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鹅舍应根据饲养鹅种的不同年龄、不同饲养方式、不同饲养地的气候条件来建造。建筑材料选用原则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根据鹅舍的用途可分为育雏舍、育成(或青年)鹅舍、种鹅舍。各类鹅舍的要求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农村好多农户由于育雏存在误区而造成养鹅失败。误区一、没有准备就养鹅养鹅要有育雏舍、成鹅舍,事先没有做准备,抓来鹅雏就放炕上,因屋内不能保证温度,使鹅扎堆,常常被压死,料槽、水槽都对付着用。垫料、药品、用具都不做准备到时乱放。雏舍不消毒,不预热,使雏鹅生长受到影响,有的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3.
1.养鹅前期准备选择好场地,搭建好鹅舍,准备好供暖设施,添置常用设备和器具,搞好入舍前消毒。2.雏鹅阶段饲养管理(1~25日龄)选购优质舒城“四季鹅”鹅苗,保持适宜育雏温度,合理调教饮食,实行分群分圈饲养,适时放牧游水,注意疫病预防和敌害。3.育成期饲养管理(25~60日龄)以放牧为主,补饲精料为辅,加强运动,给足营养。平时要保持鹅舍清洁干燥,消毒用具,勤换垫料,注意观察鹅群健康状况,做好疫病防治工作。4.育肥期饲养管理(60~70日龄)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每天逐渐增加高能量精料的饲喂量,逐渐减少放牧时间,要供应充足饮水,减少运动,保持圈…  相似文献   

4.
一、鹅舍建设鹅舍可分为育雏舍、肉鹅舍、肥育舍、种鹅舍 ,它们的具体建筑要求和条件也不一样。1.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 ,因此 ,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 ,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 ,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 10~15为好 ,屋檐高2m ,舍内地面比舍外高  相似文献   

5.
《农民致富之友》2009,(4):35-35
2、雏鹅进舍前的准备。雏鹅进舍前,要对育雏舍进行安全检查,做到即能通风,又不要透风、不漏雨、不潮湿、不冷凉,严防老鼠等对雏鹅构成威胁的动物,对雏舍及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消毒的方法有:对雏舍用福尔马林溶液40升/平方米或20克高锰酸钾熏蒸24小时。也可用菌毒清一包烟熏20平方米空间。用2%苛性钠溶液或1%高锰酸钾等对饲槽、水槽、食盘等用具洗刷,再用清水冲洗后备用。  相似文献   

6.
兰天 《农家顾问》2006,(8):45-46
一是降温防暑。舍温保持在26℃以内,降温防暑的方法是:①通风降温。在鹅舍外活动场所搭盖遮阳挡风的凉棚,鹅舍正面墙壁采用尼龙网或篱笆,其他墙壁要分高低位开窗,低位窗开得和鹅舍同高,鹅舍要宽敞,防止拥挤。②控制湿度。夏季鹅舍湿度保持为55%~60%。如相对湿度大于75%,则雏鹅  相似文献   

7.
《农民致富之友》2007,(11):30-30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需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温度与湿度  相似文献   

8.
雏鹅是指出壳后到一个月内的鹅。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该管理期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最终影响到养鹅的经济效益。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进雏前对鹅舍、设备和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鹅舍、设备、用具晾干后用福尔马林密封熏蒸消毒。等雏鹅进舍前3~5d再喷洒消毒一次,门前放好消毒带,等待雏鹅进舍。(2)要调节后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鹅出壳后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温度的不适  相似文献   

9.
<正> 食用冬鹅能祛风湿、益筋骨,所以冬鹅售价较高,把好饲养技术关,提高冬养雏鹅的成活率,是提高养鹅效益的关键。1 育雏准备 进养雏鹅前半个月,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或5%漂白粉水交叉消毒。饲养用具(饲养盆、饮水器)等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  相似文献   

10.
<正>一、育雏舍处理雏鹅进雏舍前2周,将育雏室冲洗干净,用10%新鲜石灰水将地面、墙壁消毒,用2%烧碱水洗刷用具,并将食槽、饮水器、照明、保暖、排气等设备,在进雏前4~6小时进行预温,使育雏室温度达到28℃。  相似文献   

