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尾桉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dis×E.uophylla)属桃金娘科落叶乔木,系巨尾桉和尾叶桉的杂交种,是闽南地区几年来引种栽培最速生著名树种,也是当前营造速生丰产林主要的先锋树种.巨尾桉具有生长迅速,树干圆满通直,轮伐期短的特点,是发展工业原料林的优良阔叶树.其材质用途广,是造纸、造船和胶合板等的主要原料,木材畅销.该树喜光,能在酸性的黄红壤里生长,适宜在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的栽培.2003年,我镇在洪前村东山试验营造5.33 hm2速生林.4年来,笔者对巨尾桉不同的试验林造林技术、经营管理、林木生长量进行观察并总结经验.发现其林木生长迅速,4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16.2 cm,树高15.1 m,优势树木胸径17.6 m,树高18.2 m,现已郁闭成林,林相整齐美观.  相似文献   

2.
通过永安市1994年引种的11种桉属树种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巨桉、巨尾桉生长最佳,进一步通过林木引种灰色关联度分析,阐明降雨量是影响巨桉、巨尾桉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3.
漳州市主要速生树种林分生物多样性及碳汇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式森林经营体系研究"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巨尾桉、杉木、马尾松纯林以及杉木与巨尾桉、火力楠、米老排、马尾松混交等几种闽南地区常见的速生林分类型生物多样性和碳汇能力,结果表明:巨尾桉纯林、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林下植被丰富,碳汇能力强,年净吸收CO2量分别达33.51和27.59 t.hm-2,是很好的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业原料林和碳汇林;杉木与火力楠、米老排、马尾松等混交林及集约经营杉木林碳汇能力也较强,是较好的速生用材林和碳汇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物多样性低的问题可以通过营林措施改善。  相似文献   

4.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是近年在我国南方发生的危险性害虫。为掌握该虫对广西桂中地区主栽桉树无性系品种幼林的危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巨圆桉DH201-2受害严重,属高感品种;巨尾桉GL9和尾巨桉DH32-29受害轻,属轻感品种;尾巨桉DH32-26受害轻微,属抗虫品种。全年虫瘿密度消长呈现3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5、7、10月。使用溴氰菊酯、噻虫啉药剂防治,虫瘿减退率分别为52.94%、74.79%,与对照比防治效果极显著;以全面淘汰高度感虫品种巨圆桉DH201-2为主的林业技术防治,巨尾桉GL9品种的虫瘿减退率可达81.58%,显著减轻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闽南山地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造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闽南山地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存在易受风害的问题,开展了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造林试验研究。采用巨尾桉与木麻黄分别按照3∶2和4∶1两种比例种植,巨尾桉纯林为对照,5年生的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巨尾桉与木麻黄按照3∶2比例种植时,巨尾桉的单株生长量有所提高,两种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略小于巨尾桉纯林,不同类型林分中巨尾桉生长量和林分总蓄积量差异不显著。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林的抗风性和土壤结构及肥力状况均优于巨尾桉纯林。巨尾桉与木麻黄混交以3∶2的比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尾细桉等5种桉树无性系生物量和能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廉江石岭林场尾细桉等5种7.5年生桉树无性系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各组分生物量的分布规律均以干的最大、叶的最小,枝、根、皮介于中间;5种桉树无性系各组分的生物量排序为:赤桉、尾细桉、巨尾桉为干根枝皮叶,雷林1号桉为干根皮枝叶,尾叶桉为干枝根皮叶。人工林生物量现存量的排列顺序为尾细桉(161.60 t.hm-2)巨尾桉(127.96 t.hm-2)尾叶桉(112.60 t.hm-2)赤桉(83.81 t.hm-2)雷林1号桉(71.36 t.hm-2)。各组分的灰分含量各不相同,以叶最高(4.08%~6.88%),干最低(0.17%~0.43%)。不同组分的干质量热值介于17.94~21.06 kJ.g-1间,去灰分热值介于18.57~22.12 kJ.g-1间,均以叶的值最高。植株体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为19.02~19.32、19.49~19.85 kJ.g-1,平均干质量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尾叶桉尾细桉赤桉巨尾桉,平均去灰分热值的排序为雷林1号桉赤桉尾叶桉尾细桉巨尾桉。5种桉树无性系林的能量现存量为1 360.73~3 067.47G J.hm-2,大小顺序为尾细桉巨尾桉尾叶桉赤桉雷林1号桉。综合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分析,尾细桉选作能源树种最为理想,巨尾桉和尾叶桉次之,赤桉与雷林1号桉最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福建省有关桉树种系对焦枯病的抗性差异,选育抗病种系,2006年通过野外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和室内人工接种测定,将收集的11个在福建主栽的桉树种系初步划分为抗病种系——巨尾桉9224、尾细桉M1;中抗种系——巨赤桉201-2、邓恩桉、柳桉、巨尾桉广9和尾巨桉Ug9;中感种系——本沁桉、尾巨桉3229;感病种系——巨桉3号、巨桉5号。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施肥方式、坡位及肥料含量对速生巨尾桉生长量的影响,确定速生巨尾桉最佳施肥方案,以巨尾桉为试验对象,按不施肥、施基肥、施二次肥,采用上坡、中坡、下坡3因素3水平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调查各施肥方式下巨尾桉生长情况.结果 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在下坡施二次肥时,巨尾桉的生长量最高,较不施肥分别增加33.33%、62.61%...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桉树种植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桉树纯林为对照,设置了巨尾桉+望天树,巨尾桉+红椎,巨尾桉+马尾松和巨尾桉+降香黄檀4种混交模式,研究了桉树和不同树种混交模式下桉树树高、胸径、冠幅、单株积材和林分蓄积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桉树和其它树种混交能够促进桉树生长,其中巨尾桉+红椎模式下,桉树胸径、冠幅最大,单株积材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10.
巨尾桉嫩枝扦插育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属桃金娘科,系巨桉和尾叶桉的杂交树种。具有生长迅速,林相整齐,轮伐期短的特点。其材质用途广,是发展工业原料林的优良阔叶树,适宜于福建省闽南地区栽培。随着工业原料林基的建设和规模的扩展,大面积的推广巨尾桉造林。但其种子、苗木来源不足,采用巨尾桉嫩枝扦插快速育苗,是解决苗木来源的一条可行途径。几年来,我们在不同季节用巨尾桉嫩枝扦插进行了快速育苗试验。穗条应  相似文献   

