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析野生花卉在北京农业观光园的景观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业观光园的植物景观特质以及野生花卉的资源特点做了简要概述。结合对北京部分农业观光园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野生花卉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形式及配置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出适用于北京地区农业观光园的野生花卉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2.
农业观光园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台湾省及日本等地。近些年我国农业观光园快速发展,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建设。草本花卉与乔灌木是农业观光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草本花卉1.1草本花卉的概念。园林植物包括园林树木和园林花卉,广义的园林花卉既包括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还包括花灌木  相似文献   

3.
农业观光园就是一个典型农业景观,使用了大量野生花卉、草木进行装点,营造出自然、绿色的生态效果。本文将对农业观光园内涵与类型进行分析,结合野生花卉的应用现状对野生花卉在农业景观园中的应用与配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观光园是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从不同角度对农业观光园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分类、功能规划、个案研究以及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观光农业是在原有农业活动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的一项产业,是旅游业经营模式经历的一项重要变革。依靠农业活动发展旅游业对于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历程,然后对农业观光园的开发背景、开发原则与开发条件进行了具体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指出了观光园整体规划布局策略,以期为观光农业的学术研究做出贡献,也为各地区农业观光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农业观光园建设的莺要目标,针对国内现阶段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状况,根据农业观光园的特点,提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应在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旅游项目,挖掘经济效益,并从生态保护、经济开发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7.
休闲农业是一种集聚丰富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如今,休闲农业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新趋势和国内消费者休闲消费的新热点。马来西亚在农业观光园发展方面起步较早,十分注重对农业观光园进行统筹规划,政府给予法律保障以及财政支持等,在农业观光园发展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对促进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发展,农业观光园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相继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农业观光园的主题、总体布局以及道路交通等方面浅析了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并以大连市农业观光园现状为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域内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于新刚  张现广  武恩申  王秀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56-20159,20167
从阳谷农业科技观光园的现状和当地的旅游资源条件出发,充分挖掘东夷历史文化资源,以荷、稻、樱桃三大产业为依托,以"农耕、农作、农居、农具"展示为载体,以农、林、牧、副、渔为题材,将旅游活动和旅游景观综合布置,把园区划分为一带、两翼、四区,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集生产与科研、观光与旅游、休闲与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农业科技观光园。以期为规划建设聊城市的特色农业科技观光园提供有效的探索实例。  相似文献   

10.
<正>1概念观光农业园是以农业为背景,以城市为依托,将城市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农业生产栽培、科技应用展示、文化发掘传承、生态保护培育和游客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的旅游目的地。2发展历程2.1国外农业观光园发展历程: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武汉花卉旅游发展规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婧  罗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87-1188,1191
总结了花卉旅游的内涵与概况,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其花卉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契机,指出其发展花卉旅游的优势,进而针对其花卉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武汉市花卉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通过花卉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岑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71-12973
总结国内外旅游安全研究现状之后发现,有关山地旅游安全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旅游风险高的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安全及其保障体系的研究缺乏。笔者以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地为例,总结了山地旅游安全事故的隐患及其来源,研究高风险山地旅游安全的保障体系,提出了由旅游安全政策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安全救援和旅游保险5要素构成的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并指出各要素的组成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和2012年安徽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对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优势度、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相对值、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增长速度等进行测定,运用SPSS19.0相关性分析法和空间错位分析法实证分析安徽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安徽16个市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空间错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呈弱负相关;旅游资源优势度等级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存在空间错位的现象。为此,必须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保障旅游经济稳定发展;把握空间错位规律,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36-4841
旅游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国内对旅游项目规划过程的研究包括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规划,且侧重前者;国外则没有严格的策划与规划之分,但规划内容中也都包含了策划研究。旅游项目策划的基本理论为旅游心理学、可拓策划学、价值工程学、循环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方法有比较法、逆向思维法、调查研究法等。规划的方法有公众参与法、SWOT分析法、情景规划法、外部因素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法、可持续法等。综述表明,旅游项目作用已得到共识,规划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别在于国外旅游项目规划方法更注重公众参与、可持续,并注重将这些方法落实到具体实践上;而国内目前还停留在理论认识上,还处于实践的初步实行阶段。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黄河滩地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其特色,阐述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包括山水格局并存、人文与自然并重、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及生态-经济-社会并进.将黄河滩地生态旅游分为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考察旅游、农业观光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和文化休闲旅游6种类型,并详细论述了旅游构建的具体方式,力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黄河滩地生态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信阳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条件,提出以战略联盟思想整合信阳旅游支撑系统,从旅游空间布局、旅游形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区域旅游合作等角度对信阳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协同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旅游业协同商务能够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山西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旅游业协同商务是山西旅游产业实现服务创新与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分析了山西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山西旅游业协同能力指标体系,建设山西旅游业协同商务平台,优化山西旅游协同商务环境等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丽江农业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休闲旅游是农业休闲观光体验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是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延伸发展。对丽江市农业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丽江市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需要加强规范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内容,塑造旅游特色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居民收人水平的不断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市场需求体现出渴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需求特点,尤其希望能在优美的农村环境中增加体验,于是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简要概述河南概况和农业旅游的概念、介绍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典型类型,分析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对河南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加快河南省农业旅游的发展,最终就是为了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挥农业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孝宏  张胜武  李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08-5609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节庆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旅游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西部地区由于种种原因,节庆旅游发展相对落后,通过分析西部地区节庆旅游现状,提出西部发展节庆旅游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