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如何加强林区消防工作王守祥“天下大事,防火第一”。饭可一日不吃,火不可一时不防。可见,消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过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做好林区消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高对消防工作的认识,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树立“防火第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省林区城镇集中供热的发展。阐述了现在存在的问题提出部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伊丽丽 《森林工程》1999,15(4):60-60,21
本文根据林区城镇的住宅小区建设,经过五十年的历史变迁所形成的特点,研究分析后,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林区城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路子及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林区城镇的绿化是建设现代化林区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林区城镇经过绿化建设,可以改善气候,防止风沙,减轻污染,净化空气和水质,创造优美的环境,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林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因此,林区各地的领导,应当把城镇绿化列入议事日程,遵照中央提出的“凡是可以绿化的地方都要绿化起来,或者种树、或者种草、种其它地被植物,逐步达到市区内没有裸露地面。”的要求,制订切实的规划,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贯彻“个体、集体,国家一齐上”的造林方针,切实把林区城镇绿化建  相似文献   

5.
<正>兰溪市地处浙江中西部,属于林区县市,辖区林业用地面积6.97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7%,有林地面积5.5万公顷,其中易燃的马尾松、杉木针叶纯林面积4.3587万公顷,现有毛竹555万支。随着生态市建设和燃料结构调整,林下植被大量堆积,加之气候异常,森林消防形势十分严峻。近期笔者对全市的森林消防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开展详细调查分析,提出了做好森林消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为科学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灭火技术是当今国际上较为流行和环保的先进消防技术,在与全地形车进行系统集成后可广泛应用于林区的消防工作,与其他的消防系统互为补充,完善林区的消防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的临街商式住宅是面向北方林区城镇设计的。它是一种根据北方林区城镇的特点,使林区城镇居民生活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临街商式住宅。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区之一,在生态林业建设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但要从天然林资源的分布上搞好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建设生态城镇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章探讨了林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特点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原则、依据及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森林消防事关国土生态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美丽浙江宏伟目标的实现,意义非常重大。分析了遂昌县森林消防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力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全力打赢春季森林消防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省重点林区县庆元县为例,在对该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该县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城镇、产业布局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生态的理念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农业和旅游业,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在直接扑救森林草原火灾时,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扑火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扑火效率。文章阐述森林草原消防人员安全防护装备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建设、防护装备研制及相关标准制订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森林草原消防人员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大力开展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一体化研究,阐明了需要解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明确了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一体化配备标准和技术指标要求;探究目前我国森林草原消防人员防护装备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我国森林草原消防人员安全防护装备现状,针对安全防护装备一体化发展趋势,“十三五”安全防护装备研发课题组研制了新型森林防火头盔、森林防火特种防护服及森林防火救生罩,用以丰富现有安全防护装备体系,有效保障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森林重点火险区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我国森林重点火险区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防火阻隔系统和林火瞭望监测系统,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和装备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森林重点火险区森林火灾防控综合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南方航空护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南方航空护林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面临的形势、机遇,并结合南方航空护林工作实际,提出了发展南方航空护林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江西森林防火事业的发展成就,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全民防火,专业扑火"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丰富的林业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林业资源还存在着分布不合理、不平衡、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较小及人为破坏行为严重等情况,因此需要对林业资源加强保护的同时要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基于此,从林业资源现状入手,对林业资源保护以及森林防火管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提升对森林的保护以及防火力度,确保林业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安徽省森林防火气象服务支持系统的建设目的、体系架构、功能模块、业务流程,并对实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计算、GIS 交互、Web 系统显示等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描述。利用WebGIS 技术和(B/S) 模式搭建安徽省森林防火气象服务支持系统平台,实现对全省500 多个乡镇的精细化森林火险等级预报自动生成、气象数据实时显示、火警火情自动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火灾扑救现场气象保障网络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为全面、科学、高效、防范森林火灾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森林防火指挥快速化、决策科学化、调度实时化和防火信息资源化。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是以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为主的保护区.为了搞好该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在建立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护林防火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森林火灾预防监测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对现代林火管理系统、火险等级及分布、森林火灾蔓延模型等进行了模拟和设置,为现代林火管理、防火设施配制及火灾损失评估等提供了系统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广东省森林航空消防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其优势在于森林航空消防工作获各级政府重视;成立了森林航空消防工作机构;配备了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建成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兼具移动加油和森林航空直接灭火能力.劣势包括森林航空消防基地和起降点建设进度偏慢;森林航空消防业务技术队伍薄弱;航油补给缺乏保障;空地勤职工没有享受特勤补助.面临的机遇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广东省水源丰富、水系发达;广东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森林资源责任制考核办法,强化责任追究.面临的挑战是直升机机源少,不能满足森林航空消防的需要;空域管理复杂,限制了直升机的机动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森林航空消防发展的应对策略:加强基地建设,提高森林航空消防覆盖范围;增加直升机数量,增强航空消防区域防控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航护工作水平;加强沟通协调,着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森林航空消防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航空护林现状及江西航空护林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航空护林体制呈多样化:有国家林业局直属单位管理,地方政府管理、森工企业管理,其中有全功能航站和非功能航站。航空护林开展的项目有巡护飞行与观察火场、机降灭火、吊桶灭火、索(滑)降灭火、化学灭火、森林防火宣传等。存在着航护飞行机源缺乏、管理体制多样化、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航空护林具有“发现早、行动快、灭在小”的不可替代优势,是“防火、灭火的尖兵”。要高标准、高起点抓好航站建设;要着眼长远,规划建设全功能航站;要加强自身建设,培养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要注重学习总结,探索森林航空消防新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更好地开展原始林区森林灭火工作,保护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生态资源。【方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下辖的22个林业局,3个自然保护区的应急资源储备情况进行了整理,同时对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规律和空间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ArcGIS软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近5年森林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叠加分析,依据叠加分析的结果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进行了评判。【结果】叠加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周边林业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空间配置存在区域集聚以及北部原始林区附近应急资源配置不足等不合理问题。在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林火灾应急资源储备情况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应急物流系统所需时间最少和费用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的森林火灾应急资源分配模型。【结论】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可以优化森林火灾应急物流系统中资源配置体系,为应急资源的合理调配提供了指导,对于实现科学决策指挥,保护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生态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