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内蒙古包头辣椒种植区由于连年重茬种植,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大蒜品质和产量下降,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植物微生态制剂在包头沙尔沁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辣椒种植在常规技术管理(化肥农药用量减少40%)的基础上增施植物微生态制剂,保苗率提高6.85百分点,植株鲜重提高51.62%,红果率提高12.15百分点,单株结果数增加53.3%,单株椒鲜重提高63.0%,单株椒干重提高79.2%,产量增加37.2%;辣椒青枯病防效达33.5%,疫病防效达49.61%;辣椒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植物微生态制剂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防病作用及土壤酶活性,为在辣椒种植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对草莓灰霉病的生态防控,利用对峙培养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K13,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K13菌株产生抗菌物质的最佳条件为:在初始p H值8.0的高氏一号培养液中,28℃下持续振荡培养6 d。K13能显著抑制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的生长,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抑制率为55.93%;其还能够抑制草莓灰霉病菌产孢、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培养滤液2倍稀释时抑制率分别可达72.53%、65.43%和59.83%。显微观察显示,该拮抗放线菌可引起草莓灰霉病菌菌丝扭曲、畸形、断裂,甚至解离。以上结果表明,放线菌K13对草莓灰霉病菌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生防菌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3.
根据微生态理论,采用微生态制剂的方法,利用分子微生态技术(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对课题组研发的HNZZMZ微生态制剂(1号、2号)在豫丰黄兔品种的断奶幼兔的肠道定植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兔源HNZZMZ微生态制剂(1号)在豫丰黄兔品种的断奶幼兔的肠道的定植优于植物源HNZZMZ微生态制剂(2号)。  相似文献   

4.
研究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对肉种鸡产蛋阶段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该试验设有2个处理,包括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每吨料添加150 g)。每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阶段为肉种鸡28~42周。结果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种鸡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等生产性能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种蛋合格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改善单只种鸡可增经济效益(P0.05);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种鸡29周龄体重影响差异显著,但对其他周龄的体重影响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改善种鸡的生产性能,尤其体现在种蛋合格率方面。从综合经济效益考虑,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明显提高单只种鸡可增经济效益。因此,推荐在种鸡日粮中使用微生态制剂。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为0、0.005%、0.01%、0.02%、0.04%微生态制剂干粉,研究微生态制剂对锦鲤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浓度微生态制剂对锦鲤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0.02%添加组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最高,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62.29%、50.00%,但饲料系数显著降低16.67%。在20、30、40 d时,各微生态制剂添加组的肠胰蛋白酶活性、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其中20 d时Ⅳ组的胰蛋白酶活性、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10、20、30、40 d时,各微生态制剂添加组的肠脂肪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其中30、40 d时各添加组的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加。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对试验鱼肠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说明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锦鲤生长性能,增强肠道消化酶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锦鲤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适宜的添加量为0.02%,适宜持续投喂时间为20 d。  相似文献   

