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749 头纯种长白、约克母猪按不同窝产活仔数 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两品种的母猪 随窝产活仔数不同,生长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01) 。生长速度最快的是长白猪窝产活仔数为8 头及约克猪窝产活仔数≤7 头者。两品种生长速度最慢的均是窝产活仔数≥13 头的猪只。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苏钟猪纯系及其杂交系母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整齐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母猪窝产活仔数的增加,仔猪初生重的平均数逐渐降低,标准差逐渐升高,整齐度不断降低。纯系苏钟猪窝产活仔数与标准差存在正相关,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与平均数存在负相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杂交系苏钟猪窝产活仔数与标准差存在正相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平均数存在负相关,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不同产仔区间母猪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的标准差和平均数也存在较显著的影响,母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的整齐度间存在一个较优的经济区间。  相似文献   

3.
皖南花猪按头型可分为狮子头型、马脸型和桩头型,为研究皖南花猪母猪不同头型母猪间的繁殖性能差异,研究通过整理安徽省皖南花猪保种场以往数据,现场记录等方法,统计皖南花猪不同头型经产母猪(370窝)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35日龄窝断奶仔猪数和35日龄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35日龄断奶仔猪数、35日龄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狮子头型及桩头型母猪(P0.05);皖南花猪桩头型母猪在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等繁殖性能上优于狮子头型母猪,但在35日龄断奶窝重这一指标中低于狮子头型母猪。研究表明皖南花猪马脸型母猪繁殖性能与狮子头型、桩头型母猪相比更为优异,为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决定着经济效益,而其中的产仔数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注重产仔数的同时,如果能够保证产活仔数的增加(即死胎数减少),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试验以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和二元猪4个猪种为研究对象,对母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死胎数进行了分析,目的是阐明品种、胎次和月份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从而为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在养殖业尤其是对养猪者来说母猪窝产活仔数少一直是困扰养猪户的难题,会导致养猪场的整体繁殖能力跟不上,无法满足猪群的补充。因此采取合理的办法提高母猪窝产活仔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母猪产活仔数量少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母猪产活仔数展开分析,供养殖户参考。1品种的选择由于一些猪本身就属于繁殖能力低、产仔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前列腺素或者是催产素在猪人工授精中采取,研究其对于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本实验目标是30头母猪,采取随机原则分3组,1组10头,将常规方法予以参照组,将前列腺素予以实验1组猪人工授精,将催产素予以实验2组猪人工授精,观察3组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统计值、窝产活仔数统计值、繁殖指数统计值.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统计值、窝产活仔数统计值、繁殖指数统计值与参照组母猪对比,展示P<0.05明显数值差异.结论:在猪人工授精中应用前列腺素或者是催产素对猪人工授精效果具备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配种方式对二元母猪产仔数的影响,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四个品种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对11654头长大二元母猪配种,对所产11654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损失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不同配种模式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次数、不同品种公猪组合配种对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窝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杜洛克公猪所配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和窝产仔数均高于大白和长白猪(P〈0.05);采用长×杜×大组合配种的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高于其它三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中,可在长白、大白、杜洛克猪中任选两个品种,通过二次配种的方式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8.
对93窝杜洛克(D),53窝长白(L),99窝大约克(Y)和296窝“长大”二元杂交母猪(LY)的活产仔数进行数理统计,旨在研究不同猪种、不同分娩季节、不同胎次3大因子对母猪产仔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胎次和分娩季节均对母猪产仔数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3个品种对母猪产活仔数的影响不显著。但“长大”二元杂交猪平均窝产活仔数有一定的优势,高于其它3个猪种。母猪产仔数与季节有关,夏季分娩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依次为春季和冬季,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9.
张元跃 《当代畜牧》2006,(10):31-32
选择322头长大母猪的头胎产仔数、头胎产活仔数、终生产仔数、终生产活仔数、终生产仔胎数、繁殖周期,利用Cp准则对影响母猪终生产活仔数的31种性状组合进行了筛选。分析结果表明,终生产仔数、终生产仔胎数是影响母猪终生产活仔数的最优性状组合,这为提高母猪的产活仔数性能提供了途经。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21,(5)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美系种猪分娩产程及产活仔间隔的影响,研究以山东鼎泰牧业有限公司美系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猪为对象,选取该场2014—2018年长白猪2203窝、大白猪7 464窝、杜洛克猪1 521窝共11 188窝母猪有效繁殖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AS软件对品种、胎次及分娩季节因素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品种、胎次、分娩季节因素对美系种猪的产程和产活仔间隔均有显著影响,平均产程是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产活仔间隔则是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各品种均表现为随胎次的增加,母猪产程、产活仔间隔及窝均死胎数随之增加;各品种母猪冬季的产程最长、夏季产活仔间隔最长,窝均死胎数是夏季较多、冬季相对较少。结果提示,为缩短母猪产程和产活仔间隔、减少死胎数,应及时淘汰低产高胎次母猪,保持合理胎次结构;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注重冬季和夏季猪舍环境温度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试验测定了民猪、巴民杂交1代母猪、丹系大白母猪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及毛色性状。民猪母猪与巴克夏公猪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43头,窝产活仔数10.29头;39窝仔猪中,有21窝全窝仔猪全部是黑仔猪,占54%。巴民杂交1代黑色公母猪横交,母猪窝产仔数8.92头,窝产活仔数8.22头;32窝仔猪中,仅有1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3%。杂交1代黑色母猪与巴克夏公猪级进杂交,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29头,窝产活仔数8.76头;33窝仔猪中,仅有2窝全窝仔猪都是黑色仔猪,占6%。杂交一代黑色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13窝仔猪中,没有出现全窝仔猪都是黑仔猪现象,有3窝仔猪中出现全身为棕色个体(或带黑斑点)。纯繁大白猪窝产仔数11.64头,窝产活仔数10.66头。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母猪繁殖效率,探究妊娠期不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分娩产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某公司2 969头大白母猪和1 787头长白母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妊娠期3个阶段(妊娠30、80和107 d)背膘厚与分娩接产记录数据,分析背膘厚与分娩产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短于长白母猪(P<0.05),大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优于长白母猪(P<0.05)。在妊娠30 d时,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在妊娠80 d时,背膘厚≥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产程最短;背膘厚在16~18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高、母猪产程较短。在妊娠107 d时,背膘厚在14~16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但母猪产程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背膘厚≥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大。妊娠期背膘厚减少1~2 mm的大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小,产程较长。而背膘厚减少>2 mm的长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大,产程较短。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在母猪妊娠期间,合适的背膘厚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母猪分娩期间的福利水平。养殖场可以根据营养配方和猪群品种建立背膘数据库,通过精准饲喂将母猪背膘厚调整至最佳范围,同时合理控制妊娠期背膘变化。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背膘厚对母猪产程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母猪繁殖效率,探究妊娠期不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分娩产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某公司2 969头大白母猪和1 787头长白母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妊娠期3个阶段(妊娠30、80和107 d)背膘厚与分娩接产记录数据,分析背膘厚与分娩产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短于长白母猪(P0.05),大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优于长白母猪(P0.05)。在妊娠30 d时,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在妊娠80 d时,背膘厚≥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产程最短;背膘厚在16~18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高、母猪产程较短。在妊娠107 d时,背膘厚在14~16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但母猪产程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背膘厚≥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大。妊娠期背膘厚减少1~2 mm的大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小,产程较长。而背膘厚减少2 mm的长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大,产程较短。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在母猪妊娠期间,合适的背膘厚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母猪分娩期间的福利水平。养殖场可以根据营养配方和猪群品种建立背膘数据库,通过精准饲喂将母猪背膘厚调整至最佳范围,同时合理控制妊娠期背膘变化。  相似文献   

