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方百合杂交种胚囊发育与双受精过程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和元帅(Acapulca)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其胚囊发育,观察花粉管生长和双受精过程,研究适合百合的授粉及进行胚抢救的时期.结果表明:百合大孢子的发育形式为贝母型,其胚囊发育最终形成育性正常的7细胞胚囊,-2级的胚囊已经发育成熟,适宜授粉受精.异花授粉后花粉管3~5d到达胚囊,并释放出2个精核进行双受精.百合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子叶型最终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属于核型胚乳,在形成球形胚后胚乳细胞逐渐形成细胞壁.授粉后45d进行胚抢救较好.  相似文献   

2.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形态分化、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胚后发育等生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分化分为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形成期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以2-细胞型为主,兼有3-细胞型,具有3条或4条萌发沟;雌蕊发育过程中双珠被的倒生胚珠、厚珠心发育形成核型胚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呈线形排列,合点端的一个功能大孢子发育成单核胚囊,经三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受精后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直至发育成具有完整子叶的成熟胚。  相似文献   

3.
菊花脑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与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组织压片以及显微观察技术对菊属植物菊花脑(Dendranthema nankingense)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雌蕊具有单子房、单胚珠、二裂状柱头,胚珠为倒生型;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其中珠孔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能够进一步发育成单核胚囊,而合点端的3个大孢子在发育过程中逐渐解体;胚囊发育为单孢子待宵草型,单核胚囊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四核成熟胚囊,成熟胚囊珠孔端有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胚囊中央有1个单核中央细胞;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4个阶段;雌配子体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败育频率分别高达46%和75%以上。结果表明,菊花脑功能大孢子位于珠孔端和胚囊发育属于单孢子待宵草型是区别于大多数被子植物的重要生殖特征;雌配子体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大量败育现象可能是菊花脑与栽培菊花种间杂交结实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单瓣和重瓣紫花木槿雌雄蕊的发育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单瓣紫花木槿的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面体状的四分体,成熟花粉是二细胞型,圆球状,表面有刺,雌蕊发育滞后于雄蕊发育一周左右,即雄蕊发育至单核小孢子时期时,珠心内大孢子母细胞开始进行减数分裂,历经蓼型胚囊的发育模式,发育为成熟胚囊.重瓣紫花木槿的雌雄蕊均瓣化并败育.单瓣紫花木槿开花后第4天开始进行双受精,胚的发育历经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及成熟胚时期,核型胚乳,种子成熟后无胚乳.   相似文献   

5.
报导了板栗胚囊发育、受精及胚发生的全过程。板栗子房6—9室,每室两个倒生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通常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蓼型胚囊。胚珠具宿存珠心柱。珠孔受精,受精后的胚囊产生侧向盲囊,初生胚乳核在盲囊底部形成,并很快在其中分裂产生核型胚乳。精卵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合子斜向分裂产生基细胞和顶细胞,顶细胞经一次垂直分裂形成三细胞原胚,之后基细胞横分裂一次形成二细胞胚柄,该胚柄不久退化,胚发育应归属于柳叶莱型。成熟种子无胚乳。文中总结了板栗胚胎学过程的时间进程与外部形态相关特征的资料,并对山毛榉科植物胚胎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报导了板栗胚囊发育、受精及胚发生的全过程,板栗子房6-9室,每室两个倒生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胚珠具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通常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蓼型胚囊,胚珠具宿存珠心柱,珠孔受精,受精后的胚囊产生侧向盲囊,初生胚乳核在盲囊底部形成,并很快在其中分裂产生核型胚乳。精卵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合子斜向分裂产生其细胞和顶细胞,顶细胞经一次垂直分裂形成三细胞原胚,之后基细胞横分裂一次形成二细胞胚柄,该胚柄不久退化,胚发育应归属于柳叶莱型。成熟种子无胚乳,文中总结了板栗胚胎学过程的时间进程与外部形态相关特征的资料,并对山毛榉科植物胚胎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arum A.DC)的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胚及胚乳发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线形捧列或T形排列的大孢子,合点端或珠孔端第三个大孢子具功能,雌配子体发育为蓼型;细胞型胚乳吸器为Codonopsis型。合子休眠期较长,大约在5~8天内进行分裂,胚为茄型。  相似文献   

