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种子萌发期是对盐分较敏感的时期,测定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棉花种子发芽情况是筛选棉花耐盐种质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研究对629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0、150mmolL–1 NaCl处理,对鲜重、发芽势等6个性状的耐盐系数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盐胁迫下各个性状较对照均存在显著差异;使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对棉花种质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对综合评价值D值进行聚类分析,根据D值的大小将629份种质资源分成5类:188份耐盐中间型材料、376份耐盐型材料、36份高耐盐型材料、28份盐敏感型材料、1份高盐敏感型材料;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棉花萌发期耐盐性评价预测模型:D=0.277RFW+0.29RGP+0.189RPL+0.387RGR-0.32 (R2=0.992),筛选出鲜重、下胚轴长、发芽势和发芽率4个指标可作为棉花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指标。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精准、高效的耐盐性鉴定体系,筛选到36份高耐盐材料和1份高敏感材料,为棉花耐盐机制研究和培育耐盐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耐盐大豆种质资源作为耐盐育种亲本材料和盐碱地种植的依据,用0.4%和0.8%的NaCl处理52份大豆种质,调查萌发指标和部分种质的苗期指标,进行耐盐评价。结果表明,0.8%NaC处理下,群体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粗等指标较对照和0.4%NaCl处理显著下降,但群体内个体差异较大。在0.4%和0.8%NaCl胁迫条件下,不耐盐大豆种质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低于耐盐种质;在0.8%NaCl胁迫下,不耐盐种质根中持Na+能力降低,茎中的Na+含量显著高于耐盐种质。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共筛选出耐盐大豆种质资源18份,中间型种质资源23份,不耐盐种质资源11份。  相似文献   

3.
旨在建立玉米苗期耐盐性有效评价方法,通过梯度微咸水处理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0份玉米品种的苗期耐盐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四分位差分析结合玉米耐盐阈值分析表明耐盐鉴定的最佳胁迫浓度为0.5%。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可将7个农艺性状的耐盐系数转化为隶属函数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值)。结合聚类分析可将玉米苗期耐盐等级划分为:高耐、耐、中等、敏感、高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D值与7个农艺性状耐盐系数的回归方程:D=-1.147+0.823*长径+0.713*株高。上述研究为评判玉米苗期耐盐性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筛选耐盐绿豆种质资源对于盐渍化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346份国内外绿豆种质苗期用150 mmol L–1 NaCl进行胁迫处理,测定了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长、根体积等12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耐盐性综合评价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各样本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归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耐盐性预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各性状评价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12个指标的耐盐系数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合盐害症状等级划分与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到苗期高耐盐(1级)绿豆26份,耐盐(3级)绿豆65份,对盐分敏感(7级)绿豆74份,对盐分极敏感(9级)绿豆18份。其中来自江西的C04125、菲律宾的C06310等10份耐盐能力最强,可作为绿豆耐盐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根干重、根长、根体积和根分枝数可以作为绿豆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甘薯苗期耐盐性鉴定及其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个甘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 设置对照和200 mmol L -1 NaCl浓度处理, 通过苗期盐土栽培胁迫方式, 对各处理下各品种(系)的茎叶鲜重、根系鲜重、茎叶干重、根系干重、叶片相对电导率、Fv/Fm、SPAD值、SOD酶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根系Na +和K +含量、Na +/K +比值等14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 通过对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对品种(系)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 将盐胁迫处理下甘薯苗期的14个单项指标转换成5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 通过隶属函数分析, 得到不同品种(系)苗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值), 并通过聚类分析, 将18个甘薯品种(系)划分为4种耐盐类型, 其中盐敏感型4个、弱耐盐型3个、中度耐盐型7个和高度耐盐型4个。在此基础上, 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可用于甘薯苗期耐盐性评价的回归方程, 同时筛选出茎叶鲜重、根系鲜重、茎叶干重、叶片SPAD值、SOD酶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根系Na +/K +比值等8个可用于甘薯苗期耐盐性评价的生理指标。本研究可为甘薯耐盐新品种选育提供种质并为甘薯苗期耐盐性评价及耐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掘和利用具有优良耐盐性状的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对其14个品种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各品种的耐盐系数,利用主成份分析和隶属函数对草地早熟禾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 0、0.3%、0.6%、0.9%和 1.2% NaCl胁迫下,筛出适宜草地早熟禾苗期耐盐性鉴定的NaCl浓度为0.6%;相对发芽率、相对活力指数、相对根系平均直径等8个指标与早熟禾耐盐性密切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4.263%,综合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616、0.216和0.168,根据综合评价D值,对草地早熟禾不同品种的耐盐性进行排名,得出:耐盐性较好的品种有‘蓝天鹅’、‘优异白’、‘蓝狐’、‘肯塔基’和‘优美’,有望成为滨海地区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粱地方种质芽期苗期耐盐性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对现代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高粱既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耐盐性很强的抗逆作物。