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由于二次发酵受到一些设施条件因素的制约,使一些菇农不能采用二次发酵,从而导致了双孢菇的病害发生严重、菇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我们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法,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2.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08,(8):25-26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4.
靖城公社郑店大队山头村农民杨队金采用培养料的二次发酵法裁培蘑菇,夺取了高产,成为靖城公社“种蘑菇状元”。1983年新建五间菇房,扩大种植面积到230米~2,比1982年增加180米~2,增长3.6倍;1984年4月底收获结束,产值达5460元,比1982年增加4950元,增长9.7倍多,每米~2产值23.74元。培养料的二次发酵就是把培养料的发酵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也叫前发酵)在室外建堆发酵。第二阶段(也叫后发酵)在室内进行,把培养料搬进室内床架上,密封门窗加温,促进培养料充分腐熟分解,这就叫做培养料的二次发酵法。二次发酵的主要作用,是使培养料里的复杂有机物能充分分解,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为蘑菇菌丝所吸收,从而有效地提高蘑菇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5.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1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7.
草菇培养料不同发酵处理的栽培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堆沤发酵法、常规二次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处理的培养料栽培草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简易二次发酵法的栽培材料理化性状、草菇菌丝生长、病虫害控制和草菇的产量、品质及栽培成本等,都比自然堆沤发酵法和常规二次发酵法有较大的优势,表现为消毒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和具有较好的产量和质量优势。简易二次发酵法是草菇栽培中较理想的一种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于长春 《新农村》2010,(7):25-25
双孢菇二次发酵栽培法是在第一次培养料建堆发酵基础上,再增加一次用蒸汽加热发酵工序(即后发酵),使双孢菇的产量比一次发酵法增产30%~40%,即产量从一次发酵栽培法的10~13千影平方米增加到二次发酵栽培法的15千克/平方米以上,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9.
培养料二次发酵,可使得以稻草、牛粪为主料栽培的蘑菇生物转化率达45%~50%,较原先一次发酵法栽培的蘑菇产量提高3成,甚至更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含氮量培养料在隧道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变化,为优化蘑菇培养料配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麦秆、鸡粪为主要原料,采用隧道发酵技术制备含氮量为1.15%(T1)、1.35%(T2)以及1.55%(T3)共3个处理的双孢蘑菇培养料。测定不同堆制时期培养料的含水量、灰分、含氮量及pH,并统计各处理不同潮次蘑菇产量。【结果】在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培养料含氮量比例呈上升趋势,处理T3二次发酵料含氮量最高,为2.28%,显著高于处理T1。培养料pH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总体呈弱碱性,处理T3一次料以及二次料的pH最高,pH和原料的含氮量呈正相关性。培养料含水量都随着发酵过程不断降低,T3处理的二次料含水量最低,为65.78%,符合蘑菇生长需求。培养料灰分则随着发酵过程不断提高,T1处理初始灰分最低,发酵结束后二次培养料灰分为30.92%,较其他两个处理低。含氮量较高的培养料其总产量更高,处理T3产量最高,为20.74 kg·m~(-2)。【结论】不同含氮量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培养料理化性质变化较大,含氮量1.55%的培养料蘑菇产量最高,适合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夏季双孢蘑菇培养料简易通气发酵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培养料常规一次发酵为对照,研究了双孢蘑菇料堆中半埋入直径12 cm PVC管强制通风和直径30cm铁圈自然通风的方法及其栽培效果。结果表明,料堆中半埋入直径12 cm PVC管强制通风发酵或直径30 cm铁圈自然通风发酵时,培养料料堆厌氧区减小,放线菌层厚度和放线菌在料堆中所占比例增加,发酵料质量提高,出菇期间病害减轻,产量较高。半埋入直径12 cm PVC管发酵法产量达到10.29 kg/m2,半埋入直径30 cm铁圈发酵法产量达9.66 kg/m2。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的演变,获得相关优势菌落的信息,本研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不同季节不同发酵阶段样品的的细菌进行特异性扩增,并选取主要DNA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发酵时期带谱差异明显。发酵过程中,培养料中主要有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Solibacillus、嗜热裂孢菌属、高温双歧菌属和未知分类地位的不可培养细菌。不同季节(春季、冬季)的培养料一次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且发酵结束时细菌菌落结构相似。双孢蘑菇培养料在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的演替,即建堆初期、一次发酵阶段和二次发酵阶段。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细菌种群丰富,并随着发酵的不同阶段发生演替,种群多样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细菌群落与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特性细菌的序列相似度较高,有利于培养料转化为双孢蘑菇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麦秸培养料对双孢菇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1.7%.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一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堆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3%,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但该方法耗资少,省工简便。其方法是在培养料室外发酵过程中.料堆内加用一定大小的空心架,可改善堆内的空气状况,明显缩小料堆的压氧区.并且可增进培养料的好氧发酵.从而达到更好的发酵效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料堆的体积.先进行实心堆制第2次翻堆时再改用空心架发酵,随后两次翻堆时.  相似文献   

14.
研究草菇生产中常用的培养基发酵方法,以生料栽培为对照,采用自然堆沤发酵法、常规二次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对草菇栽培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自然堆沤发酵法、常规二次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的栽培效果都要优于对照,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简易二次发酵法。简易二次发酵法的栽培材料理化性状、草菇菌丝生长、病虫害控制和草菇的产量、生产成本等,都比自然堆沤发酵法和常规二次发酵法有较大的优势,表明简易二次发酵法是草菇栽培中较理想的一种培养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双孢菇麦秸培养料空心堆发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麦秸培养料对双孢菇的产量有较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1.7%,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一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堆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3%,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且该方法耗资少,省工简便。  相似文献   

16.
分别阐述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免加温发酵等蘑菇培养料主要发酵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指出免加温发酵技术是现代蘑菇培养料发酵的发展趋势,17世纪以来,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简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培养料通过二次发酵,质量比常规发酵明显提高,特别适用于老菇房或大面积基地栽培。简述二次发酵原理及作用,总结了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及合格的二次发酵几个主要技术指标,并提出二次发酵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草菇的种植期主要在高温季节(夏季),随着周年生产规模的扩大,栽培环境的恶化,如连年重茬的老菇房(棚),在高温、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的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生褐腐病、菌核病、病毒病等病害。采用抗病、无污染高质量菌种和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按标准严格进行接种室、培养室、菇房(棚)和培养料消毒,发酵料栽培的培养料按标准进行高温堆制和二次发酵,防止病菌侵染,科学管理,合理施药,防治结合,能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草菇几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食用菌病害综合防治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菇的种植期主要在高温季节(夏季),随着周年生产规模的扩大,栽培环境的恶化,如连年重茬的老菇房(棚),在高温、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的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生褐腐病、菌核病、病毒病等病害.采用抗病、无污染高质量菌种和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按标准严格进行接种室、培养室、菇房(棚)和培养料消毒,发酵料栽培的培养料按标准进行高温堆制和二次发酵,防止病菌侵染,科学管理,合理施药,防治结合,能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尹亭 《农技服务》2004,(11):23-23
棉子壳培养料增氧升温发酵法,是笔者经多年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式发酵法。此法与常规发酵法相比,具有升温快(24小时可达65℃以上),温度高(发酵过程中料温多在70℃以上),处理时间短(4天5夜),发酵质量好等优点。用此法处理的培养料栽培平菇,不仅污染率低,而且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