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23个玉米主导品种:通单248,吉单631,禾玉33,吉东28号,吉单535,宏育416,先玉335,吉农大935,绿玉4117,美育99,良玉188,郑单958,良玉208,农华101,良玉11,银河32号,绿玉9915,华旗338,迪卡516,吉单50,吉单558,宏育29号,恒宇709。二、16个水稻主导品种:长白19号,长白25,白粳1号,东稻4,吉农大603,九稻58,东粳3,吉粳88,通禾858,吉农大858,吉粳511,通科18,吉隆868,吉粳83,九稻63号,通育245。  相似文献   

2.
低温条件下对不同地区的18个水稻品种进行灌浆结实期冷害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控制耐冷性评价中龙稻17、吉粳302、通禾66等8个品种耐冷性表现强;吉农大538、通育266、吉粳515和吉粳302品种的SOD、CAT、POD酶活性比对照高,各品种之间有显著差异;龙稻17、龙稻18、吉粳809、吉粳515、通系935等品种的稻米外观品种和营养品质有差异显著;综合比较显示,吉粳515、通育266、吉粳302等品种抗冷性较强,是较适合吉林省东部冷凉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周岚  崔坤 《吉林农业科学》1999,24(4):22-23,27
通过对吉林地区种植的10 个水稻品种的12 个性状综合考查,利用灰色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通35 产量性状评价最高,华农1 号生育性状评价最高,九稻19 、超产1 号、农大3 号、吉粳69 品质及抗性较优。综合性状评价则以九稻19 最高,其排序是:九稻19> 超产1 号> 农大3 号> 吉粳69> 华农1 号> 通35 > 吉玉粳> 吉91_(26) > 吉粳65> 长选89_181。  相似文献   

4.
1种植抗旱优质品种 选择种植吉粳803、通禾832、通院11、通丰8号、通丰9号、通育221、通育223等中晚熟品种和通95—74、丰选三号、丰选四号、九稻39号等中熟品种,优质米水稻品种主要种植吉粳88、通育239、吉粳83等品种。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在吉林省公主岭、榆树、双阳、永吉、九台、梅河口生态区域12个点次对吉粳509、九稻69、松辽7、吉农大828、科裕47、通35(CK)进行生态鉴定试验及其稳产性分析,明确了参试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种植区域,其中吉粳509、九稻69、松辽7、吉农大828的丰产性、稳定性均较好,可在适宜种植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6.
以15份省内外优质水稻种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低温胁迫下水稻发芽期、芽期耐冷性鉴定,从中挑选出5个耐冷性较强的品种进行苗期、分蘖期、减数分裂期、灌浆结实期保护酶活性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龙稻18、九稻68、通禾66、吉粳511在发芽期耐冷性较强,上育397、吉粳809在芽期耐冷性较强。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表现不同,其中,吉粳511在苗期和灌浆结实期酶活性较高,通育266在分蘖期和灌浆结实期酶活性较高,龙稻18在减数分裂期酶活性较高;各试验品种的酶活性随生育进程整体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1~2005年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本田期田间病谱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869份次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109个品种完成了3年的连续鉴定,其中通粳612、通院5、通育01U307、九10B14、九10B3、吉2000F27、吉2000F46、通院6号、通育01-221、吉2000F59、通系158、通丰8号、通研7号、九02GA2、白122、吉01-3341、九02GB5、吉2000G18、九02YC11、九02YC17、九02YC5、通院7号、通院9号、吉2000F57、吉01-3786、吉01-3657和吉2000F61品种在全省各地对穗瘟抗性水平达中抗以上。  相似文献   

8.
2006~2010年吉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采用苗期人工接种、田间病谱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1 083份次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其中AF7-4、春丰E001、东稻06-605、丰育107、宏科36、吉04-6、吉2004F16、吉2004F82、吉2006F32、吉2006F46、吉农大31、九05B14、九05D14、九06D18、农大45、松辽05-3、通系07-4007、通系07-852、通系925、通系929、通育05-9107、通育05-9122、通育05-9213、通院512和裕丰047等25个品种(系),在吉林省各稻瘟病区经过3年连续的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对穗瘟的抗性水平均达到中抗以上。  相似文献   