开展高粱耐盐性研究、筛选出一批综合耐盐能力优良的高粱品种对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地、增加粮食产量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10份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分别进行了芽期200 mmol L~(-1)和苗期100 mmol L~(-1)的NaCl胁迫试验,测定芽期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苗期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苗长、根长、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计算芽期、苗期盐胁迫下性状值占对照性状值的百分比表明,参试品种芽期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范围分别为0~98.89%、23.65%~101.79%,盐胁迫下相对发芽势变化差异显著。苗期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苗长、相对根长、相对苗鲜重、相对苗干重、相对根鲜重、相对根干重变化范围分别为59.53%~99.91%、52.47%~95.23%、47.87%~100.14%、27.43%~95.28%、30.48%~98.26%、21.62%~100.34%、31.46%~102.13%。采用隶属函数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种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对参试高粱芽期和苗期的耐盐能力综合评定,鉴定出芽期高度耐盐材料22份,耐盐材料32份;苗期高度耐盐材料37份,耐盐材料41份;其中,来自内蒙古的朝阳棒槌(00003011)和来自北京的白鞑子帽(00001081)等10个品种在芽期和苗期均表现高度耐盐,可作为后续全生育期耐盐鉴定和耐盐育种的优异资源。对芽期隶属函数值排名以及苗期F值排名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芽期与苗期耐盐性没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生物量的指标如苗干重、根鲜重可作为苗期大量材料耐盐鉴定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4):4820-4835
为了解16份小麦种质材料的苗期抗旱性和耐盐性,本研究分别以20%PEG-6000溶液和0.20 mol/L NaCl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对其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细胞质膜透性、苗长、根系性状、生物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小麦苗期抗旱性和耐盐性。结果表明,在胁迫处理下,小麦的苗长、总根长、总根面积、总根体积、根鲜重、苗鲜重、根干重、苗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细胞质膜透性的损伤程度均大于对照,但盐胁迫下损伤更为严重;抗氧化酶(SOD, POD, CAT)活性升高,且在干旱条件下SOD和CAT酶活性的增加量均高于盐胁迫。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隶属函数值均值与总根面积和总根体积的相关性最大,因子分析表明总根面积、总根体积和苗干重可以作为小麦苗期抗旱性和耐盐性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对16份种质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筛选出3份苗期抗旱性和耐盐性均较高的小麦品种(‘40IBWSN93’,‘甘春25号’和‘MSN2’)和3份对干旱和盐胁迫敏感的小麦品种(‘京临春’,‘巴084123’和‘D39M1153’),为培育抗旱耐盐小麦新种质和挖掘小麦抗旱耐盐基因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王桂梅  邢宝龙 《中国种业》2024,(5):118-123,127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系)绿豆的影响,对 28 份绿豆种子用 1.2%NaCl 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了与萌发相关的 12 项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1.2%NaCl 胁迫对不同绿豆品种(系)12 项测定指标有显著影响,各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 3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88.072%;抗旱综合评价 D 值各不相同,其中同绿 9 号的抗旱综合评价值最大(0.681),表明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最强,168-21 的抗旱综合评价值最小(0.444),表明其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最弱。根据不同品种(系)绿豆耐盐性隶属函数 D 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共分为 3 类:第Ⅰ类为耐盐品种(系),第Ⅱ类为中等耐盐品种(系),第Ⅲ类为耐盐性较弱品种(系)。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同绿 9 号耐盐性最强,168-21 耐盐性最弱,可为盐碱地种植绿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掘优异耐盐种质是进行豇豆品种耐盐性遗传改良的基础.以蛭石为培养基质,在子叶展开期,以分别添加50,100,150,200,250 mmol/L NaCl的1/2 Hoagland营养液对12个豇豆品种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盐浓度胁迫对豇豆耐盐等级(STR)、叶绿素含量(SPAD)、株高(PH)、根长(RL)、地上部鲜质量(AFW)、地上部干质量(ADW)、根鲜质量(RFW)和根干质量(RDW)等8个指标的影响,鉴定适宜盐浓度;依据隶属函数值(Fi),综合评价12个品种的耐盐性,并确定耐盐鉴定方法;根据此方法,评价84份豇豆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12个品种STR值呈上升趋势,150 mmol/L NaCl胁迫下变异系数最大,确定150 mmol/L为豇豆苗期耐盐性鉴定适宜浓度;筛选出耐盐品种苏紫41和绿领四号(Fi>0.60),盐敏感品种苏豇1419(Fi<0.30);建立了一种以蛭石为基质,150 mmol/L NaCl处理4周左右进行豇豆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方法;84份豇豆种质资源耐盐性Fi变幅为0.06~0.88,遴选出苏紫豇1号和紫筋肉豆角等8份耐盐种质资源.本研究筛选到10份耐盐种质资源(Fi>0.60),为豇豆耐盐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稻资源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筛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550份水稻资源进行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设置淡水、0.3%和0.5%盐溶液浇灌3个处理,插秧10d后,通过浇灌不同体积的淡水与海水调至设计浓度对水稻进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分别调查了淡水及0.3%盐处理下水稻株高、有效分蘖数、主穗长度、主穗结实率、单株产量、抽穗期6项农艺性状和0.5%盐处理下的水稻耐盐表型。