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古代北方饮食文化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志民 《农业考古》2004,(1):205-208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衣食来源。中华饮食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黄帝内经·素问》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食物资源的实际情况,表现出鲜明的东方饮食结构特色。本文试图以农业历史为背景研究中国古代北方饮食文化所独具的历史地位与文化特色,以祈方家指正。一、中华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古代北方文明的先期发展与农业生产的领先地位,决定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基本上是以北方饮食礼俗、习惯为基础而形成的。以北方饮食文化为主体的中华饮食文化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  相似文献   

2.
中国稻米饮食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有川 《农业考古》2002,(1):272-273
中国是世界上种稻最早的国家之一,据浙江河姆渡与罗家角出土古稻谷测定与研究,我国至少已有7000年以上的稻作历史。我们祖先从茹毛饮血过渡到农业时代,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水稻的新品种逐渐增多,用水稻制成食品不计其数,工艺不断更新和提高。稻米的饮食文化也得以不断发展,它内涵十分丰富,涉及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本文就某些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3.
进士宴会是唐代的重大宴饮活动,名目繁多,政治色彩浓厚。在这些宴饮活动中,各色美味佳肴集于一桌。在唐代的宴会中烧春酒、酴糜酒、乳酪、樱桃和红绫饼等饮食占有重要地位,为人们所喜爱。文章通过阐述千姿百态的科举习俗、别开生面的席间娱乐与陶醉美景的饮食环境等三方面来探析唐代进士宴会中的饮食文化,进士宴会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纪晓峰 《农业与技术》2011,31(1):127-129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饮食一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各个国家由于所处的地域特征、气候环境以及各自的民族风俗不同,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就有所差异。随着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中西方饮食文化间的差异也随之显露出来。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观念、方式、内容、餐具、座次、烹饪方法等进行对比,展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为中西方饮食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98-4700
四川世界遗产地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域条件孕育出内涵丰富且个性鲜明的饮食文化。为取得四川世界遗产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并强化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特征,文章提出旅游开发构想: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规划;培育遗产地饮食文化品牌;积极申报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饮食文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福建与台湾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交往渊源,其中闽台两地的饮食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既有鲜明的闽台区域特征,又有独特的本地饮食习俗,闽南人迁居台湾后带去的传统饮食文化和闽菜烹调文化,与台湾相互影响,互为借鉴,共同发展,形成了闽台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7.
刘桂华  高旭晖 《农业考古》2003,(2):38-41,50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民以食为天” ,饮食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 ,但是 ,从很早起 ,吃什么 ,喝什么 ,怎样吃 ,怎样喝 ,人们已将之作为一个文化课题来探讨 ,从而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传统的饮食文化要求人们对于饮食 ,不仅满足于果腹充饥 ,在饱餐之余 ,还应讲究吃得好 ,吃得美 ,吃得雅 ,把饮食作为整个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赋予其文化的形式和内涵 ,而茶文化则集中了体现了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一、注重色、香、味、形的审美随着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辣椒作为美洲引种的域外园艺作物,自传入伊始仅被认为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在被人们发现了它的可食用性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后,辣椒迅速融入中华饮食文化大家庭并且改变了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的五味格局,辣椒不仅在日常饮食中受到人们的青昧,同时在族群认同、审美取向和文化趋向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福州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及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虽然具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但其开发程度低及餐饮旅游的发展滞后,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介绍福州饮食文化资源构成要素、资源特色及资源价值,阐述其在饮食旅游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开发福州饮食文化资源,促进海西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贺菊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54-8156
指出了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资源在贵州"富民兴黔"、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山地经济创新、增加农民就业、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资源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达到既促进经济发展,又保持生态良好的双重效果。分析了贵州饮食文化开发利用的优势及发展潜力主要在于多元的食生产方式、丰富的食物原料、明显的地域性和区域性、多彩的民族饮食文化、原生态文化孕育的绿色食品等,指出目前贵州饮食文化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简要介绍了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就贵州新农村建设中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相关策略,强调依靠政府领导,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植根于贵州历史文化的土壤,注重乡土饮食文化品牌建设与保护,并做好宣传促销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陈伟明 《农业考古》2002,(1):264-271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元代立国不过百年,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在各地区、各民族饮食文化不断交流、不断融汇的过程中发展而来。元朝,虽由蒙古族入主中原,但中国饮食文化的步伐并没有因此中断。而且随着汉族与蒙古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交流日益频密,更令元代饮食文化的内容,在继承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更为丰富,烹调技艺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汉蒙及其它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更为元代烹调技巧的内容增添更多的的色彩。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日臻高……  相似文献   

12.
