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氧(ROS)是植物有氧代谢的副产物,本身具有毒性。H2O2作为ROS家族中的一员,在植物抵御病虫害侵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探明活性氧途径相关基因在高粱对高粱蚜的防御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以高粱抗蚜品种HN 16(包含RMES1基因)和感蚜突变体(RMES1突变)作为研究材料,对蚜虫取食过程中(0,24,48,72h和96h)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Sb 002G431100)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蚜虫取食的最初24h内,该基因在HN 16和感蚜突变体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当蚜虫取食48h后,HN 16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突变体,蚜虫取食72h后突变体中的表达量显著下降,但在HN 16中则始终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说明该基因在RMES1介导的抗虫反应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粱广谱抗蚜基因SSH文库的构建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解析高粱广谱抗蚜基因在高粱与蚜虫互作中的分子遗传基础和作用机理,为发掘并利用抗蚜基因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以高粱抗蚜品种‘河农16’与感蚜品种‘千三’为实验材料,构建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文库,使差异抗蚜基因得到富集,对有效差异基因序列进行序列分析。随机挑选SSH文库中的2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分析,得到18条ORF序列,同NCBI数据库进行Blastx在线比对和相似性分析,发现这些序列与叶绿体放氧增强相关蛋白、腺苷酸环化相关蛋白、核糖体蛋白、衰老联合蛋白高度相关。不具有ORF的序列,通过NCBI利用Blastn和Blastx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和相似性分析,发现66条与已知多种植物抗病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如核糖体蛋白、转运膜蛋白、NBS-LRR抗病蛋白家族-1、锌指蛋白、ATP合酶、NADH脱氢酶、反转录转座子、腺苷酸环化相关蛋白、bZIP转录因子等,还有部分序列与高粱抗条锈病基因高度相似。这些同源基因涉及次生代谢、能量代谢、膜运输、细胞信号传递和转录调控等多种过程。成功构建高粱抗蚜基因SSH文库,表明SSH技术在高粱抗蚜机制研究中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高粱抗蚜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多酚氧化酶(PPO)在植物防御病虫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探明PPO在高粱对高粱蚜的防御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抗蚜品种HN16和感蚜品种BTx623两种材料,对高粱中8个PPO基因接虫3 d和5 d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同一时期的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蚜虫取食过程中,在感蚜品种BTx623中,随着蚜虫取食时间的延长,除PPO3外,其他7个PPO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而在抗蚜品种HN16中,8个PPO基因的表达量持续上升,PPO的酶活也有所升高,可见,PPO在HN16的抗虫反应中发挥着一定的主动防御功能,在这个过程中,3个成员PPO1,PPO5和PPO6可能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蚜虫是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俗称腻虫。危害草莓的蚜虫有多种,主要是桃蚜(烟蚜)、棉蚜(瓜蚜)和马铃薯长管蚜等。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其传播的草莓病毒病造成的危害甚至大于其直接为害。对于草莓蚜虫的防治,除了农业措施、物理措施、释放捕食或寄生性天敌等以外,药剂防治也不可替代。一、目前我国批准登记的草莓蚜虫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5.
1.蚜虫俗名腻虫。种类繁多,常见为害花卉的主要有棉蚜、桃蚜、菊蚜、蔷薇蚜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许多种花卉。蚜虫在嫩叶、嫩梢及花蕾上,刺吸组织内养分,引起叶片变色、萎缩、卷曲,严重时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图1)。蚜虫排泄的蜜露,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同时蜜露又是霉菌的培养基,易诱发煤污病等病害。此外,桃蚜又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毒昆虫。蚜虫危害较大,须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6.
瓜类作物是全球广泛栽培的园艺植物种类,瓜蚜是瓜类作物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瓜类植物的产量和品质。迄今,在瓜类作物生产中对瓜蚜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控为主,但其导致的蚜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了解瓜类植物抗蚜机理,选育抗蚜品种是解决瓜蚜危害的最好途径。本综述主要以瓜类作物中栽培最为普遍的黄瓜、西瓜、厚皮甜瓜等为对象,对种质资源抗蚜性鉴定、抗蚜性物理和化学防御机制和抗蚜性遗传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以期为今后瓜类抗蚜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转外源凝集素基因棉花对棉蚜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转外源凝集素基因棉花工程植株在蚜虫发生期稳定地表现出抗蚜性状,转化一代群体抗、感植株分离比例符合3∶1,抗蚜基因是以单一位点整合到棉花染色体组中。经过 4 个世代的抗蚜鉴定、自交纯合和选择,获得遗传组成纯合的转基因抗蚜虫棉花新品系。对3个转外源凝集素基因棉花品系、2个形态抗蚜品种(系)和 6 个常规品种(系)进行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转外源凝集素基因品系对棉蚜的抗性均达到高抗水平;川抗 77 在生育期内均中抗棉蚜,川棉109在苗蚜期和恢复期感蚜,而在伏蚜期中抗棉蚜;6 个常规品种(系)皆高感棉蚜。利用三种接蚜处理对不同类型抗蚜品种(系)进行鉴定的结果相同,繁殖行间自然传播蚜虫省略人工接蚜环节,是开展转基因棉花抗蚜性鉴定的一种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高粱基因型感蚜虫前后POD、PPO、PAL酶活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几个不同高粱基因型田间感蚜虫前后的三种酶POD、PPO、PAL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蚜前后各材料POD活性都有明显的增加,抗蚜虫材料河农16前后均比其它几个材料的活性低;PPO活性感虫后有明显的增加,变化情况与POD类似;PAL活性感后有明显的增加,河农16与其它几个感蚜型相比,稳定性显著。表明POD、PPO与诱导抗性有关,而PAL在抗蚜材料河农16中为组成型表达的,可能受抗蚜虫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油菜蚜虫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菜蚜虫发生状况危害特征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三种。这三种蚜虫都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叶背、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破坏叶肉和叶绿素,苗期叶片受害卷曲、发黄;  相似文献   

10.
大豆蚜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鑫  丁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332-334
大豆蚜(Aphis glycines)又名腻虫,蜜虫,是我国是大豆生产中重要的害虫之一,对我国的大豆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害虫。为了更好地可持续防治蚜虫的危害,笔者综述了大豆蚜的天敌的应用、植物源提取液对蚜虫的防治、抗蚜大豆资源筛选与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对未来大豆蚜的可持续控制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