11.
一、育雏期管理 1.育雏前准备 在接雏前全面检查、维修育雏室及育雏设备,安装取暖、通风设备,检修照明线路,安装灯泡和育雏网床架,准备充足的饮水器、饲料盘等设备。对育雏舍作彻底的清洗,按每米^3空间用42毫升福尔马林溶液加21克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对育雏设备用1:1000百毒杀消毒液浸泡或喷洒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在育雏舍门口设立消毒设备。备一定量的育雏饲料及常用药物,雏鹅进舍前,育雏舍预温到28-30℃。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喷淋氯化钙溶液对鹅舍湿度的影响,试验采用浓度为37%的氯化钙溶液在鹅舍外喷淋,在不同风速下测定鹅舍内湿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舍外空气湿度为81.2%的情况下,舍内风速为0.7 m/s时,舍内湿度为68.3%,较舍外湿度下降了15.89%;舍内风速为1.5 m/s时,舍内湿度为71.1%,较舍外湿度下降了12.44%。可见,氯化钙溶液喷淋可以降低鹅舍内湿度。  相似文献   

13.
鹅是杂食性家禽,对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0%~50%。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室内外及育雏用具在接雏前2~3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育雏圈栏垫草应用干燥、松软、无霉烂的稻草或其它秸秆。雏鹅路途运输不宜超过24小时,如太远宜采用嘌蛋方法运输。育雏可垫草平养、网上平养和笼养;温度来源可分为给温育雏与自温育雏两种。雏鹅舍的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清洁和消毒。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房屋作为育雏室。将雏鹅舍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打扫干净,用热石灰水粉刷墙壁,把洗净的用具放入育雏室,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相似文献   

14.
正误区一:没有准备就养鹅养鹅需要有育雏舍、成鹅舍,如果事先没有做准备,抓来雏鹅就放炕上,因屋内不能保证温度,会使雏鹅扎堆而被压死。育雏舍不消毒、不预热,使雏鹅生长受到影响,有的造成死亡。因此,育雏前要彻底清扫育雏舍并进行消毒,墙壁、天棚用20%石灰乳或3%氢氧化钠涂刷消毒,育雏舍完全封闭,用甲醛熏蒸消毒,次日打开门窗通风排气。垫料要消毒晒干,不得发霉。要准  相似文献   

15.
雏鹅出壳后,由于初饮、开食不及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育雏舍温度低或某些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容易造成雏鹅糊肛。病雏鹅肛门被粪便粘住,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雏鹅糊肛,多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天(5~7天),如能做好出壳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52-52
种鹅舍要宽敞明亮,每天要清洗食槽、水槽以及更换垫料,保持垫草和舍内干燥。鹅舍要安静、卫生、环境良好,严防阴冷潮湿,要特别注意鹅舍保温。 早期(1~1.5月龄):对刚选留的种鹅要进行调教,使之合群,以舍饲为主并结合放牧饲养,根据放牧场草质优劣状况和鹅群的膘情,每日补料50~100克,公鹅补料量应多些。料以配合料为主,青料作补充。  相似文献   

17.
《饲料博览》2005,(1):52-52
雏鹅出壳后运到育雏舍,稍加休息,待安静约1h左右,即可饮水。雏鹅第一次饮水称初饮。  相似文献   

18.
闵浩 《农村科技》2006,(12):55-55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一、温度与湿度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可逐渐脱温。二、饲养密度群养雏鹅以每群500~600羽为宜。根据雏鹅的体型大小及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饲养密度,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  相似文献   

19.
李国南 《农技服务》2012,29(7):881-882
从饲养方式的选择、饲养规模的选择、鹅舍的基本要求、养殖技术要点、育肥仔鹅的饲养技术要点、防疫消毒技术要点等方面总结了农户饲养白莲鹅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1场址的选择 鹅是一种草食水禽,因此场址要选在距河边、池塘或湖边近处,有利于放牧与舍饲相结合,鹅舍宜建在高燥向阳处,要求夏季通风纳凉,冬季保温防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