清雍正十一年四川首次出现了种植甘薯的记载,到了乾隆时期,甘薯在四川的种植开始较快地扩展,道光年间其种植已极为普遍.甘薯在四川的传播对四川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发挥救灾、充饥的重要作用,改善了民众的饮食生活;充分展示味甜、可塑性强的特点,丰富了四川饮食的品种;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还升级为工业化食品,方便了民众的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81-4883,4886
将土家族饮食文化看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指出其文化意义与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探究了其发展现状,资源优势等,提出了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崔梦 《农业考古》2019,(4):219-224
除了讲述英雄战争与英雄返乡的经历,饮食构成了荷马史诗中另一项重要内容。史诗中对英雄饮食的描述,为希腊人建立起主食搭配副食与酒的饮食结构,划分出了希腊人与非希腊人的饮食特征,同时也强调出了饮食与神的密切关系。饭桌上史诗营造出的饮食群体,还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在其中各司其职,而这些都是构成希腊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荷马史诗中就吃的问题,反映出来的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更是希腊社会包括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饮食文明,历来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中国人一向善知饮食,精于肴撰。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其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不但有功能各异的饮食器具;有自成体系的烹任技艺;而且有色、香、味、形俱佳的美味佳肴;有浩繁的饮食典章制度;还有寓医于食的滋补药膳等等。中国菜肴之所以风靡世界,主要原因在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一种高品味的艺术结晶,同时还与中国食器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注重美食、美味,而且更讲究美器的配合,这使中华饮食文化更具备了名符其实的文化色彩。我国古代食器的种类之多、分类之细,…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交流的分支,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贯穿古今。而秦至南北朝时期南北饮食文化交流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它的初步发展时期。在此时期,国土的扩张,人口的迁移,文献的保存等因素成为了重要的交流手段,而这一时期的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15-216
农历七月半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融合了道教、佛教和儒家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节日活动。但对于七月半这一节日,各个地方的祭祀风俗会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节日风俗当中又会有不同的独特文化内涵,然而饮食是每个节日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首先主要是对盘州羊场的饮食文化进行描述,其次是从个人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分析其功能,并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视死如事生"、亲属关系以及公益观念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凤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66-167,182
针对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出了《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具体的考核方式。通过实施,引导学生不断改变上课态度,全面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和不同专业知识交叉运用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78-280
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在我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现代传媒正在改变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方式,选择具有生动直观的影视节目、宣传快捷的在线广播、选择便利的营销网络等现代传媒,探讨其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传播的影响,认为现代传媒不仅以其快捷与便利的优点扩展了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播空间,而且影响到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共享与构建,也在固守与包容中让人反思其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骏杰 《农业考古》2013,(1):203-208
蛇作为中国古老的食物资源,在中国蛇类资源分布范围广、种类多的情况下,蛇馔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出现了文化的缺失.在众多的饮食文献中没有蛇馔的记载,在其他非饮食文献的典籍中也可以反证蛇馔的缺失,吃蛇的习俗也局限于岭南地区而未能影响到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原地区.蛇馔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缺失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蛇的自然属性、华夷之辨、蛇在中医方药中的重要作用和古代中国人关于蛇的民俗习惯这四个方面,但从饮食发展的趋势来看,蛇馔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