与淡水浇灌相比,全生育期在0.3%盐溶液处理下,550份水稻(100%)株高显著降低;124份(22.55%)水稻有效分蘖数(90份增加, 34份减少)、414份(75.27%)水稻主穗长度(405份变短、9份增长)、145份(26.36%)水稻主穗结实率(84份减少, 61份增加)、375份(68.18%)水稻单株产量(343份减少, 32份增加)存在(极)显著差异;水稻资源的抽穗期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主穗结实率、有效分蘖数及单株产量3项性状累计贡献77.25%的变异。根据产量耐盐系数筛选了121份耐盐水稻资源(产量耐盐系数≥0.8),在0.5%盐胁迫持续处理42 d后,筛选了78份耐盐水稻资源(耐盐表型为3级),其中25份水稻资源全生育期在0.3%盐处理下单株产量耐盐系数≥0.8,在0.5%盐胁迫持续处理42 d后的耐盐表型为3级。筛选的耐盐水稻资源为培育耐盐新品种及深入研究耐盐机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耐低磷特性,建立其筛选的评价体系,筛选出苗期耐低磷谷子种质材料。对160份核心谷子种质资源的苗期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叶长、叶宽、茎粗、地上磷含量、地下磷含量、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11个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谷子耐低磷相关指标和耐低磷特性;针对筛选出的低磷敏感和耐低磷品种,在生理水平上分析其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 9份材料属于低磷敏感品种, 66份材料属于低磷较敏感品种, 70份材料属于较耐低磷品种, 15份材料属于耐低磷品种;低磷胁迫促使谷子根系SOD、POD、CAT活性增加。总之,以综合指标对谷子耐低磷特性的鉴定更为客观;根系保护酶系统对谷子在低磷胁迫下的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棉花苗期耐盐生理指标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筛选与棉花耐盐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为棉花苗期耐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塑料盒栽植试验,探讨了棉花幼苗在盐胁迫前和胁迫后5天、10天、15天时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K+、Na+及K+/Na+值等耐盐相关生理指标相对值的变化情况,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指标在胁迫后第5天开始即与胁迫前表现极显著差异;选取K+/Na+值、相对含水量和质膜透性3个主要的耐盐鉴定生理指标;4个棉花品种的耐盐性强弱排序为‘枝棉3号’>‘中棉所35’>‘鲁棉6号’>‘中棉所12’。胁迫后第5天为最佳鉴定时机,所选取的耐盐生理指标代表了所有指标的信息,且其评价结果与省地方标准《棉花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中盐害指数的评价结果高度相关,因此所选生理指标可与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用于棉花苗期耐盐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14.
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旱是影响大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鉴定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的基础上,筛选抗旱指标,可为培育抗旱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在2016和2017年在大麦生长主要需水期平均降雨量不足40 mm的甘肃省武威市进行田间试验,以30份大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大麦株高、穗长、分蘖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综合抗旱系数(CDC)、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其进行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的筛选。干旱胁迫对测定的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产量、株高、单株粒重、穗长、单株粒数、分蘖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穗长、分蘖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不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大麦抗旱性86.39%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大麦种质资源抗旱性排序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单项抗旱系数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依次为产量、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穗长、株高、分蘖、穗粒数和千粒重,各指标DC值与WDC值间的关联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产量、单株粒数、分蘖、穗长、穗粒数、株高和千粒重。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大麦种质资源依据抗旱性从强到弱分为5个抗旱等级,其中1级5份、2级1份、3级11份、4级10份、5级3份。除分蘖和千粒重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着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回归分析表明, 5个测定指标均与D值密切相关。干旱胁迫对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确定了D值为适宜的抗旱鉴定指标。筛选出成株期抗旱性强的大麦种质资源甘啤7号、Z06-278-9、MERIT、NEVADA和西藏25,可为大麦抗旱育种、抗旱机制以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穗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穗粒数、产量可作为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简单、直观的抗旱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小麦耐盐性鉴定指标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的小麦耐盐性鉴定指标是指种子发芽率、幼苗存活率、根长、苗高及苗重、分蘖数、籽粒重和产量、植株地上部的K+/Na+比率。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标包括:细胞膜透性、ATP酶活性、羟脯氨酸(Hyp)和糖蛋白中糖分含量、甜菜碱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等。本文主要研究二者与小麦的盐胁迫反应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反映小麦的耐盐能力。小麦耐盐性鉴定的方法:芽期耐盐性的鉴定方法、苗期耐盐性的鉴定方法和全生育期耐盐性的鉴定方法,可用于小麦种质资源耐盐鉴定评价和耐盐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6.
