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准确评价玉米品系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方法】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11-2012年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的12个玉米品系在12个试点的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2个玉米品系中,‘玉源209’和‘2070’品系的高产性及稳产性最好,且平均产量表现均接近理想品种,而‘沈单16’的高产性、稳产性及平均产量表现最差;12个玉米试点中,临洮试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优于其它试点,而清水和临夏2个试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最差.【结论】‘品系2070’‘玉源209’以及临洮试点可以作为甘肃省玉米区域试验的参考,并且GGE双标图法可以客观评价玉米参试品系的高产性、稳产性以及试点区域的鉴别力、代表性,从而提高区域试验的准确性,为甘肃玉米品种鉴定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胡麻高代品系在不同试点的适应性、高产性及稳定性,筛选出适应性强的优良高代胡麻品系,为胡麻新品种鉴定及推广工作的完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甘肃兰州、景泰、榆中、清水、定西、张掖、白银、平凉、镇原9个试点种植甘肃省区域试验的12个胡麻高代品系,收获后测产,采用联合方差分析和Genstat GGE双标图模型对产量性状适应性、高产性和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和代表性进行分析。【结果】参试的12个胡麻品系产量在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产量性状适应性结果显示,对兰州和景泰适应性最强的品系是99012-3(G10);对榆中、清水、定西、平凉和镇原适应性最强的品系是10287(G4);对张掖、白银适应性最强的品系是988-1(G11)。试点间相关性结果显示,榆中、平凉、镇原之间存在着密切正相关关系,兰州、景泰、定西、张掖、白银之间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高产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参试胡麻品系中高产不稳产的品种有200617-8(G7)、09162(G8)、99012-3(G10)和0523-2-1-3(G12),低产稳产的品种有0354(G1)、1S×980369(G2)、9894-4(G3)、陇亚13号(G5,对照)、0818-6-13(G6)和1S×QS3(G9),不稳定且低产品种是988-1(G11),高产稳产品种有10287(G4)。试点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显示,景泰和兰州试点对12个胡麻高代品系最具鉴别力和代表性。【结论】GGE能够直观显示胡麻多点多年高代品系试验结果,客观评价品种的适应性、丰产和稳产性及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评价区域试验玉米品种(系)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研究采用GGE-biplot软件对2012年恩施州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1个参试玉米品种(系)和8个试点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农艺性状中,产量与穗长、穗粗、百粒重、秃尖长和穗行数呈正相关。在参试玉米品种(系)中,恩玉单8号、G1004和HS10375具有较高产量和较好稳定性。在各区域试验点中,来凤、鹤峰区试点具有较强的品种鉴别能力和生态代表性。GGE双标图能够直观、简洁地显示玉米品种高产性、稳产性和区试点鉴别力、代表性,可为玉米品种鉴定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参试品种(系)产量要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 GUI程序包对参加2017-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的8个参试品种(系)‘L1036-34’(P1)、‘F80’(P2)、‘201106-7’(P3)、‘D0602-10’(P4)、‘天11-8-2’(P5)、‘天11-8-24’(P6)、‘西和蓝’(P7)和‘陇薯6号’(P8)在6个试点的产量要素性状进行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年6个试点中小区产量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最强的参试品系均为P1;商品薯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产量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结薯数丰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2、P1,稳定性好的品系为P1、P5;商品率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6。综合产量要素分析,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排序依次为P1、P5、P6、P2、P4、P8、P7、P3。双标图能够简单直观有效的评价参试品系和试点,较为理想的品系为P1,较为理想的试点为会川、天水、临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水地春小麦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及其产量的稳定性,为我国西北水地春小麦高效生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由16个试点、15个新品种(系)组成的中国西北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的产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GGE分析.【结果】在我国西北水地春小麦生产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异的影响约为品种效应的4.68倍,品种间丰产性、稳产性均较理想的品种占供试品种的40%,其中稳产性差异较大,但部分品种仍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适应性.16个试点可划分为3个类型区,其中在宁夏平罗(E_8)为代表的河套平原灌溉区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是‘宁春47’(G_6)、‘C78’(G_8)和‘巴丰6’(G_9),以青海西宁(E10)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寒旱区表现最好的品种‘银春8’(G_(10)),以甘肃会宁(E4)为代表的黄土高原中部旱作区表现最好的品种‘蒙鉴11’(G_(12)).从环境代表性和对品种鉴别能力两方面分析,环境代表性较理想的试点是青海西宁(E_(10)).鉴别力较好的是新疆塔城(E_(14))、新疆焉耆(E15)、宁夏平罗(E_8)、内蒙古巴盟(E_1)、青海西宁(E_(10))、新疆温泉(E_(16))、青海平安(E_(11))等.