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猪周期"一直困扰生猪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绿色发展,生猪产业有望告别一家一户的养殖模式,避免周期性波动带来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为何资本如此看好生猪产业?近年来猪肉占整个肉类产量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4%左右,是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在经历2012~2014年持续低迷、深度亏损行情后,全国  相似文献   

2.
2014年,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大幅下降,但生猪出栏量大幅增加创历史新高,说明生猪产能过剩,市场去产能化明显;生猪价格高开低走,总体走势与2013年相似,但同比大幅下跌;猪肉消费力度整体略有下滑,低于预期;市场供过于求,生猪及其产品价格低迷,生猪养殖业全年亏损情况为历年之最。2015年中国猪肉价格底部将较2014年整体抬升,价格峰值或将变平缓。  相似文献   

3.
2014年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下滑,生猪养殖陷入深度亏损。规模化养殖的快速推进使生猪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猪肉市场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成为影响猪肉市场的重要因素。展望后市,短期内猪肉市场供需格局变化不大,猪价将震荡一段时间后稳步回升,下半年猪肉价格将稳中趋涨。  相似文献   

4.
生猪价格自9月第2周起持续9周小幅下跌后,受养殖户惜售心理影响,11月第2周开始震荡回升。但是由于终端猪肉消费需求依旧不旺,猪肉价格依旧小幅下跌。仔猪、玉米和猪饲料价格继续下跌,生猪养殖成本下降,生猪养殖整体仍处于轻度亏损状态,但显著好转。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中国生猪产业呈现以下特征:养殖量先增后降,养殖收益是养殖量变化的主要动因;规模化养殖比例快速提高,养殖方式不断创新;生猪饲养水平显著增强,产出效率持续提高;2015年以后猪肉消费出现疲弱态势,但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且淡旺季差距逐步缩小;猪肉进口成倍增长,出口基本稳定;生猪及猪肉价格整体呈上行态势。未来,随着环保门槛提高以及产业政策的引导,生猪产业规模化水平将继续提高,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强;随着饲料、人工、防疫和环保等成本增加,生猪养殖综合成本呈上升趋势;猪肉在中国居民肉类消费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长周期"市场波动特征将成为常态。最后,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适当增加猪肉进口、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3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生猪市场现状 2011年上半年,国内饲料消费处于低迷期,除季节性效应外,生猪存栏量低是主要原因。生猪市场价格存在较强的周期性,2006年中国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政府加强对生猪养殖的扶持,补栏数量激增,导致2007~2008年猪肉价格大涨。2009年底,国内生猪存栏量达历史新高4.69亿头,短期供大于求,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养殖户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014年上半年中国生猪市场特点,指出稳定生猪生产、维护养猪户利益并且平衡消费者与养殖户的利益是当前生猪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养猪亏损、消费者亦未感觉到猪肉价格的便宜,而市场并不具备支持猪价持续上涨的条件,因为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观;猪价震荡下滑,养殖户在心理上需要理性谨慎;目前猪肉消费量已经落入年后的第2个低谷。预计下半年猪价将步入恢复性上涨通道。  相似文献   

8.
张玉祥  张欣 《现代农业》2011,(5):196-196
一、当前国内生猪疫病流行的基本情况我国是生猪饲养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2009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1.1亿头,生猪出栏6.4亿头,猪肉消费量人均达到36.7千克。近年来随着国家生猪产业政策的调控,生猪养殖正在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规模养殖的比重正在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生猪产业带来的影响,从生猪生产、猪肉消费和生猪价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疫情导致饲料及畜产品流通不畅、养殖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饲料企业和屠宰企业开工难等问题,阻碍了生猪产能恢复进程,可能影响全年生猪产能恢复目标的实现;猪肉户外消费大幅减少、消费总量降幅明显、但禽肉和禽蛋消费量的下降间接增加了猪肉消费比例;生猪价格总体上涨,区域价差有所拉大。产业发展短期内面临非洲猪瘟疫情防护形势依然严峻和产业扶持政策陷入基层落实困境等问题,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生猪市场走出低迷,强势复苏我国生猪养殖存在较强的周期性,2006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导致2007~2008年猪肉价格大涨,政府开始加强对社会生猪养殖的扶持,吸引各类养殖主体不断增加补栏。2009年年底,国内生猪存栏量达到历史新高4.69亿头,导致短期供大于求,生猪价格持续下滑,养殖主体亏损严重。加上2010年一季度  相似文献   

11.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无论是在猪肉制品消费总量和生产总量,还是在生猪存栏量上都领先在世界排名中,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物质水平逐渐提升,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对猪肉制品质量和生猪养殖疾病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猪瘟作为一种生猪养殖中会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的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性、热性、  相似文献   