11.
巨尾桉混交林生长量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南亚热带巨尾桉-杉木、巨尾桉-牛肋巴、巨尾桉-厚荚相思等不同混交类型林分的生长量及林地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优势树种纯林相比,混交林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作用。混交林的土壤容重均比巨尾桉纯林(对照)小,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等矿质养分含量均大于巨尾桉纯林,改土强度大小依次为巨尾桉-牛肋巴>巨尾桉-厚荚相思>巨尾桉-杉木,因此,适当营造桉树混交林是科学经营桉树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探讨永安市引种的尾叶桉、巨桉、巨尾桉在同一气候、同一栽培模式下对立地级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巨尾桉、尾叶桉对立地级的适应性比巨桉强,巨桉要求在较好的立地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速生丰产潜力,否则反之。  相似文献   

13.
ITS序列在桉树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3个桉树优良无性系广林巨尾桉5号(GLGU-5)、广林巨尾桉9号(GLGU-9)、广林尾叶桉4号(GLU-4)以及巨尾桉和尾叶桉实生苗材料进行位点差异性分析。并根据ITS序列变异特点对3个优良无性系与巨尾桉和尾叶桉实生苗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优良无性系的ITS扩增片段比巨尾桉、尾叶桉实生苗长38~45 bp,因此,无性系与尾叶桉、巨尾桉实生苗之间ITS序列的长度差异,可以作为区分无性系与巨尾桉和尾叶桉实生苗之间的依据;(2)无性系之间存在ITS碱基位点差异,这些位点差异可以作为无性系之间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百度试验法研究小径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 urophylla)的干燥特性,制定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进行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小径巨尾桉材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2级,截面变形等级为5级,属中等难干材;采用制定的巨尾桉材干燥基准,试件从初含水率115.13%降至8.50%的干燥周期为16.3 d,除瓦弯变形外,其他可见干燥缺陷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T 6491—2012 《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给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木材的增值利用提供参考,以8年生尾巨桉木材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温热处理(处理温度为185℃)对尾巨桉木材机械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材的刨削、铣削和钻削性能提升,砂削性能的提升不明显;高温热处理可提升尾巨桉木材的机械加工性能,促进其实木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个桉树无性系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对比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桉树无性系在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本区发展的无性系为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而尾叶桉U6生长较差;从效益分析来看,采用尾巨桉3228和尾巨桉3229造林比尾叶桉U6造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短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合理主伐年龄的确定一直存在争议。在充分分析影响巨尾桉人工林主伐年龄的各种成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短轮期巨尾桉人工林的主伐年龄模型,通过此模型可以比较科学地确定巨尾桉人工林的主伐年龄,为巨尾桉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此模型分析得出广东美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巨尾桉人工林主伐年龄为5.71年。  相似文献   

18.
2017年5月,对福建省福安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撂荒地、5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3种Caragana microphylla林)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利用土壤退化指数(SDI)评价样地土壤质量。结果表明,0~30 cm的土壤容重:撂荒地巨尾桉人工林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总孔隙度:桉树人工林+小叶锦鸡儿巨尾桉人工林撂荒地,含水量、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撂荒地巨尾桉人工林;SDI:巨尾桉人工林+小叶锦鸡儿(0.167)撂荒地(0)巨尾桉人工林(-0.130)。因此巨尾桉林地土壤质量不同程度的退化情况,可以通过在巨尾桉人工林下种植小叶锦鸡儿修复土壤,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桂北全州县咸水镇种植的尾赤桉、尾巨桉等6个速生桉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寒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速生桉无性系间生长差异显著,以无性系3(尾巨桉)、5(尾巨桉)、6(尾赤桉)3个无性系号生长最好,1号(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差。冻害是检验速生桉无性系能否适应的关键指标,所种植的速生桉无性系受冻严重,在冰雪袭击下所有试验树木均被全部压断,部分树木还被冻死而不能萌芽。类似全州县成水镇的气候条件不适宜种植尾巨桉、尾叶桉、柳窿桉等速生桉无性系。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尾巨桉适生海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巨桉是一种速生桉,生长快,材质好,非常适合三峡库区的生长,对防治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促进三峡库区林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尾巨桉适生海拔试验,研究出尾巨桉在三峡库区的最佳生长环境,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尾巨桉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