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燕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370-370
介绍了植物在热胁迫反应下的复杂性,包括热微量蛋白的分子伴侣作用、热激转录因子、信号途径以及一些新基因均对热胁迫产生一定影响,以为植物的热胁迫反应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高温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生物热应激生理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由于果蝇对温度敏感、神经元结构简单且基因遗传稳定,因此成为热应激研究的最佳模式生物.文章综述了以果蝇为模型的热感知处理、热偏好及耐热性的研究进展,说明利用果蝇研究热感知过程的优势,以及果蝇应对无害高温的热感受器和应对有害高温的高温伤害感受器,解释果蝇的热偏好及其可能影响因素,阐述果蝇热休克蛋白的诱导表达、表达量与温度阈值、基因结构变异及功能植物和营养素对其耐热性的影响等.今后可将果蝇热感知机制在人体体温调节、食物对生物体热偏好的影响及功能植物和营养素在分子水平上对果蝇耐热性的影响方面进一步探究和深化,以期探索出通过食物调节人体最适温度的方法及更合理的热损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田  王锋  魏涛  刘春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02-3904
热激(Heatshock)是生物受到高温胁迫时的一种应激反应。生物受到热激后体内物质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影响生物的相关特性。主要对热激的作用机理及热激对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高温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不利环境因素之一。当植物受高温胁迫时会产生应激反应,降低正常基因的表达,并启动热激基因产生热激蛋白,以使植物顺应高温环境。热激蛋白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低分子量的热激蛋白是植物热激反应所特有的。很多热激蛋白的表达都受到转录因子的控制,目前已清楚热激蛋白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调控机制。与耐热性相关的信号传递途径,以及整个信号传递网络系统的机理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高温与植物耐热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对植物造成损伤并诱导植物产生热激反应。通过适当高温热驯,植物的耐热性将得到提高。热激蛋白、植物激素、抗氧化系统、膜脂等包含在植物耐热性中。其中,热激蛋白是植物耐热性的重要因子,而膜脂中饱和脂类的增加将提高植物的耐热性和细胞膜的稳定性。脱落酸和水杨酸预处理、激活植物抗氧化系统也能提高植物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7.
热激蛋白是一类响应逆境胁迫并且大量表达在生物体中的蛋白质。植物热激蛋白在减缓高温胁迫引起的伤害和提高植物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植物热激蛋白在高温胁迫下的产生、分类与定位,热激蛋白及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热激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讨论了今后热激蛋白与植物耐热性关系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植物耐热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因素导致的热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引起了广泛关注。植物通过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并激活一系列信号途径来应对热胁迫,这些变化凸显了植物热胁迫响应生理和分子机制的复杂性。本文详细综述了生物膜、活性氧解毒机制、热激蛋白和各类保护剂在植物耐热性形成中的作用,并对未来如何深入研究植物热胁迫响应及耐热性机制机理提出展望,以期为植物耐热性育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激转录因子参与调节热激蛋白的表达,在抵御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尤其是植物耐热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年来热激转录因子已得到广泛研究,文章对热激转录因子的结构、功能、多样性及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开花是高等植物生长繁殖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现象,是植物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标志。植物开花受多种内源和外源因素的调节,其中温度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总结了近期温度影响开花(主要包括春化途径和热感应途径)的研究进展,尤其对最近研究发现的FT及其家族基因和相关上游转录因子以及miRNA在植物响应温度变化影响开花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综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温度参与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耐热性表现及其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 Seri82× Siete Cerros重组近交系为供试材料 ,对不同高温胁迫环境条件下小麦耐热性的表现以及小麦耐热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分期播种能够给春小麦提供全生育期的高温胁迫环境 ;借助塑料大棚人工升温的办法可以模拟大田生产条件下籽粒灌浆期的高温胁迫环境。在这些不同的热胁迫环境中 ,供试材料的产量性状都受到严重影响 ,且在耐热性表现显著差异。产量性状和耐热性的相关分析表明 :正常环境条件下产量性状表现与耐热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热胁迫环境条件下 ,基因型之间产量性状的遗传表达亦存在显著差异 ,并与耐热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以认为采用热感指数和几何平均产量 2个指标鉴定和评价小麦品种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2.
