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复合相变蓄热墙体材料应用于日光温室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光温室墙体作为集蓄热保温隔热于一体的墙体围护结构,对温室热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现将课题组曾研制的复合相变蓄热墙体材料涂抹于日光温室后墙内表面,利用相变材料能够在较小的温度区间下蓄存和释放大量相变潜热的特点,研究日光温室相变蓄热墙体的蓄热能力。结果表明:涂抹相变蓄热材料后,在不用加大砖墙厚度的情况下可获得较大的蓄热能力。  相似文献   

2.
日光温室瓶胆式相变墙体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墙体作为日光温室中保温蓄热的集合体,对温室的热环境至关重要。现通过对瓶胆式相变墙体热工参数的计算,研究了该新型墙体的保温蓄热性能,并将其与复合砖墙、土墙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瓶胆式相变墙体的保温蓄热性能和技术经济水平总体上优于复合砖墙和土墙,适合在日光温室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优化墙体结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墙体的蓄热保温性能,对提升日光温室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以3种不同北墙体结构(24cm砖墙+50cm黄土+24cm砖墙即砖土结构、24cm砖墙+50cm灰煤渣+24cm砖墙即砖煤结构、37cm砖墙+10cm苯板即砖苯结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典型天气下气温、北墙传热量、北墙内表面温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结构北墙的温度时空分布特点,初步评价了不同北墙体结构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砖苯结构北墙体的瞬时吸热散热能力较强,但其蓄放热持久性较差,而砖土结构复合北墙体的瞬时吸热、连续蓄热保温性较好。整体而言,砖土北墙结构日光温室在晋中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阔,沙土资源丰富,该试验设计了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后墙结构,以固化沙为温室的主要墙体材料,墙体中分层安装有带通道的混凝土预制板,白天通过风机将温室内热空气主动蓄积到墙体内,夜晚将墙体内热空气主动释放到温室内,从而增强温室的保温性能,并对其温光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选取冬季典型晴天(2016-01-24、2016-02-10)、阴天(2016-01-16、2016-02-20)和雪天(2015-12-11)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与普通苯板砖墙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度、温度及墙体内部温度的差别。结果表明: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与普通苯板砖墙日光温室相比,光照度没有明显差异;室内平均温度在典型晴天提高了1.7℃,典型阴天提高了2.5℃,典型雪天提高了2.4℃。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墙体内部温度恒定区域处于740~1 000mm、蓄热层厚度超过740mm,其中固化沙蓄热厚度超过了620mm、蓄热层厚度和蓄热能力均大于普通苯板砖墙,表明该温室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适合进一步在西北多沙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新型砾石蓄热墙体日光温室性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蓄热墙体日光温室,该温室墙体以砾石为主要材料,由铅丝网笼固定,砾石之间的缝隙可以加强热空气的流动,从而增强墙体的蓄热性能,分析研究了新型砾石墙体结构日光温室与普通砖墙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强度、温度及墙体内部温度的差别。结果表明:新型砾石墙体结构日光温室与普通砖墙日光温室相比,光照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室内平均温度在典型晴天提高了4.0℃,典型阴天提高了5.0℃,典型雪天提高了3.2℃;墙体内部温度均有提高,其中距离内表面40cm处最为明显,在晴、阴、雪天分别平均提高9.8、6.4、4.8℃。试验表明砾石适宜作为日光温室墙体蓄热材料,保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单层膜红砖、双层膜棉被、双层膜复合墙体的温室为试验温室,采用内环境测定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对其内部环境的影响,以期对寒地日光温室使用和建造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层膜温室保温性能不如双层膜温室,但单层膜红砖温室的蓄热能力强于双层膜棉被温室,复合墙体比棉被墙体、红砖墙体保温性能强。冬季4号双层膜温室较27号单层膜温室(CK)最低温度高12.85℃,降温速度较单层膜温室高0.47℃·h-1。4号、2号双层膜复合墙体的相对湿度小于27号单层膜红砖温室(CK),9号双层膜棉被温室的相对湿度高于27号单层膜红砖温室(CK);双层膜温室透光率均比单层膜高。综上,前屋面采用双层薄膜覆盖、后墙体使用复合材料均可提高温室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处于同一地点的5个不同墙体结构或保温方式(w1为厚墙体单膜双保温;w2为厚墙体双膜内保温;w3为厚墙体单膜内保温;w4为37 cm墙体单膜双保温;w5为机建墙体单膜内保温)的不加温的主流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了温室内气温和后墙体内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具有双层保温被的厚墙体w1保温效果最好,与w2、w3及w4的差异达到了显著;而与w1具有相同覆盖物但墙体为37墙体的w4保温效果最差。后墙合理厚度在0.8~1.0 m,后墙内侧0~0.4 m区域为主要储放热层,应选用比热容较大的材料,0.4~1.0 m区域主要起隔热保温作用。因此,日光温室后墙厚度应在0.8~1.0 m并且内部填充比热容较大的材料,并且前屋面具有外保温覆盖物的可以有效提高温室的保温效果,在包头及周边地区冬季可以不加温进行果类菜安全越冬生产。  相似文献   

