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叶面喷施钙镁肥对‘妃子笑’荔枝果肉柠檬酸积累的影响,分别以树冠喷布0.3%氯化钙(Ca)、0.3%氯化镁(Mg)水溶液和0.3%氯化钙、0.3%氯化镁(Ca+Mg)混合水溶液为不同处理,以树冠喷布清水为对照(CK),测定不同发育期果肉水溶性钙、水溶性镁、柠檬酸等含量变化及柠檬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作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含量呈“M”型动态变化趋势,Ca和Ca+Mg处理呈促进柠檬酸积累的趋势,而Mg处理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CK的ICL和Ca+Mg处理的CS酶活性分别与柠檬酸含量呈正相关;Ca+Mg处理的IDH活性与柠檬酸含量则呈负相关。果肉水溶性钙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水溶性镁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水溶性钙会抑制PEPC、ACO、CS这些酶的活性,仅CK的水溶性钙能提高PEPC的酶活性;水溶性镁能提高ICL和PEPC活性,对ACO、CS、IDH活性呈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喷施钙、镁叶面肥会影响果肉水溶性钙、镁含量,改变水溶性钙、镁等含量与柠檬酸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同处理通过影响果肉柠檬酸积累而引起果肉总酸含量变化;Ca和Ca+Mg处理可能通过积累更多的柠檬酸而抑制果肉呼吸作用,进而使果肉减少糖分损失。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果实发育期间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郑伟  蔡永强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7):1242-1246
以红肉火龙果新品种‘紫红龙’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期间鳞片、果皮、果肉中N(氮)、P(磷)、K(钾)、Ca(钙)、Mg(镁)、Fe(铁)、Zn(锌)、Mn(锰)、Cu(铜)、B(硼)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花后3 d鳞片和果肉K含量维持较高水平,之后呈下降趋势,果皮K含量在果实成熟时最高。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K含量比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高。火龙果花后3 d果肉的Ca含量最高,在果实发育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0种营养元素在鳞片、果皮和果肉生长发育中的变化规律来看,在幼果期,果实中多种元素的含量均处于最高水平,此后,随着幼果的快速增大,矿质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直至果实成熟期,各种矿质元素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红毛丹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海南省保亭县南茂农场采集的13个代表性品系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果肉、果皮和种子中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3份红毛丹当地主栽品系果肉、果皮和种子中的K、Mg、P含量均较高,其次为Ca和Fe;各矿质元素间,Mg与Mn呈显著相关,与P呈极显著相关,Ca与Mn呈极显著相关,Cu与Fe呈显著相关;果肉中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呈负相关,与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8种矿质元素与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之间不  相似文献   

