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2年,凌云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契机,特别是石灰岩地区退耕还林  相似文献   

2.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既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黄河下游安全带来威胁。1999年退耕还林以来,延安市进行调查研究,调整思路,制定规划,经过全市人民三年多的艰苦努力,使得我市退耕还林速度快、规模大、效果显著。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其主要工作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总结经验,转变观念,确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工程在溆浦县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退耕还林后续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工程管理、后续产业规划发展等。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县退耕还林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和吕梁地区方山县的调查结果,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现状、趋势以及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农户整体上属于比较贫困农户,今后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还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方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种植业仍然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耕地面积仍然是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结构正在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养殖业和林果业收入近期内可望有较大幅度提高,退耕还林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有一定影响,但对家庭总收入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文章论述了阜新清河门区退耕还林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通过搞好现有林经营、发展后续产业和抓好配套设施建设等管理措施,巩固清河门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据“完善政策,巩固成果,稳步推进,确保质量”的要求,提出了进一步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宁夏西吉县是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区之一,西吉县党委、政府抢抓机遇,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来抓,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使地方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两年多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精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工程区生态面貌得到初步改善,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本根据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和吕梁地区方山县的调查结果,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现状、趋势以及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农户整体上属于比较贫困农户,今后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还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方法,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种植业仍然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耕地面积仍然是影响农户收入的主要因素;退耕还林农户的收入结构正在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养殖业和林果业收入近期内可望有较大幅度提高,退耕还林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有一定影响,但对家庭总收入没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采取的改善生态坏境、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对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农村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新疆特克斯林场在上级林业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各种措施,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旅游为社区提供了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生计方式,改变了农户传统的收入组合模式,不仅带来收入和支出整体增加,也使传统的单一生计方式趋于多样化,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收入分配结构,可能带来农户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文中以高黎贡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为研究区域,拟合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基尼系数,分析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旅游背景下农户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森林旅游为农户收入带来显著提高,森林旅游收入已经成为经营农户的主要家庭收入;经营农户收入分配差距大,非经营农户收入分配差距小,森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户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太保山省级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现状对其发展森林康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太保山森林公园林地资源丰富,且森林覆盖率很高;②森林公园中既有国有林地,也有集体林地;③林地结构比较简单,有林地占主要优势,森林以天然林为主;④乔木优势树种主要为云南松、华山松和栎类;⑤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相对较低,乔木林各龄组中中龄林占比最大,其次为幼龄林,表明林木正处于旺盛生长阶段。总之,太保山森林公园具有良好的森林资源作为发展基础,具有发展森林康养的巨大潜力,故建议当地政府在兼顾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太保山森林公园的森林康养产业。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5年,会泽县退耕还林(草)面积为1.67万hm2,预计30a后活立木蓄积可增加39万m3.退耕地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地表径流比退耕前显著下降.于2006年5月在金钟镇5个有代表性的自然村共抽取了50户退耕农户进行调查,经分析认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主要是:推动了农户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使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增加;各类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不大,农产品产值结构变动较大;提高了农户总体福利水平.提出了保障工程可持性的对策和措施:对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促进农户收入多元化,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森林社会效益,研究森林恢复和发展项目对社会效益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湖南省森林恢复和发展项目在增加收入提高农户生活水平、获取新技能和知识、提高农村合作社综合能力、生态环保观念转变等7个方面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项目的实施在增加农户收入、推动扶贫攻坚、获取新技能和知识、传播新理念、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同时存在直接收益持续时间短、项目地点每年变更、技能培训内容不够系统持续、技术专业人员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城市林业概念及中山市自然、社会概况,论述中山市城市林业发展历程、管理制度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及改造、森林防火、城镇绿化系统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情况,并对中山市森林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等级普遍较低,需要加强建设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顺德森林改造区不同林分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质量是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壤维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动植物健康而不发生退化及其它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的能力。土壤质量指标是表示从土壤生产潜力和环境管理的角度监测和评价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土壤过程以  相似文献   

17.
To investigate the household-level economic importance of income from forests under different tenure arrangements,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304 stratified randomly sampled households within 10 villages with community forest user groups in Tanahun District, Western Nepal. We observed that forest income contributed 5.8% to total household income, ranging from 3.8% in the top income quartile to 17.4% in the lowest quartile. Analyses of poverty indices and Gini decomposition showed that incorporating forest incomes in total household income reduces measured rural pover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Community forestry income constituted 49.7% of forest income, followed by 27.5% from government-managed forest, and 22.8% from private forests/trees. Community forestry income, however, contributed more than other sources of forest income to income inequality, indicating elite capture. We argue that a full realisation of community forestry's poverty reduction and income equalizing potential requires modifications of rules that govern forest extraction and pricing at community forest user group level.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自2002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退耕农户收入明显增加;增收致富门路明显拓宽;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分析云南塔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培植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从“补植补种”的树种选择,发展生态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培植经济林果加工龙头企业,将退耕还林的生态林纳入公益林生态补偿,加快林地抵押贷款和林权流转的建设步伐等几方面探讨了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石梅湾青皮林群落结构及天然更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样方调查法对石梅湾青皮林群落结构及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过伐林和次生林的特征较明显,过伐林比次生林的青皮断面积和平均胸径分别高53.98%和19.43%,而次生林比过伐林的青皮密度高17.47%;两林分中均为青皮占绝对优势,青皮组成均为95%(断面积),且重要值均高于0.80;次生林和过伐林中青皮的径级结构主要分布在5~20cm径级,其中5~10cm径级株数最多,分别占总株数的74.57%和66.06%;2种林分幼树更新数量充足,但过伐林青皮幼苗更新不足,仅1 550株/hm2;更新幼苗、幼树均呈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很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浙江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和经营管理绩效相关性。研究发现,在资源禀赋较差的国有林场目前普遍会选择增加营林投入培育资源,然而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森林旅游等非直接营林的形式,有利于获得负债经营情况下较好的资产盈利;国有林场职工年平均收入、人才状况与国有林场资源相关性不强,可能与国有林场改革财政资金兜底的政策利好下,职工普遍得到了实惠有关。这有助于正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浙江省研究和解决如何促进林场资源发挥公共效益、实现可持续经营目标、释放经营活力等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