【结论】共筛选出‘甘春357786’(G_1)、‘陇春25’(G2)、‘E32-1’(G_3)、‘陇春’(G_5)、‘C78’(G_8)、和‘银春8’(G_(10))高产、稳产性较好的6个品系,‘宁春47’(G_6)在个别试点表现优异;水地春小麦试点中代表性最好的是青海西宁(E_(10)).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广西一年两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基因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关系,为玉米区域试验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GGE-biplot对广西2016年春季和秋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的鲜穗产量进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参试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区域,以及各承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结果]参试玉米品种与环境的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试点间存在正相关,其中春季试验北海和玉林及秋季试验北海和柳州试点间存在紧密正相关,对品种产量排序的影响相似.参试玉米品种适宜环境的分析结果表明,春季7个试点可分为4个生态区,秋季7个试点可分为3个生态区,直观展示了品种的适应性.参试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的分析结果显示,春季品种桂W1518和秋季品种百香糯1601在当季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环境鉴别力与代表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柳州和南宁试点为较理想的试验环境,秋季玉林和河池试点为较理想的试验环境.[结论]GGE双标图直观展示了参试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承试环境的鉴别力、代表性和生态类型,对玉米区域试验和育种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山西大豆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及适应性,2019-2020年在山西高平、介休、汾阳、文水、清徐、长治6个试点种植中部复播区的7个大豆品种,收获后测产。采用联合方差分析和GGE双标图模型对产量性状适应性、高产性、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和代表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大豆品种的产量性状在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环境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逐渐增强。GGE双标图分析表明:高平、介休、文水和长治4个试点适应性最强的品种是品豆25;汾阳适应性最强的品种是汾豆98;清徐适应性最强的品种是同豆8181,因此要根据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域优势与品种生产潜力。同豆8181既高产又稳产,同时更有区域适应性优势,适宜在山西省中部复播区种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品种。试点间相关性结果显示:高平、介休、文水、长治之间存在着密切正相关关系,说明在试点的选择存在着重复设置问题。试点鉴别力和代表性结果显示,介休试点对7个大豆品种最具鉴别力和代表性,是较为理想的环境。GGE双标图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大豆多点多年品种试验结果和品种的代表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了2011年7个谷子品种(系)在山西省7个试点的区试数据资料,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太选10号、长农40号、沁黄2号是既高产又稳产的优良品系,其中太选10号表现最为突出,而晋中208综合表现最差,产量最低,稳定性也最差;太原小店试验点对参试品种的区分能力最强,对目标生态区的代表性最好,是所有区试点中最理想的试验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2-2013年宁夏春小麦区试汇总结果,从产量水平、产量三要素、主要农艺性状等方面分析评价永3089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永3089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6%~7%,丰产性突出;变异系数与对照品种宁春4号相近,适应性强,稳产性较好,该品系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综合评价甘肃省大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各个参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优良大麦品种的推广和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Genstat的GGE双标图对2014—2016年甘肃省联合区试在6个参试地点对10个大麦品种(系)的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丰产性和稳产性最好的品系是G3(0416-1)和G1(HF-05-1-11);E2(民乐)是较为理想的试验点,代表性和区分力均较强。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为能够更直观的展示大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各个参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为甘肃省大麦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辽宁省水稻区试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能力,利用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2017~2018连续两年进入省区域试验晚熟组的14品种(品系)在8个试点中的产量数据.结果表明:花粳12H47、锦稻糯32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辽粳1540产量较高但稳产性差,但在特定区域仍能发挥其高产优势....  相似文献   

12.
哈密地区春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哈密地区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为参试品种(系),对其12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最高总茎数、收获穗数3个农艺性状是影响哈密地区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当春小麦品种(系)生育期较低、最高总茎数适中,收获穗数较高时,春小麦较易获得高产;主成分分析得出,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9.83%,初步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系3个为A4、A8、A14。  相似文献   

13.
