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平板计数法,以连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轮作、小倒茬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固定套作与连作;固定套作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高于连作;轮作与小倒茬处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连作土壤中真菌数量高于其他处理,与轮作和小倒茬差异显著,与固定套作则无显著差异;小倒茬土壤中真菌数量高于轮作,差异显著。轮作与小倒茬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苗后25、45d;固定套作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苗后25、45d,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苗后25d;连作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均集中在苗后25d,变化幅度较小,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最大值出现在苗后45d。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轮作、连作3年、连作6年的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烤烟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数量从团棵期、旺长期到成熟期,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且轮作土壤的细菌数量最大;就真菌数量而言,轮作少于连作土壤,连作6年的真菌数量在团棵期最大,且显著高于轮作和连作3年;放线菌数量表现为轮作>连作3年>连作6年,且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对烤烟物理特性研究表明,填充值、叶片厚度、抗张力、叶质重、含梗率均表现为轮作与连作3年有显著差异,其余指标不显著;对烤烟化学成分,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施木克值均表现为轮作>连作6年>连作3年,且在适宜范围内,轮作烤烟的协调性优于连作;中性致香成分总量(不计新植二烯)表现为轮作>连作6年>连作3年。  相似文献   

3.
烤烟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烤烟品质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轮作、连作3年、连作6年的植烟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烤烟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数量从团棵期、旺长期到成熟期,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且轮作土壤的细菌数量最大;就真菌数量而言,轮作少于连作土壤,连作6年的真菌数量在团棵期最大,且显著高于轮作和连作3年;放线菌数量表现为轮作连作3年连作6年,且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对烤烟物理特性研究表明,填充值、叶片厚度、抗张力、叶质重、含梗率均表现为轮作与连作3年有显著差异,其余指标不显著;对烤烟化学成分,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施木克值均表现为轮作连作6年连作3年,且在适宜范围内,轮作烤烟的协调性优于连作;中性致香成分总量(不计新植二烯)表现为轮作连作6年连作3年。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马铃薯连作对根际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方法】以轮作(小麦)为对照,研究马铃薯连作1、3、5a根际土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厌氧细菌和好氧细菌的变化.【结果】种植小麦的轮作土壤细菌数量显著高于马铃薯连作土壤.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土壤氨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54.32%和224.68%,土壤硝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42.86%和566.67%,土壤亚硝化细菌数量连作1a的比连作3a、连作5a的分别提高11.11%和104.08%.【结论】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和厌氧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数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连作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轮作为对照,研究了连作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菌总数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细菌数量连作低于轮作,放线菌数量连作略低,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真菌数量有显著变化,连作明显高于轮作。从根际土壤微生物角度对辣椒连作障碍进行了分析,连作导致辣椒根际土壤由高肥的“细菌型”向低肥的“真菌型”转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稀释平板培养法,分析不同轮作方式下牡丹江地区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主要生理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3大类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占总菌数的99%以上;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烟田土壤微生物各主要生理类群中,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氨化细菌次之,好气性固氮菌最少。各土层土壤微生物类群间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不同轮作方式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会产生很大影响,微生物总数量上,轮作样地(I1、I2、I3)及迎茬样地(I5)显著高于连作样地(I4、I6),连作4a地块(I4)微生物数量少于连作1a地块(I6),说明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会随着连作年数的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7.