12.
杜兰 《农家参谋》2014,(9):31-31
<正>2011年猪价暴涨,且2012~2013年生猪养殖并未出现长期亏损,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长达两年居高不下,去产能非常缓慢,这直接导致了2013年以来仔猪供应量增幅较大,成为2014年猪价暴跌的直接诱因。2014年生猪养殖步入深亏后,存栏下降有所加速,但是根据生猪养殖周期推算真正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一段时间以来,养猪业已遭遇持续性打击。相关专家预计,未来生猪价格还将继续下跌,今年的养猪业可能成为近3年来亏损最为严重的一年,我国有可能像2010年那样进行多次收储调控。行业分析师刘晓峰认为,2014年养猪业的情形确实不容乐观,很可能出现2012年以来亏损最严重的局面,主要源于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叠加共振。具体而言:一方面,限制"三公消费"对猪肉需求产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猪年。中国家猪起源于亚洲野猪,是中国人最早驯化的家畜;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要肉食来源,猪肉价格的升降直接影响CPI指数;猪在中国文化里寓意有福、有财。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当家肉食。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约19.0%,猪肉消费量占世界猪肉消费量49.6%。我国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生猪总养殖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生猪市场价格连续两个月来持续下降,据国家法改委监测中心监测,猪粮比价显著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不少养猪户已经陷入亏损. 由于当前猪肉市场消费不旺,加之玉米、人工等养殖成本持续高位运行,预计今年5月前生猪价格总体仍将低位徘徊,养猪亏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价格走势、养殖效益、规模化水平、消费与进出口等方面的深入剖析,该文认为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整体充足,能繁母猪存栏量回调不及预期,全年猪价低位运行,但波动幅度有所趋缓。猪价的持续低迷使得生猪养殖行业全面亏损,经历了“史上最长亏损期”。与此同时,猪肉消费量重新恢复到非洲猪瘟前的水平,生猪产业素质也不断增强,进出口回到正常水平。展望2024年,随着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预计生猪产能窄幅波动。排除异常因素影响,预计一季度猪价或继续保持相对低迷态势,二季度开始将逐步好转,下半年行情总体会好于上半年,但受国际形势、政策调整、消费者信心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仍存在不确定性。为应对潜在风险与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毫不松懈非洲猪瘟等重大疾病防控、多措并举拉动猪肉消费增长、提升行业预警能力和稳定市场不安情绪、优化库存管理和拓展冻品库存销售渠道、加大力度落实产能调减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
<正>受供需宽松因素影响,我国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均创2011年以来新低。2014年3月底,国家启动首批冻猪肉收储,猪价跌幅有望放缓。供需面仍偏松、猪肉消费不振导致猪价继续下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猪供应量仍较充裕。3月份出栏生猪为2013年11月份前后补栏仔猪,当月生猪存栏较上年增0.7%。同时,由于部分养殖户存在盼涨心理,造成压栏生猪与节后出栏适重生猪形成叠加,生猪供应阶段性充裕。二是猪肉消费处于淡季。春季处于传  相似文献   

18.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4,(3):25-29,33
2011—2012年,养猪业产能急剧扩张,2012年产能过剩局面在2013年全面显现。2013年春节后国内猪价3个月下跌近三成,创2010年8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受政府收储、养殖户惜售等影响,生猪淡季供应量出现阶段性减少,猪价"淡季不淡",中秋节连续上涨回升三成。节后猪肉供应充足,需求反弹力度有限,猪市承压弱势波动。2013年11月中旬开始为期1个月的阶段性小幅攀升,12月下旬,由于疫情导致恐慌性抛售,屠宰企业压价等导致出栏量大且集中,猪肉投放轮库、暖冬推迟腊肉制作、需求高峰时间缩短等导致生猪价格开始暴跌,并一直持续至春节后,10年来首次出现旺季亏损。猪价短期反弹无力,2014年或迎上行周期。随着生猪饲养方式的不断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步伐逐步加快,生猪养殖已进入微利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猪为"六畜"之首,"猪粮"安天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畜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特别是生猪产业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增加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曾经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由于我国居民在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中,猪肉占到了绝大的比重,生猪养殖业的波动或是猪肉价格的波动,都会对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或是生猪养殖者大面积亏损,或是猪肉的消费者由于涨价而被迫减少消费量,或是由于猪  相似文献   

20.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4年生猪养殖处于中度亏损状态,为近3年来的历史新低,并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猪粮比价下降速度快。生猪养殖由盈利到重度亏损,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二是亏损程度深。数据显示,1月中旬猪粮比价跌破6.0∶1的盈亏平衡点,4月下旬跌至4.60∶1的年内低点。另据调查,4月份全国大型养殖企业出栏1头商品猪亏损近300元,小养殖户甚至每头亏损500元。三是亏损持续时间长。2014年全年基本均处于养殖亏损状态,其中2个月重度亏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