6.
采用温室大棚内随机区组小区试验,以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研究了植物源农药20%丁香酚水乳剂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菌剂20%丁香酚水乳剂300、375 g a.i./hm2对草莓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875 g a.i./hm2,同时对草莓生长安全;第3次施药后,20%丁香酚水乳剂225 g a.i./hm2+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0 g a.i./hm2防效极显著高于20%丁香酚水乳剂300 g a.i./hm2处理(P0.01),表明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能够在较低药剂浓度下有效防治草莓灰霉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放线菌制剂对草莓根域微生态的影响及其防病促生效果。【方法】采用露地小区试验和平皿培养法,测定接种放线菌制剂对草莓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结果】①草莓移栽时,接种放线菌制剂Act11和Act12可以显著增加草莓根表细菌数量及根区、根表、根内放线菌数量,接种处理的草莓根表细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1.4%~100.0%,112.9%~234.9%,根内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36.4%~254.5%,366.7%~916.7%;接种Act11和Act12可极显著提高草莓根表、根内A/B及根表B/F、A/F,Act12接种处理根区、根表及根内A/B分别为对照的1.63,1.67及8.8倍,根表、根内A/F分别为对照的3.2,3.3倍,与对照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Act11处理与之类似。②Act11和Act12能在草莓根区、根表土壤和根内定殖,其中根表的定殖密度最大,分别为1.30×107和5.76×107cfu/g,其定殖率分别为32.3%和92.4%。③Act11和Act12能显著促进草莓根系、匍匐茎及地上部分生长,新根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31.3%和112.5%,匍匐茎增加了109.4%和168.8%。④Act11和Act12对草莓连作病害有较为明显的防效,在露地试验中的相对防效分别为28.6%和84.7%。【结论】草莓移栽时接种Act11和Act12能显著改善草莓根域微生物生态,促进草莓生长,提高抗病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植物免疫蛋白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草莓高效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章姬’草莓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施用1 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田间栽培肥效对比试验。【结果】增施植物免疫蛋白可增加整个生育期草莓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提高草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P0.05),改善草莓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施用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使草莓在营养生长期、开花坐果期、盛果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增加1.06%、3.71%、2.40%,并且在开花坐果期达到显著差异(P0.05);草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分别提高15.56%和24.45%。草莓果实的横径、纵径分别增加5.62%和3.40%,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11.7%、5.49%、3.89%,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植物免疫蛋白能有效促进草莓生长,改善草莓品质和提高产量,可在草莓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青浦区防治草莓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5种草莓灰霉病防治药剂的田间应用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50%啶酰菌胺WG60g、25%啶菌噁唑EC80mL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显著;施药后14d,病穗防效分别为74.26%和70.89%,病果防效分别为78.43%和72.45%,且持效期较长,对草莓生长安全,这2种药剂可在田间生产中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6,(7)
正近年来,大连地区温室草莓面积逐步增大,给栽培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经过多次试验研究,认为草莓优质高产栽培应该在施肥上更加注重。1注重基肥增施有机肥,施足底肥,满足草莓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在草莓定植前结合耕翻,亩施商品有机肥500公斤或优质农家肥6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硫酸钾型)50公斤。草莓生  相似文献   

