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福建山樱花(Cerasuscampanulata)1a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移植时间、叶量及土球对移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植时间对成活率、地径和苗高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以休眠期移植效果最好,其成活率、地径和苗高均最高,分别为97.07%、1.86cm和1.85m。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时,摘叶移植的成活率为83.80%,是带叶移植的1.18倍,但对地径和苗高生长影响不大;带土球移植的成活率和苗高分别为81.76%和1.55cm,分别是不带土球移植的1.12倍和1.07倍,但地径生长差异不大。福建山樱花苗木移植在休眠期进行最好,其次是萌动期,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需将叶片全部摘除并带土球。  相似文献   

2.
观赏百合组培苗移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介质、不同大小百合种球、不同移植季节及不同晾干时间对百合移植成活率、根系生长及叶、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种试验介质中百合移植的最佳介质是100%珍珠岩或50%珍珠岩+50%泥炭土,百合种球适宜直径为≥0.5cm,合适季节为春、秋季,晾干2.3d的百合种球的成活率仍可达80%以上,如果介质、种球大小、移植季节合适,百合组培苗不经过炼苗也可达到90%以上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仁用杏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仁用杏嫁接育苗成活低、出苗少的问题,从接穗保护、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等方面研究了仁用杏嫁接育苗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蜡封接穗可提高嫁接成活率27.1%~36.5%;枝接育苗的最佳时期为砧木苗萌芽展叶期;切腹接方法成活率在95%以上.成苗率在85%以上,较切接、带木质芽接和腹接法成活率高8.6%~21.0%.且具省工、高效特点;坐地砧比移植砧嫁接成活率高20.1%~25.0%,仁用杏育苗一般不宜采用当季移植当季嫁接。  相似文献   

4.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白藤和异株藤组培苗的移植技术。结果显示:试管苗的质量是移植成活与否的关键,适宜的组培苗移植规格为:苗高大于4.0cm根长大于4.0cm,带须根;珍珠岩为最优移植介质,移植组培苗的根系生长量大、净 条烽多、成活率最高,分别达26.1cm/株、0.8条/株、95.0%;泥炭土和细沙中选介质,移植成活率〉90%;最佳的练苗介质配比为40%泥炭土+60%黄心土,移植成活  相似文献   

5.
1993-1995年在巩留林场进行了云杉全生长季节移植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全生长季节进行云杉苗木移植作业及更新造林作业,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浸根药剂以三十院醇效果最好,其最佳处理组合为5-15ppm浸根1小时。直接移植或带上移植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基质以黑上效果较好。药剂处理对幼苗的高、径无明显促进作用。本试验成功地解决了云杉夏季移植成活率低的问题,其移植成活率达到96.5%以上,移植苗完全可以应用于生产造林。  相似文献   

6.
移植苗培育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是培育大苗的理想方法.通过移植.可促进侧根、频根的生长。加大了根茎比,起苗时根系不易受伤.栽植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吉林省半干旱地区绿化樟子松大树移植成活率低的问题,对其树冠体积与根系土坨体积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树冠体积与土坨体积的比值与移植成活率成反比,即比值越大,成活率越低;移植成活率达到100%时允许的最大比值、亦是最经济比值为5.80,若比值大于5.80,则移植成活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基质(A)、基肥(B)、施用不同根部追肥(C)对厚荚相思组培苗移植到圃地培育至出圃时的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红心土:发酵木屑:炭化谷壳=5:3:2作为移植基质(A1)+3kg·m^-3硫酸钾复合肥作为基肥(B2)效果最好,成活率达85.6%;采用200倍液植物信叶根部营养液作根部追肥(C2)最好,成活率达88.6%。  相似文献   

9.
组织培养技术是印楝快速繁殖并保持品种纯正优良的一种有效途径,而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则是决定组培快繁生产种苗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印楝组培苗移植的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移植季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移植季节对印楝树组培苗移植的成活率及生长指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基质配比最佳是红心土:火烧土=6:4,在此基质配比下,移植45天后,印楝树组培苗平均移植成活率达97.50%、平均苗高3.80cm、平均地径3.60mm、平均根系条数2.40条;移植最佳季节是春季,在春季,印楝树组培苗平均移植成活率达89.30%、平均苗高3.60cm、平均地径为3.40mm、平均根系条数2.2条。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主要栽培珍贵树种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组培苗的移植成活率,以选育的优良无性系组培生根苗为材料,研究炼苗方式、基质、苗木规格、植后施肥及移植季节等对移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松盖炼苗3 d,出瓶苗高度大于2 cm,植后3 d喷施1 MS大量元素营养液是较好的处理,在大棚条件下移植,不带黄心土的轻基质和河沙都是适合基质,移植成活率90%以上,在大田条件下移植,以黄心土:泥炭土=1:1或黄心土:蛭石=1:1为基质移植成活率较高.移植季节以4月成活率最高,9月、10月其次,考虑到我国南方地区最佳造林季节为3—5月,为减少苗圃管理成本,米老排组培苗生产安排在9—10月出瓶移植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黄常山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的扦插基质、不同的扦插时间,对黄常山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黄常山扦插40 d就可生根;在不同的时间和用不同的基质进行扦插,黄常山的扦插成活率差异极显著。用100%黄心土做扦插基质时,6月份扦插平均成活率为80%,10月份扦插平均成活率达93%,最高达95%;用50%营养土+50%黄心土做扦插基质时,平均成活率达83%,最高达85%;用50%细沙+50%营养土做扦插基质时,平均成活率达60%,最高达65%。  相似文献   