热胁迫相关蛋白32(Heat stress associated protein 32,Hsa32)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本文将从沙冬青低温干旱EST库中获得的热胁迫相关蛋白基因AmHsa32进行了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与转化大肠杆菌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mHsa32的编码区全长858 bp,编码28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32 kD,与拟南芥HSA32亲缘关系较近。qRT PCR分析显示,AmHsa32在沙冬青幼苗中受热胁迫诱导后表达量迅速提高,1 h后达到对照的25倍;对其他非生物胁迫如低温、干旱及盐均有响应,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说明AmHsa32对沙冬青非生物胁迫抗性的提高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将AmHsa32基因转化大肠杆菌,同野生菌相比,热胁迫(50 ℃)条件下,转基因大肠杆菌存活率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AmHsa32可用于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热敏感植物抗热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牧草和饲料作物蛋白质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胁迫影响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长和生理生化代谢,原有蛋白质的降解、正常细胞蛋白的合成受阻以及诱导合成新的蛋白质等过程均能显著改变蛋白质的组成和含量,进而影响植物的耐热性。本文从热激蛋白(HSPs)等高温诱导蛋白以及高温胁迫对可溶性蛋白、磷脂酶D(PLD)、蔗糖合酶(SS)和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影响等方面,综述了牧草和饲料作物蛋白质变化与耐热性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应进一步对高温胁迫导致蛋白质变化的机理以及蛋白质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牧草和饲料作物耐热的分子机制和提高牧草的耐热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采后果实内部传热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采后果实在冷藏过程中内部的热量传递状况,并利用数值方法模拟计算了番茄果实内部一维有内热源不稳态温度场,并根据结果分析了环境温度、呼吸代谢热产对植物传热的影响,从而定量分析了植物热传导过程中的时间迟滞效应。这对于深入研究植物抗逆性机理、果实冷藏保鲜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传热学角度分析了采后苹果冷藏过程中果实内部的热量传递状况,并利用数值方法模拟计算了苹果果实内部一维有内热源不稳态温度场,并根据结果定量分析了环境温度、组织导温系数以及组织呼吸代谢热等对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辣椒高温胁迫和耐热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生理代谢的影响,总结了辣椒耐热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辣椒耐热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旨在为辣椒耐热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24 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高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叶面喷施EBR能显著提高高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Rubisco的最大再生速率(Jmax)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同时外源EBR处理后,高温胁迫下茶树叶片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而MDA含量则显著下降。外源EBR主要通过解除非气孔因素的限制、促进光合碳反应的进行来缓解高温胁迫对茶树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同时EBR能够有效利用多种抗氧化途径以清除其细胞内的自由基和活性氧,最终缓解高温胁迫对茶树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热锻炼对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羊茅凌志(Festuca arundinacea cv.Barlexas) 和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Loliumperenne cv.Accent) 2种冷季型草坪草热锻炼后进行高温胁迫,并与没有热锻炼的植株在高温胁迫下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来研究热锻炼对高温胁迫下高羊茅凌志和多年生黑麦草爱神特的影响.结果发现,热锻炼通过减缓草坪草叶片活性氧的积累而减轻氧化胁迫,降低膜脂过氧化,减轻高温对细胞膜系统的伤害;高温F经过热锻炼的冷季型草坪草叶片可能通过缓减抗坏血酸(AsA) 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含量的降低来提高适应高温的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高羊茅和黑麦草叶片叶绿体的损伤程度不断增加,当温度达到46℃时,热锻炼不能防止高温对叶绿体的破坏.同时对比2种草坪草发现,经过热锻炼处理的高羊茅比多年生黑麦草耐热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在植物生长箱与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冻害和热害对油菜植株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及膜损伤的影响.冻害处理使油菜叶片膜脂不饱和程度提高,而热害则使膜脂不饱和程度下降.冻害能使叶片SOD活性显著提高,而CAT与POD活性下降;热害则使叶片SOD与POD活性下降,而对CAT活性影响不大.冻害或热害处理均能提高油菜内源游离脯氨酸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及脂质过氧化作用,而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根系活力则显著下降.热害和冻害引起的叶片脂肪酸组分变化、抗氧化酶活性与膜完整性的丧失以及叶绿素的降解,表明植株体内有氧自由基积累,从而引起植物伤害.冻害处理的油菜能缓慢地恢复生长,而热害处理的植株生长较差,热害处理两个月后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20.
高温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代谢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能提高植物抵御热胁迫的能力。现对近年来发现的与植物高温抗性有关的转录因子进行综述,并阐述了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利用已知转录因子提高植物抗热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抗热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