8.
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及单性胚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邑甜茶的胚囊是由胚囊母细胞直接有丝分裂产生,而胚囊内无助细胞,因此为6核5细胞。胚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因此在无融合生殖中届孤雌生殖。单性胚具有苹果属合子胚相同的发育途径,可分为8个时期:1.球胚前原胚期;2.小球胚期;3.球胚期;4.大球胚期;5.心形胚期;6.鱼雷胚期;7.幼胚期;8.成熟胚。原胚的发育属茄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当胚乳发育处于大球胚形成前,胚乳为游离核,当幼胚形成时,胚乳已形成细胞。当幼胚体积膨大为成熟胚时,则胚乳已解体。  相似文献   

9.
亚洲栽培稻与短花药野生稻种间杂交障碍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洲栽培稻 Oryza sativa 与短花药野生稻 O. brachyantha 分别属于稻属的AA和FF染色体组, 其种间杂交障碍影响了短花药野生稻有利基因向栽培稻的转移利用. 本研究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对栽培稻与短花药野生稻杂交后杂种胚胎和胚乳发育以及杂种胚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交小穗双受精率高达82.93%,但是杂种胚胎发育到球形胚期停滞并开始解体,游离胚乳核未能正常细胞化而出现解体,导致杂种胚胎在发育中途夭亡,不能形成正常成熟的杂种种子.杂种胚囊发育过程中,大孢子母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但形成四分体异常,导致功能大孢子异常,胚囊发育到单核或二核即出现退化现象,最终无法形成正常成熟的胚囊,表现高度的雌性不育.  相似文献   

10.
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胚珠为薄珠心胚珠。直线形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有功能,三次核分裂的单孢子胚囊类型(蓼型)。胚的发育为茄型。核型胚乳。胚乳游离核达30个左右时形成细胞。  相似文献   

