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枫桥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古镇特色.历史街区是枫桥古镇文化和历史传承的缩影,但目前呈现出传统风貌消退、历史建筑物老化、街区功能衰退、交通组织混乱、基础设施落后和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在明确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辩证关系和原则的基础上,借鉴历史街区成功保护案例揭示的经验,深入探讨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策略,以实现历史街区经济复兴、社会复兴和人文复兴.  相似文献   

2.
方璐  胡希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394-1398
在阐述古镇水文化及古镇水景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靖港古镇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靖港古镇水景营造的主题——“水之兴、水之殇、水之暮”,并从古镇水景的整体布局和细部设计两个层面对靖港古镇水景进行概念设计,以期为靖港古镇的保护与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试图对我国古镇环境评估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筛选出20篇高相关的期刊论文,分别从研究数量、整体发展趋势、评价主体的地域分布、评价体系的不同研究角度、研究方法、古镇环境评价体系的构筑方法 6个方面对古镇评价体系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这一阶段我国古镇评估的研究逐渐成熟的特点及存在评价主体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以期为后续古镇评估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周维  颜兵文  余韵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073-2074,2084
以靖港古镇规划建设为例,探讨靖港古镇恢复重建的历史及文化价值,并扩大论述我国其他古镇的恢复重建和规划建设。首先从古镇建设的前提和价值,国外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措施,结合国内外一些古镇开发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来进行综合评述。对我国古镇恢复重建和规划建设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探讨出对于这些不足的改进措施。结合当代现实,以点及面,从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对于靖港古镇乃至我国其他古镇重建与规划的意见及提议。  相似文献   

5.
李红  周波  陈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63-10964
以福宝古镇为例,提出了空间整合的思路,强调在保护古镇自然人文环境的同时,应着力于古镇的更新与发展,提高古镇对社会经济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古镇旅游已出现了雷同化的情况,以吴江同里古镇为例,提出了跳出古镇旅游雷同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姜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20-2821,2917
通过对川南传统古镇罗城镇进行现场调研,对古镇现有资源与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罗城古镇的基本情况和保护价值,分析了古镇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认为古镇风貌与环境破坏严重、古镇建筑毁坏严重、缺乏保护资金,并且关于古镇保护的宣传不到位。针对以上问题,就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重点在于进行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调整古镇功能结构,重视保留古镇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加强和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以期促进川南传统古镇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窑湾古镇     
如果徐州是一本书,那么窑湾古镇无疑称得上是书中最精彩的一页。去年六月下旬,第26届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年会暨“杂文作家看徐州、澄蓝杂文研讨会”在徐州召开。笔者作为与会代表,造访了苏北明珠——窑湾古镇,真叫人叹为观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苏北古镇,竟可与苏南名镇周庄相媲美。  相似文献   

9.
古镇旅游开发研究——以成都周边古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成都周边古镇的特色,指出了目前古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古镇旅游开发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我国许多古镇面临新经济与原有产业发展的矛盾;城镇化的发展,加剧了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与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该文以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古镇为例,在突出核心资源与价值、构筑“隐逸、质朴、和谐的心灵家园”型古镇适宜的空间组织模式,培育新农村田园化功能区等方面,探索新形势下古镇空间等级划分与古镇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黑井古镇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一个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的小镇,但它曾经是云南最重要的产盐地。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和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黑井古镇的建筑景观是黑井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该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黑井古镇的民居、寺庙、牌坊、盐井、桥梁等建筑景观进行研究,研究得出黑井建筑景观具有布局依山就势、用材独特、富含独特浓郁的文化内涵、多种建筑风格融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陈琴  李俊  张述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18-15520
针对空心古镇现象,指出其是城市化发展及欲望驱使演变的结果,分析了古镇空心化存在的使古镇自然、经济、社会功能整体退化,严重阻碍古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弊端。基于文化再生的内涵及理念,在文化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的应用上,构建了古镇实心化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从古镇场景再现、文化感悟、文化推广的角度具体阐述了这一模式。以重庆市主城区西部的走马古镇为例探讨了古镇旅游开发的实践,强调从格局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整治、古镇保护与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再现走马场景,感悟并推广走马文化,并注重以历史文化遗产为素材构思旅游产品主题,提出古镇实心化开发的模式,实现文化遗产再生。  相似文献   

13.
古镇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日益成为旅游业的热点。笔者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静升古镇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静升古镇旅游发展定位及深度开发的策略,以期为静升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璐艳  肖莉  刘克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74-12175
陈炉镇地形阶梯错落,民宅、窑洞、树木、农田迭层分布在山体上。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了解陈炉镇乡土树种、果木与经济类树木、园林绿化树种、野生地被植物的情况,将陈炉镇按植被类型及土地使用现状划分为梯田风貌区域、山林风貌区域、住区绿化区域、单位厂区绿化区域4个区域,然后根据陈炉镇绿化规划原则将陈炉镇规划为防护林和经济林带、水土保持林带、刺槐混交景观林带、居民宅旁绿化带4个区域,最后提出了绿化景观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鹏  周哲  蒋玉川  张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95-12397
以成都市龙泉驿洛带古镇为例,从其地理区位概况、历史文化特色和布局概况入手,分析了古镇的选址布局特色,强调古人注重风水考究的精神信仰,以"依山傍水""负阴抱阳"为重要参考依据,解析了古人风水观在洛带古镇的体现,强调其"一街七巷子"的传统格局的构成特点及科学性、实用性。以客家民居、会馆建筑作为洛带古镇最具特色的代表,强调客家民居是由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信仰、传统建造工艺等相互融合而成的特有建筑风格,而会馆建筑则是明清时代联络乡谊、团结同乡的特色产物,并着重选取了"巫氏大夫第"、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分析了古镇建筑特色,以期对洛带古镇的特色景观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南古镇的实地调研,利用已有的文献研究资料,对古镇整体布局,内部空间进行了分析,提出两种基本布局,后总结归纳出目前江南古镇典型的3种开发模式,即周庄模式、南浔模式和乌镇模式,并通过对城市更新理论的详细阐述,提出3点对策建议,将其运用于江南古镇,为古镇更新寻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褚兴彪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757-1758,1819
以和顺古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聚落构架、建筑理念的民族设计特色,根据调查其传承现状,探讨发展策略,发现古镇对文化传承出现正向效应与负向效应,表现为古镇边界、公共建筑具有良好的传承性,而新开发民居则有建筑特色消失倾向。认为古镇建筑装饰符号具有较好的民族艺术传承性,而具有民族艺术的包容性正是和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古镇旅游,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越来越成为一种旅游潮流,受到广大游客的青 睐。本文将以“互联网+”为背景,嵩口古镇为例,从餐饮、住宿、交通、游览等服务设施出发,来 对古镇旅游的服务系统建设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一系列相关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