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牛永宁 《现代农业》2009,(12):55-55
"三荒"是指具有一定土壤肥力的荒山、荒沟、荒坡。由于朝阳主体山脉是努鲁尔虎山,西北至东南走向,微地形背风向阳,其地形气候为冷空气易进易出型和难进易出型,特别是难进易出型居多,故此,小气候条件优越,为发展保护地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于遥感影像资料,研究宁夏区域春季沙尘暴与地形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沙尘暴天气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持续时间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同时地形的不同走向和不同尺度对沙尘的运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沙尘正面冲击的大尺度山脉对沙尘具有阻挡作用,而稍小尺度的山脉具有迟滞作用,会沿山脉的走向将沙尘引入地势低平低洼之处,从而造成了不同地形区域沙尘天气在发展进程与强度的差异,使靠近山体附近的区域沙尘天气发生的时间相对较迟、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受沙尘暴危害的程度和范围相对较小,同时也减少了较远区域受危害的程度及范围。  相似文献   

3.
周雪松  杨成芳  张少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19-19422
[目的]研究地形对冷流暴雪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一次山东半岛冷流暴雪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对比试验,并从水汽、热力场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冷流暴雪中地形对暴雪落区、强度造成影响的可能原因。[结果]山东半岛山脉地形对冷流暴雪落区、强度影响较大,使其强度明显增大,降雪中心明显北移;而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形造成对流层低层风场辐合和垂直运动增强,从而明显改变了冷流暴雪过程中水汽、雪水含量等在空间上的分布,继而影响整个暴雪过程。[结论]山东半岛山脉地形是冷流暴雪天气过程预报分析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封面介绍     
正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太行山在6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频繁的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中使太行山强烈隆升,经过数百万年的千古锤炼,太行山终于形成。  相似文献   

5.
晋北山区柠条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晋北山区的生态环境特征   1.1 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和太行山脉交接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晋北山区总面积5285.9km2,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和太行山脉交接地带,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的组成部分,其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丘陵、盆地.……  相似文献   

6.
洪山鸡     
洪山鸡属肉蛋兼用的"三黄"鸡种,原产于湖北省大洪山山脉北麓随州市随县洪山镇,因此命名为"洪山鸡"。与洪山镇邻近的双河镇、长岗镇、环潭镇、三里岗镇等也都有饲养。洪山鸡在港澳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城市尺度的山脉包围角指标,以气象站点为中心提取全国不同地区的山脉包围角;结合地面气象数据,以经度、纬度、海拔作为混杂因素,利用广义可加模型,分别针对单侧邻山、马蹄形、峡谷3类地形建立了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与山脉包围角之间的定量关系。包围角对局部气象因子有着显著而不同的作用。山脉包围角的增加多数时候会降低风速,包围角度每增加10°,风速将降低1.05%~2.51%;而包围角度在240°~270°时,包围角的增加则可能引起风速的增加,每10°最高增大9.71%。山脉包围角较小时,相对湿度随着包围角的增大整体呈现为增加;而当包围角超过285°时,相对湿度转而随包围角的增大而减小。综合不同地形下气温的响应曲线及定量结果,得出包围角度的增加多引起城市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朝阳地区2011—2015年近100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雷达观测资料,统计出强对流天气的易发区,并结合地形对易发区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游移入朝阳地区的强对流多在途经朝阳地区的行政边界沿线分布,当地新生的强对流易发区分布在朝阳境内山脉的迎风坡、山脉背风坡与沿河平原毗连地带、河流与丘陵相间分布的复杂地形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快湖南茶叶品牌建设,促进湖南茶产业发展。2010年底,由湖南省农业厅牵头,湖南省茶叶学会与湖南省茶业协会承办,通过网上投票、行业专家评审,在全省范围内组织评选出了"湖南十大茶品牌"和"四大地方公共品牌"。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对这14个茶叶品牌进行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千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40°,东经123.4°,东西宽约10km,南北长约15km,总面积为44平方公里.千山系长白山山脉的延伸,在辽南地区形成千山山脉.按千山的自然地形可划可为东西走向、平行排列的三道沟,由北往南分别为北沟、中沟、南沟.  相似文献   