11.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明确不同质地土壤(砂壤、中壤、重壤)玉米生育期间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池栽方式,以掖单22为材料,研究不同质地土壤的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玉米播种前,砂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重壤中最少;重壤中的酶活性最高,砂壤最低。3种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呈抛物线,吐丝期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吐丝期,3种质地土壤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中壤最多,重壤最少;5种酶活性均表现为中壤最大,砂壤最小。成熟期,玉米根际土壤细菌与放线菌表现为中壤中数量最多,重壤最少,真菌则表现为中壤最多,砂壤最少; 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重壤最高,砂壤最低,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表现为中壤中活性最高,砂壤最低。【结论】玉米根际生物活性受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和土壤质地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 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动态表达进行研究。【结果】Fas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均不相同,呈波浪样动态变化;Fas表达于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不表达于细胞核;Fas表达阳性细胞在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分布位置不同,呈散在或簇团状分布:法氏囊内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靠近上皮细胞的固有膜层内、淋巴小结与淋巴小结之间区域、淋巴小结边缘,淋巴小结内少量淋巴细胞也有Fas表达;胸腺内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髓质,极少出现在皮质内;脾脏内主要分布于红髓和边缘区、淋巴小结周围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周围的区域,动脉周围淋巴鞘极少有Fas表达,淋巴小结无Fas表达。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与Fas相似,但表达量与Fas相比较少。【结论】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参与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并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用屠宰绵羊与肉牛各10头的新鲜回肠,肝、肾、肺、脾和淋巴结作5种酶在组织中的位置与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回肠与肾脏.以碱性与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强,主要分布于肠绒毛上皮细胞与肾皮质近曲及远曲小管;在肝脏,酶主要位于实质细胞内,其中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在肺脏,细支气管呼吸上皮内非特异性酯酶的活性最强;脾脏的红、白髓处相应为酸性与碱性磷酸酶最强活性部位;在淋巴结,以碱性磷酸酶与琥珀酸脱氢酶最为活跃,主要集中于皮质部的淋巴滤泡内。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不同沙地类型(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含量,期望得到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的防风固沙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如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均没有显著的规律。碱性磷酸酶在固定沙丘中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在表层土壤中其活性最高;夏季其活性最低。在3样地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3大类微生物与有机质、全氮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细菌和微生物总数与全钾含量呈显著相关,放线菌和真菌与全钾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中芽孢杆菌属占细菌的比例在冬季最高,夏季次之。在半固定沙丘中是冬季最高,其次是在春季,这与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Biolog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得到沙漠中最常见的芽孢杆菌主要有Bacillus cereus、B.licheniformis、B.subtilis、B.megaterium和B.maroccanus。通过该研究客观地反映了内蒙古鄂尔多斯不同沙地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从而为该地区沙地土壤改良和防风固沙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油菜各部位对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成都平原46个样点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Cd、Cu、Pb、Cr、Zn)含量及其组成,以及在各样点种植的油菜各器官对重金属的累积特征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活性最高的是Cd,其次分别为Pb、Zn、Cu,最低的是Cr;Pb、Cd主要累积在油菜的壳部,而在籽粒中累积最低;Cr、Cu主要累积在油菜的根部和壳部,而在茎部中累积最低;Zn主要累积在油菜的籽粒,而在茎部累积最低。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的含量与油菜各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油菜籽粒中的Cu与土壤中的活性态Cu呈显著正相关;油菜根部中的重金属与土壤中的活性态重金属均呈负相关关系;油菜壳部和茎部的重金属与土壤活形态重金属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地区春玉米干旱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春玉米各生育阶段干旱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基于研究区域1961—2010年29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以及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利用农业干旱指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明确了研究区域春玉米干旱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西北地区春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年际间波动平稳,华北和东北地区在20世纪80和90年代波动较为剧烈;华北地区春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在抽雄—成熟阶段明显低于其余两个阶段,东北、西北地区各生育阶段变化不明显;华北中部地区干旱等级的年代间波动明显。