针对设施西瓜连作障碍现象,研究了西瓜-辣椒轮作和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对其连作障碍解除的效果。结果表明: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后的土壤较西瓜2年连作后的土壤初始值p H值上升0.43,EC值降低52.94%,有机质含量提高51.92%;平均每克土壤的细菌数量增加27×10~5个、放线菌数量增加62×10~4个、真菌数量减少456×10~2个;该轮作模式能显著提高辣椒的生长发育指标,而且产量较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增产15.65%,比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净增收益45000元/hm~2,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更有利于防止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有害病原真菌的数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恢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更有利于消除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轮作是一项经济和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措施。为进一步明确轮作作用机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谱图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田块土壤微生物的PLFA构成特征。结果显示,水稻-棉花和水稻-玉米轮作田块中的微生物PLFA总量均高于水稻-水稻连作田块,水稻-水稻连作田块的微生物PLFA总量比连作前水稻田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田块土壤中细菌占主导,真菌和放线菌含量次之,原生动物最少。但是,轮作田中每一类微生物含量均高于连作田块,细菌尤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田块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数量和种类均存在着明显差异,水稻-旱作轮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增加,种类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针对设施西瓜连作障碍现象,研究了西瓜-辣椒轮作和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对其连作障碍解除的效果。结果表明: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后的土壤较西瓜2年连作后的土壤初始值p H值上升0.43,EC值降低52.94%,有机质含量提高51.92%;平均每克土壤的细菌数量增加27×105个、放线菌数量增加62×105个、放线菌数量增加62×104个、真菌数量减少456×104个、真菌数量减少456×102个;该轮作模式能显著提高辣椒的生长发育指标,而且产量较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增产15.65%,比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净增收益45000元/hm2个;该轮作模式能显著提高辣椒的生长发育指标,而且产量较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增产15.65%,比西瓜-辣椒轮作模式净增收益45000元/hm2,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西瓜-草菇-辣椒轮作模式更有利于防止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有害病原真菌的数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恢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更有利于消除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0a生苜蓿翻耕后,与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和荞麦进行草田轮作,对各轮作方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6-10月,土壤微生物总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细菌与放线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真菌则呈增加的变化规律;同一时期不同草田轮作方式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P0.05),作物轮作方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作物连作方式。土壤脲酶活性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呈现增加的趋势,玉米、高粱参与轮作方式的土壤酶活性高于作物连作方式及谷子、马铃薯参与轮作的方式。脲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呈正相关(r=0.386);草田轮作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腐殖酸和水旱轮作对镉污染土壤种植的稻糙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腐殖酸和水旱轮作共同作用对镉污染土壤中种植的水稻稻糙米品质的影响,采用随机组合设计进行了土壤盆栽试验,在水旱轮作的两种土壤(稻田土和菜田土)中添加0、0.1、1.0和10.0 g/m2的腐殖酸,测定糙米中重金属镉元素以及微量营养元素铁、锌、镁和钙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稻田土和菜田土中分别添加10.0和1.0 g/m2腐殖酸时,糙米中镉含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降低了40%和14.8%;添加腐殖酸处理的水稻,其糙米中必需元素Fe、Zn、Mg和Ca的含量均比未添加腐植酸处理的高,且差异显著;尤其是当腐殖酸添加量为1.0 g/m2时,糙米中Mg含量增加了50.42~72.60 mg/kg;另外,水旱轮作降低了糙米中的镉元素含量,也提高了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这说明腐殖酸和水旱轮作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水稻糙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动态与分配特征,为不同种植模式下烤烟养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旱地轮作和水旱轮作模式,以云烟97为供试材料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在两种种植模式下不同移栽后天数的烤烟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旱轮作模式有利于烤烟干物质积累,水旱轮作下烤烟干物质积累是旱地轮作模式的1.11倍(移栽后91 d),根系和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分配比例变化较大,叶片差异不明显;水旱轮作下烤烟移栽后21~35 d、49~63 d内两个时期氮素积累速率均较高,移栽后91 d烤烟氮含量(21.84 g/kg)比旱地轮作下烤烟氮含量(19.33 g/kg)高12.98%,且烤烟叶片氮素积累分配比例比旱地轮作高3.79%;在根、茎、叶中磷素积累速效上,水旱轮作模式下明显比旱地轮作模式滞后,分别是在移栽后63~77 d和49~63 d内达到最大;且旱地轮作模式有利于烤烟钾含量提高,烤烟钾含量是水旱轮作的1.36倍(移栽后91 d),旱地轮作下烤烟生育前期至中后期(移栽后21~63 d)均表现为钾素吸收速率快速增加,吸收峰值时期(移栽后49~63 d)也明显比水旱轮作(移栽后35~49 d)迟。因此,水旱轮作模式下应采用轻施氮肥,重施钾肥,且宜于早施钾素追肥;旱地轮作模式下应调整氮、钾肥施用量、施用时期,钾肥分次施用,且宜于迟施。  相似文献   

13.
