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崇明水仙露地栽培中出现的褪绿、斑驳、花叶和黄条等多种症状的植株为样本,以水仙试管脱毒苗为参照,采用DAS-ELISA法定量检测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水仙潜隐病毒(NLV)、水仙花叶病毒(NMV)和水仙黄条病毒(NYSV)5种病毒病。结果发现全部样本带毒率共计50.8%,复合感染带毒率11.1%;54份露地栽培的样本中TMV、CMV和NYSV带毒率分别为38.9%、14.8%和1.85%;组培苗中TMV和CMV带毒率分别为88.9%和11.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花生病毒逐年蔓延,严重地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根据1983~1986年的调查,辽宁省花生主要病毒病是斑驳病毒(PMMV)、花叶病毒(CMV)及矮化病毒(PSV),主要通过种子带毒蚜传扩大感病率。为了预测种子带毒率,本试验采用 ELISA 检验花生种子带毒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从昌吉、石河子和博湖等三地区采集32个大白菜病毒病标样,经寄主范围测定、病状反应、抗性测定、虫传特性观测、病毒粒子形态观察和血清学检测,确认新疆大白菜可被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其中以TuMV感染为主,CMV和TMV感染较少,也有复合感染(TuMV+TMV+CMV或TuMV+CMV)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陕西境内10种花卉病毒病的毒原进行了寄主范围、症状反应、蚜虫传播、种子传播,血清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试验表明:美人蕉花叶病、美人蕉黄色斑驳病、美人蕉白色条点花叶病、唐菖蒲条纹花叶病、唐菖蒲环斑病、申红花叶病、早金莲花叶病.大理花明脉花叶病、大理花环斑病和鸡冠花花叶病的毒原依次为美人蕉花叶病毒、美人蕉黄色斑驳病毒、黄瓜花叶病毒、菜豆黄色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大理花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另外,在大理花病株中检测到黄瓜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5.
云南、黑龙江两省南瓜主要病毒病原种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电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了云南、黑龙江两省南瓜病毒病病原种类。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南瓜病毒病原种类较多,检测到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apararingspot virus W,PRSV-W)、西葫芦黄色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virus,ZY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WTGs)。黑龙江省检测到两种病毒:西瓜花叶病毒2号(Watermelon mosaic virus 2,WMV-2)、黄瓜花叶病毒(CMV)。两省样品的电镜检测均观察到了番茄斑萎属病毒(Tospovirus)。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郊萝卜病毒病的调查和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郊区萝卜病毒病以夏秋萝卜受害最重,但品种间的感病性有差异,主栽品种泡里红、五月红等十分感病,而中秋红和六十日早白萝卜发病很轻。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危害萝卜的主要病原;黄瓜花叶病毒(CMV)也占一定的比例;从少数样本中也分离到烟草花叶病毒(TMV)。约有1/3的样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毒复合侵染,复合侵染病株中的病毒主要是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BBWV)和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7.
1984~1988年对南京地区17个乡89块生产田中采集的558份不结球白菜典型病样进行病毒病原鉴定,依其在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归纳为3种类型(Ⅰ、Ⅱ、Ⅲ)。根据典型分离物的传毒试验、寄主范围和体外抗性测定以及病毒的粒体形态综合鉴定,Ⅰ类型为芜菁花叶病毒(TuMV),Ⅱ类型为黄瓜花叶病毒(CMV),Ⅲ类型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它们分别占病样总数的65%~73%、8%~12%和19%~23%。TuMV 是南京地区不结球白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病原种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6-2008年对甘肃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的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河西地区番茄病毒病田间表现为花叶和条斑等症状,种子可带毒.采用DAS-ELISA方法,从田间样本及该地区出入境番茄种子上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并对TMV 和ToMV阳性样品进行了 IC-RT-PCR鉴定.该地区番茄病毒病优势病毒为烟草花叶病毒;13%的样本中检测出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9.
1987—1988年从小米椒的主要产地长汀县采回具有花叶、叶片斑驳、皱缩、畸形.叶脉肿大、黄化、小叶和侧枝丛生等病株的标样189份,经5科10种鉴别寄主的传染性试验、血清学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试)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鉴定出4种小米椒病毒病原:马铃薯 X 病毒(PVX),马铃薯 Y 病毒(PVY),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其中复合感染的样本占42.9%,病毒病原为 PVX,PVY 2种或 PVX,PVY,TMV 3种病毒的复合感染,其中以 PVX,PVY TMV 3种病毒感染占优势,为29.75%,是为害小米椒的主要毒源种类;单独浸染的样本88份,占46.6%,其中 PVX 占18.1%,PVY13.9%,TMV9.06%,CMV5.5%;未知病原样本20份占10.6%.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组培香蕉分化芽中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间接ELISA法和PCR方法对组织培养的香蕉分化芽中黄瓜花叶病毒(CMV)、香蕉线条病毒(BSV)和香蕉束顶病毒(BBTV)分别进行了检测,用间接ELISA法抽检香蕉分化芽中的CMV,带毒率为2.5%左右;PCR法检测香蕉分化芽中:BSV和BBTV、40个送检样品中带BSV的为12.5%,22个送检样品中未检测到带BBTV的香蕉分化芽。  相似文献   