8.
柔性保温墙温室为完全装配式结构,与普通砖墙温室相比,墙体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达到50%~65%,具有标准化、宜机化程度高等优势。目前该温室仍存在蓄热保温能力弱等问题,综合生产能力需进一步提升。因此提出了北京市柔性保温墙温室发展建议:一是分区试点建设柔性保温墙日光温室;二是研究应用配套增温保温装备和材料;三是探索传统砖墙温室“柔性”改造,加强高效栽培模式集成应用。  相似文献   

9.
韩云全  陈超  管勇  李琢  凌浩恕 《中国蔬菜》2012,1(18):99-105
为改善日光温室作物的生长环境,将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相变畜热技术研究团队研制的复合相变蓄热墙体材料应用于种植番茄的日光温室北墙内表面。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植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了复合相变蓄热墙体材料温室内的番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形态指标始终好于未采用复合相变蓄热墙体材料的温室,而且前者的果实大,产量大幅提升。从温室北墙内表面温度、耕作层土壤温度、有效积温以及复合相变墙体蓄放热能力等方面,定量地评价了复合相变蓄热墙体对改善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刚毅 《中国蔬菜》2004,1(6):64-64
我国“八五”期间推出的日光温室,后墙多为厚0.5—0.7m的砖墙,内填炉渣、珍珠岩、岩棉等各种保温材料。这几种填充材料由于吸水性强,在遇到潮湿条件后墙体的保温性能下降很快。通过对几种不同保温材料的性能比较和试验分析,提出厚10cm的聚苯板较适合做日光温室的保温材料,在此基础上,对聚苯板保温墙体的  相似文献   

11.
节能型日光温室墙体材料及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为科学地确定日光温室合理的墙体材料和结构,近两年来在鞍山、盘锦对4种不同隔热材料的墙体, 2种不同外墙材料和3种土墙厚度的墙体各层温度和室内外温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50cm厚砖墙内部隔热材料以珍珠岩最好,其次是煤渣,第三是锯末,最差的是中空。外墙材料以加气混凝土砖较为理想。土墙厚度以1m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北面复合保温墙体的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砖墙、加气混凝土墙、砖墙与珍珠岩复合墙以及砖墙与苯板复合墙这4种墙体的热阻、热惰性指标和热流密度进行计算,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砖苯复合墙体保温性最好,加气混凝土墙体热稳定性最好.综合保温和热稳定性以及保护耕地节约能源考虑,加气混凝土墙体是温室北墙的最好材料.  相似文献   