11.
选用30日龄断奶的新西兰白兔,以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组为在基础日粮中依次添加0.10%、0.15%、0.20%微生态制剂(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30 d,研究不同剂量微生态制剂 对新西兰幼兔生长性能、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幼兔日增重组间差异显著,0.20%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10%和0.15%微生态制剂试验组低于0.20%微生态制剂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料重比较对照组下降3.5%~7.5%,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各组死亡数明显下降,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20%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显著低于0.10%和0.15%微生态制剂试验组;血清IgG、IgA、IgM指标,组间差异均显著,0.20%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10%和0.15%微生态制剂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日粮添加0.10%~0.20%复合益生菌能改善幼兔生长性能,降低腹泻发生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本次试验中,该复合益生菌制剂在幼兔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芽孢杆菌、乳酸菌在南美白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在南美白对虾育苗期间,定期向育苗水体添加不同剂量的芽孢杆菌制剂(活菌量为1.2×109cfu/g)和乳酸菌制剂(活菌量为1.0×108cfu/g)。试验设对照(C)组、添加不同剂量芽孢杆菌制剂处理(Y1、Y2、Y3)组和添加不同剂量乳酸菌制剂处理(R1、R2、R3)组等7个组,每隔5 d分别向育苗水体添加芽孢杆菌、乳酸菌,Y1、Y2和Y3组水体芽孢杆菌制剂分别达到10 g/m3、15 g/m3和20 g/m3,R1、R2和R3组水体乳酸菌制剂分别达到20 g/m3、25 g/m3和30 g/m3,C组不添加微生态制剂,测定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虾苗生长性能及抗逆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Y3组的虾苗体质量最大,较C组显著提高27.18%,R3组次之;R3组虾苗的出苗率最高,较C组显著提高34.86%;R3组虾苗在淡水中60 min的存活率和温度突变5℃条件下的平均存活率均较高,较C组分别显著提高14.88%和10.38%。综上,南美白对虾育苗期间,在育苗水体内适当添加微生态制剂,有利于提高虾苗的生长性能和抗逆性,以添加30 g/m3乳酸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康壮素是美国康乃尔大学1992年从梨火疫病菌中分离和研制的一种生物蛋白制剂,能诱导植物产生过敏性反应和激发植物获得系统抗性.2002年我们进行了康壮素在大棚草莓上使用试验,探讨其对草莓生育影响及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生长良好的21日龄的断奶仔猪48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断奶仔猪机体免疫力,改善氮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微生态制剂组仔猪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其中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和消化能分别提高8.01%、5.08%、6.95%和4.64%;微生态制剂组的血清总蛋白和Ig G、Ig 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尿素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衰老花瓣在草莓果实灰霉病中的作用以及草莓花瓣脱落早晚与果实灰霉病发病的关系,为果实灰霉病的防控和抗(耐)灰霉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1:以草莓品种‘甜查理’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摘除至少2 000个果实表面的衰老花瓣,以不摘除花瓣的处理为对照。保持塑料棚内高湿度8 d后,调查不同处理草莓果实灰霉病发病率。试验2:分别在2013、2014和2015年3月草莓盛花期,对11个草莓品种的田间花瓣脱落动态进行调查,每个品种选择20朵刚现蕾的花,记录现蕾后第7、14、21和28天果实上残留的花瓣数量,计算花瓣脱落率;于果实灰霉病发病高峰期,调查不同草莓品种果实灰霉病的发病率,分析现蕾后第7天花瓣脱落率与果实灰霉病发病率的相关性。试验3:对33个草莓品种现蕾后不同天数的花瓣脱落率与果实上残留花瓣数量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试验开始前棚内的草莓果实灰霉病发病率为4.2%;利用自然雨雪天气保持塑料棚内高湿度8 d后,摘除果实上残留衰败花瓣的处理,果实灰霉病的平均发病率为7.3%,对照小区果实灰霉病的平均发病率为25.3%,大部分果实均从与花瓣接触的地方开始感染。在不同试验年份,草莓品种之间的花瓣脱落趋势始终一致。所有草莓品种在花朵现蕾后,随时间延长,花瓣脱落率不断提高,但是不同草莓品种的花瓣脱落速度却有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草莓品种‘晶瑶’在现蕾后7 d的花瓣脱落率分别为99.0%、79.8%和94.4%,显著高于‘晶玉’(61.0%、24.0%和62.5%)和‘甜查理’(26.0%、3.8%和31.9%)。2013年调查的5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灰霉病发病率与花朵现蕾后第7天花瓣脱落率显著负相关 (P<0.05);2014年调查的6个草莓品种,2015年调查的11个草莓品种的果实灰霉病发病率与花朵现蕾后第7天花瓣脱落率都显著负相关 (P < 0.01)。对33个草莓品种的调查发现,不同草莓品种现蕾后第7天花瓣脱落率与果实上残留花瓣数量显著负相关(P <0.01)。【结论】衰老花瓣是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果实的主要途径,摘除草莓果实上衰老花瓣可显著降低果实灰霉病的发病率。现蕾后第7天的草莓花瓣脱落率与果实灰霉病的发生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利用这种避病性,在选育抗灰霉病草莓品种时可优先考虑花瓣脱落早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长丰地区草莓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长丰县的地理气候及土壤环境条件,提出长丰县草莓育苗具体操作技术,包括育苗时间、苗圃准备、母株定植、定植后管理、促进花芽分化、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提高草莓育苗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选取体重20kg左右的仔猪60头,按饲养试验要求随机分成3组,每组为一个处理,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栏,每栏10头猪。A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一个月,试验结果:1、在15~30kg仔猪饲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仔猪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微生态制剂的两个添加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日增重上,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高于其它两组,与对照组和0.2%微生态制剂添加组相比,日增重分别提高6.07%、0.34%;在料重比上,添加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微生态制剂的两个添加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0.1%添加组水平最低,分别比对照组和0.2%添加组降低8.6%和3.2%;在日采食量上,添加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0.1%水平添加组最高。2、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试验全期每头仔猪每天增重所获毛利为3.24元,较对照组、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分别增加经济效益28.1%、8.1%。从经济效益来看,添加0.1%微生态制剂和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8.1%、10.7%;添加0.1%微生态制剂组优于对照组和添加0.2%微生态制剂组。  相似文献   

18.
正一、提高猪生产性能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猪胃肠道的生态环境,产生有益物质,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和利用率,增强生猪的消化功能。用微生态制剂取代育肥猪日粮中的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能够大幅度提高猪的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在规模猪场实际生产中,在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0.1%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  相似文献   

19.
为给草莓提供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提高草莓的果实产量和品质,山东省临沂市大力发展棚式草莓栽培,且其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推广应用效果。为促进棚式草莓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草莓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等环节,对棚式草莓栽培的相关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鸡舍有害气体、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素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00只1日龄雌性健康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为复合微生态制剂处理组,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1%,0.2%,0.4%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死亡率和料重比(P0.05);2)各试验组均能够显著降低鸡舍氨气和硫化氢的浓度(P0.05);3)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肉鸡对粗蛋白、钙、磷的消化率(P0.05),并使血清中总蛋白、胆碱酯酶和α-淀粉酶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有效促进肉鸡的生长,显著提高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及对养分的吸收率(P0.05),并对改善圈舍环境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