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吉单9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5~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高密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903.3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3%;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高密组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829.9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中晚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单37玉米新品种是吉林省通化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于1998年配制组合,1999~2001年参加本院产量比较试验,2002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9933.3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6.7%,2003~2004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产量10922.1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10.1%。2005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369.0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17.4%。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边际效应小,对水肥条件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3.
吉单6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15~2016年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994.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7.6%,增产点比例67%;2016年生产性试验,平均产量9 718.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8%,增产点比例67%。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适宜籽粒直收。  相似文献   

4.
"长单529"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775.3 kg/hm2,比对照品种"龙单13号、吉单27"增产11.5%。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9 840.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7.1%。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淀粉含量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08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长单529"。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吉单5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5—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531.7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0%;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晚熟组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746.7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2%。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玉米晚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德禹201在2016-201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267.7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0.7%;在2017年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为9 659.3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德美亚1(8 956.8 kg/hm~2)增产7.8%,该品种适合在吉林省玉米极早熟区种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80003"。  相似文献   

7.
通单851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以自选系T851为母本、自选系W21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良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18-2019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 609.1 kg,比对照品种增产9.7%。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 057.2 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9.9%。通单851抗逆性、抗倒性强,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抗茎腐病,抗穗腐。2020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合在吉林省中早熟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通单851的选育经过、栽培要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延单28"是2010年由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2017年3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组合为YB28-2×NKY35-6,适宜在吉林省、黑龙江省等东北地区中早熟玉米区种植,需≥10℃有效积温2 400℃左右;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多抗的特点。在2015和2016年10点次的吉林省区域试验中,"延单28"的产量为10 596.0~13 845.0kg/hm~2,平均产量12 265.3kg/hm~2,比对照"吉单27"增产8.8%。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五谷318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WG3253为母本、自选系WG5603为父本组配的适宜机收的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192.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5.41%。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中熟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13 015.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山33增产1.16%。2015—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五谷318 2 a平均折合产量10 069.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0%。2016年参加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机收组生产试验,五谷318平均折合产量9 85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平均增产3.27%。五谷318抗逆性、抗倒性强,中抗茎腐病、灰斑病,抗穗腐病、丝黑穗病,春播出苗至收获127 d左右,株型半紧凑,茎秆韧性强,适宜机收籽粒,籽粒含粗蛋白87.7 g/kg、粗脂肪39.5 g/kg、粗淀粉749.2 g/kg、赖氨酸2.8 g/kg,容重755 g/L。2017年通过国家首批机收玉米品种审定,适宜西北、东北和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兰库8017是以隰332为母本、隰1055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4—2015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区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14 518.5,14 479.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分别增产8.5%,9.1%,2 a平均产量为14 499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8.8%,最高产量达17 610 kg/hm~2;2016—2017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产量为12 923.3 kg/hm~2,较对照增产8.34%,而最高产量达16 830 kg/hm~2。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应广、抗病性强、果穗大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中晚熟山区及华东华北同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花2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选育高产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育种中间材料‘626-2-1’为母本,‘泉花327’为父本,育出花生新品种‘泉花27’。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5173.95 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0.10%;籽仁产量3588.75 kg/hm~2,比对照增产7.64%。2010—2011年同时参加广西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82.4 kg/hm~2,比对照‘桂花21’增产12.17%;籽仁产量2582.25 kg/hm~2,比对照增产4.71%。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901.5 kg/k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9.3%;籽仁产量2779.5 kg/km~2,比对照增产13.1%。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鉴定‘泉花27’高抗青枯病。‘泉花27’高产高抗青枯病,于2012年通过广西和江西品种审(认)定,适合在广西、江西和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酒166是以自选系酒071为母本,以外引系7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4—2015年在甘肃省玉米新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酒166有9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10 440.0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0.13%。2016年在甘肃省玉米新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中,酒166平均折合产量9 367.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1.4%。酒166籽粒含粗蛋白93.3 g/kg、粗脂肪42.5 g/kg、粗淀粉736.2 g/kg、赖氨酸2.9 g/kg。抗轮枝镰孢穗腐病,中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红叶病。适宜在甘肃省高海拔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方玉1号是利用"REID黄马牙×唐四平头"杂种优势模式,以F411为母本、F43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2 468.0 kg/hm2,较对照哲单20号增产10.4%;2008年4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08026号);2010~2011年参加承德市中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11 725.5 kg/hm2,较对照吉单261增产13.3%;2012年参加承德市中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产量为12 076.5 kg/hm2,较对照吉单261增产12.1%;2013年4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3026号)。方玉1号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气生根多,抗旱性极强;结实好,不秃尖,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适应性强;春播全生育期122 d,可在河北省、内蒙古有效活动积温逸2 650益的中早熟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延稻1号"是以彩稻为母本,延粳22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早熟新品种。2013—2014年吉林省2年8点次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525.9kg/hm~2,比对照上育397增产8.7%;2014年4点次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460.2kg/hm~2,比对照上育397增产8.6%。"延稻1号"的主要特点是熟期早、优质、高产、稳产,并于2015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吉农玉876"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8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2010—2011年吉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556.4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5.9%。201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670.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9.9%。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早熟,抗病性强等特点,于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玉876"。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87"是以外引系"M54"为母本、自选系"甸1216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4—2015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2 987.1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0%。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 320.1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3%。该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多抗、适应性广,适宜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18”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吉单18"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于2002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467.8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8.3%。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711.4 kg/hm2,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5.6%。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早、抗性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单1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吉林、白城、通化、延边等中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吉农38号"是以外引系"CUNA"为母本,以自选系"吉农9922-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连续自交6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大豆新品种。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311. 9 kg/hm~2,比对照"吉育47号"增产3. 1%; 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16. 1 kg/hm~2,比对照"吉育47号"增产4. 0%。该品种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油分含量高、抗大豆灰斑病。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的吉林、延边、长春、通化、松原、白山等中早熟区及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豫禾358"是以"甸M383"为母本、以"F78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2015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 897. 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 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544. 9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 9%,该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禾368"是以外引系"M287"为母本、以"F78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2015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 198. 6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 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693. 8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 6%。该品种于2017年4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个品种主要特点是耐密、高产、广适、优质、高效、抗性好,适合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和中熟区高密种植。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吉农46”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新品种"吉农46"是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以"吉农15"为母本、"九农2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3—2014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70.4 kg/hm~2,比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4.3%。2015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87.4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11.0%。子粒粗蛋白质含量37.33%,粗脂肪含量21.20%。该品种于2016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于吉林省的四平、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等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