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对三系不育系G98A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花时、柱头外露率、开颖角度和异交结实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98A在湿热条件下,花时早、开花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开颖角度增大、异交结实率高,开花习性好,容易使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取得高产,降低种子的生产成本;在温凉奈件下,花时迟、开花分散、枉头外露率降低、开颖角度变小,异交结实率低,开花习性差,不利于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  相似文献   

2.
对三系不育系G98A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花时、柱头外露率、开颖角度和异交结实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98A在湿热条件下,花时早、开花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开颖角度增大、异交结实率高,开花习性好,容易使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取得高产,降低种子的生产成本;在温凉条件下,花时迟、开花分散、柱头外露率降低、开颖角度变小,异交结实率低,开花习性差,不利于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粳稻三系不育系品种间异交结实特性的差异,明确不育系育种目标,对6个粳稻不育系的天然异交率及开花动态、柱头外露率等开花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粳65A和辽180A异交结实较为突出,天然异交率分别为59.6%和44.6%;粳65A和180A的花时早,11:00开花率高,分别为72.6%和49.1%;粳65A柱头外露率最高为65.1%;辽180A开颖时间最长为121 min;不育系的天然异交率与11:00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呈显著正相关,提早花时、提高柱头外露率有利于增加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与11:00花率呈显著正相关,在不育系选育过程中早花时与高柱头外露率可以同时改良。  相似文献   

4.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的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时集中在10:00-16:00,12:00时达到开花高峰期,午前开花率占53.3%;颖花张颖角度变幅为23.9.~28.4.,开闭颖历时大于9.5 h;单穗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的2~4d;柱头较大且外露率高达83.1%,柱头生活力在始花后的2~3d最强且延续到第7天;异交结实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新选水稻三系不育系紫A的异交特性,对其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时集中在9:30-16:00,11:30时达到开花高峰期,午前开花率占68.2%;颖花张颖角度变幅为20°~29.4°,开闭颖历时9.5 h;单穗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的3~6 d;柱头较大且在施用"九二〇"情况下外露率高达79.88%,人工辅助授粉的情况下,紫A的异交结实率为73.69%,自然授粉的异交结实率仅为59.65%,变化幅度大且异交结实率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5个水稻三系新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新育成的水稻不育系和金23A(CK)的开花习性、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田间异交结实率等异交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井冈5A异交性能总体最好,柱头外露率高,花时集中,开花率高,田间异交结实率高达48.1%;其次是井冈2A、井冈3A,开花率高,柱头活力强,田间异交结实率分别为38.5%、39.2%;井冈1A、井冈4A异交特性表现较一般。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育系开花习性、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关系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及父本开花闭颖后花药内残留花粉对制种总异交结实率的贡献分别为48.76%,43.78%和7.46%.因此,在制种中应围绕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采取调节措施.并改进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高温伏旱条件下具有良好开花习性的粳型水稻不育系。[方法]以Ⅱ-32A为对照,在自然高温伏旱条件筛选并观察比较23个粳型不育系材料的开花习性,比如开花高峰期、单穗开花历期、单株开花历期、包颈粒率、开颖角度、颖间距离、柱头活力、柱头外露率等。[结果]各参试材料间开花习性差异显著。其中35478A、35489A及35502A 3个粳型不育系与对照相比具有开花高峰期提前、单穗开花历期和单株开花历期较长、包颈粒率较低、开颖角度较大及颖间距较长等优点。35478A开花高峰期集中在10:00-11:00,较对照提前1.5 h;35489A的柱头外露率较高,达76.23%;35502A的柱头生活力较高,最高达84.68%,保持时间较长。[结论 ]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区域耐热优质高产粳稻的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源A5、源A10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为其更好地应用于三系杂交水稻的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3~6月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对源A5、源A10、珍汕97A、金23A的开花习性进行观察试验,调查和测量开花历期、单穗逐日开花动态、日开花动态、闭颖开花率、柱头外露率和开颖角度。[结果]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源A5整体开花历期为14d,单穗开花历期为6 d;开花后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0.71%;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7.7%,柱头外露率为66.9%,颖壳张开度29.1°。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源A10整体开花历期为14 d,单穗开花历期为6 d;开花后在第2天进入盛花期,占开花数的33.79%;开花时间为08:00~14:0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2:00;闭颖开花率占49.2%,柱头外露率为72.9%,颖壳张开度30.3°。在南宁的自然天气条件下,珍汕A整体开花历期为15 d,金A整体开花历期为17 d,单穗开花历期均为7d;开花盛期均出现在开花后第4天;开花时间分别为09:00~13:00、08:00~14:00,开花高峰期分别为11:30、11:00;闭颖开花率分别占30.2%和35.4%,柱头外露率分别为46.7%和77.3%,颖壳张开度为26.4°和25.6°。[结论]该研究可为新的不育系在生产上大面积杂交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四个粳型水稻不育系异交特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个粳型水稻不育系开花历时,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和自然异交结实率的观察分析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不育系的开颖角度,开花历时、柱头外露率和自然异交结实率有明显的差别,并且不同程度地受日平均温、湿度的影响。9506A是一个异交性较好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11.
全东兴  周广春  孟维韧  金成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44-6645,6705
[目的]探讨不同高低温度下杂交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方法]不育系选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最新育成的三系粳稻不育系T176A和松黏5022A。环境温度设32、35℃高温和15、17℃低温。[结果]32和35℃高温处理可以促进北方三系粳稻不育系提早开花,提前开花高峰,增加午前花率。15和17℃低温处理可抑制不育系和保持系开花,降低午前花率。35℃高温和15℃低温处理后,不育系柱头活力均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北方杂交粳稻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生产上广泛应用的24份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的分析表明:在7个开花性状中,只有开花历时和开花时间与异交结实率呈负相关,而柱头双边外露率、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开花历期都与异交结实率呈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各个开花性状与异交结实率的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柱头双边外露率、开花历期、开花时间、开花历时;其中包颈粒率、柱头单边外露率、张颖角度、柱头双边外露率对异交结实率的直接作用都远大于间接作用,这表明这几个性状与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相关性;而开花历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13.
李梅  吴献强  奉志高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69-7171
[目的]了解几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和开花习性。[方法]在南宁自然栽培条件下,观察、分析香125S、安湘S、培矮64S、贺S共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特征特性和开花习性。[结果]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生育期由短到长依次为:香125S、安湘S、培矮64S、贺S;农艺性状各不相同且各有优势;育性表现均较好,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不育性稳定,花粉不育率高;开花时间较长,花时高峰明显,基本集中在10:00~11:00,午前开花百分率高;除香125S外,其他光温敏核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均达80.0%以上;张颖时间长,颖尖距离大,张颖角度较大;柱头生命力除香125S保持5d外,其他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均能保持6d。[结论]该研究为香12S等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南宁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自育三系不育系黔209A的异交特性,以利于其繁、制种,对其开花习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贵阳自然生态条件下,黔209A群体开花历时10~12d,单穗开花期约8d,开花后约第4天进入盛花期;开花时间为8:30-15:30,开花高峰期出现在11:30-12:30;午前开花率为80.43%,柱头外露率为82.3%,是一个开花习性优良、农艺性状较好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温伏旱与籼粳型水稻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关系,并鉴定高温伏旱条件下具有良好开花习性的籼粳型水稻不育系,为新选系的应用和地方种质的进一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偏粳型和5个偏籼型的籼粳型水稻不育系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分期播种,使各参试材料开花期遭遇自然高温伏旱,通过调查单穗开花花时动态、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及柱头外露率等指标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材料间开花习性差异明显;在高温伏旱条件下,材料类型是导致开花习性差异的主要因子;其中6466A、6474A、805A和650A等4个不育系具有开花高峰期较早、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较长、柱头外露率较高、柱头生活力高等优点.6466A开花高峰期集中在10:31~12:00,较G46A提前1.5 h;6474A的柱头外露率较高,达78.16%;650A的单株开花历期最长,达17.2 d;805A的柱头生活力较高,且可保持时间较长.[结论]不育系6466A、6474A、805A和650A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开花习性,可作为高温伏旱下育种的选育亲本,或在种质资源改良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了解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帮191S的特征特性,在湖南农业大学对帮191S和对照株1S的部分农艺性状、异交特性、不育起点温度及稻米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帮191S的播始历期为64 d,主茎叶片为11.4叶,分蘖个数为17.4,着粒密度为6.6粒/cm,株高为61.55 cm;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0℃,花时高峰时段为10∶00~13∶30,午前花率为59.1%,开颖角度为34.90°,开颖历期为162.40 min,包颈粒率为7.12%,柱头外露率为81.73%,异交结实率44.19%;整精米率为58.36%,长宽比为2.93,米胶长度达到124.50 mm。帮191S在农艺性状、开颖习性、异交结实率等方面较株1S具有一定的优势,对配制广适性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和提高制种产量有利。  相似文献   

