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播种前准备、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育秧播种、秧苗管理、机械插秧、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沿淮地区粳稻育插秧机械化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插秧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插秧效率、保证栽插密度、提高栽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节约化生产的有效措施。机械化插秧的关键技术环节是育秧,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机插秧的成败,文章就如何育好机插秧秧苗、提高秧苗素质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能使秧苗健壮、符合机插秧要求的播种密度,使机械化插秧在泸州市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单季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试验研究,从育秧准备、育秧播种、秧苗管理、机插作业、机插大田管理等5方面,探讨和提出了杭州单季杂交稻机械化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插秧机的主要技术特点,总结水稻机插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床土准备、苗床准备、播种、秧苗管理、大田耕整、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水稻的秧苗培育和机械插秧技术,秧苗的培育主要包括秧田的准备、浸种与催芽工作、播种等。水稻的机械插秧技术主要有移栽田的准备、秧苗的准备以及插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盘锦市机械化插秧率达到90%以上,水稻秧苗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化插秧,培育出适合机械化秧苗是插秧重要节点。本文主要对符合机插软盘育苗从秧田准备到选种、播种、秧田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插秧软盘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化插秧对育秧技术的要求较高:从秧苗的秧龄大小、均匀度、秧苗高度、串根情况等,无不影响到机插秧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因此应首先保证育秧安全可靠和培育壮秧。软盘育秧技术主要包括:秧田选择与整地、床土制作、种子处理、播种、加盖拱棚、秧苗管理、加盖防虫网等作业程序。  相似文献   

8.
杂交粳稻机插秧不同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交粳稻机插秧不同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粳稻机械化插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种子通过矮苗壮浸种,盘落谷量100 g,秧龄在23 d左右较为适宜,既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又有利于提高盘根率。采用精播器播种的秧苗,出苗均匀,秧苗素质好,有利于减少机插漏穴率。在品种上一定要选用耐条纹叶枯病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目前的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就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来进行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工作,用机械化来代替人工,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本文就从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提供帮助,促进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插秧人工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种子处理、育秧前准备、播种、立苗、秧苗管理、秧苗起运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机插秧人工旱育秧技术,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简便、低成本的水稻机插秧人工旱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水稻插秧实现机械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促进水稻生产发展。从育苗准备、播种与秧苗管理、移栽等方面总结了广德县水稻机插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农村科技》2021,(1):9-11
秋田小町属中晚熟粳稻品种,口感较好,在新疆南疆稻区种植面积较大.为提高秋田小町产量,在育秧上通过播前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及加强秧苗管理等技术措施培育壮秧;采用插秧前的本田整地、机械插秧等插秧技术,保证插秧质量;加强插秧后大田管理,在水稻各个生长阶段合理灌水施肥,注重晒田;做好病虫草害防治,确保秋田小町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插秧质量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等优点。本文从插秧机的分类、机械插秧的优越性、育秧技术要点和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相关内容,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行水稻集中育秧及配套技术,以全面提高秧苗素质,改变水稻种植方式,提高水稻产量。总结了安徽省近年集中育秧和机插秧的关键技术,供大家参考。1明确技术路线,选择适宜配套品种以标准化育插秧(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大棚绿化旱育→机械化栽插→配套大田管理)为主线,融合农机农艺技术,主攻育秧薄弱环节,培育出适宜机械化栽插的适龄壮秧。以空闲田、油菜及早熟小麦茬口的一季稻为重点,实现机插品种、插秧机械和育秧技术等关键技术集成配套,逐步向双季早稻和中迟熟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插秧质量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等优点。本文从插秧机的分类、机械插秧的优越性、育秧技术要点和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相关内容,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插秧实现机械化,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促进水稻生产发展。从育苗准备、播种与秧苗管理、移栽等方面总结了广德县水稻机插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水稻机械化插秧泥育旱管技术,解决庄河市水稻生产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且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方法】在插秧前期准备阶段,选择土质肥沃、田地平整、无碎石子的浅脚烂泥田作为秧田;确定秧田面积为750m2,施肥时将肥料撒在秧田表面,对区域进行翻犁处理;在摆盘装土及铺泥浆阶段,以平行的方式完成秧苗摆盘,每20个秧盘使用1kg壮秧剂配置营养土;按照选种、确定质量、晒种脱芒、去除杂质、消毒浸种以及催芽步骤处理后,完成水稻插秧播种。在插秧田期管理阶段,主要是对长到两叶一心的秧苗,进行生长高度与病虫害控制。当秧苗长出4-6个叶片且泥土沉淀10-12天后,使用插秧机完成水稻机械化插秧。【结果】机械化插秧漏查率为1.1%,相比手工插秧,机械化插秧漏查率较低,折合亩产较高。【结论】水稻机械化插秧泥育旱管技术在提高农业机械化种植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改善种植环境、提高育苗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水稻机插秧苗培育及大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培育适合机械栽插的秧苗及采取相应的大田栽培技术是实现水稻栽培机械化的关键。机插水稻秧苗秧龄短、整齐度高、排列紧密以及栽插后缓苗期长等特点,决定了机械栽插秧苗培育和大田栽培技术的特殊性,营养土制备、播种、秧田及大田管理等技术环节必须适合机械插秧各方面的要求。根据近5年生产实践以及对周边农户调查,切实按照以下技术环节操作,可以收到600~650 kg/667m2的经济产量。1育秧技术在露地湿润育秧的基础上,结合软盘和薄膜覆盖培育机插秧,简便易行,适合大批量生产。1·1制备营养土由于机插秧苗秧龄短,育秧期间很少施肥,因此制备适合…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插秧质量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等优点.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