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树黄化病施铁矫正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3年在有严重黄化病的桃树上进行施铁试验。用根系输入法施用TL-Fe,7-10天即可使叶片转绿,复绿果达100%,并使叶片含铁量增加71.2%,叶绿素增加3.4倍,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5倍,单株挂果数增加4.2倍。果重增加70.9%,果实品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陕西杨凌大棚油桃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喷施铁制剂矫正效果的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铁制剂用于果树缺铁黄化病防治。【方法】以陕西杨凌穆家寨发生黄化的大棚油桃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诊断和叶片诊断等方法确定黄化病的原因,并以清水为对照喷施不同铁制剂(FeSO4、EDTA-Fe、柠檬酸-Fe、腐殖酸-Fe和复合氨基酸-Fe)进行矫治,检测其对油桃叶片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及光合作用指标的影响。【结果】油桃黄化的原因是缺铁;不同的铁制剂对油桃黄化的矫治效果有差异,其中以EDTA-Fe、柠檬酸-Fe和复合氨基酸-Fe的处理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油桃叶片的叶绿素和有效铁含量,提高了油桃的净光合速率、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和RuBP羧化酶效率。【结论】柠檬酸-Fe和复合氨基酸-Fe是矫治油桃缺铁黄化经济的铁制剂。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4,(3):71-73
为明确银川地区葡萄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通过对喷施不同铁制剂矫正效果的比较,筛选出理想的铁配方用于葡萄缺铁黄化病防治。以银川地区缺铁黄化的葡萄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诊断和叶片诊断等方法确定黄化的原因,并以单纯喷施硫酸亚铁为对照,喷施不同铁制剂进行矫治,检测其对葡萄叶片叶绿素的影响。分析认为:银川地区葡萄黄化原因主要是由于土壤pH偏高,结果表明:不同铁配方对葡萄黄化的矫治效果不同,其中处理1(硫酸亚铁0.5%+柠檬酸0.1%+尿素0.3%)的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连续浸提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灰性土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铁、铜的形态组成及其与有效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铁主要以RES—Fe和R_2O_3—Fe形态存在;铜主要以RES—Cu形态存在,其次是FXC—Cu和R_2O_3—Cu。土壤中RES—Fe的相对含量旱地土壤高于水旱轮作土壤,而水旱轮作土壤又高于冬水田,R_2O_3—Fe、CA—Fe、OM—Fe都是旱地土壤低,冬水田最高。土壤中WS—Cu、EXC—Cu和ERMn—Cu三种形态含量:冬水田相对最高,水旱轮作次之,旱地最低。有效铁与CA-Fe和R_2O_3—Fe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冬水田供铁较充足,而旱地土壤易于缺铁。有效铜与EXC—Cu和ER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冬水田供铜较充足,旱土土壤则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5.
辽宁苹果树发生缺铁黄化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PH值和HCO3^-1含量高,从而导致土壤中的有效铁偏低,树体内铁活性降低,引起苹果树发生缺铁黄化。苹果树缺铁总是从幼叶上失绿表现出来,典型的症状是叶片的叶脉之间失绿,在叶片上往往明显可见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相当明显,顶芽坏死。严重缺铁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逐渐坏死,甚至导致整株死亡。除了叶子表现失绿症状外,其果实也表现黄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2012~2013年以新高梨为试材,探讨供试材料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铁含量与树体缺铁黄化病发生的关系,比较生长期正常树和黄化树叶片中全铁、二价铁、三价铁和活性铁含量及磷和锰2种元素含量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缺铁黄化病的发生与测定的土壤理化指标无关;叶片中全铁含量和三价铁含量变化不宜作为评价梨树铁营养状况的指标,活性铁和二价铁含量变化可作为砂梨铁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并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说明由于活性铁的离子形态是二价铁离子,为提高对梨树铁营养状况评价的可靠性,生产上可应用叶片活性铁或二价铁含量结合锰磷比值评价砂梨树体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石灰性土壤桑树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石灰性土壤地区的桑园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桑树黄化病主要是缺铁引起的,由于土壤有效铁含量较低(DTPA—Fe≤13mg/kg),或是因土壤中交换性Ca和HCO3^-浓度过高,使土壤铁的有效性降低,桑树表现缺铁症状。通过合理施肥、种植铁高效基因型的桑树品种和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可以有效地防治桑树黄化病。  相似文献   