17.
新育成反向核不育水稻FHS开花习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光温敏核不育系具有不育期和可育期,生产上要求在不育期制种尽量提高异交结实产量,在可育期繁殖时尽量避免异交以保证繁种纯度。因此在选育不育系时,应趋利避害,选不育时开花较早、花时集中、开花高峰与正常品种吻合,受环境影响小的材料,以提高不育系的实用价值。同时由于育性和环境的影响,不育系间柱头外露率有明显差异,应选择可育时柱头外露率低,不育时柱头外露率高而且受环境影响变异小的材料。这将有利保证制种高产稳产,同时又能保证繁殖的高纯度。  相似文献   

18.
新育成反向核不育水稻FHS开花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更好地在生产上利用新育成反向核不育水稻FHS。[方法]利用低能氮离子柬为诱变源对籼型品系99-02进行诱变处理,在其后代中筛选到育性特殊的突变材料FHS,该研究对其开花习、柱头外露率等特征特性进行观察。[结果]反向核不育水稻FHS在10:00~10:30有明显的开花高峰期,第2个开花高峰期为中午12:00;反向核不育水稻FHS单株开花期为8月12~25日,单穗开花为8月5~10日,与培矮64S相比,其开花较早、花时集中,有利于种子繁殖;FHS柱头外露率为85.8%,外露率较低,有利于繁殖制种纯度。[结论]反向核不育水稻FHS有较好的使用价值,且可以用作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研究的对比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开颖促进剂RHS1对2个含粳型血缘的籼型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影响,为繁殖制种利用开颖促进剂调控花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含粳型血缘的籼型不育系神农4A和18A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0.1 mL/L的开颖促进剂RHS1药剂处理和清水对照(CK),调查对比不同处理供试材料的单穗开花花时动态、单穗开花历期、单穗日开花动态、颖花开颖角度、颖间距、包颈率、柱头外露率及闭颖情况。【结果】开颖促进剂RHS1不仅可提早花时和提高花时集中度,还可提高花期集中度。与CK相比,RHS1处理可使花时提早0.5 h,可使花时集中度(以午前花率衡量)提高3.72%~13.55%;可使花期集中度(以开花历期衡量)提前0.10~4.64 d;但不同材料的花时、花期对RHS1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与CK相比,开颖促进剂RHS1对开颖角度、颖间距、柱头外露率、包颈率及闭颖情况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开颖促进剂RHS1在配套使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可作为调节花时的药剂之一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