11.
<正>1绥中县自然环境概况绥中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区,全县总面积为2780平方公里。绥中县地形受到周边燕山山脉的影响,呈现西北地区地势较高、东南地区地势较低的的地形特征。绥中山地约占绥中县总面积41%,其中包括五指山山脉、大孤山山脉等;丘陵面积约占绥中县总面积的38%,受到河流走向影响,绥中县的丘陵地区被分割,西北地区的丘陵向阳、光照条件充足,适宜各种果树的生长,东北部地区沟谷较多,梨园较多,南部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村科技6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来,湖南农村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实施"科教兴湘"战略以来,湖南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水平、自主创新能力都有了新的飞跃。尤其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部分学科和领域独领风骚,推进绿色革命,为促进湖南乃至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四川龙泉山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地形、海拔、风、污染物、生物等生态因子对桃生长发育的作用,论证了在四川龙泉山脉发展生育期在100d左右,成熟期在6月底前的早熟、早中熟桃的生态学基础。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不利因子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太行山复杂地形对新乡市夏季降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借助ArcGIS10.0软件的克里金插值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等,对新乡市近年来夏季平均降水量做了空间插值分析,并通过2016年7月19日的一次地形暴雨过程,具体阐述太行山地形对新乡市降水落区的影响。结果表明:新乡市夏季降水高值集中在西北部的太行山区,且降水量分布与地形变化呈现良好的对应关系。地形是2016年7月19日新乡市局地特大暴雨的重要触发机制,低层东南风在山脉东侧迎风坡被迫抬升,大量水汽及不稳定能量在新乡市上空堆积并伴随中尺度气旋持续生成,地形使降水增幅明显。本研究可以为提高新乡市地形暴雨的监测和预报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柑桔品种很多,品种特性、成熟期早晚、食用方式以及抗寒性差异较大。湖南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适宜的柑桔产区,综合考虑各地的生态环境条件、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未来走向,湖南省应形成以宽皮柑桔类为主,适当发展甜橙、枘类和杂柑类的生产格局。《湖南柑桔10年发展规划》中已明确将南岭山脉至雪峰山脉南端的湘南定为鲜食脐橙与加工甜橙产业带;雪峰山脉及武陵山脉东麓定为鲜食与加工温州蜜柑产业带;建立武陵山脉的椪柑生产基地,湘西南的冰糖橙生产基地以及江永等地的良种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世界农业》2020,(4):130-133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消息,近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埃斯皮尼亚苏山脉(Espinha?o Mountain Range)南端的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IAHS)名录。这是巴西首个获得GIAHS认定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也是全球第59个。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拥有独特的地形和生态系统,那里生长着sempre-vivas花朵,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山地,在调节当地降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景东彝族自治县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端,无量山脉和哀牢山脉北段,位于滇西南中部、普洱市北端、横断山脉南端,地形北窄南阔,由低到高分布着谷地、丘陵、山地,属深切割中山地貌,岭高、坡陡、谷深是其基本特点。境内最高海拔(笔架山)3371 m,最低海拔(澜沧江与文笑河主河道中心线交汇点)786 m,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具有垂直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干凉同步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9.6 ℃,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16日,湖南省农业厅与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在长沙市中国电信大厦联合举办了"12316,信息惠农家"主题日活动。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田家贵,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廖仁斌,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国华,农业厅30多个厅属部门负责人和湖南电信中层干部出席。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投资企业(个人)最不愿触碰的就是那些有权属纠纷的土地,生怕在流转过程中或流转后出现土地纠纷,对社会安定和正常生产造成不良影响。2013年秋天,湖南季丰农业有限公司看中了江永县黄甲岭乡山脉下村为主的数十公顷连片荒地,其中大部分权属明确的土地很快就达成了协议,而有一个小山头因山脉下村与另一个村有争议而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20.
湖南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在全面调查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和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都庞岭自然保护区是南岭山脉植物保存较完好的地点,植物资源丰富,有土著种子植物171科、740属、1716种。本区热带科属多于温带科属,是湖南境内华南植物区系成分最丰富的地点之一,石灰岩特有(或适宜)植物丰富;无论是植物的种类组成,还是组成森林群落的优势种,本区具有南岭山脉植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区珍稀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