8.
因缺铁而引起的叶片失绿黄化是新疆塔里木盆地钙质土壤上栽培的库尔勒香梨的一种严重生理性病害。香梨黄化症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树体铁素含量分析。本研究通过香梨木质部含水率、灰分率的研究,分析了香梨不同器官的含水量。结果表明:缺铁黄化病对香梨含水率、灰分率有一定影响。整个年生长季,正常树各器官的含水量低于黄化树,但并未达到显著水平。香梨各部位含水率与灰分率呈反比趋势,叶柄含水率最高,灰分率最低;根部含水率最低,灰分率最高。香梨各器官含水率可将鲜基有效铁含量测定值转换为单位体积汁液有效铁含量,为香梨黄化病诊断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9.
用花铁含量作为苹果和桃缺铁诊断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防治果树缺铁黄叶病,本研究对山东肥城市肥桃主栽区的25个桃园130棵桃树和泰安、德州、烟台3地区的18个苹果园263株苹果树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桃和苹果盛花期花全铁含量和变幅显著高于5-6月、7-8月、10月叶片。桃树花全铁含量与5月、10月桃树叶片全铁和叶绿素之间密切相关,但与7月叶片全铁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相关性不高。同时,桃花活性铁与5月10月桃叶片活性铁含量相关性较高,但与7月叶片相关性不高。苹果花全铁含量与5-6月,7-8月和10月叶片全铁和叶绿素含量之间均密切相关。初步表明用苹果和桃花全铁含量更容易区分正常果树和缺铁果树,能更好地预测果树生长早期铁营养状况和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作为果要对缺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土壤因子对库尔勒香梨缺铁失绿症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香梨产区10个点的土壤样品进行理化特性分析,结合黄化病田间调查资料,研究土壤因子对库尔勒香梨缺铁失绿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梨在南疆钙质土壤上叶片失绿黄化是多种土壤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土壤高pH(平均为8.49)和有效铁含量低(平均为12.2mg/kg)是诱发香梨叶片缺铁失绿的两大因素。上层土壤中浓度高达7mmol/L HCO3-对土壤铁的活化与运输有着潜在的影响。土壤中较低的有效铁含量可能与较高的锰、锌、铜含量之间的生理拮抗关系也是导致香梨黄化失绿的原因之一。水溶性钙在土壤表层有累积现象。  相似文献   

11.
采用马义兵等修正的连续浸提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灰性紫色土铁的形态组成及两种铁源的铁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中的欣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占全欣的97~98%,次为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其它形态均很少。施入石灰性紫色土中的Fe~(2+)主要向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YATE—Fe易以交换态存在,而FeSO_4中的Fe易以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存在,且施入的Fe~(2-)主要以残渣态和三二氧化物存在,两者合计占66.5~88.6%,表明Fe~(2-)施入石灰性紫色土易被氧化固定。  相似文献   

12.
土壤母质及砧木对柑桔缺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3.
木质素磺酸铁肥研制及其对花生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缺铁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植物性膳食中铁含量。施用铁肥是解决作物缺铁的有效措施之一。以作物秸秆亚铵法造纸废弃物木质素磺酸盐(LS)为原料,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设计,研究木质素磺酸铁的生产合成工艺,研发木质素磺酸铁肥产品。以花生为试验作物,通过土培试验,研究木质素磺酸铁的施用效果。秸秆亚铵法制浆造纸废弃物木质素磺酸盐对铁具有一定的螯合性,木质素磺酸铁实验室合成生产过程中,各因素对产品中铁含量的影响顺序为:反应初始p H反应温度Fe2+用量反应时间,从而确定了木质素磺酸铁肥生产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制备了固体木质素磺酸铁肥产品,Fe含量为12.65%,p H为6.98。土培试验中,花生植株未出现缺铁失绿时,土施和喷施木质素磺酸铁、硫酸亚铁和EDTA铁对植株地上部生物量、花生产量及新叶中活性铁含量均无明显影响。但连续种植两茬后,不施铁肥处理的花生远杂9102出现新叶缺铁失绿症状,土施和喷施木质素磺酸铁可显著提高远杂9102花生新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喷施提高了叶片中活性铁含量。木质素磺酸铁对花生缺铁失绿有纠正效果,与硫酸亚铁和EDTA铁相比,没有明显区别。以作物秸秆亚铵法制浆造纸废弃的木质素磺酸盐为原料,可用来生产木质素磺酸铁肥产品,土施和叶面喷施产品对纠正花生缺铁失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矫正石灰性土壤上存在的果树缺铁失绿症,进行了该试验。根系输液条件下,N-Fe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矫正果树缺铁失绿症。红色邻二氮杂菲铁示踪结果表明:二价铁肥根系输液以二价态由根被动吸收、运输到根、茎、叶和主脉内,运输部位是靠近形成层的木质部。室内营养液培养的西府海棠苗用59Fe示踪结果表明,断1、2、3条根59Fe在叶中分配的比例分别为57.9%、63.6%和68.0%。树干强力高压注射铁肥以二价铁主要沿中央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大部分向下运往根系,致使根中贮存大量的铁,向上运输稍难。矫正缺铁失绿症的速度比根系输液慢,但由于根中贮存大量的铁,持效期较长。铁可以通过枝条和叶片进入树体并且运输。  相似文献   