9.
A级绿色食品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良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积温、生态条件及绿色食品对品种的要求分别选择:平粳7、特优639、吉粳501、松粳6、松粳9、九稻39、通育221、通育612等。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沈阳市晚粳稻谷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2012年沈阳市晚粳稻谷品质,结果表明:辽星1号、辽星10号、麦穗、富禾77、辽星17、沈稻6、沈稻8、优988、圣丰26、吉农大18号、吉粳、杨粳4038、盐粳188、盐粳48、袁氏大穗天龙、天丰518、东方明珠、神稻76、中华利群、佳丰稻王、富粳357和中华瑞丰等品种的品质指标均符合优质晚粳稻谷品质要求,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科学实验》2006,(1):11-14
吉粳88号;沈农265(认定);通育221;通育308;吉粳501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一、"吉农大7号" 吉农大7号是吉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以辽粳10号为母本,九87-11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1998年3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莲稻1号、垦稻25、龙粳41、农大4号、绥香08-5080、育龙1号、育龙2号、保育1号、垦稻12、莲粳09-09、垦稻23、垦香08-169、绥锦香07-783、农大1号、三江5号、垦稻10、农大2号、农大3号、为试验材料,在整个生育时期重点对病害、倒伏、食味、产量等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品种(系)可安全成熟,病害发生较轻。大部分品种(系)未出现倒伏,只有农大4号,由于株高过高一方面原因,在一定气候条件下,一定株高范围内,品种特性(茎秆长)与倒伏指数呈正相关。其中绥香08-5080、垦香08-169、绥锦香07-783、农大4号、农大1号、金禾香在食味值上有较高评价。各品种(系)和空育131相对,保育1号、农大3号、农大4号、育龙2号、垦香08-169、金禾香、莲稻1号、绥锦香07-783、垦稻23、龙粳41、农大2号、绥香08-5080、三江5号有增产效果,其中保育1号和农大3号增产效果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28"是以"通31"为母本、"吉农大7号"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490.1 kg/hm2,比对照"吉玉粳"增产5.6%,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750.1 kg/hm2,比对照"吉玉粳"增产6.2%."吉农大828"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5.
盐稻9号、淮稻7号、淮稻10号、通育粳1号、盐粳9号内容略. 早熟晚粳 宁粳1号、武粳13、武粳15、武香粳14内容略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暨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活动在海南三亚水稻国家公园举行。全国各地种子管理部门及攻关组推选了103个优质稻品种参评,最终评选出15个粳稻品种和15个籼稻品种。吉林省水稻品种吉粳515、吉粳528、吉粳816、吉农大667、通系945、通育269获得金奖。其中,由吉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3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38”是以籼粳后代“20r”为母本、“松粳3号”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3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857.0 kg/hm2,比对照“通35”增产6.6%,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963.4 kg/hm2,比对照“通35”增产8.8%。“吉农大838”具有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为发展绿色优质稻米产业核心区建设,选择适合生态积温区域种植的寒地早粳稻优质米新品种,本试验对17个水稻品种的品质、熟期、抗逆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农大4号、垦稻10、垦香08—169、绥锦香07-783生育期较长,活动积温较高,龙粳41、绥锦香07-783株高较高,垦稻4号、垦稻10、垦香08-169倒伏严重,垦稻10、龙粳41、莲香1、莲粳09-09、绥锦香07-783、育龙1号、育龙2号,产量较低的品种有农大4号、绥香08-5080。  相似文献   

19.
潘培鑫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42-43,65
为加速新品种的推广进程,筛选出适合怀远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开展包括镇稻2号、2402、4209、通育粳1号等在内的10个品种展示,结果显示,2402、通育粳1号和G1-2000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引进省内、外优质米品种16份,从中筛选出适合梅河口地区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宏科88,产量8 232.31 kg/hm2,比对照吉粳83增产11.3%;产量最低的是通系925,产量4 916.85 kg/hm2,比对照吉粳83减产33.5%。综合性状来看,通育239、通精889、宏科88、松粳16、绿珠1号的抗逆性、产量等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可以在梅河口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