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西南地区防火树种的选择研究(英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筛选中国西南地区的防火树种用于营造防火林带或混交林 ,可以有效地预防大面积森林火灾的发生 .通过实验 ,比较分析了西南山区 12个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的燃烧性 ,结果表明∶(1)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 ,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 ;(2 )热值、含水量、燃点和灰分含量是影响叶的抗火能力的主要指标 .木质素含量和苯 乙醇抽取物与总发热量有线性相关关系 ;(3)由多目标决策方法对 12种树的抗火性能综合排序 ,木荷、红椎、杨梅的抗火性强 ,刨花楠、水老排、火力楠、油茶和木莲的抗火性中等 ,稠木、观光木的抗火能力较弱 ,杉木、马尾松的抗火能力弱  相似文献   

2.
西昌市森林火灾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生态带来巨大威胁,为有效提高森林生物防火能力,对西昌市周边山地林区的6种树种树皮的抗火性进行测定与分析,使用熵权法和聚类分析法,将6种树种按照综合理化性质与燃烧性能差异进行排序和抗火性能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树种间树皮的理化性质与燃烧性能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无患子树皮厚度和粗灰分含量偏高,含水率与粗脂肪含量偏低;余甘子树皮含水率和燃点显著高于其他树种,且粗纤维含量与热值显著低于其他树种;女贞树皮厚度、粗脂肪与木质素含量偏低,燃点显著低于其他树种;乌桕树皮厚度、粗脂肪含量、燃点与热值均偏高;野八角树皮粗灰分含量偏低,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华山松树皮含水率最低,热值显著高于其他树种。2)6种树种树皮的抗火性大小排序为:无患子>余甘子>女贞>乌桕>野八角>华山松。3)6种树种树皮的抗火性可分为3类,无患子的抗火性较好,可作为当地防火树种;余甘子、女贞、乌桕抗火性一般,在生物防火隔离带中可用于混交林营造;野八角和华山松抗火性较差,在大面积纯林区域应注意火灾防治。  相似文献   

3.
常绿阔叶树种是森林的主要植物种类,具有含水率高的特点。选择石栎Lithocarpus glaper、拟赤杨Alniphyllum tortunei、冬青Ilex chinensis、樟树Cinnamomum philippinense、木荷Schima superba、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山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甜槠Castanopsis eyrei、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10种常绿阔叶树种,采集不同树种的树叶、树枝和树皮,烘干粉碎后在室内进行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以不同树种器官的含水率、热值、燃点、木质素、粗纤维、粗灰分、粗脂肪7个指标作为评价因素,对10个树种的抗火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火性强的是冬青;抗火性较强的有3种,由强到弱依次是油茶、山杜英、拟赤杨;抗火性一般的有2种,由强到弱依次是苦槠、石栎;抗火性较弱的有4种,由强到弱依次是木荷、樟树、甜槠、罗浮栲。研究结果能为防火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大桂山区防火树种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一大主要自然灾害,采用生物防火可以有效地控制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本文对广西大桂山区的木荷、火力楠、杨梅等10种常绿阔叶树种和杉木、马尾松两种针叶树种的叶、小枝和皮的燃烧性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各树种均以叶的抗火性能最差,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的抗火性能强;(2)热值、含水量、燃点和灰分含量是影响叶的抗火能力的主要指标。木质素含量和苯乙醇抽取物与总发热量有线性相关关系;(3)由多目标决策方法对12种树的抗火性能综合排序得知,木荷、红椎、杨梅的抗火性强,润楠、米老排、火力楠、大桂山荷和木莲的抗火性中等,稠木、观光木的抗火能力较弱,杉木、马尾松的抗火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对华南地区的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木荷(Schima superba)和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 × E.grandis)3个树种的枝、叶的含水率、粗灰分、粗脂肪质量分数、石油醚抽提物质量分数、热值、挥发性物质6项抗火防火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节树枝条和叶的含水率在3个树种中最高,叶片挥发物含量最少而枝条不含挥发物,叶片和枝条的粗脂肪含量和热值在3个树种中分别列最高和第二。竹节树与防火树种木荷的综合防火性能接近,远优于易燃树种尾巨桉,可作为优良的抗火树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青海地区常见树种的理化性质和燃烧特性的研究,综合评价当地主要造林树种的防火性能,为该地的防火树种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常见10个树种的树叶、树皮、树枝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含水率、燃点、热值)和燃烧试验(燃烧时间、火烧强度),通过因子分析将10个树种的防火性能指标划分为抗燃性因子f_a与燃烧性因子f_b (包含燃烧表征因子f_(b1)和内在燃烧因子f_(b2)) 2个防火因子,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建立了理化性质指标与防火因子之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分析,最后对10个树种的防火性能进行了排序。[结果 ](1)燃烧表征因子f_(b2)与树叶含水率、树皮燃点和树枝燃点,抗燃性因子f_a与燃烧表征因子f_(b2)和树叶热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偏相关分析后得出,树叶含水率对燃烧表征因子f_(b2),燃烧表征因子f_(b2)对f_a抗燃性因子有很好的反指作用;(3)分别基于燃烧试验和防火性能综合值的树种防火性能排序相似度为0.64。[结论 ]建立了所测10个树种的综合抗火性评价模型,得出了基于不同权重体系下的防火性能的排序(四翅滨藜山杏黄刺玫柠条紫丁香沙枣沙棘榆叶梅砂地柏青海云杉),该结果对西宁及周边区域的树种栽植时防火性能参考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防火林带树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防火林带树种筛选的研究是生物防火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该文对浙江省绍兴地区木荷等18个常绿阔叶树种树叶的7个抗火性能相关指标(包括含水率、发热量、粗脂肪含量、苯-乙醇抽提物含量、燃点、粗灰分含量、叶燃烧速度)进行了测定和模糊聚类分析,认为木荷、杜英、红楠、金叶含笑和女贞等5个树种的抗火能力较强,可在浙江省绍兴地区适宜作为生物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基础设施,选择了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进行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造林保存率也达到75%以上,海南蒲桃生长从幼苗开始就一直表现很好,生长迅速。火力楠树干圆满通直,树冠宽大,侧根发达;木荷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下表现仍然很好,适应性强,能较快形成隔离带。说明在防火林带建设中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均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生物防火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测定了山西省30个主要造林树种树叶的燃烧热值、含水率和燃点3个理化性质指标,并对其物候期、树冠特性、树皮状况、萌芽力、林分卫生状况和耐瘠薄性6个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指标进行野外观察和定性评判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省主要造林树种的防火能力进行综合评判排序。选择出了26个防火树种,其中,优秀防火树种6个,优良防火树种9个,一般防火树种11个,不适于作防火林带的易燃树种4个。  相似文献   

