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江三峡库区森林旅游业的开拓现状及持续发展侯广维(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廖志抗,龙汉利(四川省林业厅)长江三峡库区周围山地发育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我国的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分布最广。发育最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它横跨了十个纬度以上,分布在约250余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广州流溪河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在广州流溪河上游流域,分布有少量的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主要见于海拔200m以下的地区。由于分布面积狭小,因此其植物区系并不丰富。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表明,该植被型的区系具有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同时具有一定的温带成分,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泛热带分布和旧世界热带分布对该森林的区系性质影响很大。常绿阔叶林植被及其区系都是在中生代末起源于华夏古陆,其中少量的落叶成分也是干旱促成、华夏起源的。  相似文献   

3.
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的保护区。介绍了保护区植物区系及特点、植被分布规律、7个植被类型及珍稀濒危植物。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常绿阔叶林是全球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江西处于中国中亚热带典型地段,蕴育了丰富的常绿阔叶林资源,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极为丰富多样。南北迥异的森林景观江西有发育良好的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在全省的平原、丘陵和山地,可分为栲树林、青冈林、石栎林、润楠林、木荷林、红淡林和杂类林7个林系组29个林系。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植物群落也表现出温带森林向热带森林过渡的特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分布着地球几乎所有的森林景观。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中国山系耸峙,在较低的纬度地区还分布着一些亚高山针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甚至还有主要见于北极圈一带的苔原景观。  相似文献   

6.
天然林资源保护与森林防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天然林资源状况1.1 天然林资源分布我国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复杂 ,森林类型包括南海诸岛的热带珊瑚岛森林、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和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3 370万hm2 ,森林资源总蓄积为 117.85亿m3。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主城区森林是重庆市都市圈重要的生态屏障,铁山坪、南山、歌乐山的森林俗称为重庆市主城区的三片肺叶,就广义而言实际上是指主城区缙云山脉(缙云山、中梁山、歌乐山)、铜锣山脉(南山、铁山坪、玉峰山)林区内的森林,这一片区的森林是以分布在几大主城区的国有林为主体,外加部分集体林所构成。这几大片森林中除缙云山主峰周边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天然林,以及歌乐山还存在的一片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为主体的天然林外,其它大面积的森林都是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人为破坏后所形成的人工马尾松Pinus massoniarm)纯林,它是重庆主城区大面积森林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天竺桂引种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am Sieb)樟科,为亚热带树种,常绿阔叶乔木,生长快,寿命长,树高可达20m以上,胸径40cm。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及台湾等地,朝鲜、日本亦有分布。我省皖南山区、江西、湖南、广西偶见零星分布报道。喜生于海拔200—500m的丘陵谷地常绿阔叶林内。中性树种,幼年期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  相似文献   

9.
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我国亚热带东部地带性具有代表性的顶极森林植被类型,同时又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地史上新生代第三纪残遗下来的古老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植物种类组成和发生层次结构的复杂程度仅次于古老的热带雨林,并具有良好的自行调节、自行施肥和自行更新的功能。林木生长繁茂,生物  相似文献   

10.
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邦兴  范家瑞 《林业科学》1990,26(5):396-401
本文根据组成森林的区系(地理)成分,着重讨论了徐家坝湿性常绿阁叶林的区系组成,森林的性质和区系起源。讨论表明组成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以西南特有种为特征和热带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北缘成分共同组成,并在垂直结构中形成梭状图式。具亚热带和热带北缘区系特性及起源古老的特点。与邻近森林区系的关系表现出与中国喜马拉雅南部及热带东南亚北部山地森林区系更近亲。结构5层,8种层片。所有这些表明该森林是亚热带山地垂直带上部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由于生态环境特殊与同类其他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  相似文献   

11.
《湖南林业》2012,(11):F0002-F0002,F0003,F0004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处,境内保存着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沟谷雨林、丹霞地貌区森林和高海拔山地矮林等生物多样性。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2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3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4.56%。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立县,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珠防林、“三边”绿化等生态工程项目和工业原料林、优质油茶林、楠竹标准化示范林等基地建设,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华县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实现了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三大指标的全面增长,但阔叶林资源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出现了与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背道而驰的不协调状况。主要表现在林分质量差,年龄结构严重失调,可来资源枯竭,这种局面如不迅速扭转,势必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也将直接影响山区经济的发展。1阔叶林资源的地位和现状金华地处浙江中部,届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自然分布的典型群落为常绿阔叶林。根据D9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全县土地面积17.53万hm',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69万hm',61%,是一…  相似文献   

13.
墨江县们于我省思芭地区东部,北回归线穿过本县,优越的水热条件,复杂的地形,构成了多样的森林类型,河谷季节性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分布有不少稀有珍贵树种,根据《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在墨江有到的珍稀树种有19种,其中列入涉危级4种,稀有级5种,渐危级10种以保护等级分,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3种。并提出了珍稀树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是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动植物物种和栖息地。本文在分析保护区内景观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基本思路、主题定位和和功能定位,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三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三百山自然保护区开展植被类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百山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复杂,以热带一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占优势。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组成的主要优势树种为壳斗科、金缕梅科、木兰科、山茶科和樟科等树种,体现了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特点。  相似文献   

16.
1天然阔叶林资源现状景德镇市阔叶林资源的现状可以形象地概括成一句话:“远看青山在,近看无用材”。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及少量常绿、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以次生状态广泛分布于我市浮北、浮东北和浮中北部及乐平东北部边缘山区。据1994年森林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扰程度对常绿阔叶林迹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常绿阔叶林迹地,选择了微干扰下形成的常绿阔叶林和持续干扰下形成的杉木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微干扰下形成的常绿阔叶林在高生长,径级生长以及物种多样性方面均优于持续干扰下形成的杉木林,而且在林木生长方面也优于后者。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立足于生态学的思想,从整体出发观察森林,力求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所发生的自然过程。把生态与经济最合理的结合起来,实现一种近自然的森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开化县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种不同自然森林植被类型进行演替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是该地森林植被自然演替的主要发展方向;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别代表了森林植被不同演替类型与动态。结合森林群落类型和生境的异质性、群落树种组成与结构、演替阶段和演替趋势,根据森林植被景观的优美性、多样性等需求,对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的森林植被确定了7类15种目标的森林植被景观改造方案,提出了森林景观优化"主景树种+地带性树种+伴生景观树种"的树种选择模式与营建技术。  相似文献   

19.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杭州午潮山常绿阔叶林中进行了3a的定位研究,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水分输入、输出过程,以及水分输入后的再分配进行定量的分析,为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的养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湖南会同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典型林分生物量的测定,比较了这两类森林群落生物量积累,产量分配特征,生产结构,生产力特征和凋落物分解状况之间的差异和格局,并初步分析了形成这些差异的部分原因,为这两类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