14.
嵊县花猪PRL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嵊县花猪PRLR基因第10外显子Nae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位点多态性对头胎、第3和第10胎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表现为第1胎AA型母猪产活母仔数和断奶母仔数比AB型母猪多1.68头和1.60头;第10胎AA型母猪产活仔数、活母仔数和断奶母仔数比AB型母猪分别多0.91头,1.67头和1.19头;而第3胎AB型母猪产活仔数、活母仔数和断奶母仔数比AA型母猪分别多1.09头、1.19头和1.05头。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19,(2)
<正>母猪繁殖性状属于低遗传力性状,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难以准确测量和精确控制,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记录来逐步调整和改善,以提高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长大二元杂种母猪是目前现代猪生产中应用最广泛、性能最稳定的商品猪杂交母本。本试验选择母猪繁殖性能的常见影响因素(胎次、断奶日龄、产活仔数、配种和分娩季节)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产活仔数与母猪繁殖性能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性和回归  相似文献   

16.
选择322头长大母猪的6种产仔性状(头胎产仔数、头胎产活仔数、终生产仔数、终生产活仔数、终生产仔胎数、繁殖周期),利用9种自变量最优子集选择方法对影响母猪终生产活仔数的最优性状组合进行了筛选。分析结果表明:终生产仔数、终生产仔胎数是影响母猪终生产活仔数的最优性状组合。这为提高母猪的产活仔数性能提供了途经。  相似文献   

17.
不同胎次对不同品种猪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某种猪场5 697窝大白母猪和2 226窝长白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按照胎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白和长白母猪中胎次对产仔数影响显著。大白母猪产仔高峰在第4胎次,总产仔数为(12.37±2.52)头,产活仔数为(11.74±2.86)头;长白母猪产仔高峰也在第4胎次,总产仔数为(12.57±2.41)头,产活仔数为(11.83±2.44)头,胎次对产仔数的影响在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中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不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EZ猪场2005-2011年7年2万多条配种分娩记录发现,胎次对大白和长白母猪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影响不大;1-9胎次母猪的受胎率相对比较理想,基本上在90%以上,4-10胎次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相对较高。胎次明显影响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1-5胎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增加而逐渐增加,第4、5胎时总产仔数达到高峰(长白猪为11.49头,大白猪11.62头),长白母猪7胎时产活仔数明显下降,大白母猪9胎时产活仔数明显下降;为提高繁殖性能,EZ猪场的长白母猪以6胎后、大白母猪以8胎后淘汰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不同胎次与配种季节对金华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2004—2008年的388头金华猪母猪(与长白猪公猪杂交)生产记录,分析了金华猪母猪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金华猪母猪的第1胎产活仔数最低,第2~9胎次的产活仔数较高,说明金华猪母猪的有效利用年限较长;第2~8胎次金华猪的初生重、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断奶重、断奶窝重均表现良好,而第9胎后其生产水平下降;冬季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猪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输精技术对经产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试验将56只大约克经产母猪平均分为2组,第Ⅰ组的经产母猪采用深部输精技术输精,第Ⅱ组的母猪采用常规输精技术输精。结果表明:第Ⅰ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1.56头,窝平均产活仔数10.16头,窝平均产健仔数8.84头;第Ⅱ组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10.20头,窝平均产活仔数9.32头,窝平均产健仔数9.04头。深部输精比常规输精母猪窝平均总产仔数多1.36头(P0.05),窝平均产活仔数多0.84头(P0.05),但窝平均产健仔数少0.20头(P0.05)。说明深部输精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的窝平均总产仔数和窝平均产活仔数,对母猪的窝平均产健仔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