10.
以16 a到70 a的11株栓皮栎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树叶、树皮、树枝、树干的干重热值、灰分含量及碳含量值;利用栓皮栎各器官的干重比值计算栓皮栎地上部分的干重热值、灰分含量和碳含量值,运用SPSS软件对栓皮栎地上部分热值与碳含量做曲线估计,得出最佳拟合方程。结果表明:栓皮栎树叶和树皮的热值含量较高,是地上植株部分的主要热值器官,树叶、树皮的热值与碳含量的相关性强于树枝、树干热值与碳含量的相关性;栓皮栎地上部分的干重热值与碳含量、去灰分热值与碳含量的最佳模型均为二次方模型,分别为:y=-190.911x~2+1182.426x-28.057、y=-131.696x~2+137.217x-18.841,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933。研究结果可为栓皮栎能源林灌木化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灰色关联分析在树种抗火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益和 《防护林科技》2007,(5):21-22,5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与抗火性能有关的含水率、粗脂肪含量、燃烧热值、燃烧速度、粗灰分含量、SiO2含量、点着温度、叶挥发油含量为评价因素,对毛栲、竹柏、苦楮、格氏栲、杨梅、闽粤栲、青冈栎、木荷、樟树、马尾松、杉木等11个树种的抗火性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抗火性能最强的是木荷,其次是毛栲,最差的是马尾松和樟树。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并检验‘紫嫣’郁金(Curcuma inodora‘Ziyan’)性状的稳定性、一致性及特异性, 对从泰国引进的粉苞郁金 (C. inodora ) 中筛选出的优良单株进行扩大繁殖和多年多点试验。2011—2013 年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新品种性状稳定,具有株型紧凑、花期长、耐热性强、产花量高等特 点。于 2015 年 8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粤审花 2015029),正式命名为‘紫嫣’郁金。‘紫嫣’ 郁金是一个适合于华南地区露地栽培、综合性状优良的花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杨桐等23个乔灌木树种抗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杨桐,木荷,马松等23个树种,对其叶子与枝条的含水量,易燃干燥度时间,粗灰分含量,炭化灰化时间,单宁含量,粗脂肪含量诸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多目标综合评定方法,评选出杨桐,日本珊瑚,柃木,木荷,杜英,红花油茶,柑桔,杨梅等10余个抗火性能较强的树种,国开展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东江中上游,对6年生木荷、红锥、火力楠、藜蒴、灰木莲和枫香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生态指标开展观测研究,结果表明:8月,6种树种均表现较强的生活力,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10月,6树种均通过降低光合、蒸腾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逆境。8月平均Pn和Tr要比10月均值分别高71.86%和129.22%,10月WUE却要比8月均值高25.78%。6树种Pn、WUE的平均值高低排序,均表现为木荷〉红锥、藜蒴和火力楠〉枫香和灰木莲,说明木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旱能力,其次为红锥、火力楠和藜蒴,而灰木莲和枫香较低。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16.
在西江中下游,对32个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4年生林木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的造林保存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除幌伞枫、秋枫、凤凰木、小叶杜英、木棉、鸭脚木保存率较低外,其余树种保存率都较高,达93%以上;树种间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西南桦、红胶木、黎蒴、红荷木、红椎、荷木、锥栗、仪花、樟树、火力楠、蒲桃在树高、胸径、冠幅生长上都表现较好,青梅、小叶杜英、腊肠树、猫尾木、秋枫、木菠萝都表现较差。在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的基础上,结合这32种阔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行速生阔叶树种的选择、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造林树种的选择以及低产林、残次林林分改造树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野生型AB系斑马鱼建立的整体斑马鱼ROS检测模型,对提取于马尾松树皮、云南松树皮、木荷树皮、桂皮、莲房、澳洲坚果内壳和油茶籽粕的原花青素及其片段化产物进行了体内抗ROS活性功能评价。结果表明,这几种原花青素通过基于茶多酚的片段化反应后,其产物的抗ROS活性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桂皮和油茶籽粕的原花青素片段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木荷种子进行低温冷藏和常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冷藏7个月、常温贮藏8个月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20.8%和3.8%,t检验结果为两种处理的木荷种子发芽率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的贮藏方法对木荷种子的发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