中间偃麦草苗期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温室苗期模拟NaCl盐分胁迫技术,对来自12个国家的13份中间偃麦草种质材料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对上述4个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与综合聚类分析,将13份中问偃麦草种质划分为3个耐盐级别:即耐盐种质有E1037、E1038、E1043,中度耐盐种质有E1017、E1031、E1044、E1046、E1049,敏盐种质有E1020、E1030、E1041、E1042、E1045.综合NaCl胁迫下的盐害级别和存活率情况,初步认为0.9%是中间偃麦草种质苗期可耐受NaCl胁迫的浓度阈值.  相似文献   

17.
52份豌豆种质萌发期耐铝毒性的综合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壤酸化的日益加重,铝毒成为影响作物种子萌发质量以及产量的重要胁迫因子之一。本研究采用单项耐铝毒系数(AC值)、综合耐铝毒系数(CAC值)、平均隶属函数值(ASF值)、耐性综合评价值(A值)等指标及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豌豆种质萌发期铝毒耐性,建立综合筛选评价体系,并筛选萌发期耐铝毒豌豆种质。利用筛选出的适宜浓度40 mg L–1Al3+处理52份豌豆品种(系)种子,结果显示,萌发期8个相关性状在处理组及对照组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介于1.43~2.03和1.51~2.06之间。基于AC值聚类分析, 52份豌豆种质可被分为3个耐性级别,其中,第I级含2份,为耐铝毒品种(系);第II级含19份,为敏感品种(系);第III级含31份,为铝毒极敏感性品种(系)。利用豌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根长、芽干重、根干重7项指标,结合最优回归方程可初步鉴定豌豆萌发期耐铝毒特性。通过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筛选出萌发期铝毒耐性极强的种质C175和C145,可作为豌豆铝毒耐性育种和耐性机制研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高以盐渍化为代表的中低产田的产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小麦总产量的主要途径,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依据300 mmol/L盐浓度下的发芽率和水培苗期在200 mmol/L和400 mmol/L两个盐浓度梯度水平下的株高、根长、根数变化,对选自不同生态类型区的21份冬小麦资源及育成品种进行了耐盐性鉴定,并依据盐胁迫下的小麦发芽率和苗期植株变化对供试材料的耐盐力进行综合评判。研究结果表明: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了1级耐盐材料3份;2级耐盐材料3份;3级耐盐材料5份,丰富了小麦耐盐种质资源。该方法与田间盐池鉴定方法相比,具有工作量小、速度快的优点,且鉴定结果与田间表现吻合度高,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进一步提高盐渍化土壤小麦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21,(4)
以141份胡麻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及其抗旱指标筛选。测定了水分胁迫下株高、根长、叶鲜重、茎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冠比等9个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抗旱指标的筛选,用综合抗旱能力D值对141份自交系材料进行苗期抗旱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时不同材料间变异丰富,9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40.70%,根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株高和根长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和相关分析表明,根冠比和根部性状对抗旱性影响显著,可作为苗期抗旱性鉴定综合指标。综合抗旱能力D值聚类将供试自交系材料分为强抗旱、抗旱、弱抗旱和不抗旱四个类群,其中11、14号材料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对336份甜菜种质资源苗期的15个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甜菜种质资源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叶干重、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片饱和鲜重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均显著降低,根冠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等4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一指标转化为6个综合指标,可代表原始数据信息的75.95%。聚类分析将336份甜菜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其中耐旱性强种质16份,耐旱性较强种质49份,耐旱性中等种质109份,耐旱性较弱种质79份,耐旱性弱种质83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胚轴直径、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干重、叶片饱和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冠比与D值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