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一是由养本地黄牛向养西门塔尔杂交牛方向转变。南漳县有36年的肉牛冻精改良历史,利用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品种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2.
鲁甸县桃源乡自2001年5月开始建立黄牛冻精改良站,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短角、婆罗门、么拉水牛良种肉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牛,目前,已形成了一个覆盖文桃坝区的肉牛冻精改良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西门塔尔牛源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属于乳、肉、役兼用品种,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产肉性能良好﹑乳脂率高等优点。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市大力倡导发展草食畜牧业,从国内外许多地方引用西门塔尔牛冻精对当地牛进行肉、乳兼用方向杂交改良,迫使阿克苏市畜牧科技工作者转变牛改思路。阿克苏市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当地农区牛始于1982年,现今其后代在阿  相似文献   

4.
<正>石门县建立县、乡、村、户四级品改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推广肉牛人工授精技术。通过在外地引进的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等良种肉牛冻精和本地湘西黄牛杂交,充分利用良种杂交优势。石门县全年投入品种改良资金30万元,免费提供液氮、良种肉牛冻精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禽种业》2013,(12):148-149
黑龙江穆棱市,从基地建设、政策扶持、专题培训和技术推广等方面人手,全力推进德系西门塔尔牛品种改良工作。一加强政策扶持,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繁育改良工作,为保障全市冻精的充足供应,市财政拨款48万元购进优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12000支。有计划的无偿发放给基层繁改站点使用。二强化任务目标,完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富源县肉牛饲养存栏量11.9万头,其中能繁母牛5.17万头。10头及以上规模户947户,50头以上规模户37户,500头以上大规模户2户,正在建设100头以上规模户4户。有规模化、标准化肉牛户32户,规模化养殖率达46%。全县有牛冻精改良站(点)9个,主要以推广西门塔尔牛、短角牛、云岭牛的细管冻精改良为主,年均完成肉牛冻精改良2万头以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禽种业》2009,(6):154-154
“新疆进口德国优质牛冻精推广项目”近日在乌鲁木齐启动,7.5万剂优质冻精将被发放到天山南北,3万多头新疆奶牛不久后将喜添贵子.产下“德国牛犊”。新疆自治区畜牧厅介绍,这是新疆首次从国外大批量进口优质奶牛的冷冻精子.共从德国购进了1.5万剂荷斯坦牛和6万剂西门塔尔牛的冻精.这意味着新疆开始大规模改良当地的奶牛品种。“新疆进口德国优质牛冻精推广项目”是“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一部分。与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门塔尔牛选育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门塔尔牛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我国,而后在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从前苏联、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陆续引入了乳肉兼用、肉乳兼用西门塔尔牛,1987年又从法国引入蒙贝利亚牛。引人的西门塔尔牛除在一些国营农牧场纯繁外,主要用于改良我国黄牛,其杂交改良后代大约占我国各类杂交改良牛的50%。我国西门塔尔牛育种群规模3万头,各代杂交牛1200万头。由于中国西门塔尔牛的优良种质及在我国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养牛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对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畜禽优良品质的不断提高和优良品种数量的不断增长。西门塔尔牛作为我国杂交改良的主要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并且在畜牧业生产养殖中发展成德系、加系、澳系、法系等西门塔尔牛品系系统。不同杂交品系所带来的效果不同,因此,养殖户如何选择杂交品系,进而提高肉牛生产性能,保证肉产量及质量是品种改良工作的关键所在。笔者基于182份肉牛养殖户的基础数据和300头犊牛成长记录,定性分析养殖户对不同品系犊牛的改良效果的认知和评价,并且定量分析犊牛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找出经济效果最佳的品系。结果表明:养殖户对德系西门塔尔牛的满意程度较高,相比其他3类品系被选用次数较多。从犊牛生长速度、体重变化来看,6月龄前4类品系犊牛体重差异并不大;而6~12月龄期间犊牛的体重出现明显的差异,其中澳系和德系西门塔尔犊牛增重较为明显。影响养殖户改良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参与培训与否、对品种(系)特征的了解程度、冻精价格以及配种技术。除年龄之外,其余变量与改良效果成正...  相似文献   