11.
通过沈阳地区栽培唐菖蒲的病毒病症状类型调速查,以及对病毒毒原的生物学测定、电镜观察、对流免疫电泳测定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明确沈阳地区种植的唐菖蒲受黄瓜花叶病毒(C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浸染。阐明了染病寄主的症状与病毒毒原种类的相关性,在典型症状中,碎色症和斑驳症的植株多为受CMV侵染造成,条斑症和皱叶症主要是由BYMV侵染引起。TMV的含量较低,尚未单独引起寄主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唐菖蒲花叶病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的唐菖蒲花叶病进行调查和病样采集,通过鉴别寄主反应、电镜负染观察、免疫双扩散实验证实此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  相似文献   

13.
对1991,1992和1994年采集的412份加工番茄病毒病样本的鉴定结果表明,新疆加工番茄主要毒原种类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薯Y病毒(PVY),分别为样本数的40.5%,24.8%,14.6%和4.4%。TMV主要株系为0株系,占分离物的65.7%,其次为1株系占34.3%,没有发现2株系和1.2株系。CMV以轻花叶株系为主,占分离物的66.7%,重花叶株系为次,占33.3%。  相似文献   

14.
2004-12~2005-01,从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随机采集3个线辣椒品种的28份种子样品,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和RT-PCR法检测发现,28份种子样品中,与烟草花叶病毒(TM 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者占14.29%,呈弱阳性或可疑反应者占42.86%;与黄瓜花叶病毒(CM 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者占7.14%,呈弱阳性或可疑反应者占46.43%;仅有1份种子(占3.57%)与马铃薯Y病毒(PVY)抗血清出现弱阳性或可疑反应,其余均为阴性反应。线辣椒苗期生长观察试验表明,只有对TM V表现强阳性反应的3份种子样品,在出苗后40 d出现轻型花叶症状,其他对TM V,CM V和PVY表现弱阳性和阴性反应的样品均未出现可见症状,直至出苗后70 d依然如此,说明种子带毒量较低时不足以引起幼苗发病。RT-PCR检测结果表明,随机抽取的5份样品播种后,均未从其幼苗的叶片中扩增出蚕豆萎蔫病毒(BBW V)的CP基因,说明这5份种子样品的幼苗中均不存在BBW V。研究结果还表明,采自宝鸡地区的种子样品TM V带毒率和带毒量较高;采自咸阳和渭南地区的种子样品CM V带毒率较高,但带毒量较低;采自宝鸡地区凤翔县的3份样品3种病毒均未检出;不同品种种子带毒率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广西百色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鉴定广西百色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方法]2006~2010年连续5年对百色市烤烟主产区697个烟草病毒样品和132份土壤样品及126份蚜虫(Myzus persicae)样品进行多重RT-PCR检测。[结果]在所有采集的烟草样品中多数能检测到烟草病毒的存在,检出率为99.0%;检出烟草花叶病毒(TMV)病样521个,检出率为74.8%;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样149个,检出率为21.4%;马铃薯Y病毒(PVN)检出率为37.7%,共263个。其中,TMV与CMV混合侵染的有56个,检出率为8.0%;TMV与PVY混合侵染的166个,检出率为23.8%;CMV与PVY混合侵染的有131个,检出率为18.8%;TMV、CMV和PVY共同侵染的有55个,检出率为7.9%。132份植烟土壤中均含有TMV病毒,检出率为100.0%,而PVY和CMV均未测出。126份蚜虫样品中,12份蚜虫中检测出只有PVY存在7,份蚜虫中只有CMV存在7,7份蚜虫中同时存在PVY和CMV。[结论]危害百色烟草病毒主要为TMV、PVY和CMV,其中TMV初侵染源为土壤中存在的TMV病毒,而PVY和CMV的初侵染源主要为迁入的带毒蚜虫。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小苍兰花叶病毒Freesia mosaic virus (Fre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ubermosaic virus (CMV)和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 (BY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保守区域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建立能同时检测小苍兰3种病毒的多重PCR检测体系.该体系能够一次扩增出FreMV,CMV和BYMV的特异片段,其大小分别是340、628和212 bp.测序结果表明,3种病毒序列与相应的参考序列相似性均达97%以上.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从≥10-2mg的感病植物组织中能够检测到这3种病毒.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调查、血清学技术、电镜技术、RT PCR技术对侵染云南食用百合的主要病毒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食用百合病毒病的症状类型多为花叶,斑驳或者无症等类型。 病毒种类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无症病毒(LSV)和百合斑驳病毒(LMoV)。 其中通过ELISA检测,CMV的检出率达到53.3%,LSV的检出率达到46.7%;通过RT PCR检测,CMV的检出率达到60%,LSV的检出率达到50%,LMoV的检出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