对2010-2011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濮阳试点43个参加试验的小麦品系进行了品质性状分析,参试品种丰产稳产性及是否优质是小麦育种中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也是评价优良品种(系)的重要指标,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鉴定育成或引进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并为生态区划、品种布局、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明确当前河南省区试品系品质性状的差异,了解河南省小麦品质改良和育种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及差距,为今后小麦品质改良和育种方向的调整提供信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稳定性、适应性和试点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品种、地点、年份因子对浙江省糯玉米产量性状和构成产量相关性状的贡献率,本研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浙江省糯玉米区试数据进行分析,从试点的生产水平、精度、分辨力、代表性和稳定性等5方面对浙江省糯玉米8个区试点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价研究,同时对29个糯玉米参试品种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8个试点的精确度较高,试验均有效;8个试点的生产水平有高有低,代表着不同的地点生产水平;嘉善、杭州、淳安等3个试点对糯玉米产量性状的分辨力较高;东阳、江山、淳安、杭州等4个试点对糯玉米产量性状具有较高的普遍代表性,宜鉴别广泛适应性的品种;东阳、嘉善2个试点的适宜性较好,稳定性较高;品种、地点、品种与地点互作效应、年份与地点互作效应对糯玉米产量性状有显著影响,品种和地点互作效应对糯玉米产量构成的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和丰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品种"科甜糯2号"的产量和稳定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68-73
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13—2014年全国高粱品种糯高粱组6个试验地点的14个糯高粱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G7(407A/LZ1050R),2014年G10(辽糯14-2)属于高产、稳产较好的品系;在主要农艺性状中,小区产量与糯高粱育性成正相关,育性的高低是影响糯高粱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6个糯高粱试点中,2013年泸州和贵阳代表性最强,长沙代表性最弱,而武汉、重庆和宜宾代表性居中。2014年重庆代表性最强,而长沙、武汉、贵阳和泸州居中。从两年的区域试验各品种生态区来看,泸州、贵阳和重庆试点兼备较强的鉴别力和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利用GGE双标图能够更加直观地分析糯高粱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试点鉴别力、代表性,可为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准备地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科学、客观评价自育的13个春小麦新品种(系),以新春37号为对照,在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进行了参试品系的综合农艺性状、抗逆性和丰产稳产性鉴定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农艺性状表型综合变异系数依次为有效穗数>穂长>千粒重>穂粒数>株高>结实小穂>容重,新品系石春P5、石春P9、石春P6、石春P2的综合性状较好,分别较对照增产6.35%、6.01%、4.14%、3.1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与春小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穂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呈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评价小豆品系的高产、稳产性和适应性,采用GGE-Biplot软件对2009-2011年10个小豆品种在19个试点的国家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豆品系‘保200112’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产量一般可达到1682.5 kg/hm2,在适宜条件下具有3302.3 kg/hm2的高产潜力。在所有试点中,山西大同最具有代表性,陕西延安的鉴别力较好。因此,用双标图法可以直观、简便、有效地显示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和试点的鉴别力,提高区域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国家小豆品种鉴定与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米区域试验新品种的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区域试验中,对不同区试品种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以12个优良玉米新品种作为研究材料,运用AMMI模型及DPS软件部分区试数据分析模块对产量性状进行一年多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品种7各性状表现最为稳定,品种3综合评价最为优秀,试点2分辨力最高,代表性最好,有多个品种均能够在5个试点种植.AMMI模型可以对各个参试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等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绿洲生态区冬油菜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冬油菜在新疆绿洲生态区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于大面积种植的优良抗寒冬油菜品种,挖掘新疆冬油菜发展潜力。【方法】采用多点试验,对冬油菜在新疆不同地区的越冬率、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明显高于甘蓝型冬油菜,不同试点越冬率差异显著。经过主成分分析,白菜型冬油菜陇油9号在参试试点的综合得分排名均为第1;甘蓝型冬油菜DWKL-4排名均为第2。【结论】参试品种中白菜型冬油菜陇油9号、甘蓝型冬油菜DWKL-4生态适应性较强。新疆绿洲区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的试点,冬油菜越冬率较高,主要农艺性状优良,生态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宁夏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比较,以进一步鉴定各参试品种在中卫地区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及其适应性,为该地区春小麦新品种推广利用、种子销售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宁春35号、宁春43号产量高,品质优良可作为搭配品种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