13.
分别对砖墙、加气混凝土墙、砖墙与珍珠岩复合墙以及砖墙与苯板复合墙这4种墙体的热阻、热惰性指标和热流密度进行计算,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砖苯复合墙体保温性最好,加气混凝土墙体热稳定性最好。综合保温和热稳定性以及保护耕地节约能源考虑,加气混凝土墙体是温室北墙的最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苏北日光温室构型及其结构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调查了江苏苏北地区现有日光温室的基本构型和结构参数,调查项目包括日光温室的“五度”、“四比”和“三材”等结构和材料参数,并按前屋面形状、后墙材料、前室立柱以及前屋面拱架材料对日光温室进行分类。结果显示,苏北日光温室可分为三大类19种不同的构型,各构型净跨度、脊高、后墙高度、后墙厚度、前屋面角、后屋面角变化范围分别是7.5~14.0 m、2.2~5.8 m、2.0~5.0 m、40~600 cm、14.0°~28.4°、23.4°~48.0°|墙体材料多为空心砌块和机打夯土,部分为秸秆或无后墙|前屋面拱架材料多为镀锌钢管或竹竿,部分为钢筋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除SR-14型日光温室保温比大于1之外,其他构型日光温室保温比均小于1。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苏北日光温室的结构安全性能、采光性能和保温性能,并结合苏北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提出了结构安全性能强、采光效果好、保温性能强、室内操作空间大、土地利用率高,分别适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户使用的两种日光温室构型:SRY-1型和SRY-2型。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刚毅 《蔬菜》1997,(5):16-17
日光温室墙体保温材料的选择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徐刚毅近年来,节能型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发展迅速。日光温室墙体的保温性非常重要。目前的日光温室,后墙多为0.5~0.7米厚的砖墙,内填各种保温材料,如:炉渣、珍珠岩、岩棉等。这几种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日光温室结构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山西省日光温室的主要类型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全省日光温室类型与现状进行了调
查,并对日光温室的采光屋面、墙体与下挖深度等3 个重要结构的设计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山西省日光温室类型多样,依据采光屋面结构可以分为立坡式和拱圆形两种;从墙体结构上可以分为机筑
土墙型和复合砖墙型。山西省已建日光温室在建设上缺少必要的分析与规范,存在前屋面拱架遮光较多、
下挖深度过大、墙体厚度过厚等共性问题,应制定依据山西省区域气候特征的日光温室规范化建设方案,
用于指导日光温室的建设和现有日光温室的优化改造。  相似文献   

17.
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目前推广的第二代日光温室蓄热保温性能不满足当地冬季极端低温天气蔬菜安全生产的要求,为了解决此问题,按照当地冬至日合理太阳能截获设计日光温室合理前屋面角度,形成了蓄热保温性能更好的第三代节能日光温室。主要介绍了第三代日光温室的结构参数、蓄热保温性能提高的原理和试验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18.
以内保温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日光温室后墙(37墙)加装间距0.4 m的水管(直径0.1 m、长3 m)共28根,蓄热水管总体积0.66 m~3,研究蓄热水管对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加装蓄热水管后,晴天时温室内最低气温可提高2.3℃,阴天时提高0.6℃,后墙距墙体内表面0、10、20 cm处最低温度均高于对照,墙体的保温性能明显增强。1月试验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5.22、0.71、1.36℃。连续不良天气(3 d)条件下,加装蓄热水管能将日光温室土壤(20 cm)日最低温提高2.6~3.1℃;连续晴天(3 d)条件下能提高2.0~3.7℃。可见,加装蓄热水管明显地改善了温室内的热环境,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太阳能热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以不锈钢、HDPE、改良PVC-u材料制成的地中热交换系统为试验材料,与传统的PVC-u(对照)进行对比,研究了4种材料对热交换系统的进口及出口温湿度、不同深度土层温度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一种对温室内环境调节和蓄热性能方面均表现突出的地中热交换系统材料。结果表明:白天不锈钢与改良PVC-u降温性能相近且均优于对照,夜间改良PVC-u保温性能最好;改良PVC-u夜间除湿效果最佳,不锈钢次之;在地下30 cm处,不锈钢组蓄热性能明显优于对照,夜间改良PVC-u组保温性能最佳;在地表20 cm处,晴天,不锈钢组的蓄热性能及改良PVC-u组的保温性能均略优于对照;阴天温度下降阶段,改良PVC-u组的保温性能优势明显;地下10 cm处,4组保温蓄热性能无明显差异。从对温室热环境方面考虑,4组中改良PVC-u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4,(11):227-236
彩钢板保温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的温光性能 针对传统日光温室防雨、防雪、防风、防火能力差,以及室内光温环境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研制开发彩钢板保温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该温室骨架为半圆弧形钢结构,采用岩棉彩钢板滑动保温覆盖形式和可移动保温山墙方法,温室跨度12 m、脊高5.5 m、长度65 m,屋面采光角高达41.5°。该日光温室采用水循环系统和空气-地中热交换系统代替土墙和砖墙等蓄热体,解决了装配式日光温室的蓄放热问题,实现了日光温室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和安装的标准化装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