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上最多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奶牛的乳腺和乳头发炎,根据临床上有无症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乳房炎约占30%,隐性乳房炎约占70%.发生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平均下降20~30%,对乳品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使奶牛失去生产性能被迫淘汰.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是发病率高、造成损失大的一种疾病。它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牛奶的质量,危害人类的健康。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沼液喂猪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20cc,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千克。主要是因为高热和高湿的环境条件会给奶牛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减少了用于支持产奶量和维持身体所需养分的摄入量。因此.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主要任务是防暑降温,以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生产发展的疾病之一,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乳房组织及乳头发炎的一种疾病,也是造成奶牛养殖业损失最大的疾病,患病奶牛不仅产奶量下降,而且影响牛奶的品质,并危及饮用人的安全,也是奶牛场最常见、防治最困难、花费成本最高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大类。由于隐性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其造成的产奶量损失远大于临床型乳房炎。所以,该病的重点放在防治上,减少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而如何减少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关键是做好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工作,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防制措施,把乳房炎的发生制止在萌芽状态,为生产优质牛奶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进入冬季大多地区出现低温天气,对奶牛生产影响很大,特别是农村个体奶牛养殖户因缺乏冬季饲养管理经验,冬季奶牛产奶量损失较大。为减少寒冬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从创造舒适牛舍小气候、合理饲养、科学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对冬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归纳整理,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对产奶量的贡献率为:品种、遗传因素占30%,饲料、营养因素占50%,环境和管理因素占20%.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其品种是不是乳用型奶牛,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奶牛产奶量往往有很大差别,因为每头奶牛的父母系不一样,其产奶量遗传性能不一样.同一公牛的女儿在不同的牛场饲养,产奶量往往有很大差别,因为供给的饲料营养水平不一样,环境和管理水平不一样.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集约化的奶牛养殖已经越来越多,在奶牛产奶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其疾病也相应增多而复杂。临床病牛给生产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而一些隐性疾病所造成的潜在性生产性能的降低,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无法估计。本文就是针对集约化奶牛养殖中常见的乳房炎从六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有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以达到保证奶牛健康、稳定、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据统计,我国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隐性乳房炎乳头阳性率更是高达50%左右[1]。奶牛乳房炎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使奶品质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奶牛最怕热,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千克。夏季奶牛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以缓解高温高湿对奶牛的危害。但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只注意调控养殖环境而忽略了饲料结构的调整和饲喂技术的改善,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谢纲  李国 《现代农业》2002,(8):23-23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浅谈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义名奶牛乳腺炎,尽管有多年的研究和治疗方案,但该病还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后所造成的产奶量下降损失,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以及严重感染造成的奶牛过早淘汰,给饲养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对奶牛常见乳房炎的病因、诊断和防治方法作了分类、归纳,并对该病防治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影响乳品品质。病牛乳汁中大量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或经治疗后产生的大量抗生素残留,会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4.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多集中在产后2周内,一般发病率为20%~35%.通常是子宫粘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由于炎症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子宫内膜炎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发情与妊娠,降低奶牛产奶量。诱发乳房炎等疾病,严重时还会造成奶牛繁殖能力的丧失.有的急性病牛还可引起败血症而导致死亡。因此,该病对奶牛业的危害相当严重,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对本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作以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5.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改善环境,在运动场搭凉棚凉棚以南北长轴为宜,所用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牛舍内安装通风设施或电扇,加快牛体散热。喷水与风扇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内安装喷雾设备,适当延长喷雾降温时间,以降低牛体表面温度。用自来水冲洗地面,也可使牛舍内降温。二、营养措施采食量下降是造成炎热夏…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民对奶牛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冬季,部分人或多或少沿用饲养黄牛的习惯来饲养奶牛,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发病率高、死淘率高,损失巨大。因此,在冬季奶牛养殖户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不仅造成产奶量下降,乳品质量下降,养殖成本和淘汰率增加,直接影响了规模化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为乳房炎给牧场带来的损失超过17亿美元。文章针对奶牛乳房炎提出了综合性防控措施,力争将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一、病因绝大部分的乳房炎发病均是因外界病原体经乳头孔进入整个乳腺造成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将直接作  相似文献   

18.
产乳热又称产褥热、生产瘫痪或产后瘫痪,是一种与低血钙有关的奶牛群体中最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发生于奶牛产后1~3天、以昏迷和瘫痪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于3-6胎的高产奶牛,受干奶期饲喂水平的影响较大。产乳热还易引发酮病、难产、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真胃移位、乳房炎等多种围产期疾病,造成更大的损失。即使是亚临床型的低血钙症,也可使每头患病奶牛的产奶量下降225-455kg,  相似文献   

19.
奶牛业是近几年来的养殖热点。高产奶牛的高产性能中,产奶量遗传力只有30%。饲养管理和环境占到70%。由此.饲料配制及其营养水平和管理成为制约奶牛高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冬 《河北农业》2007,(6):43-43
想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给奶牛喂多汁饲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能提高奶牛多产奶的多汁类饲料,有块根、块茎类饲料和瓜果类饲料。这些饲料含水量一般高达70%-90%,干物质中糖和淀粉的含量较高,纤维素含量不超过10%,且有一定量的矿物质。饲喂实践证明,这类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达80%-90%,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饲料。下面简要介绍几种主要多汁饲料的营养特点和饲喂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