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棘胸蛙(paa.spinosa)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无尾蛙科、蛙属,是中国特有野生蛙,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它是我国特有名贵的野生动物,也是山区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物种。人们的乱捕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致使环境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资源日益减少,由于经济价值高,近年来人工集约化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和密度增大,易引起疾病发生。一、现场检查1.基本情况:三明市三元区龙泉棘胸蛙养殖  相似文献   

2.
<正>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俗称石蛙、石鸡[1]。其成蛙体重一般为200~400g,为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2]。棘胸蛙肉质鲜美细嫩,蛋白质含量高,且具多种药用功效;同时,它还是近年来难得的一种山珍美味和高级天然营养滋补食品[3]。但是由于近年来过度捕捉以及环境恶化的影响,棘胸蛙的资源量日渐匮乏[4]。各地通过展开棘胸蛙  相似文献   

3.
正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棘胸蛙的人工养殖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棘胸蛙养殖历史短,其人工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仍处在摸索阶段。棘胸蛙病害已被诊断的有十多种,包括烂皮病、歪头病、白内障病等。笔者今年发现一例棘胸蛙蝌蚪胀肚死亡的病例,尚未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4.
龙连玉 《淡水渔业》2002,32(1):41-43
1 人工生态养殖棘胸蛙的意义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棒、岩蛙、石鸡等 ,成蛙体重一般为 2 0 0~ 4 0 0g ,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 ,味道甘美 ,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由于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 ,棘胸蛙的市场价格也随之上升。人工仿自然养殖棘胸蛙则是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养殖 ,不但减省了大量的建池投资 ,而且生长迅速、少生疾病。所以人工仿自然生态养殖棘胸蛙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前景。2 场地选择和建造因棘胸蛙具有怕高温干燥和…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棘胸蛙仿生态养殖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但由于棘胸蛙对繁殖生长的环境条件要求特别高,尤其是养殖水质须符合野生环境水质标准,导致棘胸蛙的养殖用水量大、设施成本高、疾病多、成活率低。国内现行的人工养殖棘胸蛙技术,其养殖水源需利用天然洞穴和山溪水且水温需另外热源加温控制,且每养殖10天须添加土霉素等消毒药物。养殖池需种蛙池、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和成蛙池等6种池型,棘胸蛙每次从一种池型转入到下一  相似文献   

6.
石蛙又称石鸡,学名棘胸虹,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中的一种大型蛙种之一。因其鸣声宏亮,酷似古时打更的“”之音,所以湘西山区一般称之为“”。当前有些专家认为石娃应命名为棘腹蛙。棘腹姓胸部及腹部布满大黑刺,棘胸蛙仅胸部有黑刺。到底棘腹蛙和棘胸蛙是同一蛙种的不同叫法,还是两种蛙种,目前尚未定论。石蛙体型略小于牛蛙,但含肉率却高于牛蛙,并且肉味鲜美,其营养及味道好于目前所有的食用姓,因此深受人民喜爱。近年来,由于人们肆意捕捉及对其生活环境的频繁侵扰,其自然资源日趋衰竭,因此,开展人工养殖具有广阔的前…  相似文献   

7.
棘胸蛙俗称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并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之功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人们大量滥捕,野生资源日趋枯竭.因此,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苗种,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鸡。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棘胸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列为宾馆、酒家推荐的山珍名菜。亦是人们难得的珍稀佳肴。且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清毒、治疳疾等功效。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捉和环境的恶化。棘胸蛙资源量日渐匮乏。为了保护棘胸蛙野生资源。在杭州市农发基金办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9.
棘胸蛙的苗种繁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山区的大型特种稀有蛙,最大个体可以达750克。棘胸蛙除食用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一、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棘胸蛙皮肤粗糙,背部有许多疣状物,多成行排列而不规则。头、躯干、四肢的背面及体侧布满小圆疣,以体侧最明显。头扁而宽,吻端圆,吻棱不显;鼻孔位于  相似文献   