15.
植物黄化与氮磷钾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对石灰性土壤地区植物缺铁黄化发生有重要影响.硝态氮通常与重碳酸根共同作用,成为石灰性土壤地区植物黄化的重要原因.磷从土壤、植物两个方面影响铁的移动性,使进入叶绿体的铁数量减少.盆栽试验中,当钾以中性盐的形态供给时,植物的黄化症状减轻,而以磷酸盐或重碳酸盐的形式供给时,植物发生黄化或黄化加重;在水培试验中,当培养液中有重碳酸根存在时,供应非重碳酸盐态钾时,黄化加重.钾素营养影响黄化的机理仍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6.
以黄化果树和正常果树根部土壤及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立体采样后,测定树体根部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 5个土壤指标和叶片叶绿素、铁素质量分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各土壤指标对叶片叶绿素和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速效钾质量分数对叶片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影响最大,且表现为负效应。土壤中碱解氮对黄化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正效应,适当增加碱解氮质量分数,可增加猕猴桃叶片中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减轻黄化病的发生。土壤有机质对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部分效应会被钾素的负效应所掩盖,碱解氮与有机质在增加叶片叶绿素的作用为协同作用,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料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速效磷和pH对叶绿素质量分数总影响和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均会引起猕猴桃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导致黄化的发生。正常绿叶和黄化叶片的总铁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值相差不大,二者盐酸浸提铁的质量分数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总铁与盐酸浸提铁质量分数的比值(总铁/浸铁)差异显著,且比值越大,黄化越严重。因此可以用总铁/浸铁比作为研究果树黄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数量增加,均能降低叶片总铁/浸铁比值,缓解猕猴桃叶片黄化。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关中猕猴桃产区缺铁性黄化病发生原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调查发现关中猕猴桃产区渭河两岸的河滩地及低洼地果园缺铁性黄化病发生普遍,程度严重,距离渭河滩较远的二级阶地及台塬地上的果园发病较轻;位于秦岭山脚的山前洪积扇地区果园基本上无黄化病发生,导致猕猴桃缺铁性黄化病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土壤pH偏高,树林严重超载,灌水过多及其他栽培因素,美味猕猴桃对黄化病的抵抗力较中华猕猴桃强,海瓦德品种及陕猕1号的抗性优于秦美品种,对黄化病防治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铁肥品种对苹果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适合矫正缺铁失绿症苹果树的铁肥品种。[方法]采用断根输液法,对缺铁失绿症的苹果树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Fe-Citric acid、EDTA-Fe和自制的Fe-N3种铁肥,研究不同铁肥品种对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铁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断根输液法施用铁肥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从而获得较好的复绿效果。5.99×10-3mol/L N-Fe处理的苹果树复绿效果明显,且没有肥害。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最多的是5.99×10-3、4.00×10-3mol/LFe-N和1.20×10-3mol/LEDTA-Fe处理。5.99×10-3、4.00×10-3mol/LFe-N处理的叶片活性铁含量增加最多,5.99×10-3mol/LFe-N处理的叶片全铁含量增加最多。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提高最多的是5.99×10-3mol/LFe-N和3.60×10-3mol/LFe-Citric acid处理。[结论]Fe-N是适合根系输液的矫正缺铁失绿症苹果树的铁肥品种。  相似文献   

19.
影响橡胶树容器苗缺铁黄化的因素及矫正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橡胶树容器苗缺铁黄化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使用不同补铁方法对缺铁黄化进行矫正效果比较。结果表明:缺铁黄化全年均可发生,以高温季节发生严重;培养土配方塘泥/园土=1/4(V/V)能减轻黄化;砧穗组合东方93-114/云研77-4对缺铁最敏感;使用0.2%螯合铁灌根矫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