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一、原因近几年,笔者发现部分地块小麦出现叶片友黄、干尖等黄弱苗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不断有群众反映部分地块小麦出现叶片发黄、干尖等黄弱苗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普通丝瓜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及其原因。[方法]对112个普通丝瓜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弱苗、僵苗和瓜过顶的发生比例及其原因。[结果]112个品种内有13个品种出现弱苗现象,占总品种11.6%。弱苗植株长势弱、植株矮小,但无僵苗和瓜过顶现象。43个品种出现僵苗现象,占总品种38.4%,僵苗率100%的有8个品种。22个品种出现瓜过顶现象,占总品种19.6%。瓜过顶植株都是僵苗。干旱和频繁喷药是造成僵苗发生的主因。[结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催芽育苗可减少弱苗。为减少僵苗和瓜过顶现象,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地温;精细定植、中耕;施充分腐熟粪肥,均匀追肥;适时适度灌溉。  相似文献   

4.
小麦丰产,培育壮苗是关键。而小麦在生产中,由于播种期不适宜、土壤肥力差异、管理粗放、气候等原因往往造成小麦弱苗、旺苗等。即使有些壮苗,没有及时管理也有可能转化为旺苗或弱苗,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实际,因苗制宜,分类科学管理尤为必要。一、壮苗管理壮苗  相似文献   

5.
<正>深州市前磨头镇是渠灌区,每一年开春小麦春灌以后都有不同程度死苗现象发生,有个别村会在某一年发生严重,或者有个别农户咨询,尤其是2018年发生较严重,好几个村浇地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死苗现象,于是我们请专家到现场查看,专家分析了弱苗及死亡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1造成弱苗及死亡的原因1.1播种时间晚,致使在有限时间里形不成冬前壮苗。  相似文献   

6.
1、出现“戴帽”怎么办?绿色豆芽生产中,有时种皮不脱落,夹住子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的输送,造成弱苗。这种现象称为“戴帽”或“顶壳”。造成豆芽“戴帽”的原因,一是种子生命力弱(如种子  相似文献   

7.
<正> 农民在小麦种植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播种过深,播量过大等多种原因,常造成一些黄弱苗发生,针对这些黄弱苗应加强田间管理,根据不同类型苗情,采取相应的措施促弱转壮,才能为取得高产奠定基础,现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将小麦黄弱苗的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1.施肥不当造成的黄弱苗 施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种肥施用量过大,导致幼苗叶尖、叶片发黄。此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柘城县由于麦播期间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小麦苗期出现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分析了冬小麦苗期出现黄苗、弱苗、死苗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冬小麦产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生长前期经常出现弱苗、黄苗甚至死苗的现象,对小麦生长极为不利。笔者通过多年调查,发现导致小麦苗弱、苗黄的原因有多种,如整地、播种质量差、施肥、用药不合理、病虫危害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生产中不断探索,总结出预防对策,现介绍如下:—、弱苗、黄苗形成的原因(一)整地质量差常年使用旋耕机耕地。近两年随着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加大,造成耕层浅、虚,整地时如果没有充分镇压,明暗坷垃多,幼苗扎根不实,导致小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麦出苗后,受气候、土壤、生产条件或栽培技术等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由于造成弱苗的原因不同,所以其形态特征也不一样,可根据“长相”推断诱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韩素芹 《农技服务》2002,(10):11-12
<正> 小麦出苗后,受气候、土壤、生产条件或栽培技术等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由于造成弱苗的原因不同,所以其形态特征也不一样,可根据“长相”推断诱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1、干旱弱苗 这种苗表现为分蘖出生缓慢,心叶短小,叶色灰绿,中下部叶片由下而上逐渐枯黄,根少而  相似文献   