12.
针对昭阳区历年来低劣核桃高枝嫁接成活率低的难题,在2012年进行了春季枝接与夏季芽接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枝接中,采用常规方法嫁接,成活率为52.7%,而采用蓄热保湿法嫁接,成活率则高达89.3%;在"方块形"芽接中,疤芽的位置不同,则成活率大不相同,枝条的年龄越大,则成活率越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将高干嫁接技术应用于生产,对嫁接过程中的遮荫材料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除黑色营养钵外,其余遮荫材料报纸、黄色离型纸、牛皮纸和防水牛皮纸的变型与嫁接芽的死亡极显著相关,遮荫材料是影响嫁接成活的重要因素.所选的5种材料中,防水牛皮纸作为遮荫材料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120天后芽成活率仍然超过80%,折算嫁接每芽成本为1.69元,其次是牛皮纸,120天后芽成活率超过70%,嫁接每芽成活成本为1.78元,而最低的黑色营养钵120天的嫁接成活率仅为1.11%,折算嫁接每芽成活成本达到113.36元.综合考虑嫁接成活、嫁接成本以及取材的便利,生产中宜选用牛皮纸作为遮荫材料.  相似文献   

14.
祁连山浅山区造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祁连山浅山区影响造林成活、生长的树种选择、混交方式、生长调节剂处理等因子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浅山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对成活率的影响较大,成活率相差近10个百分点;GGR处理对成活率、生长量有一定的影响,其成活率可提高13个百分点,科翰95保水剂不同施入方法,对成活率影响明显,其排序为水溶300倍液穴施150 g水溶蘸根粉施20 g;干旱区同一树种根系套袋造林其成活率影响比较明显,成活率提高11个百分点,年新梢生长量平均提高2.0 cm,干梢率下降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嫁接方法对日本斤柿苗木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在天水市4月上旬嫁接,其苗木成活率高,平均成活率达到79.3%;采用劈接法嫁接,苗木成活率高,平均成活率达到73.3%;不同嫁接方法和不同嫁接时间对苗木生长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黄连木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生长速度,对黄连木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塑料营养袋苗和塑料营养钵苗的苗高分别为43.6 cm和26.8 cm,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6%和97%;适当深栽 覆草的造林成活率达100%;容器苗苗龄对造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只影响当年生长量,以百日以上苗龄生长量最高,可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7.
杨树湘林新无性系不同部位育苗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老杨树无性系田间扦插育苗成活率,在湘林~90等5个新无性系与对照中汉-17杨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以中汉-17最低;5个杨树湘林新无性系间均无显著差异,可满足大田扦插育苗要求。成活率在苗干区分段问总体上随所取穗条部住的升高而有所下降;但第2、3、4区分段间无显著差异,表明杨树种苗上部的有芽茎干可以用作育苗种条。在夏季无抗旱措施情况下,年末保存率比春季成活率平均有所下降。大田育苗的保存率、成活率与水培时的皮层凸起呈正相关,反映先期根原基多、水培时易形成皮层凸起的无性系及区分段,可以期望有较高的育苗成活率和保存率。成活率、保存率与水培时的发根总长,苗高生长量与水培时的皮层凸起、不定根条数、总长间均没有相关性。试验显示,杨树新无性系扦插繁殖能力的鉴定,最重要、最可靠的程序是通过大田育苗的生产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8.
鹿角杜鹃的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生根剂、扦插环境及扦插时间对鹿角杜鹃进行扦插繁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鹿角杜鹃生根较慢,扦插80 d后才能生根;在不同的季节和以不同的生根剂处理穗条以及不同的生境,其成活率差异明显。7月份扦插的鹿角杜鹃平均成活率达85%,最高达90%;3种不同的生根剂处理,浓度150 mg/L的双吉尔(GGR)处理的插穗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其平均成活率达85%,最高达90%。95%的遮阳网下鹿角杜鹃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森林郁闭度达80%的林下,其平均成活率达85%,最高达90%。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树干注药补水,对不易成活的大规格珍贵濒危树种的移植成活率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对提高大规格珍贵濒危树种苗木的成活率效果显著,且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在不易成活的珍贵濒危树种的移植保护及提高大规格工程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工作中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墨紫含笑(Michelia crassipes‘Mozi’)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插穗直径的插条成活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墨紫含笑不同扦插时间的插条成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春季3月份扦插成活率较高,为60.1%;不同直径扦插穗条的选取对扦插成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直径3~6 mm 的半木质化穗条扦插成活率较高,为65.9%。扦插繁殖技术简单、时间短、成本低,对于科研能力较弱、规模化程度低的林场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