北方地区春玉米干旱等级和干旱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形势,西北地区最高、华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低;各旱级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以特旱和轻旱最为明显,其中特旱主要集中发生在新疆大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北部等地区,发生频率在3年2遇以上,而轻旱主要集中在东北大部、华北大部以及西北东南部地区,发生频率在5年1遇以上。中旱和特旱主要集中发生在华北地区以及西北东部地区,频率均在5年1遇以上,并且随生育阶段更替有减轻的趋势。【结论】北方地区春玉米农业干旱指标CWDI年代间波动以华北、东北地区较为剧烈,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动有上升的趋势。干旱的等级和频率空间分布均呈现明显的东西向分布。各旱级中特旱频率呈西高东低分布,生育后期在区域上呈扩大趋势,轻旱频率呈东高西低分布,生育后期有加重趋势,中旱和重旱频率呈中高东西低分布,生育后期在区域和程度上均呈下降趋势;生育阶段间旱级变化敏感的区域主要是新疆北部和华北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平邑甜茶锌铁浓度处理下磷、钾和钙的分配特性及相互关系,解释苹果树在锌铁处理下矿质元素间的平衡规律。【方法】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方案,通过溶液培养法培养幼苗,分析了不同锌铁供应水平下营养器官磷、钾和钙的浓度差异、转运系数及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缺锌导致根中磷、钾和钙的浓度显著降低;茎和叶中钾浓度降低,磷和钙的浓度显著升高。高锌对磷、钾和钙在各器官中的浓度影响不显著。在铁处理中,高铁和低铁均使根系钙和磷的浓度降低,低铁使地上部的钙浓度升高。转运系数显示,低锌降低了钾向地上部的转运,高铁和低铁均降低钾向地上部的转运;提高铁处理浓度对磷向地上部转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中锌浓度与磷、钾、钙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磷和钙与锌在茎和叶中均呈负相关。【结论】低锌条件下,降低了钾向地上部的分配,促进磷和钙在地上部的累积;在根中磷、钾和钙的浓度降低。中锌和高锌处理下,提高铁的处理浓度,导致各器官钙浓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不同产地籽瓜瓤皮成分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以甘肃省3个产地所产籽瓜为材料,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以瓤最高(97.32%~97.98%),内皮次之(96.64%~96.86%),外皮最低(91.47%~91.76%);灰分含量以瓤最低(0.22%~0.27%),内皮次之(0.25%~0.39%),外皮最高(0.45%~0.69%);含酸量瓤中 0.30%~0.43%,内皮 0.37%~0.69%;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瓤为 1.52%~3.05%,内皮 0.34%~1.42%;瓤和皮中蛋白质、纤维素和脂肪含量均分别低于0.45%,0.30%和0.025%,抗坏血酸含量为74.40~132.90mg/kg,内皮中含量普遍较高。18种氨基酸在籽瓜瓤皮中均有存在,其中必需氨基酸以缬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非必需氨基酸以谷氨酸、丝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在所测的14种矿质元素中,籽瓜瓤皮中常量元素以K、Ca、Mg、P、S含量较高,微量元素以Al、Fe、Zn含量较高,矿质元素含量以外皮最高,内皮次之,瓤最低。不同产地所产籽瓜的成分含量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巢湖北部的烔炀河-岐阳河小流域土壤、富磷地质区岩石风化碎屑及烔炀河沉积物等表土物质中总磷(TP)含量,以及NaOH提取态磷(NaOH-P)、HCl提取态磷(HCl-P)、有机磷(OP)等形态组成特征,探讨了富磷地质区岩源性磷及人为污染对表土磷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TP平均含量为436.8mg·kg-1,其形态组成以OP和NaOH-P为主,分别占到TP含量的41.6%和32.0%,HCl-P平均百分含量为11.8%;富磷地质区岩石风化碎屑中TP平均含量4539.5mg·kg-1,其形态组成以HCl-P为主,NaOH-P、HCl-P、OP分别占到TP含量的0.5%、74.9%、3.5%;烔炀河沉积物中TP平均含量为683.0mg·kg-1,NaOH-P、HCl-P、OP分别占到TP含量的45.0%、20.6%、24.9%。空间上,HCl-P含量在流域上游的富磷地质区最高;NaOH-P含量在流域上游地区较低,而在流域中游-下游地区逐渐增加。烔炀河-岐阳河小流域表土中总磷含量与形态组成空间分异受到富磷地质区岩源性磷及人为污染的共同影响,其中岩源性磷对流域上游地区影响较大,而在中下游地区受到生活污水及化肥施用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苎麻对农田土壤中汞、镉的吸收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非食用性经济植物苎麻对农田土壤中汞、镉的累积修复效果,本研究采集了46个种植于某汞矿区周边的汞、镉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苎麻样品,分析了苎麻及对应土壤样品中汞、镉含量,计算了苎麻对汞、镉的累积系数和转运系数。结果表明:汞在苎麻根、秆、皮和叶中的含量分布为58.02~136.97、60.6~560.45、113.26~3 860.51、446.1~1 686.3μg·kg^-1;镉在苎麻根、秆、皮和叶中的含量分布为10.1~1 527.8、7.17~1 203.63、11.57~1 838.14、77.12~842.41μg·kg^-1。麻皮和麻叶中的汞含量明显高于根部;而镉较均匀分布在苎麻的根部、麻秆、麻皮及麻叶。汞和镉在对应土壤中含量分布为0.381~9.040 mg·kg^-1和0.131~7.814 mg·kg^-1。苎麻地上部对汞的累积系数范围为0.017~4.826,转运系数范围为0.583~22.595,苎麻地上部对镉的累积系数范围为0.011~3.725,转运系数范围为0.055~16.175。麻皮的汞累积系数明显高于根部和麻秆;而苎麻各部位的镉累积、转运系数无明显差别。土壤中的DOC含量上升会导致苎麻麻秆、麻皮中汞含量的下降,土壤pH的下降会促进苎麻的麻秆、麻皮两个部位对镉的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