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地区水资源总量稀少,气候相对干燥,因此水分蒸发量相对较大。当地水资源使用效率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面临着严重的用水矛盾,加之农业生产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用水占据比重相对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疆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灌溉用水不但是用水大户,而且还是节水措施应用的潜力大户。本文简单介绍节水灌溉的应用价值,并对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措施的运用进行说明,重点论述了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最终提出节水措施推广应用途径,期待提高当地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灌溉用水也在逐渐增加。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成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得到提高。从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灌溉用水问题,分析了水源利用率较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提升我国农业灌溉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现阶段,我国面临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出现水资源匮乏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且灌溉效率低下和灌溉用水浪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改造传统灌溉农业,实现现代农业的"精细灌溉",既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够提高灌溉水使用效率。所谓的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指的是通过对农作物需求水的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进行分析,在充分利用当地降水及灌溉水源的基础上获得最优的灌溉效益,从而达到最佳的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要求必须在农业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条件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水、高效、防污的现代农业,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对目前国内和国外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的农业灌溉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农业生产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高灌溉用水利用效率是节约农业用水的关键。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为研究单元,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对2005—2014年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分析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的演变态势,并进一步分析黑龙江省各市的节水潜力,以期为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2005—2014年间,黑龙江省整体灌溉用水效率得分不高,多年平均值为0.73,而且灌溉用水效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包括灌溉用水纯技术效率和灌溉用水规模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伊春、牡丹江与黑河的灌溉用水综合效率较高;通过对黑龙江省各市灌溉用水节水潜力的评估发现,黑龙江省灌溉用水节水潜力巨大,其中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节水潜力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要求必须在农业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条件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水、高效、防污的现代农业,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率和效益。对目前国内和国外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的农业灌溉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农业生产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分析新疆各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资源状况、种植结构、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基础上,采用共区优选法对新疆灌溉用水定额进行分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该结果可为提高新疆灌溉用水率和用水效率,以及为灌溉管理节水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潘经韬 《湖北农业科学》2016,(11):2943-2947
运用DEA测算了2003—2012年的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业用水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考察了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农业用水效率比较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有效灌溉指数、节水灌溉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与农业用水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农业用水比重和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用水效率存在很多问题,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建立起完善的有效水资源利用体系,大力推进节约用水的渠道和措施,调整农作物结构,研发节水作物的新品种,提高农业栽培技术,加强节水灌溉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吴忠市水资源状况、农业灌溉发展状况、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发展现状和成效的分析,提出了吴忠市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目标和规模。为吴忠市进一步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提出了吴忠市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541-1545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4年统计年鉴和水资源公报数据,筛选出4大类共9项影响因素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作物种植结构与技术、耕地灌溉技术、农业水资源拥有量、农民节水灌溉行为因子对山东省灌溉用水效率有重大影响;并且鲁西平原地区灌溉用水效率高于鲁中南山区和胶东沿海地区,整体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并针对灌溉用水效率的差距,提出了提升种植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开发和强化政策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农业对于水资源的依赖比较严重,缺水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发展农业就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促使水利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贵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进行相关研究,从而提高水利设施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促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该文主要对贵州黔南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加以研究,提倡采用用户参与式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我国农业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0%,目前用水效率很低。提高用水效率,转变水资源供需观念,由供水管理演变为需水管理,改单项技术为综合技术,充分发挥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4.
用水需求与灌溉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吉林农业》2011,(6):296-296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竞争局面、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直接影响着农业供水量的情况。农业节水灌溉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农业用水需求量增加的紧急现状,而且这也是出于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考虑。当前情形下,促进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该怎样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与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结合笔者长期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用水现状,主要围绕该怎样促进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这个话题浅谈了一下笔者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农业节水灌溉起到建设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贵州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以及全省工业强省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全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必将进一步加剧。农业灌溉用水是贵州省的第一用水大户,由于其用水效率较低,影响了贵州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贵州省农业灌溉用水方式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全省农业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农业水平的持续提高,农业用水问题日趋显著,有效管控灌溉用水是农业种植过程中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的一种关键路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优化配置水资源、提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的重要方式。本文论述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概念,结合某农田水利工程实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长城 《现代农业科技》2023,(10):133-139+153
我国水资源紧缺形势严峻,农业用水总量占全国用水总量比重较大,因而开展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以帮助提高区域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本文首先构建安徽省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体系,然后分别采用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确定指标主观和客观权重。为提高权重及综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引入理想点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计算,求出指标最优综合权重。最后,将其与通过正态云模型计算得到的指标云隶属度相结合,确定安徽省2010—2017年不同年份的农业用水效益综合评价等级及对应参数。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组合赋权-正态云模型在农业用水效率评价领域的适用性较强,该模型可为类似评价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浙江省2010—202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用水效率从2010年的1.153上升至2020年的1.661,年均增长3.71%,多年均值为1.535,始终处于有效利用状态,多年稳定性较强,且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浙北地区农业用水效率高于浙南地区,但地区差异逐步缩小;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农业用水的重视程度、农业种植结构、水资源丰裕程度是影响浙江省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分异并不是单一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下非线性增强的结果。据此,浙江省需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推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户主体节水意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是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2014年柴达木盆地用水总量为9.88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占85.6%,节约用水潜力较大。根据柴达木盆地德令哈灌区典型地块小麦灌溉用水量的监测试验,发现小麦种植灌溉用水量远低于该地区相关统计数据,渠道渗漏和管理粗放是传统小麦种植用水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渠道衬砌率和强化灌溉管理等方式来提高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用水问题也日益突出,有效控制灌溉用水,成为农业种植过程中减少水资源浪费的重要方式之一。节水灌溉技术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提高利用率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农田水利中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