10.
大理州引进西门塔尔牛颗粒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改良已有30多年,推广覆盖率100%,改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试验表明,西杂牛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分别为21.8 kg、81.5 kg、165.8 kg、215.8 kg,比本地黄牛分别提高115.8%、76.7%、74.3%、72.3%。肉牛产业向肉乳兼用方向转型发展以来,使"两头牛"的利润集中在一头牛身上发挥体现,实现一牛多用,母牛可以挤奶,公牛和淘汰母牛作为肉用,把肉牛和乳牛变为一头牛,有效整合资源,肉牛产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促进养殖户的增收,饲养一头西杂牛比饲养一头本地黄牛多收入1000余元。  相似文献   

11.
对新平县肉牛冻精改良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增加冻精改良点,满足养殖户的需求;实行草饲配套,更好地体现杂交优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提高配精人员的补助;加强培训,提高冻精改良人员的素质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新平县肉牛冻精改良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毕节地区自1980年以来,为全面推广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先后引进10余种优良品种牛的冻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对各组合杂交牛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均明显地优于本地牛,平均每头杂交牛比本地牛新增产值300元左右,获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牛改工作达到了贵州省常年任务的最好水平。文中总结了毕节地区牛改冻配改良工作跃上新台阶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安格斯牛细管冻精改良威宁黄牛效果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系统观察与研究安格斯牛细管冻精改良威宁黄牛的效果,并开展安格斯牛与威宁黄牛的杂交一代牛的育肥对比试验,表明:安本杂牛适应本区自然生态气候条件及饲养管理条件,可以正常发挥其生产优势与潜力。利用安格斯牛细管冻精改良威宁黄牛可行,技术合理,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元阳县牛冻精改良工作于1998年开始启动,至今已有13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广大养殖户意识不高,商品观念淡泊,资金投入少等原因,导致元阳县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效果一直不明显,至今仍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本文从元阳县实际出发,抓住今年又新增2个冻改点的机遇,根据本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条符合县情,适应本地牛冻精改良推广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南涧县1980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1995年被列为云南省商品牛羊基地县,2003年被列为云南省优质肉牛出口基地县,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短角、海福特等肉牛冻清进行杂交改良,西本高代杂交牛(西门塔尔牛与南涧县本地牛杂交后代)是目前南涧县主要的肉牛品种,近年来推广西本高代杂交牛是南涧县相关工作的重点,本文简单分析西本高代杂交牛在南涧县的养殖现状和推广前景,并对实施措施做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潘东 《云南农业》2003,(6):17-17
普洱县为加快肉牛生产发展 ,把牛的杂交改良作为突破口。利用西门塔尔、短角牛和摩拉、尼里水牛冻精细管改良本地黄牛和水牛 ,改良的杂交一代牛(西本杂、短本杂、摩本杂、尼本杂)个体大、生长快、经济效益好 ,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好项目。从1998年开始先后在牛源集中 ,能繁母牛多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云南省南涧县肉牛冻精改良的实际情况,阐述做好德系西门塔尔牛的示范推广应用的方法,使群众养牛从单一的肉用性能开发向乳肉兼用转型,提升养殖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利木赞牛是世界著名肉牛品种,90年代以来,浏阳市开展了耕牛冷配技术的推广,2004年引进利木赞牛冷冻精液颗粒、细管,坚持人工授精。全市累计引进利木赞牛冻精1.5万颗,改良配种1.45万头,产改良牛1.15万头。利木赞牛的引进,丰富了浏阳市黄牛遗传基因库,优化了牛群体结构,改良效果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研究对(利木赞牛×湘南黄牛)杂交一代的性能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杂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肉牛杂交改良始于70年代后期,在全省范围内引入国外良种肉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如短角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抗旱王牛等,由于当时没有通过杂交组合试验,杂交改良一哄而起,有些品种不能很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当地自然环境,加之传统的饲养方式不能充分发挥杂交肉牛的生产性能,导致1979年后肉牛杂交改良逐渐降温.在以后的时间里,科技人员对各种肉牛杂交组合进行比较试验,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从而确定了山东省肉牛杂交改良区域规划及山东省引进国外良种肉牛杂交改良的父本品种.鲁中、鲁西、鲁北、鲁东南地区以引进利木赞牛改良为主,逐渐形成黄色肉牛改良区;滨州地区除渤海黑牛部分县保种外,以黑安格斯牛对渤海黑牛进行杂交改良;胶东地区以肉乳兼用牛西门塔尔改良为主,逐渐形成花色兼用牛改良区.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肉牛父本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与利杂F1母牛,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改良的杂交二代生产性能测定,比较3个肉牛杂交组合改良效果.结果显示,3种牛对利杂F1母牛改良效果明显,尤其以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在3、6、12月龄的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表现优秀,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可作为较优杂交组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