12.
小麦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应针对形成小麦弱苗的不同原因,区别情况、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一是土壤干旱造成的弱苗。多发生在底墒不足或透风跑墒的麦田,其特点是:分蘖出生慢,叶色灰绿,心叶短小,生长缓慢或停滞(群众称之为“缩心苗”)。中下部从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根少而细。管理要点: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碳铵15公斤。二是土壤缺氮造成弱苗。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管理要点: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 ̄8公斤,或碳…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出现弱苗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受干旱、渍水、晚播、脱肥、土壤板结、播种过深及栽培密度过大等因素的影响。在小麦生产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弱苗,采用对症管理技术,促使麦苗由弱转壮,以利春后早发,挽回产量损失。一、干旱弱苗这类弱苗主要受旱情影响,发生...  相似文献   

14.
1.弱苗地不浇 一根针没有分蘖和分叉少的弱苗地一般不浇冬水,以免浇水埋苗,不利于小麦正常生长,或降低地温不利于麦苗分叉扎根,造成来年小麦减产。  相似文献   

15.
《农家参谋》2013,(2):10
小麦出苗后,由于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弱苗,对于弱苗要对症管理,现分别介绍如下:1.土壤缺氮造成的弱苗表现为幼苗细弱,呈直立状,分蘖减少,叶片窄短,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逐渐变黄干枯,并向上部叶片发展。管理要点:每667平方米用尿素7~8千克,或碳铵20~25千克。2.土壤缺磷造成的弱苗表现  相似文献   

16.
正一、早衰发生的原因(一)冬前播种较早对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豫东地区多年实践证明,冬前8—9月上旬播种者,翌年3—5月易发生早衰。(二)幼苗质量差对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由于穴盘育苗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一家一户难以达到标准化管理,培育的穴盘苗质量较差,形成弱苗。弱苗定植后缓苗很慢,缓苗后长势差,常引起番茄中后期早衰。(三)土水肥管理不当对越冬茬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是温室内常年使用小型农机具耕作,造成耕层变浅;有机肥施用量少,土壤板结,造成根系浅、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春季返青后常见到死苗现象,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成片死亡,甚至绝产.造成小麦死苗的原因较多,但常见的是几种病虫和栽培条件等引起的死苗.由于上年秋季黄淮海冬麦区雨水多,小麦播种偏晚,弱苗多,这就为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条件.认识小麦受害症状,就能有效的进行防治,把损失降到最低.下面就春季麦田常见的麦苗受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弱苗弱苗一般表现为根少,蘖少,叶片窄小,叶色偏淡。弱苗冬前制造和储备养分不足,不利于安全越冬,返青后也难于健壮生长。弱苗成因,表现及措施。1.缩脖苗:干旱缺水形成。主要表现为:幼苗基部叶尖干黄,上部叶色灰绿,分蘖和次生根少或不能发生,植株生长缓慢,心叶迟迟不长呈现"缩脖"现象,严重时基部叶片枯黄干死,植株停止生长,这类弱苗多发生在抢墒播种、土壤干旱以及由于整地粗放、土壤过松、暗坷垃悬空而根与土壤不能紧密接触,吸水困难的麦田。管理此类苗要及早  相似文献   

19.
李娟 《河北农业》2010,(10):18-18
<正> 一、冬小麦死苗的原因分析1、内因:是指小麦植株本身抵抗寒害和旱害的能力。选用抗寒性能差的品种,冬季死苗现象严重;播种过早,麦苗冬前生长过旺,耐寒能力减弱,一旦遇到气温大幅度骤降,就会对植株造成冻害;播种过晚弱苗、浅播苗抗寒、抗旱能力差,一旦遇到寒冷天气也极易受到冻害。2、外因:是指小麦植株本身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不利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或不当的栽培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育、提高作物产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但是,随着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推广,小麦缺苗、弱苗以及冬春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原因,本人认为秸秆还田技术不当、配套技术不够完善是其主要原因。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时早、量适、秆碎、均匀、增氮、埋严、土实、墒足"。在掌握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小麦播种与前期管理的配套技术工作,如适当增加播种量、注意偏管等,就可预防或明显减轻小麦缺苗、弱苗和冬春死苗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