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蜂螨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虫.为了防治蜂螨,我们于1976年3月18日选择子脾,蜂势基本相等和巢脾、存饲相仿的蜂群12箱,分三个组,每组4箱,先逐箱检测蜂螨的寄生率.检测方法是随机捕取100只工蜂,用开水将其泡死后,逐蜂点数螨数,并计算百分率.检测结果蜂螨寄生率平均达7~10%.然后每组分别采用不同药剂喷洒治疗作对比.  相似文献   

2.
 蜂螨是危害蜜蜂的主要寄生虫,我国已记载大蜂螨(Varroa jacbsoni),小蜂螨(Tropliaelaps clareae),新曲厉螨(Neocyholaelaps indica).我们在进行蜜蜂资源考察过程中,在小蜜蜂属(Micrapis)蜂巢内新采得一种蜂螨,经鉴定为尚氏瓦螨(Euvarroa sinhai),为中国蜜蜂寄生螨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蜂螨是养蜂生产上的重要寄生螨害,在蜂群中发现30种螨类,其中绝大多数对蜜蜂没有危害。对蜜蜂造成危害的主要有雅氏瓦螨(又名亚洲螨,简称大蜂螨)和亮热厉螨(简称小蜂螨)。大蜂螨对蜜蜂的影响较为严重。受大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在蜂箱前可见到许多蜂体变形的幼蜂,翅不能伸展或残缺,工蜂体型变小,雄蜂的性功能降低,蜂王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4.
沈国春 《新农业》2013,(23):46-47
一.蜂螨1.雅氏瓦螨(大蜂螨)在适宜条件下,大蜂螨群体繁殖快,约每3周翻一番。100只螨经16周就会繁殖N3200只,增加30余倍。一旦大蜂螨数量接近“警戒线”(3000只),蜂群的存活力就明显下降。因此,在大蜂螨到达一定数量之前,就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大蜂螨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螨,在幼虫巢房产卵,繁殖于封盖幼虫巢房,寄生于成蜂体表,主要依靠蜜蜂间的接触、迷巢蜂、盗蜂等传播,  相似文献   

5.
蜂螨寄生在工蜂的身体上或巢房中,吸食蜜蜂营养,受蜂螨危害的蜂群易造成群势变弱,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工蜂寿命缩短,采集力下降,还能传播其它疾病,如爬蜂病等。蜂螨分为大蜂螨和小蜂螨,它们对蜂群的为害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迷迭香和甲酸对蜂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甲酸加水配成80%溶液,对蜂螨进行熏杀治疗,采用水提法提取迷迭香提取液,对蜂螨进行喷雾触杀治疗,不作药物治疗为对照,计算处理后24、48 h蜂螨死亡情况以及处理后7、14、21 d蜂螨寄生率变化情况。[结果]甲酸熏杀和迷迭香喷雾触杀后24、48 h的蜂螨死亡数均高于对照,甲酸与迷迭香和对照的差异极显著,迷迭香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迷迭香和甲酸处理后7、14、21 d的蜂螨寄生率均下降,而对照组上升,其中,迷迭香组5群蜜蜂蜂螨寄生率下降13.3%~3.4%,甲酸组下降26.7%~10.0%;用药21 d后,甲酸和迷迭香与对照的差异极显著。[结论]经过21 d治疗,迷迭香和甲酸均能使蜂螨寄生率明显下降,迷迭香可作为无公害植物源杀螨剂的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技术简介:该杀螨剂采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天然有机酸及植物精油为主要有效成份,通过先进的缓释技术精制而成。该药剂不但对蜜蜂寄生螨具有强烈的熏蒸毒杀作用,对蜜蜂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成份全部采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天然物质构成,且在蜂产品中释放挥发极快,因此不会对蜂产品造成有害物质残留。经蜂群实验,对蜜蜂大蜂螨落螨率可达到85%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将蜜蜂螨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8.
<正>技术简介:该杀螨剂采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天然有机酸及植物精油为主要有效成份,通过先进的缓释技术精制而成。该药剂不但对蜜蜂寄生螨具有强烈的熏蒸毒杀作用,对蜜蜂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成份全部采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天然物质构成,且在蜂产品中释放挥发极快,因此不会对蜂产品造成有害物质残留。经蜂群实验,对蜜蜂大蜂螨落螨率可达到85%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将蜜蜂螨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相似文献   

