜与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策略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便为大蒜、辣椒的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激励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科技推广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是联系科研、教育、生产的重要纽带,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对以政府为主体的推广体系的有效补充。通过对高等农业院校推广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推广人员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种模式,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由于农业是国家的第一产业,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产业,因此,我国对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十分关注。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也使农业生产的规模逐渐扩大,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化发展,达到新时代农业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柴金萍 《种子科技》2023,(19):127-129
现代化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出现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让区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从农业技术推广入手,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助力农业种植业实现升级。  相似文献   

17.
种子作为特殊的农业商品,是决定农业生产活动收获的重要因素,种子经营不仅关乎到销售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与农户利益息息相关。现阶段的种子经营活动不应该再停留在以销售为最终环节的传统理念,而应更注重技术指导、售后服务,采取系统的经营模式,才能实现经营企业和农业生产的双赢局面。介绍了种子经营中开展的技术服务策略,以期为种子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湖南农业大省,农业废弃物种类多,量大面广的问题,本研究根据不同种类的农业废弃物资源与有机肥产品特点设计了5种处理利用模式:(1)鸡粪+秸秆制成有机肥用于果蔬茶;(2)牛粪+烟末制作有机肥用于粮食与经济作物;(3)蘑菇渣等废弃物制作有机肥;(4)尾菜+饼粕制作有机肥用于蔬菜基地;(5)鸡粪+返料制作有机肥用于经济作物。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降低废弃物消纳和企业生产的时空成本,避免二次污染,获得了更多的有机肥料资源。这些技术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废弃物、不同规模企业提供了借鉴,解决了农业污染物就地处理的技术难题,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辽宁风沙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省风沙半干旱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状况,提出建立保护性耕作与可再生能源建设、草原建设、节水农业及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集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并探讨了玉米为主体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旱地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综合治理沙漠化土地生态模式和项目社会评价体系4大核心技术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西稻田保护性耕作的模式及效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保护性农业、可持续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保护性耕作是保护性农业、可持续农业中的“关键技术”、“骨干技术”、“支撑技术”。稻田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场所,在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中担负着特有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西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农业省份之一,大力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推广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模式已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江西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对确保江西粮食安全和稻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作者近些年来对江西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及效益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对江西稻田保护性耕作的12种常见模式及其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可供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广稻田保护性耕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