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流行病学1.1传染源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餐厨剩余物、饲料、饮水、圈舍、垫草、衣物、用具、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相似文献   

2.
据公开资料显示,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相似文献   

3.
<正>开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腹泻仍是猪的常发病、多见病。要注意鉴别诊断,分清病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控制目的。1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为主要传染源。带毒钝缘软蜱也是传染源之一。主要通过接触或采食被非洲猪瘟病毒(ASFV)污染的物品经口传染;短距离可经空气传播;也可经钝缘软蜱叮咬传播。家猪、野猪易感。家猪高度易感,且无明显的品种、日龄和性别差异。欧亚野猪易感,但非洲野猪,特别是疣猪和薮猪虽感染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治病率高,致死率100%,没有特效药物,没有疫苗。1传播途径及病毒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野猪)或被非洲猪瘟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1)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过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相似文献   

5.
2018年非洲猪瘟的传入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是切断非洲猪瘟传播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非洲猪瘟的病原特点,阐述养猪场消毒剂选择和应用的关键,为广大养猪场户提供参考。1非洲猪瘟的特点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致病率高,死亡率可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其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钝缘软蜱等媒介传播。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只能采取扑杀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于2007年传入俄罗斯,并在其境内蔓延。非洲猪瘟感染家猪和某些品种的野猪,钝缘软蜱属软蜱是储藏宿主和媒介。非洲猪瘟的传播模式可分为四种,在不同流行地区,传播模式不同。深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性,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非洲猪瘟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致命猪瘟感染。它是唯一可以通过软蜱载体传播的DNA病毒。野猪和家猪很容易感染,并且可以通过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水平传播。临床症状与猪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非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不仅发病较急,同时具备高度接触传染性以及高死亡率,一旦流行,会导致生猪出现高热以及皮肤充血现象,病猪脾脏、肾脏以及淋巴结等多个器官出现出血症状,其死亡率可达100%。因而,在猪场内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1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野猪以及家猪是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二者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死亡率比较相似。各种钝缘蜱都是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同时软蜱也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携带者以及传播者。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病猪或者带毒猪的尿液、粪便、唾液、鼻涕、肠道内气体、结膜渗出物以及伤口流出的血液排出体外,也可通过呼吸道、口腔以及其他裸露部位等进行传播,可通过皮肤伤口、注射以及蜱的叮咬进行传播。非洲猪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是病猪及其产品的异地运输。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耐酸不耐碱、耐冷不耐热的特点,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被带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也可传播。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0.
正非洲猪瘟(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情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为病猪、隐性感染猪、康复猪、软蜱。该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健康猪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软蜱叮咬、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感染。短距离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导致呼吸道感染。该病可常年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相似文献   

11.
全球非洲猪瘟疫情形势十分严峻,2019年以来共29个国家/地区报告了新发或正在流行的疫情,非洲猪瘟的防控备受全世界关注。为全面了解非洲猪瘟病毒(ASFV)特性,概述了近年来对ASFV病原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点的一些新认识:ASF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但怕干燥、高温、强酸和强碱;除家猪、野猪、软蜱外,苍蝇也可能扮演着储存宿主的角色;污染的饲料、饮用水也是ASFV的重要传染源,其中饮水造成ASFV感染的剂量更低,二者的风险点相差1万倍,防控时要高度重视饮用水;非洲猪瘟传播途径较多,但肉制品、环境、设备或车辆、人员是传播的重要风险因素,管理好其流动是防控的关键。本文对于识别非洲猪瘟的所有潜在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目前尚无商品化的疫苗和药物可用。本文从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临床症状和剖解结果等方面入手,介绍非洲猪瘟的国内外流行情况,分析国内非洲猪瘟防控面临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流行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主要经口腔呼吸道传播,蚊虫叮咬也是常见的传播方式,被污染的饲料、垫草运输车辆等也会引起传播。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钝缘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媒介。自然感染状态下,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一般为5~19d。  相似文献   

14.
翁善钢 《猪业科学》2012,29(7):25-26
引起非洲猪瘟的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ASFV是一种有囊膜的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Asfarviridae)科,非洲猪瘟病毒(Asfivirus)属的成员。病毒具有高度的基因以及抗原变异性。ASFV的自然宿主是生活在非洲的野猪,但不同品系以及日龄的家猪也对ASFV高度易感。病毒也可以感染各种Ornithodoros属的软蜱,且可以在软蜱体内存活5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大的DNA病毒,可感染家猪、野猪和软蜱.不同宿主感染后的症状各不相同,只有家猪表现出临床症状,其症状与传统猪瘟相似,以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非洲猪瘟,主要通过检疫扑杀来控制该病.作者就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病的防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发的一种猪病,可以造成猪大量发病和死亡。该病毒可以通过与感染猪、感染猪的产品或易感的媒介(尤其是钝缘蜱属的蜱)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传播。ASF在非洲和东欧大部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病毒侵入未发生ASF的国家可以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因为感染动物的生产会受到损失以及因非洲猪瘟的暴发可能受到贸易限制。我们确定了可能会造成ASFV侵入美国或其他无ASF国家的薄弱环节。合法和非法的活体动物运输,以及动物产品、副产品、饲料进口都会带来病毒侵入的风险。我们将介绍每一条侵入路径,概述用于防止ASFV和其他病原体侵入美国的现有规定;此外,我们还将强调现有的ASFV研究空白。可以评价多种尚未定性的钝缘蜱属中蜱种的实验室试验将有利于了解媒介能力、宿主偏好和易感软蜱媒介的分布与高密度养猪生产区以及野生猪(野猪或类似物种)大量生活区域的关系。促使宿主应答和决定可产生保护作用免疫机制的抗原性病毒蛋白的相关知识是研发疫苗的基础。最后,对非法进口和查抄的野猪产品采样以检测ASFV可以对进口产品的类型提供新的认识,并可以提供关于ASFV侵入风险的更多知情看法。  相似文献   

17.
1 非洲猪瘟的定义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该病毒的某些毒株可引起严重的疾病和高死亡率.现在,钝缘蜱属(Ornithodoros)昆虫可以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媒介,临床上非洲猪瘟应该与猪瘟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其病毒是非洲猪瘟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重要成员,病毒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75~215nm,呈20面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170~190kb。该病毒是唯一的DNA虫媒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基因组大;基因多变;对环境抵抗力强:60℃可存活20min、56℃可存活70min、25℃可存活数周、4℃可存活一年以上、冻肉内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未熟的肉品(制品)、腌肉及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脂溶剂和消毒剂可以将其破坏。  相似文献   

19.
传播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een fever Virus,ASFV)的生物媒介可以分为两类:"储存-复制"方式传播ASFV的生物媒介(钝缘软蜱)、机械性携带并传播ASFV的生物媒介(如蚊、蝇);国内关于钝缘软蜱地域分布及其与ASFV间互作关系的研究较少。笔者推测:近期国内由钝缘软蜱传播ASFV的风险较低,但仍需摸清其在国内真实分布情况;猪群环境中鼠、蚊、蝇等机械性生物媒介传播ASFV的风险较大,应进行有效消杀。  相似文献   

20.
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ASF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发病快、病程短,病死率可高达100%~([1])。ASF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规定须申报的动物疫病。其传播方式复杂多样,可在家猪-野猪、野猪-软蜱-家猪间循环传播,并可通过直接、间接接触或短距离气溶胶在猪群中传播~([2-6])。ASFV是一种大型双链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相关病毒科的成员~([7])。ASFV病毒粒子有囊膜包裹,外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260 nm~300 nm,基因组长度为170 kb~194 kb~([8]),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虫媒DNA病毒~([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