10.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棘胸蛙头部扁宽而短,吻端呈半圆状,四肢较粗大,后肢指端膨大呈圆球状,关节下瘤发达,趾间全蹼,四肢和背部的皮肤为深棕色并明显粗糙,背部长有疣,疣上有小黑剌,雄蛙连胸部也有黑刺,故得名棘胸蛙。目前,市场上棘胸蛙不但供不应求,而且身价百倍,价格飙升,所以发展棘胸蛙人工生态圈养的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1.
棘胸蛙俗名石硕.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特别鲜美,誉为“百蛙之王”。由于人们的大量滥捕.近年来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此.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将棘胸蛙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棘胸蛙仿生态繁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清华 《内陆水产》2005,30(6):17-18
棘胸蛙又名岩膀、膀膀.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腿肥壮.肉味鲜美,清凉滋补,富含蛋白和维生素、氨基酸,综合营养可与野生甲鱼比美,已成为人们喜食的名特产品。石门县位于湘西北,森林茂密,山涧溪流密布,水域环境优良。气温适宜,是棘胸蛙自然繁殖、生长、栖息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棘胸蛙(Paaspinosa)又名石拐、石鳞、石蛙、石蛤、岩蛙、山鸡等,在湖南多地俗称梆梆,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叉舌蛙亚科,棘胸蛙属,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和越南北部丘陵地区,栖息在草木茂盛,环境静谧,清水长流,饵料丰富的深山密林山涧小溪中,适宜温度为16~26℃(杨伟国等,1990)。棘胸蛙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大型蛙类,在中国红色物种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相似文献   

14.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棘胸蛙人工繁殖及蝌蚪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胸蛙 (Rana spinosa David) ,俗称石蛙、石鸡、石坑、岩蛙等 ,隶属于两栖纲蛙科蛙属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清凉滋补和药用功能。近年来 ,由于山区生态条件破坏和过渡捕捉 ,致使自然界中的野生棘胸蛙数量越来越少 ,不少地区濒于灭绝 ,而其市场需求量却不断增加 ,价格上扬。近年来我校建有棘胸蛙养殖示范场 ,对其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 亲蛙培育1 .1 亲蛙场址选择亲蛙场址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以及通路通电的地方。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 ,室内要求通风、凉爽 ,室外可搭凉…  相似文献   

16.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亲蛙的培育与选择1.亲蛙池的场地选择与结构养殖棘胸蛙应选择…  相似文献   

17.
纪任宗 《内陆水产》2003,28(1):23-24
棘胸蛙俗称石鳞、石鸡、峪冻,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野生大型经济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极高,且经济价值愈来愈高。近年来,各地出现仿生态人工养殖棘胸蛙热,仅本县养殖面积就达4660米2,但由于棘胸蛙品种繁杂,生产速度差异甚大。为此,笔者从本县群众采集野生蝌蚪变态成幼蛙的5种不同特征和棘胸蛙中,根据经验及群众实践反映,初选出3个品种,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人工饲养对比试验,拟优选出刺胸蛙养殖良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蛙池条件在我县坂面棘胸蛙养殖场内建造1米×1米×1米,池底用鹅卵石垒…  相似文献   

18.
江西是棘胸蛙的主要产区,发展棘胸蛙产业具有优厚的条件,棘胸蛙产业在江西有较高程度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江西发展棘胸蛙产业的优势,分析了江西棘胸蛙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展望了江西发展棘胸蛙产业的前景及意义,提出江西发展棘胸蛙产业要加快棘胸蛙下游产品开发和重视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9.
棘胸蛙养殖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棘胸蛙(Rana spinosa)又名石鸡、石冻、石蛙、石坑蛙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食用蛙,具有药食同源的功能,是名贵的山珍之一。棘胸蛙养殖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棘胸蛙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域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常发生一些病害,给养殖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蝌蚪是蛙类的水生幼体。棘胸蛙蝌蚪期全程生活在水环境中,其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受敌害生物、自然灾害、农药污染、营养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棘胸蛙蝌蚪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率不足30%,但在人工环境条件下,通过改良环境、科学投喂与管理、积极预防等措施,可大幅度提高棘胸蛙蝌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