9.
蜂螨的种类及蜜蜂主要害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螨是一类危害严重的蜜蜂寄生虫。随着蜂螨抗药性的产生和危害的加重,现已引起各国养蜂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与蜂螨相关的研究进展:①蜂螨的种类;②重要蜜蜂害螨武氏蜂盾螨(Acarapis woodi),狄氏瓦螨(Varroa destructo)和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危害和防治方法;③与蜂螨相关的蜜蜂信息素研究;④与蜂螨相关的蜜蜂病害研究;并对今后蜂螨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运用ISSR分析蜂螨对雄蜂及雄蜂蛹的选择性寄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被大蜂螨(Varroa destructor)寄生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为实验材料,分别采集有螨雄蜂、无螨雄蜂、有螨雄蜂蛹和无螨雄蜂蛹各40只,运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对各样品进行DNA扩增,通过fine-dox3型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各条带的片段大小,计算各特异性条带在有螨与无螨样品中的概率.结果表明:有些特异性条带在有螨与无螨样品中的概率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推测,这些条带可能与蜂螨的选择性寄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金异开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63-3764
[目的]为开发研制功能性芹菜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方法]以果蝇为试验对象,研究并比较芹菜原汁和不同浓度的芹菜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的驱避、触杀、熏蒸作用。[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芹菜提取液对果蝇的驱避作用增强,驱避效果达100%,而芹菜原汁对果蝇的驱避效果为80%。芹菜原汁及不同浓度的芹菜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的触杀效果均为0。在芹菜原汁和乙醇提取液的熏蒸作用下,果蝇在短时间内死亡。[结论]芹菜的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的驱避效果和熏蒸效率果均可达到100%,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驱避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2.
An important parasitic threat to honey bees, the mite Varroa jacobsoni, is attracted to its major prey, drone larvae, by methyl and ethyl esters of straight-chain fatty acids, in particular methyl palmitate. These esters were extracted from drone larvae with n-hexane and were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ir behavioral effect was evaluated with the use of a four-arm airflow olfactometer.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pH值和不同的预煮处理对芹菜汁中的叶绿素和色泽稳定性之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降低,叶绿素转化率显著增大,芹菜汁的绿色明显减退,Huntera值也增大.随贮藏时间延长,Huntera值呈上升趋势,即绿色倾向减小,而Hunterb值变化不显著.芹菜用CuSO4和Zn(CH3COO)2预煮对芹菜汁的颜色有一定改进,但未明显降低叶绿素转化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芹菜营养成分,保健功效和芹菜系列食品,并着重试验研究了以糯米、黑米和芹菜籽为原料制造芹菜汁饮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芹菜汁饮品可制成无糖型或有糖型。  相似文献   

15.
鲜茶汁在贮藏过程中极易酶促褐变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温度pH 值及浓度抑制剂对鲜茶汁中多 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院在25~40,鲜茶汁PPO 活性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当温度超过40 鲜茶汁 PPO 酶活性开始迅速下降pH 值为5.5~6.5 鲜茶汁PPO 活性较为稳定当pH 值超过6.5 PPO 活性开始迅速下降 不同浓度柠檬酸和NaHSO3对鲜茶汁中PPO 的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0.5%的柠檬酸在室温下对多酚氧化 酶活性的抑制率可达85.01%。  相似文献   

16.
杨丽辉 《农学学报》2017,7(3):59-62
为了探明设施西芹适宜腐植酸施用量,以美国西芹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腐植酸施用量对设施西芹地上部产量及养分含量、养分吸收量、养分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芹地上部鲜重和干重随腐植酸施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各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鲜重增产率在5.33%~7.78%之间,干重增产率在5.32%~7.89%之间,以H138处理效果最明显,其次是H184处理;增施腐植酸可显著提高西芹氮、磷、钾含量和氮、磷、钾吸收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率,以H138处理效果最明显。综合考虑,当地设施西芹适宜腐植酸施用量为138kg/hm2。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阳台型鱼菜共生装置对不同种类叶菜类蔬菜生长的影响,寻求更高效协调的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以满足家庭对绿色有机蔬菜的需求和探索新的水循环种植模式,以油菜与油麦菜为供试品种,以阳台型鱼菜共生装置养殖鱼水作为营养液,研究其对叶菜类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该装置油菜与油麦菜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鲜干重较对照显著提高,其中油菜在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生长方面增加量均最高。这说明叶菜在鱼菜共生装置中生长状况良好,特别是油菜的栽培效果最好,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云捷  崔晓燕  吴季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13-19614,19616
[目的]确定芹菜鲢鱼蛋白复合饮料的最佳复配条件。[方法]通过采用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混合酶解鲢鱼蛋白,制取鲢鱼蛋白水解液,再经过脱腥、脱色、浓缩后,与芹菜汁复配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的保健型复合饮料,研究鲢鱼蛋白水解液添加量、芹菜汁添加量、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对饮料感官性状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饮料的最佳复配条件。[结果]由正交试验获得饮料的最佳复配条件为:每100 ml饮料中鲢鱼蛋白水解浓缩液添加量20 ml,芹菜汁添加量12 ml,白砂糖添加量7 g,柠檬酸添加量0.20 g。此时,该饮料色泽成浅绿色,半透明,风味口感最好,组织状态均一稳定,无悬浮物或沉淀。[结论]该研究为鱼肉蛋白的深加工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芹菜叶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辰  张金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74-3175,3177
研究了芹菜叶提取液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芹菜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但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弱,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与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无正相关,用80%乙醇溶剂提取的芹菜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芹菜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酸奶工艺基础上,将芹菜汁添加到牛乱中,经乳酸发酵制得产品。本实验主要从芹菜汁在牛孔中的添加比例、乳酸菌接种量、蔗糖添加量等方面经正交试验确定芹菜酸奶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芹菜汁添加量为8%,保加利亚扎杆菌和嗜热乳酸性球菌(1:1)添加量为2%,蔗糖添加量为7%,可制得质地细腻、风味优良的芹菜酸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