稻田水旱轮作(第二年度)对农田杂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稻田水旱轮作第二年度轮作晚稻田比连作晚稻田的杂草总覆盖度减少 80 % ,轮作处理中轮作方式 1的晚玉米田比轮作方式 3的晚玉米田杂草总覆盖度减少 2 4 %。  相似文献   

14.
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烤烟生长及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四川泸州烟区典型田、地烟生产条件,分析不同耕地利用方式(水旱轮作、旱地轮作)对烤烟生长速率、农艺性状及化学物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株高、茎围生长速率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水旱轮作田大于旱地轮作地;伸根、团棵期(49 d以前)旱地轮作烤烟叶片长、叶宽大于水旱轮作,进入旺长期后水旱轮作烤烟叶片生长加速,逐渐超过旱地轮作。水旱轮作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及物理性状表现整体优于旱地轮作。相比水旱轮作,旱地轮作明显提高了烤烟的还原糖、烟碱、钾、氯等化学指标。水田、旱地烤烟生长及品质特征在不同生育期有较大差异,可为水旱轮作和旱地轮作条件下,不同生育期栽培措施的合理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对马铃薯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两种类型地块主要病害具有较好防效的生物药剂,采用播种期土壤处理法,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寡雄腐霉菌和辣根素五种生物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防治早疫病以辣根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两种类型地块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防治晚疫病以多抗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分别高于40%和25%;防治疮痂病以枯草芽孢杆菌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的防治效果均分别高于80%和25%。各种药剂在旱作地的防治效果整体优于水旱轮作地。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利用方式对珠江三角洲农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特征和碳氮磷的影响,采集长期水田、旱地和水旱轮作的耕层土壤,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碳氮磷分布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田土壤以>2 mm团聚体为主,其含量占比显著高于旱地和水旱轮作两种利用方式,旱地和水旱轮作土壤则以<0.25 mm微团聚体为主。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水田显著高于旱地、水旱轮作,而全磷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水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粒径减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旱地、水旱轮作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随粒径减小呈降低趋势,三种利用方式碳氮磷主要集中在>2 mm和2~0.5 mm团聚体中。各粒级团聚体C:P和N:P表现为水田土壤显著高于旱地、水旱轮作,而C:N差异不显著(P>0.05)。水田和旱地土壤团聚体C:N、C:P和N:P随粒径变化规律与其团聚体养分表现出一致性,而水旱轮作则表现出相反规律。土壤碳氮磷与团聚体碳氮磷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团聚体碳氮磷对土壤养分具有良好的指示性,且随粒径减小指示作用增强。土壤团聚体C:P对利用方式变化最敏感,可作为反映该区域耕层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敏感性指标。水田土壤大团聚体及其碳氮磷含量较高,土壤结构良好,有利于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物理保护和土壤碳氮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晾晒型烤烟—晚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旱轮作模式的优点,总结了晾晒型烤烟—晚稻轮作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对稻田年内水旱轮作及连作的后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内水旱轮作可增加晚稻有效穗、结实率和实粒数,能显著地提高后作晚稻产量,经冬种、冬闲再连作的水稻则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水旱轮作系统中土壤CH4和N2O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田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而水旱轮作是显著影响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水旱轮作对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两种主要温室气体产排的影响,从水肥管理和不同轮作方式等方面论述其对水旱轮作系统中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并根据温室效应等因素,综合性地提出了推行稻季节水灌溉、规范作物施肥管理和优化轮作模式3种减排措施,以期为水旱轮作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旱轮作与土壤肥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旱轮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种植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营养元素锰为例,针对水旱轮作中出现的土壤肥力及植物营养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