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以来,非公有制林业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形式之一,一直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发展。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以后,非公有制林业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工程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1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从统计数上看,自1978年我国第一个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到现在,新疆的非公有制林业共营造林23.83万公顷,其中1978~2000年完成营造林16.29万公顷,占此阶段新疆人工造林规划任务的29.81%,完成人…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泾川县被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县后,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生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统计显示,全县累计完成三北工程造林6.11万公顷,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73万公顷。本文中,笔者从抗旱造林、成果巩固、管理机制、资源保护几方面,对泾川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1年,兴安盟实施了“林业再造兴安”的第二期工程,同时,“三北”防护林建设第四期工程启动。全盟广大干部群众克服连续几年严重干旱,特别是去年的罕见旱灾,完成人工造林66.2万亩,超额完成年度造林计划的10.3%,比“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年均造林多5.9万亩,实现新世纪“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的开门红。该盟一是加强生态建设的领导,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领导办绿化点、一票否决、造林时间保证、投入、奖惩等林业建设制度及重点工程造林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林业宣传,建立宣传机构、加强通讯员队伍建…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顺义区20世纪50年代初就在潮白河畔拉开了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的序幕。80年代初,顺义区被列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县”之后,全区防护林建设任务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先后大面积实施了农田林网、沙荒造林种果等工程。特别是奥运水上项目落户顺义区以来,高质量完成了50多项市、区重点绿化工程,造林面积达18.7万多亩,栽植各种树木、花卉1500余万株,成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5.
我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快车道○王艳华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平原绿化、防沙治沙、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辽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之后,在我区又相继启动了京包—包兰铁路及110国道绿色通道工程、大青山林业生态工程、村屯绿化工程、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区...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辽宁、广东两省把发展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一、林业生态建设进程明显加快。辽宁省突出抓好辽东水源涵养林、辽河流域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绿色通道等五大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造林18.5万公顷,成活率达85%,取得历史性突破。广东省每年投资2000万元,实施东江流域和韩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深汕高速公路和京九绿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通过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自然保护区、湿地和森林公园建设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使森林资源培育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根据自身生态建设需求,开展了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朝阳市荒山绿化工程、阜新市13.3万 hm2经济林建设工程和超坡地还林工程、清退“小开荒”工程、围栏封育工程等。到2013年,全省森林资源实现双增,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约700万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约580万 hm2,森林覆盖率40.82%。辽宁的绿色来之不易,必须加以珍惜和保护。只有认真分析省内主要林业灾害存在现状,制定科学的治理措施,才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促进辽宁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这是过去通辽市沙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通辽市市委、政府坚持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作为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近年来,通辽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依托“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一系列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造林绿化、防沙治沙步伐。  相似文献   

9.
“九五”期间我省以三北防护林、长江防护林、黄河防护林、平原绿化、防沙治沙等五大林业生态工程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高举生态建设大旗,围绕“突出重点项目、运行新的机制、创建精品工程,实现新的跨越”的实施思路,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使我省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相似文献   

10.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 ,进一步加快我省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确保全省林业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省监察厅、省林业厅从今年开始 ,对全省退耕还林 (草 )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开展执法监察。一、执法监察的范围全省林业生态工程执法监察的范围 ,主要包括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程、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和荒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平原绿化工程等八大全省…  相似文献   

11.
1978年11月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序幕,进而成为第一个最先构思和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至今,它已经走过25年的光辉历程。25年来造林面积累计2350多万公顷,超过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的林业大省区之一,林业用地和宜林地均居全国第一,森林面积占全国的1/10,居全国第一位;国有林场经营面积、有林地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人工林面积和人均造林面积也居全国第一位;“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该区承担了近1/3的任务,在“三北”地区的13个省、市、区中居首位;全国防沙治沙工程,承担了40%的任务,也居全国第一。辽河防护林工程,该区承担的任务也居各省区之首。另外,该区境内有5大沙漠和5大沙地,是沙尘暴的主要起源地。全区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3600万公顷,占全区总土地面…  相似文献   

13.
据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甘肃省目前沙化土地面积比1999年减少了8.36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67万公顷。这一监测结果表明,甘肃省以河西走廊沙区为主的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河西商品粮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经过多年的平原绿化工程建设,河西走廊12个平原县全部实现国家平原绿化达标,酒泉市的敦煌、肃州、玉门等城镇绿化覆盖率平均达30%,80%的村屯实现了绿化,有1个乡镇、6个行政村被国家绿化委命名为“造林绿化百佳乡”、“千佳村”。  相似文献   

14.
我区“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2000年23年间,新增各类林地面积17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1.03%提高到目前的2.10%。“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按规划我区“三北”四期人工造林封育14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5万公顷,封山(沙)育林40万公顷,飞播造林19万公顷。规划人工造林相当于过去23年的总和,从工程实施3年来看,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任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一是各级政府对以林业为平台的生态建设认识更加明确,主动性提高,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氛围已经成熟。全区上下形成共识,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十大生态问题之一。我国受风沙危害严重,日益加剧的土地荒漠化,频繁的沙尘暴天气,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到20世纪末,我国沙化面积已达174.3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并且以每年364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防沙治沙的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全社会对防沙治沙工作极为关注。国家批准的六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建设工程这两大工程的启动,进一步加强了防沙治沙工作,涵盖了…  相似文献   

16.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启动,开辟了全国工程造林的先河,“三北”工程功不可没。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继续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面启动实施四期工程建设,全国“三北”四期工程建设范围为13个省(市、自治区)的590个县(市、区、旗),10年建设任务是对工程区的2787万公顷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护;造林育林  相似文献   

17.
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以来,非公有制林业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形式之一,一直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发展。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以后,非公有制林业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工程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基础和关键,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要搞好林业生态建设,林业科技必须先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将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要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化林业的转变,就要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因此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对搞好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全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 “九五”期间,我区结合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防沙治沙、平原绿化、黄河中下游防护林、辽河防护林等五大林业重点工程,以及新启动的天…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多山省份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造林绿化任务艰巨,如何提高造林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青海省为例,全省土地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冰川、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雪山等面积占30%,森林覆盖率仅2.59%,沙化面积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发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20多年来,全省累计完成造林101.1公顷,保存率为43.9%。由此可见,提高干旱山区造林质量任重道远。为此,应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七五”以来,天津市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平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京津周围地区造林绿化、治沙工程等。 天津市现有森林124106公顷,全市林木覆盖率13.7%。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525万立方米,年果品总产25.14万吨。津北山区森林达到38634公顷,森林覆盖率67.31%;整个山区以油松、柏类、栎类、果类为主体构成的多林种多树种在绵延起伏的群山峻岭中显得郁郁葱葱,成为津沽大地独具特色的山地绿翡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