4.
陈丽璇  陈淳  陈菲  蔡晓东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809-1814
研究西施柚果实发育过程K、Ca、Mg、Zn、Cu、Mn、Fe共7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吸收规律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4~6月、6~8月和8~10月分别是果皮迅速生长期、果肉迅速生长期和果实转色成熟期.(2)果皮和果肉中K、Mg、Zn、Cu、Mn、Fe的含量均随果实的发育总体呈递减规律(果皮中Ca的含量相反),但7种元素的吸收总量则不断增加.K含量位居7种元素之首.K、Zn、Fe以果肉居多,Ca、Mg、Mn主要分布在果皮,Cu在果皮果肉中的含量相当.(3)7种元素的累积主要集中在6~8月果肉迅速增长期,K、Ca和Fe在10月果实成熟期也有较大的吸收.K的吸收率与单果重增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Ca和Fe与单果重、Mg和Cu与果肉直径呈显著正相关.(4)7种元素中K与其它元素的相关性显著率较高,Ca和Cu以负相关为主.(5)Mn和K与活性氧代谢指标相关性较显著,其次是Zn、Fe和Mg,Ca和Cu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紫娘喜’等6个海南主栽荔枝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果实贮藏期间,6个品种的果实果皮褐变指数快速上升,好果率下降,同时,果皮失水率和pH值上升,果皮花色苷含量下降。无核荔枝果皮褐变最快,而紫娘喜果皮褐变最慢,主要与果皮失水速率有关。贮藏过程中供试品种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抗坏血酸(Vc)含量均下降,妃子笑、无核荔枝TSS/TA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新球蜜荔果肉TSS和TSS/TA值最高,TA最低;而紫娘喜果肉TA含量最高,TSS/TA值最低。紫娘喜与新球蜜荔Vc含量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无患子媛华无性系原料林叶片矿质元素在不同关键物候期动态变化规律,揭示该无性系养分需求特征,为科学制定营养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以福建省建宁县树龄5、6、7 a的无患子媛华无性系原料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展叶期、花序抽生末期、花期末、果实膨大初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期N、P、K、Ca、S、Mg、Fe、Zn、B等含量指标。无患子媛华无性系原料林不同关键物候期叶片中N、P、K、Ca、Mg含量总体呈先降低、再上升、后降低趋势,均在果实膨大初期达到最高;N和P的含量在花序抽生末期和果实膨大初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K含量在果实膨大初期显著高于其他关键生育期,且在其余生育期之间无显著差异,而Ca含量和Mg含量在展叶期和果实膨大初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Fe、B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Fe含量在果实转色期显著高于其余生育期,B含量在花期末急剧降低,且显著低于其余生育期(P<0.05),Zn含量和S含量全年总体无明显变化。3个树龄叶片中N含量和K、P、Mg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Ca含量和K、Fe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S含量和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Zn含量和S、B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7.
以荔枝品种妃子笑(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为材料,通过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重量、体积、糖、酸、维生素C(Vc)、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分析该品种果实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花后40 d到果实着色阶段为妃子笑果肉发育与风味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此阶段果肉开始膨大,糖含量升高,酸含量降低。除此之外,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和果肉可能具有不同的清除自由基模式。果皮中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相对稳定,但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皮内3种主要的抗氧化功能组分变化不一,其中Vc含量和SOD活性逐渐下降,POD活性则逐渐上升。与果皮不同,果肉中MDA含量随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说明果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果实发育逐渐提高,而此过程中,果肉Vc含量显著上升,SOD活性下降,POD活性相对稳定。此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与Vc含量上升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两种葡萄柚(Citrus paradisi marcf)果实发育过程中K、Ca、Mg、Zn、Cu、Mn、Fe 7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吸收规律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相关性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红宝石果实生长期(4~10月)较甜葡萄(4~12月)短,红宝石果实果重较大.果皮较厚.(2)两葡萄柚中7种营养元素大多以幼果期含量最高,并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递减规律.K、Zn、Fe以果肉中含量较多,Ca、Mg、Mn、Cu则主要分布于果皮,其中Ca在果皮果肉间含量的差异较大.K含量位居7元素之首.(3)葡萄柚对K、Ca、Mg、Zn、Mn的吸收集中于果肉迅速生长期,Cu和Fe在果实转色期出现另一吸收峰.(4)7种金属营养元素间和元素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显著率均为:甜葡萄高于红宝石,果肉高于果皮.其中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显著率最高的元素是Mg、Zn,最低的是Cu,相关性较好的活性氧代谢指标是O-2,SOD最差.  相似文献   

9.
对两种葡萄柚(Citrus paradisi marcf)果实发育过程中 K、 Ca、 Mg、 Zn、 Cu、 Mn、 Fe 7 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吸收规律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相关性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1)红宝石果实生长期(4~10月)较甜葡萄(4~12月)短, 红宝石果实果重较大, 果皮较厚。 (2)两葡萄柚中 7 种营养元素大多以幼果期含量最高,并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递减规律。 K、 Zn、 Fe 以果肉中含量较多, Ca、 Mg、 Mn、 Cu 则主要分布于果皮, 其中Ca 在果皮果肉间含量的差异较大。 K 含量位居 7 元素之首。 (3)葡萄柚对 K、 Ca、 Mg、 Zn、 Mn 的吸收集中于果肉迅速生长期, Cu 和 Fe 在果实转色期出现另一吸收峰。 (4)7 种金属营养元素间和元素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显著率均为: 甜葡萄高于红宝石, 果肉高于果皮。 其中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显著率最高的元素是 Mg、 Zn,最低的是 Cu, 相关性较好的活性氧代谢指标是 O2·- , SOD 最差。  相似文献   

10.
多肽对荔枝成花、果实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主栽品种妃子笑和白糖罂为试材,探讨了多肽对荔枝成花、果实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肽能显著提高荔枝的单株花穗数、单穗雌花数量、单果鲜重和单株产量;能通过提高优质果率、降低裂果率,提高了荔枝的商品果率;可使荔枝盛花期提前2~4d,采收期提前2~3d,能显著提高荔枝果肉的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了糖酸比;能提高荔枝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水解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实的营养品质;能提高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果皮更加红艳,改善了外观品质;喷施多肽的800倍和1000倍水稀释液的总体效果好于500倍液。  相似文献   

11.
荔枝"妃子笑"品种花药培养及其体胚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荔枝(LitchichinesisSonn.)品种“妃子笑”为试材,研究其花药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荔枝花药在MS 2,4-D2mg/L NAA0.2mg/L以及含50g/L蔗糖的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效果较好,把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MS BA1mg/L NAA0.5mg/L,谷氨酰胺500mg/L,蔗糖50g/L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体胚大量萌发,再将成熟体胚转移到附加500mg/L谷氨酰胺的MS无激素培养基上,培养1 ̄2个月后,能再生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个体直接收获法,在采果后把10龄和3龄妃子笑荔枝树的根、茎、叶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各个组织的生物量和镁浓度,并计算其累积量,以探明妃子笑荔枝树体内镁素在各个部位、组织中分布及累积特点,为荔枝镁营养研究及镁肥施用提供依据,结果如下:(1)镁浓度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是不同的,在叶、皮部含量较高,在根颈、主根、茎枝木部含量较低;随着荔枝根系粗度增加,其镁浓度呈下降趋势;在同级枝干中,皮部镁含量显著高于木部;(2)10龄树老叶柄镁浓度显著高于3龄树,但其梢皮部和木部镁浓度则显著低于3龄树;(3)荔枝镁素累积在叶最多,其次为茎,根系镁累积量最少,叶镁素累积量占整株树镁素累积量50%以上(其中10龄树为50.7%,3龄树为62.0%)。10龄树镁累积量(62.0 g)是3龄树镁累积量(9.8 g)的6.3倍。  相似文献   

13.
妃子笑与鹅蛋荔枝花芽分化期间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妃子笑和鹅蛋荔枝在花芽分化期间内源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和生长素(IAA)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整个荔枝花序分化过程中内源GA,的含量不断的下降;在嵛期内源ABA的含量下降、中期上升和后期下降;前期内源ZR的含量下降而后上升;前期内源IAA的含量不断的下降后上升。  相似文献   

14.
叶面镁营养促进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生理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妃子笑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成年树为试材,探讨叶面Mg营养调节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效果及其初步原因。以叶面喷Mg为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CK),分别在坐果后1 d(2013年5月5日)和8 d进行叶面喷肥处理,观测果皮着色、内源激素含量和相关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在坐果后15 d,Mg处理的果皮h值最低和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克服了果皮"滞绿"现象。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Mg处理与CK的果皮生长素(IAA)和乙烯(Eth)含量、叶绿素单加氧酶(Pa O)和叶绿素酶(Chlase)活性在同期间均无显著差异。在坐果后11 d后,Mg处理在果皮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及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上均显著高于同期CK,并且Mg处理使果皮ABA/GA3(含量比)高于CK。Mg处理在坐果后15 d和18 d使其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CK,而使其叶绿素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可见,Mg处理克服果皮"滞绿"现象归功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升高,其可能通过提高ABA/GA3值,进而刺激UFGT活性升高,从而促进果皮花色素苷合成。  相似文献   

15.
研究荔枝果实采前喷施0.5 mg/mL香菇多糖对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生理效应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前香菇多糖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并延缓了花色苷降解,抑制了荔枝果实果皮的褐变进程;轻微抑制了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此外,采前喷施香菇多糖还提高了果皮中的β-1,3-葡聚糖酶(GLU)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由此表明,采前喷施香菇多糖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而延缓荔枝果实的衰老,并通过诱导荔枝果实的抗性来减少采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草坪禾草锈病、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坪禾草锈病、褐斑病的发病规律,总结一套草坪管理与药剂防治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品种、不同氮素水平以及有机肥和无机肥不同比例配施,对苋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Vc)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品种施用复合肥最易增加苋菜硝酸盐的累积,而施用尿素最易增加苋菜亚硝酸盐的积累;苋菜硝酸盐含量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用量与苋菜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对Vc等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有机肥和无机肥合理配施可减少苋菜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18.
介绍福建垦区优质安全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卢翠 《园艺与种苗》2022,(2):46-47,59
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低产杏园改造的步骤和方法,改劣换优技术要点及嫁接后的树体管理等,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及果农生产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红茶菌饮料澄清度与抗氧化性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对红茶菌的澄清度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红茶菌饮料澄清度逐渐降低,培养5d的红茶菌饮料澄清度较好,达80%以上;但是超过5d,红茶菌饮料澄清度显著降低。(2)红茶菌饮料具有较强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e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前5d内,红茶菌饮料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随之增强;但是培养5d后,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反而发生了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